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80歲風流依舊,為了不把財產留給女兒,他收養了自己的情人

2020-12-18 小鹿的魔法廚房

「毛姆是下述一切的總和:一個孤僻的孩子,一個醫學院的學生,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小說家,一個巴黎放蕩不羈的浪子,一個成功的倫敦西區戲劇家,一個英國社會名流,一個一戰時在弗蘭德斯前線的救護車駕駛員,一個潛入俄國工作的英國間諜,一個同性戀者,一個跟別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個當代名人沙龍的殷勤主人,一個二戰時的宣傳家,一個自狄更斯以來擁有最多讀者的小說家,一個靠細胞組織療法保持活力的傳奇人物,和一個企圖不讓女兒繼承財產而收養他的情人秘書的固執老頭子。」

這串頭銜實在有點長,不過,也確實是對於毛姆一生最恰當的總結。

作為一個作家,毛姆的人生過於精彩了。他活了91年,直到80多歲的時候,性生活還非常活躍。

毛姆是個雙性戀,他曾自稱:「我四分之三正常,只有四分之一是同性戀。」

但後來的讀者們都覺得,他大概是說反了。

父母雙亡,童年悽慘:我憎恨貧窮

毛姆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按理說應該是條件比較不錯的家庭。只是,在毛姆不滿十歲的時候,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

寄人籬下的日子總是不好過的。他曾在筆記本上寫:「我憎恨貧窮,我討厭為了維持生計節衣縮食。」

為了避免給自己的家庭帶來麻煩,伯父把毛姆送到了坎特伯雷國王學校。

熟悉歐洲文學作品的讀者都知道,寄宿學校,一向都是滋生同性戀者的溫床。毛姆的性取向,也從那時起便埋下了伏筆。

多年後毛姆和朋友在俱樂部吃飯,他突然指著一個正用餐的體面紳士,說:「我在國王學校時和那個人上過床。」

在當時的英國,同性戀並不合法,王爾德就是毛姆的「前車之鑑」。1895年,王爾德被同性情人的父親起訴「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並因此被判強迫勞役兩年。

王爾德是毛姆喜歡的作家,在他早期的大部分劇作裡,能看到模仿王爾德的痕跡。毛姆奉王爾德為人生知音,但他卻沒辦法去貫徹這些,只好將這種認同感壓抑下來以保護自己。

婚姻不幸,他鄙夷自己的妻子

毛姆的婚姻,是一場婚外情引發的意外——當時還是威爾卡姆夫人的西裡爾,為毛姆生下了一個叫做伊莉莎白的女兒。

對於自己的婚姻,毛姆持否定態度。西裡爾的丈夫把她和毛姆一起告上法庭,毛姆被弄得焦頭爛額,花了一大筆律師費才搞定。

沒有愛情的婚姻,註定是場悲劇。或許西裡爾是愛過毛姆的,但毛姆卻從未愛過西裡爾。

西裡爾市儈、虛榮、愛錢如命,她曾把毛姆從中國買給她的翡翠項鍊偷偷賣掉,又向保險公司索賠。就連毛姆寫作用了20多年的桌子,都被她賣掉了。

這段婚姻持續了十二年之久,離婚的時候,毛姆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倫敦兩處豪宅、一輛豪車和每年三千英鎊贍養費。

離婚之後,毛姆在給西裡爾的信中寫道:

「我跟你結婚,因為我覺得你愛我,因為我一想到在你本就乏善可陳的一生中,你得因為某些無辜的事情而受苦,我就受不了。我跟你結婚,因為我準備好為我的愚蠢和自私付出代價,我跟你結婚,因為我覺得為了讓你快樂,為了讓伊莉莎白有個好家境,結婚是最佳選擇。但我跟你結婚,並不是因為我愛你,對此,你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英雄好漢難敵「枕頭風」,他把財產全部留給情人

一開始,對於妻子的厭惡,並沒有影響到毛姆對女兒的喜愛。

離婚七年之後,女兒伊莉莎白結婚,毛姆出席。

伊莉莎白本來可以繼承父親的所有財產。在女兒來訪時,毛姆曾經與她談論過遺囑的細節:「你將是一個極其有錢的女人。」這位有錢的大作家這樣說。

但毛姆的男秘書艾倫卻不這麼想。

作為最後20年裡貼身照顧毛姆的最親密的情人,見過艾倫的人都認為,這個人又蠢又刁蠻。極度的不安全感讓他對於伊莉莎白懷有強烈的敵意,為了得到毛姆的財產,他不斷地向毛姆吹枕頭風,說西裡爾當時有很多情人,伊莉莎白根本不是毛姆的親生女兒。

