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成長:攀一座山追一次夢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圖①:克依斯爾和戰友巡邏抵達點位,這是他們向著巖壁敬禮;圖②:馬源浚和軍馬在一起;圖③:穆鑫和戰友栽種樹苗;圖④:楊繼雄在連隊溫棚育種;圖⑤:周蕩為界碑描紅。楊從榕攝

軍旅青春是綠色叢林,是戈壁荒原,是陽光炙熱下的奔跑,是寒風驟雨中的佇立。

有這樣一群人,這樣一種青春故事,它並不怎麼出眾,卻能觸動人心。他們在堅定中成長,在成長中堅守,在鮮為人知的戰位,把自己站成了一道風景。

什麼讓你振奮,什麼讓你沉默,什麼讓你溫暖……觸碰他們的青春、他們的世界,你的心裡就會有了答案。

「你沉默,我陪你一言不發;你歡笑,我陪你山呼海嘯。」初雪將至,庫魯木都克群山寂寂、山河靜美。邊防軍人用腳步丈量大地,祖國山河會銘記他們的跋涉與汗水。

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願我們路過他們的世界,收穫成長。

——編者

佇立邊防線上,耳邊風聲呼嘯,內心獨守寧靜

起初,庫魯木都克邊防連維吾爾族戰士克依斯爾怎麼也想不明白,如此陡峭艱險的勇士峰,為啥每次任務大家都搶著參加。

從小生活在南疆,克依斯爾爬過不少山。他的家鄉在喀什地區疏勒縣,那是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小鎮。

小時候,克依斯爾的姐姐和哥哥經常帶上他這個「小不點」爬山。在這個不富裕的家庭,兄妹三人最開心的事就是叫著鎮上的小夥伴到附近山上玩耍。

年輕的心愛冒險,這是孩子的天性。

長大了,他們開始比賽誰能最先爬到山頂。爬山的路都是山上的便道,爬上去並不容易。有座海拔2200多米的山,克依斯爾15歲時,一口氣爬到山頂需要3個小時。

山頂一片開闊,克依斯爾和哥哥望著山下,風吹乾了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他沒覺得冷,反而感到一種暢快。直到後來他走進邊防連,爬上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他才明白那種「暢快」,其實是一種戰勝自己後的快感。

「你站得低,山就會困鎖你;你站得高,山就是你審視的對象。你的『對手』並不可怕,它往往會激發你的潛能。」此刻,跟隨排長周蕩攀登勇士峰,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這次機會。這位連隊「土生土長」的排長一路鼓勵身邊第一次攀登勇士峰的戰友們。

黑色的皮質作戰靴,用力蹬踏風化的碎石;頭頂的烈日,毫不留情地炙烤著裸露的皮膚……

走到一個風口,克依斯爾體能即將耗盡。「你站得低,山就會困鎖你……」此時,周蕩的話如一劑強心針讓他重拾勇氣。

這是一段陡峭的斜坡,克依斯爾拖著沉重的身子,費力地跟隨隊伍向上攀爬。身邊的班長、中士朱成才提醒他:「把步子放大,儘量保持頻率。」

儘管爬過不少山,但此刻的克依斯爾才真正體會到,在缺氧狀態下,徵服陡峭的雪山是多麼艱難——每攀登一步都在消耗能量,他仿佛都能聽到雙腿關節發出的「咔咔」聲;肺部像拉著風箱,胸口持續的壓迫感伴隨著陣陣灼痛。

對新兵來說,這是必須挺過的「關卡」。但在老兵朱成才眼裡,這是必經的歷練,「多走幾次路,意志就會磨礪得像山石一般。」

海拔4000米的勇士峰,在綿延的帕米爾高原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峰。但對於庫魯木都克邊防連來說,該峰卻因地理位置特殊,需要定期巡守。

「雪山對面就是接壤鄰國,我們用望遠鏡可以觀察邊情。」周蕩一邊走,一邊向克依斯爾介紹。

透過望遠鏡,邊防軍人的目光注視的並非只有風景。站在邊防線上眺望遠方,克依斯爾仿佛突然間懂得了,班長們經常給他講的那句話:「不虧待每一份熱情,軍人要有軍人的熱血。」

