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屯印象
張華英
十裡長山景,夢回田園情,位於玉田縣東北部邊界的郭家屯鎮打造出了一條串聯沿線珍珠景區的精品旅遊路線。
很早就期待去看看那裡的風景。終於成行,參加文旅融合培訓與採風活動,聽專家講座,感悟十裡長山;坐上大巴,體驗十裡長山。心裡有說不出的激動和喜悅,想著十裡長山的系列景觀的模樣,眼前似乎浮現出北王莊村壯觀的獨樂崖,麻山寺的陽伯雍雕塑,四角山村枝繁葉茂的千年古槐,AAA級景區敬天嶺,邢家塢的蘭坡紀念館,片區北門戶的萬畝葡萄園......,正浮想聯翩,同座的姐姐告訴我第一站到了。
我們憧憬的美好景象,先在會議室裡看到講解圖片及文字說明,感悟到規劃的大氣磅礴規:「三線、一心、兩片,人文情懷與自然資源交相呼應,文旅融合,天人合一」。
大小黃莊的葡萄長廊,大李莊投資一百多萬修建的水上公園,從維熙舊故裡老牆的紋路,都讓我怦然心動,變化真的很大啊,猶如一道光倏的穿過大腦,留在記憶的脈絡裡,但最讓我心動印象深刻的還是四角山的人和物,也許是很久以前去過的緣故吧!
車動人走,聞聲而下,隨著講解員的手勢,我們來到了四角山村,村口醒目的村莊標識,扣開了小村的大門,平整的水泥板路真的感覺不到一點顛簸,路邊各家的門外一色的小柵欄形成一束景觀,規整有序,毫無違和感。柵欄裡的各色小花開放的痕跡還在,還能想像出它們曾經燦爛的笑靨,讓人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田園家景。
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的房屋,粉白的牆體上各色圖案繪聲繪色,有表示豐收的,有說教家風家訓的,有倡導綠色家園的,處處是文化,家家顯和諧,在向上瞧,冬天紅彤彤的大柿子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給蔚藍的天空增添一道濃重的色彩,不經意間,一群喜鵲呼啦啦的飛起,落在了柿子樹上,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看到這一幕,是多麼幸福啊,我不禁欣欣然了。
順著小路行走,一棵高大的古槐巍然聳立在眼前,講解員小趙說它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冬天的老樹雖然葉子掉光了,但不難看出它健壯的枝椏,挺拔的身軀,古老的皴裂,枝幹上系滿了紅絲帶,老人們坐在樹下的藤椅上聊著家常,臉上洋溢著溫馨的笑容,讓我不禁想起了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兩句「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我迎著她們走去,問了問大娘我心中已久的問題,已經八十四歲大娘說,她們村子頭年就評為示範村了,現在的生活吃不愁,穿不愁,日子有奔頭,精神頭可大了!我聽著大娘的訴說,心裡也蕩起了一圈圈幸福的漣漪。
轉過身去,是一汪小池,夏日的蓮花已經褪去了歡顏,數尾錦鯉也在養精蓄銳,不見蹤影,池裡的水已經結冰,但並未失去他的小巧玲瓏與雅致。站在旁邊的一位村民大哥告訴我,這裡的夏天熱鬧非凡,孩子們在這裡嬉戲,大人們在這裡乘涼,車來車往,遊客不斷,分分拍照留念。小池南面的一叢叢竹子更是彰顯著冬日的魅力,翠綠,明亮,讓人好想停下來駐足片刻,與它相擁。
龍隱寺,坐落在三面環山的山中,由於行程的關係,未能如願以償,好是可惜,不過也為下次的來訪找個藉口,就好像是人生,哪能事事完美呢?
美麗的鄉村四角山,先後被評為唐山市文明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文明村,趁著周末你不防來體驗一下鄉村風情,欣賞一下千年古樹,聆聽古槐的傳說,參禪禮佛的文化,看看四角山,賞賞具有深刻文化內涵,康養文旅兼併的郭家屯吧!這是玉田新生活的典範,也是我們國家農村面貌的一個縮影,我想你一定不虛此行!
作者簡介:張華英,筆名紫氣東來,交通工作者,散文和詩歌在中國新聞雜誌社和多家微刊平臺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