毛姆死於20世紀60年代,而DNA測序技術是在1977年發明的,晚年腦袋發昏的毛姆真的聽信了艾倫的謊言。為了不讓女兒繼承財產,毛姆「收養」了艾倫,並把所有的錢、所有的投資、所有的版稅,以及出售手稿的全部收入都留給了這個情人。

毛姆對於家庭的看法是非常負面的。他曾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傾訴過:

「仁慈的上帝指定世間某些男子必須過著單身的生活,但他們由於無法抗拒的因素,竟然違背了這種旨意。世上再也沒有比這種結了婚的單身漢更值得同情的人。」

他嘲弄那些攀附權貴的女性,也不喜歡她們把愛情當作人生的全部意義,毛姆一生中最愛的女人,也是最愛的情人,是一個像他一樣放浪形骸的女演員。

「我所有的朋友都和她上過床。這讓她聽起來像個蕩婦。可她不是。在她身上不帶任何邪惡……她不淫蕩。她天性如此。」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為了追求藝術而毅然放棄妻子兒女的男主角。「月亮」指的是虛無縹緲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

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竟突然像是著了魔一樣,跑去追求「藝術」,深刻地表現了天才、個性與物質文明以及現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毛姆的很多作品內涵都是對於人生的思考。

有人說,《月亮和六便士》最適合中年人閱讀。

原先,斯特裡克蘭擁有讓人羨慕的一切:豐厚的收入,賢惠的妻子,英俊的兒子和漂亮的女兒。但在突然覺醒的理想面前,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一切。

每一個中年男人的心裡,或許都曾有過這樣一種說走就走的理想。

只是我們被世俗絆住了腳,只能留在原地,抬頭望一望那輪遙遠的月亮。

《刺刀》與《人生的枷鎖》探討的也同樣是人生的價值與個人存在的意義,主角從社會附加的種種束縛之中掙脫出來,在毛姆鋒利精準如同手術刀一般的指引下,找尋到了人生的真諦。

感興趣的讀者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參團!

