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優衣庫只是低端品牌?為什麼優衣庫在日本與中國有這麼多不一樣

2020-12-11 經理人分享

  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2016財年年報。年報顯示,迅銷集團在上一財年總營收達到1.79萬億日元(約合1078億人民幣),較上年同期上漲6.2%。但其全年利潤較上年下降22.6%至1272億日元(約合77.91億元人民幣)。優衣庫日本市場增長率僅為2.5%,優衣庫海外市場增長率是8.6%。中國作為其海外第一大市場,2016年新開門店72家,中國市場門店總數突破500家的大關。

  2016年雙11優衣庫確實風光了一把。雖然在線上只賣了半天,卻依然「穩坐」天貓雙11女裝銷售冠軍寶座,僅用2分53秒銷售額就破1億元,成為天貓全品類最先破億的品牌。不僅如此,據優衣庫透露,其線下門店客流量同比近翻倍增長。一個雙11讓優衣庫一時賺取了不少的眼球,更帶來了不少的眼球經濟。可見在中國市場與日本市場的優衣庫已經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除了發展速度,優衣庫在兩個市場還有一些不同。中國市場的價格要高出日本市場的10%-15%;在日本市場,優衣庫是一個低端的物美價廉的品牌,而在中國市場,優衣庫是一個中端品牌。

  為什麼同樣的優衣庫在日本市場與中國市場表現出如此大的差異呢?讓老易分析給大家聽聽。這個差異的根本,優衣庫在中國消費者面前與在日本消費者面前提供了不一樣的品牌價值。

  日本市場:物美價廉

  在日本的90年代,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民眾開始尋找「真正的自我」,品牌的差異化成了瓜分消費者的利器。追求自我,追求個性,成為這個時代的標誌。到了高度消費社會的飽和狀態的今天,消費者的幸福觀念發生了改變。原來通過買車買房就能感受到幸福,現在的消費者對擁有物品並沒有太大的熱情。不炫耀的消費,逐漸成為當下消費者的主流消費觀。在「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更是加速了日本民眾這種消費觀念的變化。消費者對疲於奔命各種差異化品牌之間的行為開始說再見。這種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給優衣庫這種物美價廉、除去雕飾的商品一個快速成長的環境,優衣庫緊緊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快速發展壯大,開始引領潮流。

  2016年,優衣庫面臨增長乏力的市場,決定進行提價,沒想到,價格是提上去了,銷售並沒有提上去,這是外界認為優衣庫2016年一次重大的決策失誤。因為在日本消費者的眼中,優衣庫的品牌價值就是物美價廉,提價了,自然也就不物美價廉了,也就打破了這種品牌價值,自然不會有所收穫。

  中國市場:時尚與品味

  反觀中國市場,中國一向不缺低價的產品。優衣庫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依然秉持著日本同樣的市場定位,走的是物美價廉的低端市場路線,結果被以美特斯邦威為代表的一批國產低端品牌圍剿,優衣庫被迫陷入了拼價格、損品質的漩渦當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掙扎之後,優衣庫決定離開物美低廉低端消費的市場,轉而定位為中端市場,將產品價格提升了10%-15%,店鋪位置也選在了商業中心區。

  這一改變,成功地改變了優衣庫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很顯然,優衣庫不希望人們眼中只看到它的性價比,在中國市場,優衣庫確實做到了。在中國,普遍處於追隨物質的階段,性價比已不足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只有增加品牌的附價值,才能收穫到消費者的認可。

  優衣庫被稱之為性冷淡的設計風格,受到了年輕消費人群的追捧;簡單的產品風格,被年輕人認為是時尚的代表;優衣庫對品質的把控,成為許多人購買基本款的原因。於是,優衣庫在中國市場,樹立了一種品味、時尚、品質的品牌形象。用優衣庫自己的話來說,優衣庫不說創造潮流,至少也可稱得上引領潮流。

  不同的品牌價值,將決定品牌不同的發展方向,越往前,越發展,優衣庫在日本市場與中國市場差異或許會越來越大,這或許也是優衣庫的全球化計劃必須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原創作者:老易侃品牌)

