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0月25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外灘金融峰會聯合主辦黃金主題的雲會場——「三金」合作共創黃金市場新格局」,邀請來自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世界黃金協會、渣打銀行等國際黃金市場中最具代表性機構的專家,共話「上海金」與「紐約金」、「倫敦金」如何推進深度合作,為黃金市場發展創造新的局面。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焦瑾璞出席並演講。
焦瑾璞表示,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於2002年10月,18年來,上海黃金交易所不斷改革創新,努力推動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市場服務日益精細、開放水平持續提升,已成為中國黃金市場的核心樞紐和全球重要的貴金屬交易中心。目前已形成主板和國際板兩大市場,上市黃金白銀和鉑金三大品種,形成競價、定價、詢價、報價、金幣、租賃和ETF7大板塊的多層次、全功能市場體系。交易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連續13年蟬聯全球場內現貨黃金市場首位。
當然,儘管發展的形勢喜人,但挑戰也無處不在,今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社會的公敵,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當前政治、經濟不確定性顯著增加,金融市場震蕩不斷,不同時區、不同地域的金融市場之間高度聯動,金融風險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交叉傳染的特徵也日益凸顯。面對新的風險和挑戰,沒有任何市場可以獨善其身,倫敦金、紐約金和上海金應當達成廣泛共識,建立有效互動機制,共享發展機遇,攜手應對挑戰,今天我將就我們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願景與大家分享。
第一,深耕合作、提升開放水平。上海黃金交易所一直都是對外開放、合作共贏的踐行者,並將堅定不移地推動建立更加自由高效的全球黃金市場,我們以國際板為載體,上海金為抓手,沿著「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和「一帶一路」兩條主線有序推進境內外黃金市場的融通,2014年上金所國際版啟動運行開啟,開啟了境內外黃金市場互聯互通的快軌。2016年,上海金定價交易機製成功上線,打造了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2019年上海銀定價交易機制順利上線,建立了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白銀基準價。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已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倫敦金融市場協會等主流市場機構在價格授權、標準互認等方面展開了多層次合作。2019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分別掛牌COMEX黃金期貨亞洲現貨價格的T+N合約和基於上海金基準價的上海金期貨合約,為境外投資者使用人民幣參與國內金融市場,以及國內投資者使用人民幣間接投資國際黃金市場提供了雙向便利。
近年來對外開放和合作的紅利持續釋放,交易規模穩步增長,上海黃金交易所今年前三個季度的黃金交易量為4.95萬噸,成交金額為18.94萬億元,白銀交易量為324.46萬噸,成交金額15.79萬億元。
第二,對標國際、參與全球金融治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在推進黃金市場國際化的道路上,一直積極、主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立足中國特色需求,構建更加規範科學的中國標準。在風險管理能力方面,上海黃金交易所嚴格按照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建設中央對手清算風控體系,完善各項規則,全面提升上金所風險管理功能。2020年上金所被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為合格中央對手方。在黃金實物的質量標準方面,結合國際國內產金、用金企業實際需求,推動全球同一公斤條標準共建,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允的、可交易的、可信賴、的實物標準,同時,上海黃金交易所繼續推進負責任黃金的研究與合作,將負責任黃金管理體系制度建設與黃金標準相結合。
在交易市場方面,上海黃金交易所銜接國際市場,延長時長標準。今年6月競價交易時長由11小時延長至13小時。並將根據市場需求繼續實施延長交易時間。
三、堅持創新,共創黃金未來。當前的國際經濟、金融發展形勢既包含挑戰,也包含了機遇。目前中國黃金市場已經與國際市場深度融合,只有不斷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才能在危機中孕育先機,以變局中中開創新局。
未來我們將堅持合作創新,除了深化推進已有成果,我們將與境內外多家機構廣泛開展合作,尤其注重與不同金融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積極探索在產品研發、商業拓展等方面的新合作模式。
未來我們將堅持產品與業務的創新,在不斷拓展上海金、上海銀的應用場景的同時,也在著力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諸如今年我們剛推出了上海金ETF,以及正在積極研究推出的保證金詢價等等。未來我們將堅持技術創新,支持黃金產業技術發展,不斷加強系統建設,主動擁抱前沿數字科技,為未來數據化、智能化的黃金市場賦能。團結一條心、石頭變成金。當今的全球黃金市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面對新情況、新形勢、新挑戰,我們需要堅持不懈、加強彼此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贏,同舟共濟,和諧共榮,為構建黃金市場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