相關焦點

  • 掏光家底送女兒留學,8年間不聯繫,如今67歲老人將財產留給恩人
    上海的一位67歲老人,寧願將上海的房產和存款都留給恩人,也不留一份給女兒,這是為什麼呢? 掏光家底送女兒留學,如今67歲老人將財產留給恩人 這位67歲老人名叫方波奇,是一名醫生。8年前,他掏光了家底,親自送女兒去瑞士出國留學,幫助孩子完成夢想。
  • 王朔稱對不起老婆女兒,但把財產留給徐靜蕾!高曉松:他是個慫人
    >馮小剛為了彌補王朔,給了他5萬塊錢精神損失費,但是王朔扔了出去,兩個人就此分道揚鑣。被問到這段故事的時候,王朔稱自己對不起老婆女兒,但會把財產留給徐靜蕾。很多人不理解,王朔的心中一直把徐靜蕾當作恩人,在王朔最低谷的時候,徐靜蕾買了一棟別墅送給他,王朔認為財產留給徐靜蕾,從此兩不相欠!
  • 67歲老人將數百萬遺產留給「救命恩人」,與女兒已失聯8年
    近日,上海67歲的林德民(化名)老人立下遺囑,將自己的房產和所有存款共計價值數百萬元都留給好友,卻未計劃留給子女,他稱和唯一的女兒已經8年未聯繫。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18日從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二登記中心了解到,近幾年將財產部分或者完全不留給子女的現象呈上升趨勢。
  • 80歲的宮崎駿,溫暖留給觀眾,辛酸留給自己
    當熟悉的旋律響起,腦海中總是忍不住浮現出動畫中那些美麗的畫面,而創造這一切美麗的人,這個動畫王國的締造者宮崎駿,今天80歲了。宮崎駿總是與兩位大師一同提起,一位是漫畫家手塚治虫,另一位是著名導演黑澤明。前者創造了一個漫畫王國,後者因自己高超的導演技巧,創造無數經典電影,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 順治、雍正明明自己有女兒,為何還要接二連三的收養女兒?
    【2018】總第297期本期作者:關捷順治、雍正自己明明有女兒,為什麼要接二連三地收養女呢這表面上看確實是個怪事,順治自己有六個女兒,他卻又收養了三個女兒;他的孫子雍正有四個女兒,卻又收養了三個女兒。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說下順治皇帝的三位養女。順治的三個養女是和碩和順公主、和碩柔嘉公主和固倫端敏公主。和碩和順公主,是順治帝五兄承澤裕親王碩塞的第二女,其母為納喇氏。
  • 一個80歲老人的生病感言:「兒子坐等分遺產,女兒只照顧不出錢」
    我這次去農村,聽一個年輕人說起了自己的姥爺。他也不是要批判誰,就是很感慨,想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發表一下意見。他姥爺今年已經80歲的高齡了,按說這是全家人的老壽星,全家人都該當老小孩哄著的。但是,他的姥爺的晚年過得並不好。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老人的大兒子,前幾年去世了。老人白髮人送黑髮人,非常難受。
  • 上海6旬老人將財產留給朋友,女兒一分沒有,「8年沒有聯繫了」
    #繼之前上海的一位老人把300萬的房產全部捐給樓下水果攤攤主之後,又有一名老人把自己的全部財產捐給了曾經幫助過他的朋友,自己的女兒是一分錢沒有。對此,有人說這是位聰明的老人,盼不了的親人,最後把自己的餘生安排好,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安心度過餘生,不再擔憂老無所依,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同時不欠對自己好的人,老人這真的是活明白了。
  • 豪門風流多,臺灣第一名媛父親竟公然出軌,現妻僅小女兒3歲
    豪門風流多,臺灣第一名媛父親竟公然出軌, 現妻僅小女兒3歲前段時間,已出獄的孫道存被臺灣媒體曝出帶著小34歲的妻子吳逸萍外出,還打上了"短褲夫妻曬細腿"的標題。有些朋友們可能不知道孫道存是誰,簡單介紹一下,孫道存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前董事長,"微風百貨第一少奶奶""臺灣第一名媛"孫芸芸的的父親。
  • 收養中國孩子等於收養中國文化 收養手續辦理
    目前,已有幾對溫州籍夫婦表示希望收養地震孤兒。溫州籍移民朱聰珠說,他們家來美國12年了,現在已有綠卡,在華埠有自己的生意。今年50多歲的她有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生子。但她一直想有個女兒。她說,在中國大陸時,她的朋友生有四個女兒,她就想要一個,但那時「經濟條件不好」。現在她有這個能力,「養個小孩還行」。她說,她的丈夫、兩個兒子都支持她的想法。
  • 一毛不拔的富豪們:那些拒絕將財產留給子女的名人
    大多數父母們會心甘情願地為子女傾囊奉獻自己積累的財富,然而有些父母們卻不這麼想,尤其是那些富可敵國的大富豪,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都拒絕將財產留給子女,寧願捐給慈善機構,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對子女的人生更有好處。來看看那些對子女「一毛不拔」的富翁老爹都有誰?
