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費者,去花卉市場或者花店,購買花卉的時候,經常會被一些,根系裸露、造型別致、蒼勁古樸的「提根式」盆景所吸引!盆景藝術,作為中華文明,藝術瑰寶之一,從古至今,源遠流長。作為普通消費者,如果在一飽眼福的同時,能夠了解到這種盆景的相關製作知識,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今天楓林就結合自身的養花經驗,給大家說說「提根式」盆景,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看完文章,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所收穫!
一、製作「提根式」黃楊盆景的品種選擇: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名叫「黃楊」的植物,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品種名稱,能叫黃楊的植物,大致有以下幾種:大葉黃楊、銀邊黃楊、金心黃楊、豆瓣黃楊、高山黃楊(也叫錦熟黃楊)、雀舌黃楊!我們常見的,提根式黃楊盆景,取材於雀舌黃楊和高山黃楊。因為這兩個黃楊品種有個非常好的特點,就是葉片小而窄,毛細根系非常發達,葉片呈「革質」,特別的耐曬、耐旱!
二、地上部分的日常管理:
目前黃楊的繁殖,在南方苗木產區,主要是採用「嫩枝扦插」的方法,當年扦插成活的黃楊小苗,高度有12釐米左右,粗度不到0.3毫米,雖然有根系,但是根系羸弱,還達不到製作提根盆景的要求。一般在進行提根培育之前,黃楊的小苗,都要在大田土地上,培育到一定的規格。大田的管理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 苗木栽植與地塊選擇:
盆景用苗的地塊選擇,和園林用苗的地塊選擇,是不一樣的,如果培育的黃楊苗木,是作為園林工程用苗的話,地塊選擇上一般會選擇後期能「挖土球」的黏土地,進行批量栽植。而製作盆景用苗,所注重的是,如何盡肯能的,讓苗木根系,能夠發達的生長,故而選擇沙土地,種植的人比較多。當我們買到黃楊小苗以後,平整好田,把黃楊小苗按照株行距30釐米×30釐米的距離,進行栽植。每3行打一個梁子,方便後期澆水管理。栽植前一定要給地塊,把有機肥上飽,這樣後期我們只給它,撒施無機肥就行。統一栽植完後,立即用大水把苗木全部澆透。
2. 日常澆水與施肥:
由於沙土的性質是:不保水也不保肥,土壤通透性一流,黃楊小苗只要在不缺水的情況下,就會飛速進行生長。經楓林觀察,沙土種植的黃楊,根系生長量,是黏土種植的1到2倍!澆水管理上,應當把握一點,底部葉片微微發黃,就要立即把水澆透,因為出現哪種情況,已經是黃楊的「澆水臨界點」了。由於前期栽植給田地裡面把有機肥上飽了,前半年基本都不用施肥,按時清理雜草就行,夏季由於天氣炎熱,溫度上升到35度以後,黃楊就休眠了,進入秋季9月中旬它又會進入一個,快速生長的階段。由於前期黃楊生長「卯足了勁」,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缺肥情況,例如每7天澆水一次的話,就間隔15天給黃楊撒施一次速效複合肥。直到它進入冬季休眠期。
3. 病蟲害防治與修剪:
在整個養根的生長階段,要特別注意防範,一種黃楊的蟲害,它就是令人討厭的「舟形毛蟲」,為啥說這種蟲子討厭呢?其它的蟲子往往繁殖比較慢,只是局部的危害花木,這種蟲子它不一樣,它繁殖速度超快,喜歡群集危害,它還有個愛好,只啃食葉片的「葉肉」不危害葉脈。被這種蟲子啃食過的黃楊樹苗,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只剩樹幹,葉片蕩然無存!如果早期發現這種蟲害的話,就去農資店購買「辛硫磷乳油」這種藥,兌水進行全葉面噴施,效果最好!
大田黃楊的修剪,主要是為了讓「養分回流」,加速主幹增粗,和根系「爆發式」生長。修剪的季節主要是春季6月份之前和秋季9月份之後,夏季如果修剪對黃楊傷害非常大,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修剪的方法也很簡單,就用園林上修剪綠籬植物的「大平剪」,把黃楊的「生長點」從上向下每次修剪5釐米就行。在合適的季節內,修剪的次數越多,根系越發達!
4. 苗木採挖與分類:
經過一年「大水大肥」的養護,黃楊苗木就可以進行部分的採挖了,製作提根式黃楊盆景所需的苗木要求是:主幹粗度不低於1釐米,總體高度,不低於50釐米、根系發達,毛細根多、主根系少。挖掘苗木的時候,免不了,把一些小的黃楊苗挖下來,挑選優質規格的留下,小的到時候,重新栽植到地裡面,繼續養著!
三、製作提根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1. 剪刀:剪刀的主要作用是,把大田選擇好的優質黃楊苗木,在培育提根式盆景苗木之前,對根系和地上部分枝條,和葉片進行精細化修剪。
2. 圓筒形容器:這是培育提根式盆景的主要用品,能充當這個容器的材質可多了,批量化生產,提根黃楊盆景的園藝場,基本都用的是,口徑30釐米粗的PPR,硬質塑料管。按照高度50釐米進行切割備用的。我們一般消費者,找一個塑料垃圾桶用剪刀把底部修剪掉,也能使用。
3. 純河沙:主要是用來填充根系周圍空間用的。
4. 混合基質:主要是作為底肥使用,一般用河沙和經過腐熟的有機肥,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
5. 滴灌管道:盆景園藝場批量化給盆景澆水用的都是「滴管」,我們普通消費者,不是進行批量化生產,就「一切從簡」,按照我們平時給花澆水的方法澆水就行。
四、提根盆景的培育方法:
1.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先將前期準備好的50釐米高度塑料管,一頭朝下買入土中,地面部分外露20釐米即可。
2. 接下來將大田的黃楊苗,根系統一修剪,長度保留20釐米,地上部分枝條也保留20釐米,把多餘的去掉!
3. 給塑料管子裡面,先填充20釐米的混合基質,再回填5釐米的純河沙,接著放入修剪整形好的,裸根黃楊苗,然後用,純河沙把周圍所有縫隙,填充實在,栽植好後的成品,表層河沙距離塑料管道口,剛好5釐米最好!預留這5釐米,是為了後期澆水,能夠有效存水!
4. 種植好後,立即把水澆透,栽植地段必須陽光充足,澆透水後把下沉後裸露的根系,再覆蓋一次河沙,就行了。
小結:塑料管道內的黃楊管理,和大田的管理方法,基本一致,經過1年的,精細化管理,管道內的黃楊根系,會變得非常發達!進入來年春季,我們拔出管道,用水管子,把附著在根系的河沙,衝洗掉,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個沒有進行,上盆管理的「提根式」黃楊盆景苗了!花盆我們用,圓筒形的宜興紫砂盆,根系你想提多少,提多少,想做「附石式」盆景了,可以在根系之間,把石頭做進去,這樣更富有「詩情畫意」 !
以上經驗,純手打,無複製,都是來自「楓林」個人經驗,如有疏漏敬請指正;如果你覺得楓林,文章寫的可以,請隨手,轉發給,更多好友,謝謝!我是【楓林教你學養花】,每天都會分享實用性養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