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葡萄皮 審丨暗藍
1992年,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雙方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籤訂了「九二共識」。此後,大陸和臺灣的經濟、文化等交流密切,大大地促進雙方的發展。
2016年,臺灣地區政黨更迭,新上臺的掌權者反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內涵,更是直接否決其基本原則。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民進黨當局還發表一些對該「共識」的詆毀。為了破除臺當局的慌言,揭開他們的的醜陋面目,更好的幫助大陸和臺灣民眾正確認識和了解「九二共識」的淵源及其重要意義,對此進行詳細的解釋並分析其深層含義。
為何「九二共識」會成為兩岸關係的重要保障?
「九二共識」的核心在于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把兩地的相同之處結合起來,用合理的方式解決求同存異的東西,對兩岸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的發展,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
「九二共識」是兩地繼續會談的重大前提。1992年,「九二共識」籤訂之後,兩岸會談在1993年順利進行,並取得重大成就。2008年,馬英九成為了國民黨領袖,公開肯定「九二共識」。隨後,雙方又進行了制度性商討,籤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等23項協議。兩黨的商討,在許多領域得到深入發展,標誌著兩岸關係從此踏上新的臺階。
「九二共識」是中國共產黨和國民党進行政治會談的重大基礎。2005年4月,兩黨舉行空前會談,一致同意兩岸和平發展,相互扶持。在共同利益上,雙方進行交流,為兩岸關係和諧作出重大貢獻,是造福人民的有力舉措。
若沒有「九二共識」,臺灣的會有多「慘」
「九二共識」是兩黨高層之間和平交流的重要內容。2015年11月,兩黨領導人進行深刻的對話,為兩岸的和平關係而努力。自1949年後,這是兩黨高層進行的首次會晤,有著歷史性的價值。在會晤中,雙方都指出「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可見此共識對兩岸同胞的和平與發展有著多麼深遠的影響。
「九二共識」是兩黨對外關係的重要支柱。在堅持一個中國的情況下,雙方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馬英九在作為臺灣領導人時,以地區的方式加入許多國際性組織,在國際舞臺上,大發光芒。倘若一些謀「獨」分子,拒不承認該「共識」,將會使臺灣陷入困境。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臺灣只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的的對話交流才能持續深入發展,對大陸人民和臺灣同胞的深厚情義才更加穩固。但是,臺當局若執迷不悟,拒絕接受,那麼雙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就會受阻,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就會被損害。
臺方執迷不悟的後果
2016年5月,臺方新任高官不接受已有許多成效的「九二共識」,致使政治交流難以持續,經濟發展受到阻礙,文化交流也大不如前。大陸和臺灣的關係陷入僵局,不利於祖國統一大業。
如今,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脅,引起民眾的不滿,臺當局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東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