同樣熱血難涼的,還有在連隊「土生土長」的周蕩。

從這條邊防線延伸向北,就是庫木塔幹沙漠。周蕩的家,就在沙漠的邊緣。「佇立邊防線上,任憑耳邊風聲呼嘯,內心獨守寧靜。」無數次,周蕩都會在巡邏點位想起遠方的家人。

當想起自己守護的邊防線,與生活在吐魯番的家人緊緊牽繫的時候,他的心裡就會點燃希望,邊關的寂寞清苦就會在瞬間煙消雲散。

「守邊防線就是守家園,守家園就是守家人。」周蕩轉身,對身邊的克依斯爾說。這句話,克依斯爾記下了。

而這,不就是攀登的意義嗎?

他的身後,是更多堅定的腳步

庫魯木都克邊防連坐落在峽谷深處,每天日照時間只有數小時。

新兵下連,克依斯爾這個習慣了南疆「暖陽」的小夥子,來到「數著時針找陽光」的連隊。經過長途顛簸,抵達連隊是下午4點,夕陽已照在營房對面的山腰上。

那是元旦前的一天,凜冬將至。風吹在臉上生疼,克依斯爾的落寞也寫在臉上。

這些都被周蕩看在眼裡。這是個帶兵經驗豐富的「老邊防」,臉上的皺紋盡顯滄桑,眼神中卻有種「歷盡千帆仍少年」的坦誠。走上前,他俯身幫克依斯爾拎行李,悄然說道:「我們這裡不比家裡,別想家!」

剛到部隊,誰都會想家。周蕩沉默少言,但他的細心和熱心腸在連隊也是出了名的。這些年哪個想家的戰士心裡想不開、有了疙瘩,他都想辦法開導。

但其實,周蕩自己也有「想不開」的時候。

入伍8年,他兩次考學失利,曾一度陷入情緒低谷。有大半年,他消沉迷茫,甚至把戰友的安慰「臆斷」為不友善的「嘲諷」。不出任務、沒有訓練時,他把自己「憋」在宿舍,關上心門不願與戰友交流。

那一次執行任務,是老兵王亞平最後一次離隊前上山巡邏。前往點位的路石和標記,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一起巡邏的戰友在某個點位說過什麼樣的話、經歷過什麼樣的險情,他和周蕩邊走邊回憶。

「人生路就像腳下的路,路過高低不平,路過坎坷顛簸,誰沒有摔過跤呢?」走完這段巡邏路,王亞平故意落在了周蕩的後面,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接著說道:「能夠『踏平坎坷』,靠的是堅毅勇敢的心……」

所有人的堅強,都是柔軟生的繭,王亞平就這樣走了,走時周蕩去送他。看送老兵的汽車順著山路越走越遠,最後消失在路的盡頭,他的眼淚順著臉頰一直流下來。

接下來兩年,周蕩兩次榮立三等功,被順利保送去讀軍校。

畢業時他選擇了再次回到庫魯木都克。如今的他,已成長為一名邊防線上的新排長。

每次走向勇士峰,他的腳步都是如此堅定。在他身後,是更多堅定的腳步。

看到界碑的那一刻,淚水突然模糊了雙眼

穆鑫的家人一心一意讓他去當兵。父母告訴他,去吧孩子,去成就一番事業。

當兵前,穆鑫迷上了網遊。學過一段時間機械操作技術的他,那時在一家私企打工。閒暇時間,他基本都泡在網吧。

體檢、政審,走向綠色軍營,他如願穿上軍裝。來到庫魯木都克邊防連後,一到閒暇時間,從連部領回手機,他便「技癢」難耐,鑽進學習室酣暢地打遊戲。

學習室外,中士陳義龍一直盯著穆鑫,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入伍前,家庭條件優越的陳義龍也沉迷遊戲。大三那年,他因為受一部軍旅電視劇感染報名參軍。三個月後,他被分配到庫魯木都克邊防連。

寂靜的高原、艱苦的生活,每天除了巡邏執勤,能夠摸到手機的時候他打遊戲,摸不到手機的時候他想打遊戲。見此景,他當時的班長每天帶他衝山頭、練體能,每次巡邏都帶上他歷練,才讓他漸漸遠離了虛擬世界,戒掉了遊戲癮。

