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上半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8億元,超去年同期38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了鐵路投資在疫情影響期間的逆勢增長。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它的一舉一動反映的是全國經濟發展的側面動態,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的晴雨表。鐵路投資的增長離不開全國經濟迅速恢復的大背景,而在全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下,我國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恢復經濟生產秩序,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決策部署。今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在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提出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個「保」,「六保」加「六穩」這個組合拳,著實激發了我國經濟活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六穩」「六保」為我國經濟逆勢增長注入了「一池春水」。
「六穩」「六保」為疫情下我國經濟逆勢增長注入「強心劑」。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國實行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停工停產、居家隔離等舉措,讓疫情的蔓延情況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隨著全國生產的一度停滯,我國經濟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如今,伴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恢復生產秩序,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正常生活影響等是當前的主題。不過,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企業處於迷茫狀態,要想讓企業儘快恢復元氣,政府有效的指引和扶持政策顯得尤為重要。「六穩」「六保」的提出,不僅讓企業有下一步逐步恢復生產秩序的目標,而且,政府也進一步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恢復正常生產。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六穩」「六保」為疫情下我國經濟逆勢增長注入了「強心劑」,保證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六穩」「六保」在全球經濟前彰顯中國制度優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受到了嚴重打擊,尤其是一些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疫情無疑對他們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遭受重創,並直接影響到其民眾生活。中國在抗擊疫情、保障民生方面,作出了許多努力,得到了許多國家肯定和讚許——不僅在最短的時間內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經濟逐步開始恢復,患者也得到了有效的救治,而且還為處於水深火熱的國家提供口罩、防護衣、派出專家組等救助。這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六穩」「六保」也正是在中國制度下發揮作用,讓中國成為目前全球下經濟相對穩定的國家。
「六穩」「六保」體現人民至上理念。人民至上,是屬於14億人的共同抗疫記憶。為了拯救生命,我國不惜按下「暫停鍵」。「六穩」「六保」中的「六保」,把保就業、保民生放在前面體現出人民至上的原則理念。各方面都在動起來,政府制定惠民政策,一些企業也在不斷發力,減少繁瑣的招聘程序,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等,讓大量勞動力得到有效分流。當然,另一些特殊企業也承擔起保障民生的社會任務。例如,鐵路部門發揮自身優勢,優化扶貧列車的開行,助力脫貧攻堅,並且在貨運方面調節運輸結構,加大「中歐班列」開行,實實在在地促進整體經濟發展,從而保證民生。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終。」疫情雖然傷害了我們,並讓我們難以忘記,但越是在這種危難時刻,越能體現出中華兒女們團結一心,奮勇當前的優秀精神。「六穩」「六保」不僅展現的是決策的正確,更彰顯了中華民族不懈奮鬥的精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