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差別化土地政策

2020-12-15 SZNEWS

國外在強化產業用地方面有哪些政策值得借鑑?昨日,記者採訪多位專家了解到,新加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對企業用地過程中的微觀管理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鑑的經驗。

據深圳市職業技術學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鄧志旺介紹,在歐美等國,土地都是私有化,地塊的轉讓使用主要以自由的市場行為為主,因此政府對企業產業用地不會採取直接幹預。但也不排除政府會從稅收、就業等其他方面進行一定的鼓勵與幫助。

在亞洲國家,例如新加坡等在產業用地方面,政府會有一些政策上的幹預行為。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是一個島國,陸地面積約720平方公裡,其中140多平方公裡由圍海造地而成,人口密度約7500人/平方公裡。新加坡工業高度融合研發設計,以先進位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生物醫藥等創新型產業為主,工業用地容積率都在2以上,商業園中也允許無汙染的高新技術工業生產和科技研發等多功能混合使用,土地利用高度節約集約。

而新加坡採取的差別化土地政策,就主要集中在產業差別化政策方面,具體表現為土地供應政策和土地價格及稅費政策。產業用地的供給方式有兩種,即土地出租和廠房出租。土地出租期通常為30年,到期後可以再租用30年。廠房出租是指由政府統一建設一至多層規範廠房,依照現實情況出租給企業,時間最長為60年,到期後由政府無償收回。不論是土地出租還是廠房出租,每隔幾年都要變動一次租金。另外,運用經濟工具限定土地用途:在土地利用方式產生變動時,政府對使用者的增值收益徵收較高額度的增值稅,大大地減少了土地增值的利益;實施差別化地租,對於鼓勵發展的項目,採用較低的租金,對於限制發展的項目,其租金則較高。

鄧志旺認為,這些產業差別化政策的實施,既有效地節省了土地,又預留產業結構調整的空間,具有借鑑價值。

「另外,我國對企業用地過程的管理相對薄弱,導致囤地、炒地、閒置浪費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方面也可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加強微觀管理。」鄧志旺表示,新加坡微觀管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嚴格企業用地標準。所有企業應入駐園區,對園區進行精細規劃,只有符合規劃要求的企業,才可以入駐。這樣有利於產業健康發展,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其次,加強用途監管和管控。新加坡對土地用途轉換徵收發展稅,稅收比例達土地增值收益的70%以上,大大降低了囤地、炒地的可能。最後,則是建立企業退出機制。對達不到用地要求的企業,強制其退出;對達到約定的要求,但效益不佳的企業,與相關部門協商後允許自願退出。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在強化企業產業用地方面,新加坡等國政府對產業導向十分明確,針對產業用地政府還會出臺有關清單,明確規定一塊土地有哪些企業可以競爭,並且這種競爭採取完全自由的競爭方式,非常公平。

宋丁認為,深圳作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還可借鑑國外一些國家的經驗,在有限的空間基礎上合理節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並注意平衡經濟與生態的發展軸,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顧全到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護。另在法治方面,應完善用地法規,提高違法違建成本,做到有法可依。深圳商報記者 董思