也許是巧合,新兵下連,穆鑫被分在了陳義龍的班裡。

高原的烈日炙烤著山崖,前往19號界碑執行任務的巡邏分隊,需要攀登一段2公裡的斷崖。這對每一個人都是考驗。當大家疲憊地走完這段路,看到界碑的那一刻,穆鑫突然感到眼前模糊一片,淚水不知何時溢出了眼角……

站在海拔3800米的山頂,五星紅旗在官兵手中飄展,界碑矗立在高山上。擦拭界碑、給界碑描紅,陳義龍帶著穆鑫完成整個勘界任務。

看到穆鑫對著界碑深情宣誓的樣子,讓陳義龍的眼前浮現自己當年的青蔥歲月。

「成長需要扛起肩負的責任和義務,成熟則需要扛起更多責任和義務。」不久,連隊改造營門前108米路面,大家白天晚上連軸轉,經常連午餐都在工地上吃。

半個月後,當筆直平整的水泥路面竣工,穆鑫已被曬得黝黑,他打電話給已經退伍的老班長陳義龍說:「遊戲怎麼打,我都忘了。」

一年後的這一天,再次到19號界碑巡邏,穆鑫已經成長為連隊的班長,他的身後是一群更新的面孔。

站在隊伍前面,擦拭界碑、界碑描紅……每一個動作穆鑫都做得神聖而莊嚴,就像他的班長陳義龍當年的樣子。

夢想如夏花般絢爛

如果不是穿上軍裝,上士馬源浚不會那麼透徹地領悟到「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這句話的含義。

馬源浚的家在寧夏,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是父母眼中的寶。

那年3月,下連來到庫魯木都克,在班長楊金星帶領下,他第一批參加某點位巡邏任務。翻過崇山峻岭、踏過雪野溝壑,巡邏分隊在53號墓前停了下來。擦拭墓碑、齊敬軍禮……再出發時,班長給馬源浚講起軍馬「53號」的故事。

那是2004年8月的一次巡邏途中,「53號」馱著時任連長劉春曉,行至險峻山腰,突然前蹄被石頭絆住,它使勁掙扎,眼看著就要滑向峽谷。

危急時刻,「53號」前蹄豎起、弓身一彈,將背上的連長甩在地上,而自己卻墜入深谷。

在邊防軍人眼中,軍馬向來都是訓練有素、有情有義的「戰友」。

老邊防常說,軍馬倒下時,會把頭朝著前進的方向,成為戰友前進的路標。回望墓碑,恍惚間,馬源浚眼前仿佛出現「53號」倒下的瞬間。

在邊防一線,這樣的犧牲不勝枚舉,但多數情況下,堅守的日子是靠每個人一點一滴的奉獻積累著。「庫魯木都克」在柯爾克孜語中意為「亂石灘」,駐守在這裡的軍人每天面對的環境遠比想像中要惡劣。

亂石林立、土地鹽鹼化嚴重、一年四季不見綠色……

那次巡邏歸來,馬源浚一直想為連隊做點啥。當種樹的想法冒出來時,馬上遭到戰友們的反對。有人說:「在這裡想要種活樹,那就是一個夢。」

勵志的青春,就要追一次夢。馬源浚挨個去「動員」,一個星期後,戰友們還真的被他說動了。

大家一起從河灘取土、在後山開闢土地,施有機肥、輸營養液、加固定樁……上百的樹苗被栽種在後山上。那是一個春天,經過一個夏天的呵護,又一年的春天到了,幾棵存活下的樹苗吐出嫩綠的芽。

到了夏天,軍嫂來隊探親,他就鼓勵戰友帶著家人到後山看看戰友們播下的綠。在他心中,夢想的「種子」無論在多麼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根發芽。

