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個「皇陵」世界遺產有望誕生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有關力爭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百舌鳥古市古墓群」(大阪府),日本文化廳5月14日宣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估機構建議稱應該列入名錄。該機構建議將日本政府作為構成遺產而申遺的49座古墓全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日本經濟新聞》預計,「百舌鳥古市古墓群」將在6月開幕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正式確定列入名錄。日本政府將其作為了解古代日本政治、文化及建築技術的寶貴遺產而進行了申遺。

百舌鳥古墓群。遠處為日本大阪灣

古墓群包括仁德天皇陵(大山古墓,堺市)等日本宮內廳視為皇室祖先墓的「皇室陵墓」。如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將會是日本首個成為世界遺產的陵墓。

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於6月30日-7月10日在亞塞拜然的巴庫召開。日本國內的遺產已連續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包括18處文化遺產和4處自然遺產。如果古墓群被列入名錄,將成為日本的第23個世界遺產項目。評估機構為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

古墓群位於大阪府南部的百舌鳥地區(堺市)和古市地區(羽曳野市、藤井寺市),是當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現存的89座古墓中,49座形狀完好,建造時間為4世紀後半葉至5世紀後半葉,已被日本列為構成遺產。

日本仁德天皇陵

這裡密集分布著多種規模和形狀的古墓,其中包括仁德天皇陵古墓(墳丘長486米)、應神天皇陵古墓(譽田御廟山古墓,墳丘長425米)等大型前方後圓型墳墓。其中有29座古墓作為陵墓由宮內廳來管理。

圍繞仁德天皇陵古墓等部分名稱,由於未確定墓主身份,相關學會等存在不同意見,但由於宮內廳將其作為陵墓來管理,推薦書依據這一點,將其稱為「天皇陵古墓」。

古墓群2010年被列入日本國內候選遺產暫定名錄,在的2017年文化審議會上第4次挑戰成為申遺項目,成功獲得推薦。2018年9月,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專家對古墓進行了考察。