相關焦點

  • 差別化入戶的意思是什麼?廣州七區擬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
    差別化入戶意思:  差別化入戶是指在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內就業或創業,符合相應條件的非廣州市戶籍人員入戶廣州。  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  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
  • 新加坡節約集約用地指標目前還在不斷提高
    新加坡採用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存的混合型土地制度,但以公有制為主,政府擁有全國9O%以上的土地。為保障節約集約用地政策的落實,新加坡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如徵地制度,為了排除私有權對土地開發和利用的影響,私人土地所有權在新加坡不具有憲法權利,即不屬於公民的基本權利,對土地私有權的保護體現在《土地徵用法》中,通過這種專門的法律實現有效的法律救濟。
  • 蘿蔔點評 | 新加坡式拆遷:淺談新加坡的土地徵用政策
    那麼在新加坡,有沒有拆遷這樣的事兒?拆遷有沒有固定程序?有沒有賠償?今天的文章裡,我們來聊聊新加坡式拆遷:也就是土地徵用的相關故事。新加坡建國初期,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大規模的土地徵用。早在1966年,也就是新加坡獨立的第二年,政府通過了一項《土地徵用法案》,作為土地國有化的法律依據,授權政府可以以公共目的徵用土地。凡是為公共目的所需要的土地,如建設道路,地鐵系統,學校,醫院,公園及政府組屋等, 政府均可以強制徵用。
  • 廣州差別化入戶是什麼意思
    2020年12月16日,廣州市人社局及廣州市公安局分別發布了《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內遷移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根據意見稿內容,差別化入戶意思如下:  1、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  差別化入戶是指在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內就業或創業,符合相應條件的非廣州市戶籍人員入戶廣州。
  • 世界| 新加坡房地產稅實踐經驗借鑑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目前,新加坡國有土地佔比近九成,政府在土地規劃、出讓和管理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僅解決了自治初期的「房荒」問題,還形成了「廉租房—廉價組屋—改善型組屋—私人住宅」 的階梯式供應體系,新加坡的居民住房擁有率從1980 年的58.8% 增長至2019年的90%,其中約80% 是組屋,20%是私人住宅,建成了世界上保障範圍最廣的公共住房體系, 被譽為「世界公共住房政策的成功典範」。
  • 世界|新加坡房地產稅實踐經驗借鑑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目前,新加坡國有土地佔比近九成,政府在土地規劃、出讓和管理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僅解決了自治初期的「房荒」問題,還形成了「廉租房—廉價組屋—改善型組屋—私人住宅」 的階梯式供應體系,新加坡的居民住房擁有率從1980 年的58.8% 增長至2019年的90%,其中約80% 是組屋,20%是私人住宅,建成了世界上保障範圍最廣的公共住房體系, 被譽為「世界公共住房政策的成功典範」。
  • 廣州差別化入戶是落戶在哪幾個區
    差別化入戶落戶區域:  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的行政區。  符合本辦法的人員,準予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隨本人同時將戶籍遷入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的區域。
  • 廣州差別化入戶本科單證是什麼意思
    根據《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擁有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單證),可在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內(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下同)的行政區辦理登記入戶。
  • 央行回應住房信貸政策 執行差別化定價
    金融改革如何推進、貨幣外匯等政策走向如何、數字貨幣怎麼管好、房貸政策如何執行……面對諸多熱點問題,他們一一作出回應。 談金融熱點 「防風險跟改革不是對立的」 防範金融風險受到高度關注,有記者問是否會因為防風險而放緩金融改革。周小川亮明態度:防風險歷來都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防風險跟改革不是對立的,而是一致的。
  • 農場視界:鄉村旅遊和民宿建設中的土地政策
    近年來,在市場需求和政策供給的雙輪驅動下,我國鄉村旅遊以超預期的速度和規模發展,產業發展與土地利用的矛盾也越來越緊張,成為阻礙我國新時期鄉村旅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土地是鄉村旅遊發展最基礎和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其在旅遊發展中的優化配置直接關係到產業發展目標和社會效益。
  • 山西省鋼鐵行業明年1月起試行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