夢想如夏花絢爛。在連隊,這樣的追夢人不少。

炊事班班長楊繼雄的戰位在三尺灶臺,他的「武器」是鍋碗瓢盆,任務是做出美味菜餚,這些他都幹得明明白白:「高原艱苦,我的任務就是要讓官兵感受到家的溫暖。」

馬上就是列兵王啟明的生日,他的班長悄悄找到楊繼雄,「別忘了給這個娃娃準備一個小蛋糕。」

第二天,一個小型生日會在餐廳舉行。伴著搖曳的燭光,戰友們的聲聲祝福,讓19歲的王啟明雙眼閃著淚光。在操作間忙碌的楊繼雄掀起帘子,看著餐廳的熱鬧場景,他感到一種別樣的滿足。

又過了一天,王啟明等幾名新戰友一起來炊事班向連隊最老的班長楊繼雄道謝。連隊最老的兵和最小的兵,把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那天漫天風雪中,再次巡邏至「53號」墓碑前,楊繼雄和戰友一起莊嚴敬禮,迎著風雪,他們向下一個點位走去。

下一個點位,途中依舊風雪不止。夢想在前,他們的步履依舊那樣堅定,那樣匆匆……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為他,攀一座山,追一次夢
    所以,愛他就一定要說出來,想見他就去找他,哪怕就是昨夜裡一個夢而已,也要告訴他,因為夢裡有他。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告訴自己,一定不要選擇將就,一定要找到一個懂你的人相伴,因為,一個懂你的人他一定是愛你的。一生很短,短暫得讓人數得清自己來時的路,回頭看看,從前一個人孤零零的尋尋覓覓走過了半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彼此。
  •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大魚海棠的一段話我很喜歡,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你可能不知道,愛一個人,愛而不得的感覺是怎樣的,求而不愛的滋味是什麼。攀一座山,崇山峻岭,險峰叢叢,高而絕望的感受是什麼,高處不勝寒的滋味又是什麼,追一個夢,觸手消失的人,遙不可及的心酸。
  • 「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年少已過,輕狂不再;不懼過去,不畏將來。不妨先做出點成績 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 否則 生命中只有唧唧歪歪 怎麼看都像是矯情以後想要的生活,安靜,自在,笑聲,簡約,有品。
  • 大魚海棠:旅程很短,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而這個旅程很 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讓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椿去湫來,海棠花開。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等了多少個輪迴,才有機會去享受這一次旅程,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是的,我們不妨大膽一些。生命有輪迴,愛亦有來生。窮盡一生,也只夠愛一個人。古典愛情,是最容易讓人拋卻一切的,然而最終的結果,也是最能選擇成全彼此的,而《大魚海棠》恰恰是這麼美好的一份古典愛情。
  •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大魚海棠中,最經典的話: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是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反正,人最後的結局都會失去,有的時候大膽一點。人的一生有的時候真的很簡單,從出生到活著到最後的失去。
  • 人生苦短,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曾經年輕,為了愛情,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為了把心愛的女人打動。都說聽聞愛情,十有九輩。好像在愛情的世界裡,從來都是不缺遺憾的。
  • 《大魚海棠》——我們不妨大膽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即使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遇見一條魚,願意陪你沉默不語,願意和你生生不息。——《大魚海棠》大魚海棠講述的一個悲情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莊子.逍遙遊》中的開頭一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 再攀東嶽——嵩山
    中秋的一天,路過登封縣城,便一心想去瞧瞧嵩山的風姿。記得電影《少林寺》的主題歌《牧羊曲》中曾這樣唱道:「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這充滿山土清新泥土氣息和浪漫景色的嵩山景致,使我們夢魂牽繞。
  • 攀一座山,追一個夢,愛一個人。盤點國漫中的那些浪漫情緣
    大魚海棠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經歷了幾次輪迴,才換來這一次的旅行,因此你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大魚海棠》