相關焦點

  • 美國千禧一代為什麼喜歡日本的優衣庫?
    零售諮詢師Jan Rogers Kniffen告訴我說:「我們正在經歷品牌標識的消亡時期,沒有人願意為哪個品牌特意做廣告和推廣了,優衣庫的顧客正是順應了這個趨勢。」這些觀念的轉變為美國市場打開了一個缺口,而像優衣庫這樣根植於日本美學歷史的公司,完全有能力填補這個缺口。
  • 潘寧和優衣庫:日本品牌的「中國特色」
    潘寧跟很多日本企業的中國高管不一樣,他喜歡說一些很宏大的東西,關於中國,關於中國人所處的這個時代,關於優衣庫這家公司在中國的使命和責任。當然,最不一樣的地方還是,他是日本公司不多見的中國高管,他同時還是迅銷集團全球高級執行董事。
  • 優衣庫漲價,+J聯名卻遭日本人哄搶,「零售之王」位子不保?
    不僅迅速在韓國官網上賣脫銷,甚至在線下門店也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場面雖然不及日本某門店激烈,但也可見優衣庫+J聯名系列有多火~ 優衣庫 x Jil Sander +J 系列
  • 優衣庫為什麼這麼火,離不開這幾點原因
    如果是真的又要準備買衣服了,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優衣庫的衣服可以這麼火呢,優衣庫每一次的聯名系列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這樣的魅力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解密一下為什麼優衣庫會這麼受人喜愛。
  • 優衣庫要感謝中國
    而優衣庫中國市場的表現積極,正在成為新引擎,已成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去年前三季度,優衣庫大中華區整體利潤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中國大陸市場溢利漲幅超20%,遠高於品牌整體增長水平,貢獻了收益、溢利雙增長的成績。與此同時,電商銷售亦實現約30%的收益增長——優衣庫在2019年雙十一時期銷量是服飾類品牌的第一。
  • 除了設計,MUJI和優衣庫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MUJI和優衣庫都是人盡皆知的日本品牌,它們的成功早就成為了經典案例,那麼這兩個日本品牌到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而這些異同點背後的原因日本市場是根基,中國是海外擴張的跳板日本的消費能力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不容小覷,至今仍然很多奢侈品牌的財報中,日本市場都作為獨立的市場存在著,與之對應的是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遠東市場,因此,坐擁龐大的市場,優衣庫和MUJI自然要發揮日本人謹慎的且穩健的擴張計劃,在日本市場紮根方後才放眼國際市場。
  • 又一日本巨頭敗走中國,關閉中國所有門店,優衣庫:再開3000家
    優衣庫可能很多人都有點印象,就是廣告做得非常好的那一家,當年的北京三裡屯短短幾分鐘的視頻就做了一個天大的廣告!無數的國人都知道了有優衣庫這麼一家公司!可能就是這件事給優衣庫帶去了好運!從那以後,優衣庫是開遍了大江南北,生意做得是越來越好,甚至在國內的門店都超過了日本本土的直營店,這一點是震驚了日本,日本的經濟新聞還特意點名,覺得不可思議,優衣庫似乎日本的汽車還要受歡迎,竟然開遍了大江南北!不僅如此,優衣庫僅僅是一家服裝品牌而已,能夠在電商橫行的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是非常了不起的!
  • 日本眼鏡品牌J!NS:把眼鏡賣成優衣庫
    NS並不單純把眼鏡作為視力矯正工具,而是把它看做配飾的一部分,就和帽子、包一樣,並且按照快時尚的方式來賣。  「只有價格便宜且定位清晰,才會促使人們像按照季節變化時換衣服一樣,來換眼鏡。」J!NS高層曾在接受產經新聞社採訪時說。它們面臨的首要課題是降低成本。  「以前,日本眼鏡的平均售價是3至4萬日元(大約2100元至2900元),」J!
  • 日本品牌多是中國製造 優衣庫100%「made in China」
    全球服飾零售業前列的日本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品牌,其所倡導的「百搭」理念,也為世人所熟知。然而,更多的人所不知道的是,優衣庫的衣服並不是在日本製造然後拿到中國來賣的,而就是實實在在的中國製造。對於這一點,很多市民表示並不知情。
  • 日本第二大服飾巨頭敗退中國,優衣庫卻要開店3000家,差在哪?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 日本經濟新聞則感嘆,迅銷市值已達到7萬多億日元(近600億歐元),比新冠病毒全面流行前的2月底上漲了3成之多,縮小了與全球服飾老大、Zara母公司Inditex的差距。
