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創建於古印度的佛教作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許多人皈依佛門以逃避世俗,希望通過苦修悟得真理。眾所周知,出家人講四大皆空,佛門弟子多吃素齋戒,遠離酒肉。但也有例外,比如南宋高僧濟公,被人稱為「濟公活佛」。他不受戒律約束,嗜好酒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雖然破鞋破帽破扇垢衲衣,瘋瘋癲癲似痴若狂,但是卻是一個學識淵博,扶危濟貧,一生多行善積德的高僧。
由此可知,是否能嚴格齋戒並非衡量佛門弟子修道高低的標尺。而且,佛家講的四大皆空,並非酒、色、財、氣,而是指地、水、火、風這四個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這四大元素「假和」形成的,是不穩定的。因此,萬物都沒有辦法獨立地自我存在,這才是「四大皆空」的根本意思。
佛教自從從中國傳入日本後,一直擁有著重要的地位。至於為什麼日本的和尚可以吃肉喝酒結婚?這和明治維新脫不了干係。推翻德川幕府的倒幕派,反對佛教,擁護神道教,頒布法令,讓和尚可以合法不受限制地娶妻生子喝酒吃肉,還要求他們使用俗世姓名。時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和尚娶了媳婦,並且不算作破了所謂戒律。
在日本,雖然說和尚吃肉喝酒已成為平常,但是女尼姑大方承認沉迷男色還是很少見的。這位奇女子就是已經96歲高齡的寂庵主持——寂聽。她因為大口喝酒吃肉被播出報導,還坦然承認早年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出家之前,她名叫瀨戶內晴美,是一名小說作家。1922年,瀨戶內出生於德島縣,她的父親是一位佛壇店主,或許成長的經歷和她後來皈依佛門有一定的關係。前半生她輾轉多個男人身側,活得肆意快活,風流瀟灑。
1943年,她嫁給了日本學者佐野淳。隨丈夫到北京工作的瀨戶內,在中國誕下一個女兒。後來抗戰勝利後他們被迫回到德島。丈夫此時離家去了東京找工作,24歲的瀨戶內和丈夫的學生、比她小四歲的目下音彥暗生情愫。後來事情敗露,她拋下家庭和木下私奔遠走京都,但是兩人後來的相處時間並不長,木下與一位酒吧老闆娘結了婚。
為了生存餬口,她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這期間,她認識了自己寫作路上的引路人——作家小杉仁二郎。在一邊交流寫作的同時,兩人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婚外戀情,小杉仁二郎是有婦之夫,但在寂聽後來的自傳體小說《夏日終焉》中,她表達了自己對出軌和婚外戀情開放的態度。在仁二郎的指導下,她的寫作水平日益增長。
她張揚隨性的個性也在小說寫作中體現出來。她後來發表的《歌乃子繚亂》等作品,就因為文中「子宮」出現太多,被冠上「子宮作家」的稱號。後來她不懼流言繼續撰寫的小說讓她被當時的日本文學界封殺了整整5年。但她的作品總是圍繞著女性主義展開,這也為她贏得了一批擁護者。
1963年,曾經的情人木下再次打亂了她的生活,她一邊與作家仁二郎繼續著不倫之戀,一邊又和舊情人糾纏不清,甚至任由木下揮霍她賺取的稿費。不久後,她正式投入舊情人的懷抱,結束了和作家的八年戀情。
後來她發現昔日的情人不過將她當做提款的工具,在外面還養著另一個情人,或許是覺得心灰意冷,或許是看破紅塵,她決定削髮為尼,遁入空門,法號寂聽。其實最初她本想要做一名天主教修女,但是由於她私生活的混亂被拒絕。許多寺院也因為這個原因不願接納她,1973年,在同行兼大正僧和尚今東光的幫助下,她才皈依天門宗門下。
「寂聽」本意是寂靜傾聽,但似乎自從出家過後,瀨戶內就沒有寂靜過。她仍然堅持寫作,還花費十年翻譯了《源氏物語》為白話版。她修行的小屋叫做「寂庵」,在這裡她定期舉行法會,很多人慕名而來,毫無寂靜之意,她自己也曾調侃其為「騷庵」。
她的一生經歷了出軌,婚外情,後來又出家為尼,這樣起伏的人生似乎對普通人來說像個傳奇故事。但是其實貫穿始終的一直是她豁達的人生態度,或許大家不認同她對出軌的一些價值判斷,但是我們能從她樂觀充滿能量的人生態度中獲得一些積極的啟示。
資料來源:
《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