    記者12月14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日前,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能源局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從2021年1月10日起對全省鋼鐵行業實施試行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政策,規定對未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省內鋼鐵企業,其生產用網購電量實行用電加價政策,直至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並通過評估監測後停止加價。
  • 廣州就差別化入戶徵求意見:七個行政區大專學歷可落戶
    來源:觀點地產網12月16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文件稱,為進一步深化廣州市人才入戶制度改革,促進人力資源集聚和優化配置,優化人口結構,該局起草了《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
  • 邁向天空要資源 新加坡:花園城市的「土地戰爭」
    到2008年,「花園中的城市」以全新的定位寫入新加坡規劃當中,新加坡的綠化建設迎來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這座在土地、人口、綠地不斷博弈中成熟的國家,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在去年3月舉行的新加坡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COS)上,新加坡總理辦公室人口事務負責官員Josephine Toe對外公布的一組數據,一時引起軒然大波。儘管人口增速已然放緩,但對於新加坡而言,近700萬人口仍是一個略顯龐大的數字——這意味著新加坡本就稀缺的土地資源將承載更多壓力,並可能進一步影響到現有新加坡的土地規劃。
  • 8年補齊住房供需短板,深圳住建局:新加坡是榜樣
    相比過往以行政手段為主的調控政策,2020年7月15日出臺的「深八條」新政,行政與經濟手段並存。與香港幾代人只能擁有一套房不同,新加坡一直貫徹「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凡是本國居民幾乎都能擁有自己的組屋,而經濟實力更好的本國人或者外國公民可以選擇購買私人公寓或更高級別的住宅。由於高昂的印花稅,在新加坡基本沒有炒房的現象,因而大街小巷都難覓房屋中介的蹤跡。
  • 香港和新加坡,誰的土地更緊張?
    香港土地面積1100平方公裡,人口750萬。新加坡土地面積700平方公裡,人口560萬。香港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多於新加坡,人口密度低於新加坡。香港香港用了260平方公裡,剩下山地,水塘。新加坡雖然總面積小,平原是香港的兩倍,這就造成香港居住條件比新加坡還擁擠。
  • 園區觀察|我們如何學習新加坡精細靈活的土地管理辦法
    新加坡作為城市型國家,同時也作為全球城市,其同上海一樣面臨著土地資源緊張,產業用地供不應求的情況。面對這一情況,新加坡政府採取了各類土地管理措施,以保障新加坡工業發展。這些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值得上海乃至全國借鑑。
  • 評論:摒棄「一刀切」,善用「差別化」
    天津自貿區差別化管理目錄,給出了一種答案:事前明確對不同行業的相關標準和要求,事中事後按類別開展對應監管。目前,16個行業、75類環境影響相對輕微的建設項目獲得差別化審批。這種「差別化」思路,既有利於企業在守法經營的基礎上節省成本,也通過精細監管確保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可以說,差別化就是精細化,更有利於提高審批、監管的效能,讓企業感受到營商環境的溫度,也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更為細緻的解題思路。
  • 千萬豪宅排隊買,土地出讓加速,上海樓市夢回2018年?
    再次加快土地出讓,帶動投資市場自從2017年二季度上海實行土拍招標掛牌複合模式以來,由於對於資金及運營能力的嚴苛要求,上海土地市場溢價率已經連續11個季度低於1%。不過,這一態勢現象有望改觀,正在向積極的層面發展4月10日,在上海疫情防控發布會上,上海市發改委發布了《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20條政策組成的「組合拳」之中,包括了加快土地出讓收入安排和使用、保持土地市場交易平穩有序、加快經營性土地出讓節奏等措施。在第一季度,上海土地供應達到50宗,合計總建面475萬平米,同比增加88%。
  • 新加坡調整轉機政策
    7月2日,新加坡航空公司對6月22日發布的轉機政策進行調整。調整後,乘坐新航集團航班(包括新航、酷航、勝安航空)的乘客暫不能經新加坡轉機前往中國內地航點城市。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提醒,鑑於新航目前轉機政策調整頻繁,請有計劃在新加坡轉機的中國公民關注新加坡有關航空公司的網站,購票前務必與前、後段承運航空公司確認中轉路線是否可行,勿貿然購票或赴新,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或滯留。對於6月22日後已購買去往中國內地城市中轉機票人員,請儘快與新航確認行程。
  • 人人都有房子住:二戰後,新加坡的組屋政策為何能取得成功?
    這時我們不禁想起了新加坡。作為上世紀盛極一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通過"居者有其屋"的組屋政策,解決了全民住房問題。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近新加坡,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