  • 日本網友在優衣庫買完衣服最後悔的事:中國網友笑了
    據日本通網站消息,優衣庫是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店內提供多個年齡層的服裝,而且價格也較為實惠,人氣很高。可是正因為優衣庫價格較為便宜,也導致了很多衝動購買,通過以下調查來看一下日本網友們在優衣庫買衣服後曾經後悔的事吧。
  • 優衣庫的逆襲 藝術讓他成為日本首富
    而從2013年5月起,優衣庫成為這個活動的贊助商。也就是說,兩年來,每到周五,就會有成群結隊的熱愛藝術的人們拿著一張張標註「UNIQLO」的門票等待進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博物館。優衣庫旗艦店就開在第53大街,與博物館成為鄰居,我覺得十分榮幸。
  • 宅男們,是時候進軍日本的優衣庫了!
    優衣庫總是給宅男很多幻想。要出門的時候,宅在家裡太久會完全不知道當季的潮流是什麼,這時候搭配一套優衣庫準沒有錯。出門逛街,想買質量好的衣服又不想太貴,逛一下優衣庫就可以解決煩惱。有一天,宅男突然想追求時尚了,但又不知道該買什麼牌子的衣服,買一件優衣庫的聯名款,馬上成為大街上的焦點。
  • 日本品牌飾夢樂敗退中國,曾比肩優衣庫,在華8年僅6家店營收不足1%
    據日媒報導,日本休閒服裝品牌Shimamura(飾夢樂)宣布,在11月前將關閉在中國運營的全部6家門店,「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遲遲未見提高,盈利惡化,再加上疫情打擊,已難以繼續維持業務」。
  • 賣斷貨的優衣庫UV防曬衣,日本版和中國版竟然不一樣?
    而今夏最新推出的AIRism系列,UPF(紫外線防護係數)值為40,能防止90%的紫外線,無疑很熱賣,可很多人卻想盡辦法買日版的,為什麼?原來,日本本土的優衣庫防曬衣和國內的不一樣,日本的有防曬指數,而國內的沒有!
  • 「快消」服飾,美國GAP,西班牙HM,日本優衣庫,國產品牌有哪些?
    現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愛起快消品牌,因為現在的時尚潮流發展變得太快了,一會一個風潮,讓人捉摸不透。如果買很貴重的衣服,款式過時了也不捨得扔,那麼快消品這時候就成為了時尚人士的寵兒。那麼對於快消服飾都有哪些品牌呢?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
    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品牌風格、定位或有不同,但它們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卻大抵相似,無外乎經營不善、水土不服。 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近幾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包括日本家喻戶曉的Shimamura(飾夢樂),日本時尚集團 Stripe International 旗下earthmusic&ecology、Samansa Mos2 等七個品牌,以及快時尚品牌 Honeys(好儷姿)、百貨品牌 ITOKIN(伊都錦)、時尚集團 ADASTRIA 旗下的多品牌服飾集合店collect
  • 優衣庫中國門店數量首超日本 中國是對迅銷業績貢獻最大的市場
    優衣庫的上海旗艦店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有13億人口,估計能開3000家門店吧」,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     8月底的中國門店數量達到767家,首次超過日本國內的直營店(764家)。
  • 這個品牌在日本最近表現比優衣庫出色 只是因為便宜嗎?
    1953 年,Shimamura 從建立在郊外的服裝連鎖店起家,逐漸擴大到日本各個都道府縣,目前已經在本土市場開了 2000 店。而且,它在日本的門店大都開在居民社區,不像一般品牌那樣開在高端商業區。   它成功的公式看起來似乎與優衣庫差不多:便宜、快。
  • 優衣庫偷偷漲價,僅有的首富同款都買不起了
    某網紅奶茶的大小杯包裝,拆完大杯「隔熱層」,分量幾乎和小杯一樣。/@時間視頻減量、調整佔比,都是商家無形的漲價手段而已。招式五花八門,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消費者多掏錢,填補自己的漏洞。在媒體人「圈內師老師」看來,優衣庫的偷偷漲價其實早已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