相關焦點

  • 日本古墳時代「仁德天皇陵」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據日本共同社7月6日報導,正在亞塞拜然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6日決定,把由包括日本最大前方後圓墳「仁德天皇陵古墳」在內49座構成的大阪府南部「百舌鳥及古市古墳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因埋葬著天皇及皇族而由宮內廳管理的「陵墓」入選為首次。這是大阪府的首個世界遺產,也可能推動振興旅遊。
  • 日本把49座古墳申遺!含486米世界最大天皇陵
    486米長的仁德天皇陵(日本網站「nippo.com」)海外網5月14日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表示,建議將位於日本大阪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如一切順利,該古墳群將於6月30日正式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將是日本天皇與皇族入葬的「皇陵」首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令和時代的第一項世界文化遺產。據日本共同社14日報導,「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是4世紀末至5世紀末期間,在大阪築造的古墳群,由仁德天皇陵、應神天皇陵等49座古墳組成,傳承著悠久的歷史故事。
  • 日本49座古墳將申遺,含486米世界最大天皇陵
    486米長的仁德天皇陵 本文圖片均來自海外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表示,建議將位於日本大阪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如一切順利,該古墳群將於6月30日正式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將是日本天皇與皇族入葬的「皇陵」首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令和時代的第一項世界文化遺產。據日本共同社14日報導,「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是4世紀末至5世紀末期間,在大阪築造的古墳群,由仁德天皇陵、應神天皇陵等49座古墳組成,傳承著悠久的歷史故事。
  • 日本古墳時代"仁德天皇陵"入選世界文遺
    據日本共同社
  • 日本「仁德天皇陵」等49座古墳群 擬登錄為世界遺產 名稱引異議
    仁德天皇陵古墳。攝於2016年7月23日 。位於日本大阪府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預計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含「大山古墳(據傳為仁德天皇陵)」等項目。進行事前審查的諮詢機關已向日本政府提出「適宜登錄」的建議。6月30日起將於亞塞拜然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做出最終決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於13日,向日本政府傳達了諮詢機關「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的建議內容。此為在古墳時代最鼎盛的4世紀後半至5世紀後半建造的古墳群。
  • 遼寧這個清朝祖陵,被譽為「大清第一皇陵」,還是世界文化遺產
    除此以外,遼寧省其中還有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由於背靠長白山,從遠處相望時層巒疊嶂,連綿不絕,被稱為當地的風水寶地,這就是位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的清永陵,也是皇陵。由於輩分的原因,使得該皇陵成為皇陵之首,也因此被譽為「大清第一皇陵」,清永陵內的標誌建築當中上供奉有排位,雕刻著「日月」,以表達陵園與日月同輝。
  • 日本群馬縣展示蠶絲文化 明年有望成為世界遺產
    日本群馬縣展示蠶絲文化 明年有望成為世界遺產 2013-07-05 15:22:34 來源:網上輕紡城 據日本NHK網站6月30日報導,日本群馬縣欲將蠶絲文化申請世界遺產
  •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成為第一 盤點全球各國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成為第一 盤點全球各國世界遺產中國網新聞7月7日訊 (記者 李金秋)當地時間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波蘭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消息稱,大會將審議34處申遺項目,其中包括7處自然遺產項目、26處文化遺產項目和1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項目。
  • 日本天主教堂遺址有望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原標題:日本天主教堂遺址有望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5月7日上午的記者招待會上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諮詢機構推薦分布在長崎和天草地區的天主教堂遺址(長崎縣、熊本縣)為世界文化遺產表示歡迎。
  • 日本的23項世界遺產(2019版)
    2019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的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將日本的「百舌鳥和古市古墓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大阪府內的第一項世界遺產。大小形狀各異的古墳裡,包括墳丘全長486米的日本最大的「大山古墳」(仁德天皇陵)以及425米的第二大「譽田御廟山古墳」(応神天皇陵)等。大山古墳還可以看作是世界最大規模的一座陵墓。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業諮詢機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評價稱,它很好地展示了古墳時代的埋葬傳統以及社會政治的結構。至此,日本的世界遺產增至文化19項、自然4項,合計達到23項。
  • 日本古墓仁德天皇陵:面積是秦皇陵的4倍,千年來為何無人敢盜?
    一般來說,皇帝及其親人死後會葬在皇陵中。說到皇陵,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皇陵了。王維的《過秦始皇墓》中寫道:「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星晨七曜隔,河漢九泉開。」以珠寶為星月,以水銀為江河,昭顯了皇家陵墓的宏大和豪華。秦皇陵面積有約12萬平方米,相當於180多畝地。很多人會以為,秦皇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了,其實不然。
  • 大阪府堺市的挑戰:古墳群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藉機制定產業觀光戰略
    」——「百舌鳥及古市古墳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阪府與3個城市無不歡欣鼓舞,登錄世界遺產有助於進一步振興地區經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百舌鳥及古市古墳群」(從東北方向的空中俯瞰),照片:堺市墳丘長達486m,在擁有約16萬座古墳的日本是最長的墳丘。另外,被稱為世界三大陵墓之一的中國「秦始皇陵」單邊長350m,埃及「古夫金字塔」單邊長230m,因此仁德天皇陵古墳可以說是全世界單邊最長的陵墓。
  • 日本皇陵也精彩
    話說中國的帝王陵墓走得多了,多姐最近又開啟了日本天皇陵的新世界大門。那些在日本古代歷史上留名的天皇們,以及與他們相關的歷史人物和事跡,共同構成了又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著多姐在異國的土地上再次開啟「陵墓之旅」。
  • 日本18處「世界文化遺產」
    在7月6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而6日當天,也有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文化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8日報導,正在亞塞拜然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7月6日決定,把包括日本最大的前方後圓型墳墓「仁德天皇陵古墓」(大山古墓)在內的大阪府南部「百舌鳥·古市古墓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據報導,這是日本的第23項世界遺產,也是日本遺產連續第七年入選世遺。因埋葬皇室祖先而由宮內廳管理的「陵墓」入選世遺尚屬首次。
  • 日本大阪堺市!玩轉世界文化遺產的搞怪埴輪布丁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埴輪布丁」誕生的由來及搞怪又可愛的限定款布丁吧!埴輪布丁是什麼?日本許多地方都有3~7世紀左右留存至今的大型古墳遺蹟,對於喜歡歷史文化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必去的觀光景點。位於堺市的「百舌鳥古墳群」,現存44坐古墳,其中的「仁徳天皇陵古墳」更是日本最大古墳。
  • 日本皇陵:比秦始皇陵還大可能隱藏有三大秘密,官方始終不願公開
    日本的的皇陵一直日本人當作最神聖的地方,其中有差不多900個皇室成員的古墓被列為禁地,領很多考古學家對陵墓中的那些皇室成員的身份極為有興趣,曾很多日本考古界的人士提出要對皇室古墓進行考古研究,但是一直受到日本宮內廳的禁止。
  • 中國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雛鳥有望4月誕生
    中國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雛鳥有望4月誕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3-18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 獅城首個世界遺產 新加坡植物園
    19世紀末,植物園引種橡膠,摸索並推廣了大規模種植和割膠技術,此舉將東南亞推上了世界橡膠霸主的寶座。20世紀前半葉起,植物園成為蘭花育種的開拓者,奠定了東南亞乃至全球熱帶蘭花產業的基礎。因此當新加坡這一袖珍的城市型國家推選首個世界遺產提名地時,新加坡植物園便脫穎而出了。
  • 富士山有望於6月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圖)
    國際在線消息:據日本時事通訊社5月1日報導,日本文化廳當天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了國際古蹟遺址保護協會(ICOMOS)批准富士山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通知概要。    通知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其影響力已遠遠超出日本,符合具有顯著的普遍價值的申請條件。同時,通知也要求日本方面今後在富士山的開發上要有所控制,並做好登山者增多的應對措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今年6月1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世界遺產大會,按慣例將會順利通過國際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推薦的文化遺蹟。因此,富士山有望下月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日本的世界遺產(三):關西地區
    無論是「單體」的世界遺產,還是「打包」的世界遺產,每年都吸引著日本國內外無數遊客。今天,就讓我們來細數一下關西這些最值得一看的古蹟。【古都京都的文化財】提起關西的世界遺產,京都無疑是最受人們關注的。隨著日本觀光立國的政策逐步推進,京都的太多地方都已經被遊客佔據。就連小編這樣的外國人每次去京都,也會對當地居民深感同情。建議大家在巡遊這些世界遺產時合理安排時間,提高賞景的舒適度,同時也尊重當地人的生活,儘量減少對他們的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