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1月23日,兩岸徵文大賽南京晨報赴臺交流團抵達臺灣的第二天,天氣晴好,氣溫宜人。這一天,交流團造訪了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小團員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出紙和筆,寫下了第一篇參訪手記。
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感受中國傳統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當天上午,交流團達到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後,便安排分作兩隊,分別跟隨志願者講解員李昭南、曾國傑兩位白髮爺爺,去探訪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世界。
位於博物館一樓的中國科學廳,是每一個參觀者的必經之地。這裡按照「中國醫藥」「中國的科學與技術」「中國農業」「古代的中國人」「中國人的心靈生活」等單元設展。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六(2)班的王馨南和媽媽一起,在一個周身布滿數百個穴位的「針灸人」面前,駐足比畫了好一會兒。當一一按下代表諸如「感冒」「鼻炎」「牙痛」「五十肩」等幾十種病症的按鈕,「針灸人」身上便會亮起每種病症所對應的不同穴位,很是神奇。中央路小學三(2)班的陳翼則和家人們一起在「中國農業」的展區裡,了解著春耕秋收的季節規律,小姑娘還與各種趣味橫生的農作物模型合影,臉上儘是豐收的喜悅。
日月潭:
完成教科書中的研學之旅
下午,交流團來到寶島臺灣的最大湖泊——日月潭。這裡空氣清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乘船在日月潭湖面,徐徐涼風輕拂臉龐,陽光直射在船艙裡,溫暖如春,重巒疊峰環抱潭面,潭面倒映回群山。」這是中央路小學六(3)班高晉博筆下的一個參訪片段。
「真的太美了!」團隊裡70後、80後的父母們紛紛表示,「『日月潭』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一處風景,更是一種情結,是對寶島臺灣的熱愛,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拉薩路小學三(9)班陳柳在參訪手記中這樣寫道:「在二年級語文書上有著一篇識字課,寫著『寶島臺灣日月潭』,當時我就想著什麼時候也能親眼去看看,今天我如願以償來到了這裡……」特派記者 王琴 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