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股溝長6釐米包塊,微創手術2個小孔解決疝氣困擾!

2020-12-13 齊魯壹點

老年疝氣,是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它是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改變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上疝氣,但是並未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給患者們帶來了嚴重危害,而董大媽就是其中一位。

案例重現

來自商河縣的董大媽,患有左側疝氣3年多了,一直沒有治療是因為董大媽擔心開刀手術創傷大,恢復時間長、還有術後的疼痛和瘢痕。

眼看著左側的疝氣越來越大,長時間站立後腹部感到墜脹疼痛,在幾經打聽後來到了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微創外科尋求苗慶松教授的治療

經過微創外科專家苗慶松詳細地檢查,董大媽左側腹股溝區可見一個約8.0*6.0cm大小的腫物,診斷為左側腹股溝疝

因為患者抗拒開刀手術,苗慶松教授準備為其進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疝修補術」,該項手術不僅創口小、疼痛輕、無疤痕,而且恢復快,患者一般術後當天就能下地行走。

微創精準治療,不開刀治療疝氣

經過詳細的術前準備後,本次手術由苗慶松教授實施。術中,僅在患者腹部切開了2個不足5毫米的「鑰匙孔」,器械從兩個切口進入身體,對患處進行了補片修補,輕鬆解除了困擾董大媽的苦楚。

手術僅半個小時就順利完成,術後當天老人即可下地,後期也恢復地非常好。

【患者有話說】

「我的左側腹股溝疝有3年了,一直沒有治療,前段時間了解到苗教授是這方面的專家,可以不開刀就能治療疝氣,所以就來找苗教授看病。手術後我現在走路都沒有什麼問題了,真的非常感謝苗教授。

微創手術是近年來新開展地治療疝氣的手術方式,和開放手術相比,突出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創傷小,恢復快,術後即可下地活動,次日就可以進行日常生活;

2、腹腔鏡操作空間大,能全方位地查看病情,及時發現易被遺漏的對側隱匿性疝氣;

