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剛」的獨角獸Grab和Gojek或將合併

2020-12-25 36氪

據外媒報導,東南亞獨角獸 Grab 和 Gojek 正在就「潛在的合併機遇」進行談判。據悉,Grab 總裁 Ming Maa 和 Gojek 執行長 Andre Soelistyo 在本月初進行了最新一輪的會談。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過去的兩年間,兩家公司的高層會偶爾會面,但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對於合併的商討變得更加正式起來。

談及合併的計劃,據一位了解詳情的高管透露,Grab 和 Gojek 「握手言和」的第一步可能會考慮放棄打車和送餐的價格戰,以阻止損失。此外,雙方還計劃進一步發展其貸款和保險等服務。報導還稱,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兩家的合併是為了能夠互相支撐,以期在東南亞更進一步發展。但更加具體的合作細節暫時還未透露。

此外,報導稱,雙方的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著 Grab 和 Gojek 的合併進展。其中,部分投資者對於該合併計劃持開放態度。從雙方的融資情況來看,據 Crunchbase 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Grab 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了91億美元,其投資者包括了軟銀、滴滴、Uber 、淡馬錫、Tiger Global 等等。而就在上周,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也宣布將為 Grab 投資約7億美元。Gojek 方面,據 Crunchbase 統計,截至2019年中旬,Gojek 的募資總金額達到33億美元,且目前正在繼續其 F 輪融資。而 Gojek 的投資人則包括了京東、騰訊、谷歌、紅杉印度、三星等等。

事實上,都在致力於打造東南亞「超級應用」的 Grab 和 Gojek 之間一直戰火不斷。2018年3月,Grab 宣布收購 Uber 在東南亞的業務,同年11月,Gojek 則宣布進軍新加坡。這也將雙方之間的競爭推至高潮。

從市場和業務覆蓋兩個方面來看,2012年成立於馬來西亞的 Grab 已經覆蓋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其業務則涉及了網約車、行動支付、外賣、快遞、保險等領域。

Gojek 方面,成立於2010年的 Gojek 則一直專注於發展印尼的市場,直到2018年才開始積極地向其他市場擴張。截至目前,Gojek 進軍了印尼、越南、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其平臺上的業務則覆蓋了外賣、共享出行、數字支付、購物、(超)本地貨運、甚至還有按摩等等。

儘管兩家都在積極地面對「潛在的合併機遇」,但據知情人士稱,兩家距離達成協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其中,「合併」計劃能否達成的最關鍵的因素將是「誰控制合併後的實體」。此外,兩家公司的估值以及監管機構是否能夠批准其合併計劃都將影響合併計劃的成敗。

