小米高管盧偉冰公開向網友收集哪些縣級城市沒有開店,並表示希望每個米粉身邊都有小米之家,這似乎顯示出它有意加強線下渠道建設,覆蓋三四五線城市。
近十年來,中國手機市場的銷售方式經歷了兩次變革。首先就是小米發起的網際網路營銷模式,小米以這種模式迅速改變了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於2014年三季度奪下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中華酷聯四大國產品牌的時代就此結束。
隨後運營商宣布縮減對手機的補貼,手機企業依賴運營商渠道的時代被終結,而OPPO和vivo多年來在三四五線城市默默建設零售渠道開始取得效果,當時OV兩家企業在三四五線城市建成的零售門店以十萬家計算,由此依靠線下渠道的優勢,OPPO、vivo在2016年三季度奪下了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前兩名,華米歐維新四大國產品牌形成。
華為無疑是在這兩次營銷變革中都成功抓住機會的手機企業。華為在2013年底學習小米模式成立網際網路品牌榮耀,隨後榮耀品牌在2017年一季度超越小米成為國內線上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2016年華為開啟了千縣計劃,隨後華為的零售門店迅速覆蓋至三四五線城市,隨著華為的線下零售渠道的不斷壯大,華為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不斷壯大並鞏固了它作為國產手機領頭羊的地位。
在國內手機市場再次轉向線下市場的時候,小米也認識到了它在線下零售渠道的短板,2016年小米已開始加強線下渠道建設,將小米之家鋪向全國,不過由於它自身的資金實力有限,以及小米硬體業務利潤較低,難以吸引零售商加盟,導致小米的線下渠道一直都比較弱。
線下渠道的弱勢,導致小米自2018年之後在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不斷下滑,至今年二季度它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已跌穿一成;華為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則高達46%,OPPO、vivo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在18%左右。
導致小米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遠遠落後於華為、OPPO和vivo的重要原因無疑就是在線下零售渠道的劣勢,如今小米試圖將小米之家覆蓋至全國縣級城市,此舉頗為類似於華為當年的千縣計劃。
小米如此做的有利因素還在於華為手機如今正處於衰退邊緣,由於晶片供應的問題,普遍認為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將逐漸衰退,小米、OPPO都希望填補華為手機留下的空缺,而小米要爭取機會就需要強化線下零售渠道。
柏銘科技認為小米要在國內線下手機市場贏得機會,除了加強建設線下零售渠道之外,還應該學習下華為的機海戰術,對於安卓手機企業來說,機海戰術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且推出更多手機款式將有助於它打出線上線下手機的差異化,提升利潤率,只有利潤率提升了才能吸引更多線下渠道商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