  • 願你我都能大膽一點,去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不妨大膽一點,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從前不懂,覺得默默的對一個人好,無論他知不知曉,只要自己開心就好。現在不了,現在覺得,人生苦短,若是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大膽去表白,怕什麼呢?大不了被拒絕以後,重新考慮一下是繼續喜歡還是轉身去追別的人。活的不用那麼辛苦,只把芳心繫一人,實在是沒道理。感動了自己,感動不了那個人。
  • 人生是一場旅程,不妨大膽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
    前者是溫暖的港灣,穩定的安樂窩,而後者則是人生路途中接下來無數的際遇,它甚至沒有一座城市那樣具體。也許是一件事,想要去堅持;也許是一座山,立志要攀登;也許是一個人,發誓要用一生去守護。離開安逸的環境,放棄已經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去追尋新的挑戰,毋庸置疑需要巨大的勇氣,但人這一生,至少要有那麼一兩次的奮不顧身。
  • 《哆啦A夢》:是結局也是在成長
    對幾代人來說,他們在成長,在遺忘,可總有些回憶能夠敲開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童年的世界和成年人的回憶裡總有那個藍胖子。他有自己的小執著,有的時候也會像個孩子一樣吵架生氣。但他會用笑臉迎接你,溫柔地聆聽你。哆啦A夢的魔法不是他的四次元口袋裡的法寶,而是他細水長流的感動與陪伴。成年人的生活有很多辛苦,也有很多不甘。
  • 潮起海之南-路過北緯18° | 一座島 一起跑 從跑者的心聲出發 探尋...
    一場海南首創的嗨跑盛事一次全球跑者的榮耀盛典海口、三亞「雙馬」聯動 打造海南特色的體旅品牌本期《潮起海之南》- 路過北緯十八°那就來三亞「見世面」吧最 美 賽 道熱帶濱海風情的三亞「度假天堂」也是跑馬拉松寶地漫步椰夢長廊,晨跑迎接朝霞是健身也是觀光,是運動也是旅遊
  • 《哆啦A夢》一堂孩子的成長教育課
    媽媽們除了精進育兒方法,其實也需要藉助一些外力,比如一些可以帶給孩子成長的文化產品,像繪本故事、動畫片、電影等等。這些東西有時候帶給孩子的影響力,比我們親自教育要有用很多。 這幾年繪本故事和動畫片咱們已經分享了不少,媽媽們可以翻下以前的文章自己按需找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即將上映的成長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
  •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 時間:2020.12.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 臺灣:一次體驗式成長,一場浪漫的教養!
    因為在旅行中,你不光會看到美麗的風景,還會看到孩子的成長,當踏上歸途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和孩子的身心靈都已煥然一新……★ 為什麼是臺灣?是頭一次體會從黑夜到天亮的過程,我覺得也很好(其實我一直渴望能帶孩子看一次日出或日落,浪漫又對時間有一種視覺上的感知)。
  • 如果要攀一座山,看一座寺,魯南嶧城大光明寺,值得一遊
    如果要攀一座山,看一座廟,大光明寺值得首選!大光明寺位於山東棗莊市嶧城區棠陰鄉境內馬頭山,東靠萬畝石榴園,西臨娘娘墳。它雖沒有泰山的險峻崔嵬,卻蜿蜒迤邐,崇岡巨嶺,橫亙南北,山巔下懸崖數百丈,怪異奇特,石壁森嚴,峻峭如削,山間溝壑,縱橫交錯。做為當地人第一次慕名去大光明寺。開車沿著崎嶇險峻的山路直達山門。建議駕駛技術不好的朋友開車上山要謹慎!
  • 離家出走是一次心靈的成長
    《天使雕像》曾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故事描寫一個小女孩克勞迪婭因為覺得在家裡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和弟弟傑米離家出走,兩人藏身於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在此期間,他們努力研究一座雕像的來歷,弄清作者是否是米開朗琪羅。 這本書既適合家長看,也適合孩子看,不同的閱讀角度會有不同的收穫。
  • (山行遊記)攀頑石,險山樂遊,不同以往的山行之路
    集行山野,聚夢同行。一次次的攀爬,一步步的腳印,都在向著山頂的方向前行著。攀頑石,並非是去戰勝這些巨大的石壁,而是手腳並用,在互相幫助中安全的緩行。即使是沒有了路,我們也會在石隙裡,在陡坡邊,找出一條和往日不同的山行之路。
  • 無意間路過一座千年古村
    江村,一座皖南古老的村落,就是在我無意間遇見的。 一 走進江村,迎接遠方來客的是一座湖。這是一座足以令遊人駐足和遐想的湖。湖面雖不遼闊,放在一個村口,卻也頗為壯觀。想來,走過路過聚秀湖,是會染上秀氣的。 據介紹,聚秀湖並非天然的湖,而是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間(1465—1488年)挖掘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