  • 香港玩具大王的「別具一格」:百億身家不留兒子,留給了兩個女兒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的父親,他的女兒曾經陷入一個風波中,他直接甩出一億要抓到造謠的人,直接震驚了所有人,他就是一個如此引人注目的傳奇商人。這個人就是香港的玩具大王——蔡志明。這位商人不僅超級疼愛自己的孩子,在分家的方式上,也是別具一格。1994年,蔡志明收購了美國一家合金玩具汽車公司,成立了旭日國際集團,該公司2005年的總資產已超80億。
  • 69歲潮媽捐出全部財產,稱女兒嫉妒自己太時尚
    人們常說「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但是在一些特殊家庭中,母女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反而還會出現水火不容的局面,那究竟是什麼導致兩者關係變得如此糟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張大姐和兩個女兒之間的故事!
  • 毛姆:那個滿地都是六便士,抬頭卻只看見月亮的男人
    這時的毛姆儘管擱筆多年,但他的財力雄厚,所寫的書和小說的稿酬、版稅依舊如流水般從世界各地奔湧而來,儘管如此,但當被問到他覺得一生中什麼時候最幸福的時候,他卻說:我想……想不起有過什麼幸福的時刻。毛姆曾對著他的侄子說:「你看,我一死,他們就得把這一切統統從我這兒搶走,這樹,這房子,這家具,我一點兒也帶不走。」1874年,毛姆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一位在英國駐法使館工作的律師,儘管出身優渥,但說起他的童年,就跟噩夢一樣。毛姆8歲時母親就因為難產而死,10歲時父親也因胃癌隨他而去。
  • 拜倫:30歲戀19歲貴婦,有夫之婦為他瘋狂,為何長輩說看他會危險
    1 繼承爵位,初見風流1788年拜倫出生的時候,母親為了他那揮霍無度的父親,已經把自己家族的產業賣了個精光。但父親依舊過著賭博和負債纍纍的生活,而且,還四處調情。母親忍無可忍,生下拜倫之後,帶著他離開了丈夫,但也怨念深重。
  • 英國菲利普親王的風流往事:55歲那年,讓22歲的女學生一見傾心
    對於菲利普親王來說,是放棄,還是不放棄,結局都一樣,他都不會成為希臘的王,反而,娶了伊莉莎白二世,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可惜,菲利普親王偏不。婚後的他,依舊風流,依舊多情。甚至,據英國媒體報導,菲利普親王有30多個情人,還有不少私生子,有的私生子年級竟然比他和伊莉莎白二世的長子查爾斯王子還大……在菲利普親王的眾多情史之中,最引人注目,最明目張胆的,恐怕就是他和彭妮的那段情,可謂是人盡皆知。彭妮是誰?
  • 美96歲老太收養30歲柬埔寨女兒方便其赴美籤證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聯社3月21日報導,6個月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96歲的老太太收養了一名30歲的柬埔寨女兒,只為方便其在美國和柬埔寨之間往返,省去經常籤證的麻煩。這位老太太名叫柏妮思•迪克(Bernice Dyck),她自己有兩個兒子。6個月前,她正式收養了名叫錢德拉(Chendra Kaub Chumb)的柬埔寨姑娘。
  • 吳敦義:40歲女兒住夫家房子 算我財產?
    華夏經緯網10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阿嘉的家」事件引發藍綠激烈攻防,民進黨日前質疑臺「行政院長」吳敦義的女兒坐擁豪宅,吳敦義昨天反駁,「40歲女兒住夫家的房子,能算我的財產嗎?那棟房子只有4、50坪,有媒體說價值4、5億,真是開玩笑!」
  • 文學中最迷人的就是作家的個性——走近恣意人生的毛姆
    為了追求作品中對於異域世界的呈現,毛姆有著強烈的旅行嗜好,每過一段旅程,意味著新故事的開始。「爸爸老是不在家。」毛姆的女兒曾寂寞地說。在他有生之年裡,他的足跡遍布歐洲、希臘、埃及、塔西提、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婆羅島、薩摩亞島,直到八十六歲高齡,他還進行了一次長長的世界之旅。他需要親眼看到這些異域的風土人情,感受異國他鄉的溫暖和神秘,方能將它們妥善安置在自己的故事中。
  • 南京一老人立遺囑把房留給女兒 兒子當場撕毀
    前不久,市民孫大爺來到了南京公證處,希望能夠辦理遺囑公證,將自己僅有的一套房產遺留給自己的其中一個子女。原來,孫大爺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雖然子女有不少,但是都不怎麼孝順,幾個兒子都覺得反正孫大爺去世以後財產都是他們的,平日裡對孫大爺不聞不問。好在孫大爺的小女兒很孝順,主動承擔了照顧孫大爺生活起居的責任,近十年來一直對父親很好。眼見自己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到了需要思考慮遺產分配的時候。
  • 女兒出國留學8年,父親將全部財產送給朋友
    近日,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二登記中心來了一位新的客人,67歲的老醫生方先生。據了解,儘管方先生有一個女兒,但他打算將遺產全部留給曾經救過自己一命的朋友。方先生曾經在女兒身上花費了大量精力,他將女兒送去瑞士留學,並為此花掉了自己絕大多數的積蓄,但他的付出卻沒有換來女兒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