文 | 雲晞@36氪出海

圖 | 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Grab和Gojek正在「創造」東南亞有史以來最複雜合併
    整個2020年,有關促成Grab和Gojek合併傳言一直在被討論。如果兩家獨角獸變成一個統一實體,這不僅僅是東南亞具有最高價值的科技企業的合併,也一個具有全球潛在影響的區域性事件。而過去幾個月中,兩個東南亞獨角獸正在受到更大壓力,被要求在一個保護傘下進行連接和運作。最新的發展是Grab和Gojek解決大部分分歧,並制定一個結構,Grab的聯合創始人Anthony Tan將成為合併實體的執行長,而Gojek的高管將繼續以Gojek的品牌在印度尼西亞開展業務。
  • 印尼Grab與Gojek司機抗議合併談判
    近日,東南亞網約車巨頭Grab和Gojek的印尼網約車司機工會表示,如果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併談判在沒有他們的情況下進行,他們將在全國範圍內發起抗議活動,因為他們擔心這會導致大量工作崗位的流失。「我們擔心合併會導致司機被解僱,」Igun Wicaksono說,他領導的「Garda Nasional」是一個由10萬多名Grab和Gojek司機組成的工會,他們呼籲政府和司機參與談判。「如果我們被忽視,那麼我們最後的手段將是在印尼各地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
  • 出海日報|Grab與Gojek競爭升級,背靠螞蟻金服的DANA或與OVO合併...
    東南亞Grab 計劃從Emtek 手中買下印尼電子錢包 DANA 的股份,並將其與 OVO 合併。據36氪英文站 KrASIA 報導,Pluang 前身為 EmasDigi ,旨在為其用戶提供數字微型儲蓄服務和金融產品。其黃金儲蓄平臺允許其用戶從約0.50美元開始投資黃金。新加坡加速器 Antler 宣布將於2020年上半年在印尼開展業務。
  • 軟銀再次施壓 Grab和Gojek合併談判取得進展
    Grab和Gojek是東南亞最具價值的兩家初創公司。知情人士稱,經過數月斷斷續續的討論,Grab和Gojek目前正積極通過Zoom(視頻會議平臺)定期舉行會議,並取得了進展。目前,一個關鍵的糾結點是:兩家公司是合併所有業務,還是Grab只收購Gojek在印尼的業務。
  • ...巴西QuintoAndar2.5億美元;Grab與Gojek競爭升級,DANA或與OVO合併
    據悉,該輪籌集的資金將被 QuintoAndar 用於巴西國內及海外市場業務拓展。Grab 與 Gojek 競爭升級,背靠螞蟻金服的 DANA 或與 OVO 合併。據 DealStreetAsia 援引路透社報導,Grab 計劃從 Emtek 手中買下印尼電子錢包 DANA 的股份,並將其與 OVO 合併。
  • Grab又融8.5億美金,東南亞兩大獨角獸要合併?
    橫掃金融市場,東南亞「超級獨角獸」Grab的野心藏不住了。投資界消息,Grab近日宣布獲得8.5億美元新融資,投資方包括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和日本數據中心和雲服務提供商TIS。Grab表示,他們將與MUFG和TIS共同提供創新的金融服務,比如支付和小額融資,以滿足東南亞不常使用主流金融服務的客戶群需求。Grab將與TIS在東南亞和日本共同開發數字支付基礎設施和新興的支付技術,讓無現金支付方式得到實際運用。
  • Grab在東南亞與優步合併
    這是在東南亞地區同類交易中規模較大的一筆交易,Grab將把Uber在區內的共乘和送餐業務整合到Grab現有的多式聯運和金融科技平臺中。通過是次的業務合併,Grab將成為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線上到線下(O2O)移動平臺,並在送餐服務業扮演重要角色。 Grab提供區內消費者最關心的基本服務:安全和實惠的交通,食品和包裹運送,行動支付和金融服務。
  • 東南亞共享出行巨頭Grab與Gojek合併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本周三,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東南亞共享出行巨頭Grab與Gojek的業務合併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果最終獲得成功,這筆交易就將成為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行業併購交易。據悉,兩家公司已經縮小了意見分歧,但是協議的部分內容仍需商榷。Grab主要投資者、軟銀公司的孫正義也將參與最終談判。
  • 媒體稱打車公司Grab與Gojek合併...
    據彭博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東南亞最大的網約車公司Grab和印尼網約車、本地服務及在線支付平臺Gojek正在進行的關於業務合併方面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如果二者合併,這將是東南亞地區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網際網路併購案。
  • Gojek和Tokopedia計劃合併,組成估值180億美元的新公司
