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嶺島祭海儀式暨第12屆海洋文化節盛大開幕。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3月8日,農曆二月初二,是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和往年一樣,北海經濟開發區群眾聚集在脊嶺島龍王廟和岔尖漁村碼頭,分別用傳統方式和民間文藝祭海祈福,感恩大海的饋贈,祈願新一年風調雨順。
上午8時許,在脊嶺島龍王廟,脊嶺島祭海儀式暨第12屆海洋文化節盛大開幕。活動包括傳統祭海儀式、民俗文化展示、特色美食品嘗、祭海文化攝影展等環節。主辦方邀請了北海和無棣的鄉村鑼鼓隊、秧歌隊進行喜慶鑼鼓表演。聽的是震天響,看的是精氣神——各支隊伍使出渾身解數,喜慶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臺上是紅袖飛舞、鑼鼓威風,臺下是掌聲不斷、笑聲連連。
一曲《我和我的祖國》響徹魯北沿海。
海洋主題攝影展吸引遊客駐足觀看。
匯泰集團員工現場製作的養生鹽田蝦粥香飄脊嶺島。
鄉村鑼鼓隊、秧歌隊進行喜慶鑼鼓比賽及傳統文化表演,烘託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
秧歌隊婦女舞出自信風採。
演的、看的,都匯聚在渤海灣畔的脊嶺島。
一位青年職工在進行現場直播。
在岔尖漁村碼頭,村民們跳起歡快的舞蹈,祈願新一年風調雨順。
這邊鑼鼓陣陣,那邊詩興湍飛。在岔尖漁村碼頭,岔尖村祭海文化節暨「我的海洋 我的家園」攝影書畫詩詞展同步舉行。活動中,濱州詩詞學會會員們為祭海創作詩詞,並朗誦助興。此外,濱州市美協、濱州市攝影家協會、濱州傳媒書畫院的文化工作者也帶去了優秀作品進行展出。
據了解,耕海牧漁的濱州北部沿海居民自古就有祭海的傳統,每逢二月初二,當地漁民、鹽民都要趕赴脊嶺島龍王廟參加祭海活動,祈願風調雨順。近年來,北海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揚了「科學用海、善待海洋,感恩大海、回報大海」的現代海洋文化理念。隨著當地人愛海護海意識的增強,祭海文化節逐漸成為詮釋北海乃至全市海洋文化的一張蔚藍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