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絲路·詩意·豪情「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大型朗誦會昨晚震撼上演
主持人:王建萍 馬龍飛 彭嘉
童聲合誦
黃睿
張宇
邊城
於芳
朱衡
滕浩亦
李錦宏
樂隊伴奏本版攝影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田蹊首席記者 裴強
朗誦會節目單
一、器樂合奏《絲路暢想》二、組詩1.《出塞二首·其一》獨誦:瞿顯蘊2.《涼州詞》獨誦:邊城3.《涼州詞》童聲合誦4.《涼州詞》獨誦:丁曉娟三、《俠客行》朗誦:滕浩亦四、《使至塞上》朗誦:鄧子越五、《滿江紅·寫懷》朗誦:朱衡六、組詩1.《逢入京使》朗誦:張昕懿2.《送元二使安西》童聲合誦七、《將進酒》朗誦:王建軍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七》朗誦:康萍九、《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朗誦:周越十、《出嘉峪關感賦》朗誦:胡春蘭十一、《沁園春·雪》朗誦:邊城十二、《焉支山下》朗誦:王登登十三、《懷想》朗誦:臨溪十四、短詩二首1.《熟了麥子》朗誦:鄭紹婷2.《暮野蒼蒼》朗誦:李晶十五、《飛將軍》朗誦:梁子十六、《復活的海》朗誦:李錦宏十七、《敦煌的月光》朗誦:王柯喬十八、《野馬群》朗誦:海玲十九、《甘肅,真正的千面女郎!》朗誦:郭珺王佳溦二十、《西部太陽》朗誦:黃睿二十一、《黃河落日》朗誦:張宇二十二、歌曲《牧歌》演唱:於芳童聲朗誦:李佳軒合唱:金聲合唱團
中國甘肅網9月21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雷媛) 在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即將來臨之際,由政協甘肅省委員會辦公廳主辦,甘肅日報報業集團、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臺承辦,甘肅省電影家協會朗誦專業委員會協辦,蘭州晨報·掌上蘭州執行的「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大型朗誦會,9月20日晚在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臺演播大廳盛大上演。朗誦會進行全程錄製並將在甘肅衛視播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朗誦會全程由樂手配樂,這一新穎形式在甘肅尚屬首次。
省領導歐陽堅、周學文、陳青、德哇倉、郝遠、郭承錄、尚勳武、貟建民及陳偉觀看演出。
2018年的這個秋天,作為絲綢古道上的重鎮、河西走廊通道的甘肅,將迎來來自不同國度的人們,大家匯聚敦煌,共襄文博盛會。而在敦煌以遠的金城蘭州,一場以「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命名的朗誦會,以雄渾、蒼茫、青春、熱血淬鍊而成的壯麗詩篇,紀念和致敬於絲綢古道燦爛的文明,久遠的歲月和遠去的背影……
朗誦會於一首悠遠、舒緩的器樂合奏《絲路暢想》中開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個清脆稚嫩的童聲於緩緩走低的背景音樂聲中闕然響起。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這一首邊塞詩,對於國人而言,可謂是婦孺皆知。在那青嫩的童聲朗誦中,觀眾依然能感受到詩作所透露出的悲壯與慷慨。
舞臺中央一束追光處,著名朗誦家邊城筆直站立,颱風沉穩,唐朝詩人王翰的《涼州詞》被他那雄渾壯闊的男聲誦讀得氣勢磅礴。之後,是8位兒童誦讀的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稚嫩的童聲以及這熟悉得就掛在嘴邊的詩句,引得全場共鳴,臺上臺下共誦一首詩。
蒼茫、遠闊的地緣特徵,成就了甘肅作為邊塞詩歌的精神源地。王昌齡、岑參、高適……以青春、進取、悲壯、熱血書就了唐詩的這一個面貌。本次朗誦會在兼顧藝術水準與社會效果的前提下,遴選了古今二十餘首反映邊地風物、格調高遠壯闊、能夠激發時代正能量的優秀詩詞作品,其中以邊塞詩,包括新邊塞詩的數量為多。
盛世的今天,「邊塞」更像是一個安詳的地理名詞。只是那些被邊地風沙磨礪成的男兒品格,那些被月光和烈酒澆灌出的豪氣詩情,從來不曾失傳。李老鄉、林染、葉舟、章德益、周濤、楊牧……從甘肅到新疆,這一串名字熠熠生輝,續寫了新時代的邊塞詩篇。朗誦會的第二部,李老鄉的《暮野蒼蒼》、林染的《敦煌的月光》、葉舟的《飛將軍》、章德益的《西部太陽》、周濤的《野馬群》、楊牧的《復活的海》、牛慶國的《焉支山下》……在朗誦者們富有感染力的朗誦下,這一首首匍匐於紙面上的詩,經過聲音的闡釋,變得立體而具象,使得傾聽者仿佛一伸出手就可以觸摸到詩作中描述的景物。
「光來了,佛知道;你來了,我知道……」作為整場朗誦會的壓軸節目,由童聲誦讀的這首《牧歌》是詩人葉舟的一首短詩,此前,這首短詩被甘肅省電影家協會朗誦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於芳譜了曲。就在童聲誦讀之後,音樂起,於芳用優美深情的歌聲唱響了《牧歌》……在歌聲中,在久久不息的掌聲中,朗誦會的大幕緩緩落下。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的時代背景下,作為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鐵馬冰河·絲路詩篇」大型朗誦會的舉辦,對激發社會磅礴正能量、更好展示文化甘肅新形象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這臺朗誦會的舉辦,某種程度上就是以詩歌的方式與聲音的藝術,去捍衛與復活那些遠去的榮光與盛名。」言及此次朗誦會,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詩人、作家、本次朗誦會文學總監葉舟如是而言。
無需置疑,這個夜晚將以「鐵馬冰河·絲路詩篇」的名義,註定被人們談論和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