    品玩1月7日訊,據金融時報報導,印尼兩家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正在進行高級談判,將在年內合併上市,打造一個價值超過180億美元的技術帝國,這將是東南亞最大的公司之一。三位熟悉談判的人士表示,打車和支付集團Gojek和電子商務獨角獸Tokopedia已經籤署了一份條款書,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盡職調查。其中一位人士說,孫正義(其公司軟銀投資了Tokopedia)的批准給這筆交易帶來了額外的影響力。鑑於Gojek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與該地區的主要競爭對手Grab進行合併討論,這筆交易出乎意料。
  • Grab:公司有能力收購Gojek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12月3日,新加坡企業Grab的執行長在一份內部文件中對員工表示,該公司有能力進行收購,此前有報導稱Grab將與其區域競爭對手Gojek合併。
  • 出海日報丨華為獲高通計算產品、WiFi 產品授權;Grab 和 Gojek 已...
    華為則在今年7月與高通籤署了一份和解及長期專利授權協議,一次性支付了18億美元的專利和解費和今年上半年的專利授權費用。                東南亞 新加坡將向非銀行金融機構開放支付服務。 Grab 和 Gojek 已達成合併運營的初步協議。據華爾街日報報導,Grab 和 Gojek 在合併談判中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Grab 的聯合創始人 Anthony Tan 將出任合併後新實體的 CEO,而 Gojek 運營者將繼續使用 Gojek 品牌在印度尼西亞經營。短期內兩個品牌會如常運作,兩家公司合併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完成上市。
  • 東南亞網絡新巨頭誕生,Grab擬與Gojek整合
    新加坡Grab與印尼GO -JEK兩大網絡公司傳出即將整合的消息,這兩家創業公司獨角獸的野心並不止於叫車服務,未來將可能成為東南亞的網絡巨頭,打造全面的App平臺。過去幾年,其實就有希望兩家公司整合的呼聲,Grab和Gojek原本一直都在爭奪類似業務的領導地位,包括叫車、美食快遞及行動支付等網絡業務。所以雙方股東其實都相當一致的認為,兩家應共同來創建該地區最強大的網絡公司之一。目前兩家估值相加約有240億美元,若能結束內鬥整合,預期會再更高,綜效顯而易見。
  • 合併涉嫌壟斷 Grab和Uber東南亞或被開罰單
    7月6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加坡反壟斷機構周四表示,打車軟體Uber與Grab的合併使得本地區競爭大幅減少,提議對兩家公司進行財務處罰,並要求採取措施促進競爭,甚至可能叫停兩家公司的合併交易。今年3月,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Uber因此獲得Grab 27.5%的股份。
  • 印尼打車軟體Gojek晉升獨角獸 與Uber並列同榜單
    根據雅加達郵報的報導,總部位於紐約的CB Insights已將Gojek列入全球19家潛力獨角獸,其中包括了Uber等公司。這將使Gojek Indonesia成為第一家加入100億美元市場估值俱樂部的創業公司,該公司也是繼其競爭對手Grab之後位於東南亞的第二家創業公司。
  • 迎戰Grab 共享出行巨頭Gojek獲12億美元融資
    目前,投資者對科技股的估值越來越謹慎,軟銀集團為WeWork和Oyo等昔日成功企業力爭高價的艱難處境更證明了這一點。這家日本投資巨頭並不是Gojek的支持者,但它已經向Gojek位於新加坡的競爭對手Grab注資了約30億美元。
  • 東南亞獨角獸Grab的2019中國策略:招募人才和吸引資本
    在中國市場,Grab更重視尋求資本和技術支持。目前Grab的融資已經進行到H輪,2019年也有繼續在中國接觸投資者的計劃。Ming此前對記者透露,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Grab還將宣布與中國一家金融科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2018年對於東南亞獨角獸Grab來說可謂有點「瘋狂」。
  • 夢想星傳創始人賀樂:體育教育或將出現百億體量「獨角獸」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11月27日,由北京商報社和北京品牌協會主辦、西街傳媒協辦的「尋找創新教育之美」:2020教育產業高峰論壇暨年度十大影響力品牌評選活動在京成功舉行。在圓桌論壇環節,夢想星傳創始人賀樂提出,隨著體育教育發的不斷發展,各機構很可能出現業務合併、品牌合併的現象,因此未來行業很有可能出現出現一個百億級的「獨角獸」企業。具體來看,賀樂提出,作為教育行業的一個細分,體育培訓越來越成為一個剛需品。「今年10月國家出了一些導向政策,鼓勵青少年加強體育活動。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不論剛開始是第一梯隊多麼頭部的獨角獸項目,在阿里花重金收購之後,都能「投一個死一個」,尤其是將行業第一和第二的獨角獸項目一合併,變成第三而後慢慢僵化銷聲匿跡,終而成為阿里的棄子。 原本一手「王炸」好牌,被阿里打得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