3、術後無明顯疤痕、安全美觀,不破壞正常腹股溝管解剖,不留切口瘢痕等。

壹點號苗慶松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老人腹股溝長6釐米包塊,微創手術2個小孔解決疝氣困擾!
    案例重現來自商河縣的董大媽,患有左側疝氣3年多了,一直沒有治療是因為董大媽擔心開刀手術創傷大,恢復時間長、還有術後的疼痛和瘢痕。經過微創外科專家苗慶松詳細地檢查,董大媽左側腹股溝區可見一個約8.0*6.0cm大小的腫物,診斷為左側腹股溝疝。
  • 大腿根部長出小包塊?醫生:別大意,很有可能是疝氣
    有的人說這是「小腸氣」,買個疝氣帶綁著就行了?清遠市人民醫院普外二區主任醫師曾軍解釋,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更嚴重的可以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影響生殖系統功能。
  • 腹股溝、肚臍眼、還有男娃「蛋蛋」,走著走著可能就鼓包了~
    腹股溝、肚臍眼、還有男娃「蛋蛋」  走著走著可能就鼓包了~  這是咋回事呢?  1997年  臺灣作家李敖進行疝氣手術  2002年  英國查爾斯王子發現腹股溝疝後手術  2004年10月  羈押獄中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進行疝修補術  2006年9月  年近八旬的古巴領導人卡斯楚因疝的急性併發症——嵌頓,導致腸壞死穿孔險些喪命。
  • 人體信號:男性腹股溝包塊要當心疝氣
    最近他摸到自己的右側腹股溝有包塊,有慄子般大小,不硬,按著也不疼,還能推動,而且站著的時候能摸到,平躺就沒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得了疝氣。何為疝氣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等。張大爺得的就是腹股溝疝。
  • 疝氣位置不同,治療方式有別嗎?
    老人說這是「小腸氣」,買個疝氣帶綁著點,管用麼?聽說手術得全麻,會不會影響寶寶智商?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發病率在0.8%~4.4%,男寶和女寶患病比例約6:1,早產兒發病率可達30%。○ 中國國內相對保守,一般觀察直6個月到1歲,無自愈可能再進行手術,但如果發生嵌頓4小時以上,應立即手術。這倆方法不靠譜!腹股溝疝氣帶:用帶子綁住容易鼓起位置,理論上是可以避免臟器凸出。
  • 疝氣手術後又鼓出來了,這是復發嗎? - 齊魯壹點
    王先生患有疝氣(腹股溝疝)多年,因懼怕手術未行治療,前幾天聽朋友介紹說能做微創手術,遂來到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進行了微創手術,確實恢復的很好,只用了三個小孔,三天就出院了,也沒有任何痛苦。但近來又感到疝氣部位又有腫塊,是不是又復發了?
  • 腹腔鏡下治療疝氣的四大優勢
    張先生5個月前,突然發現左腹股溝處有有包塊突出,站立或者咳嗽時明顯,平臥休息或手推包塊可消失,久站後腫物墜入陰囊伴疼痛。但是上周起,感覺包塊突然增大,也越來越硬。劇烈的疼痛讓人受不了,並同時伴有噁心、嘔吐等。
  • 一笑肚子就鼓大包,廣州95歲老人疝氣復發,醫生巧堵「漏洞」
    可一個高齡老人的腹腔和盆腔之間,竟同時出現左右兩處直疝、兩處斜疝,腹部一下有了4個「漏洞」供腹腔內臟器亂串,直立、行走、大笑後都會在下腹部鼓出一個大包。家住廣州的95歲老人張爺爺就碰到了類似的尷尬。「這病不要命,但外出走兩步就會尷尬無比」。經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的微創手術,醫生們很快用補片將老人的腹壁「漏洞」給堵嚴實了。
  • 家長莫大意 孩子身上長這個包馬上就醫!
    最近,家住長沙伍家嶺的陳女士就面對這樣的「包包」煩惱,小兒子兵兵出生9個月,每次劇烈哭吵的時候小雞雞上會出現明顯的腫包,但是安靜平臥之後,腫塊又自動消失了,摸不著頭腦的陳女士跟姐妹一說。「哎耶,跟我崽一樣,這怕是疝氣,快去找周小漁主任看看!」
  • 什麼是疝氣 疝氣的症狀
    1、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2、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乾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在白天,小孩跑跳時腫物會由小變大,但是無明顯痛感。晚上時會腫物縮小或者回納人腹腔,並伴有腸鳴音。腫物縮小或還納後,局部留有鬆弛皮膚皺摺。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5歲兒童患疝氣,四處求醫今年5歲的王小小(化名),家人偶然間發現右側腹部突出來一個小疙瘩,用手碰它也沒有疼痛感,小小也沒有感冒、發燒等不良反應。到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右側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治療,但因為手術費高、住院時間長等問題,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手術。
  • 別小看疝氣,有患者因此切了腸子和睪丸
    一例小兒,發生了腸壞死;一例老人,不僅腸壞死,睪丸也同時壞死。案例14歲小男孩,一直有腹股溝疝,之前諮詢醫生後決定5歲後再手術治療。平時疝鼓出來,從陰囊上方可以看到鼓包。休息或睡覺時鼓的包就回到肚子,表面看不出來。家長都習慣了,想等著孩子再長大點去手術。
  • 六旬老人腹股溝長了個「怪物」,一查竟是被「癌中之王」盯上了
    家住鄞州區的60歲徐老伯,一年前發現自己腹股溝處突然長了一個「雞蛋般大」的包,「每次我一咳嗽或者幹體力活時這個包就鼓得特別明顯,這個包不痛不癢,我也就沒當回事,可最近感覺肚子很脹,人一下瘦了好幾斤……」徐老伯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鄞州人民醫院肝膽外科門診就診,結果做了腹部增強CT等相關檢查後
  • 小兒疝氣什麼時候做手術最佳?手術風險大嗎
    疝氣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於腹股溝管發育沒有完全,內環口沒有閉合,會導致腹腔內容物進入陰囊,當患兒哭鬧時可加重,平臥後又可消失的,可復性包塊。一般來說一歲以內,內環口都有閉合的機會,但是對於患兒一歲以後如果仍反覆出現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手術處理了。小兒疝氣怎麼治最好?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疝氣通過服用藥物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早期我們可以通過疝氣帶進行治療,但是對於一歲以後,我們主要是採取手術方式來治療疝氣。
  • 小兒疝氣能自愈嗎?家長要重視,積極治療才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家長們可能會發現在孩子哭鬧,站立,甚至大便,使勁咳嗽的時候,會在孩子的大腿根發現一個包塊,這個包塊在站立的時候,使勁的時候會冒出來。當平躺休息的時候可能就下去了。如果你要是一摁一摁包塊可能咕嚕咕嚕咕嚕有氣。這是小兒疝氣又可以稱為腹股溝斜疝,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 湖南老人大腿根長"東西"似雞蛋 時常掉入陰囊
    兩位老人右邊大腿根都長了個雞蛋大小的東西,有時掉到陰囊裡,要好半天才能揉上去。他們不知是什麼病,對子女又難以啟齒,於是倆人商量一起看醫生。醫生檢查後,告訴兩位老人得的是腹股溝疝,俗稱「疝氣、小腸氣」。
  • 連續腹脹便秘
    疝氣引發腸梗---大眾衛生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唐勇 秦璐)85歲的吳老腹脹、便秘6天之後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求診,醫生在他的右下腹摸到了一個圓形包快,而這個包塊竟是一個發生了嵌頓的腹股溝疝氣,正是因為這個嵌頓的包塊導致腹脹、便秘引發了腸梗阻。
  • 一市民訴治療了疝氣萎縮了腿 長沙市中心醫院回應是「意外」
    但是,家住長沙東塘某小區的朱韋林(化名)女士就沒有那麼幸運,稱自己沒有那麼「闊氣」投保, 可煩惱卻是由長沙市中心醫院一次腹部疝氣手術引起,結果殃及左腿,導致肌肉萎縮,一隻腿大一隻腿小,現在腿經常麻木,抽痛,晚上睡覺都睡不好。    朱女士稱這是醫院的「過失」造成的,只要求醫院還自己一雙健康的雙腿。長沙市中心醫院回復稱,醫院都是按規定進行治療,朱女士的情況只能算是一次「意外」。
  • 77歲大伯剛做過腫瘤手術,心臟又「報警」,胸壁上開個2釐米小孔...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給吳大爺制定了一個特殊的手術方案:通過患者胸壁約2釐米的微小切口,完成了這次手術。「真沒想到恢復這麼快,實在太感謝了!」吳女士陪父親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病區走廊裡散步,碰到崔勇主任時一個勁地道謝。
  • 微創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
    查出來左邊有硬塊,右邊有個小結節,醫生建議去做微創手術!兩側都做!心裡很焦慮,28歲!這種手術和開刀手術有什麼不同嗎?【龐教授分析】:今天來回答一下「微創手術」和「傳統開刀手術」有什麼先進性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微創手術無須開刀,只需在病人身上開1-4個1釐米個小孔,就可以通過放入內窺鏡進行體內的手術了,病人術後疤痕小、疼痛少、恢復快。所以,微創顧名思義就是:微小創傷的手術。常用的微創手術有腹腔鏡、胸腔鏡、宮腔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