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不執著財經
一直以來,由於中國人酷愛吃豬肉,自家產的豬肉存在缺口,所以就向包括歐盟、巴西、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進口豬肉。而美國的豬肉總是脫穎而出,受到國內消費者青睞。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截止到7月底,我國已經進口了200多萬噸豬肉。農業部還表示今年的進口量有可能達到300多萬噸。其實,早在2019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豬肉就同比增長了98%,總量為665665噸,出口金額達到14.5億美元。
現在很多人感到奇怪,中國為什麼要購買美國的豬肉呢?對此,我們認為,中國進口美國的豬肉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
首先,中國是一個擁有14人口的大國,中國對豬肉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而美國豬肉在性價比方面,令中國方面難以拒絕。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豬肉價格便宜,產量高,一直受到中國市場偏愛。現在國內豬肉價格高達30元/斤,而從美國進口豬肉只要每斤8-9元人民幣。
再者,今年情況有些特殊,由於受到豬瘟、環保要求提高,以及受到南方洪澇災害的影響。國內今年豬肉生產存在著較大的缺口。本來社會需要5000多萬噸,現在只能供應3900萬噸左右,豬肉需求存在著巨大缺口,需要進口大量豬肉進行填補。後來因為,上半年疫情的蔓延,美國的肉類加工產業幾近停滯,有超過3000名加工工人被確診新冠肺炎,這直接導致了超過20家屠宰場被關閉,之後很多中國買家紛紛取消訂單,這讓很多養豬場雪上加霜。
最後,早在2020年1月份,為了縮小中美兩國的貿易順差,中美兩國籤署協議,中國今年將會進口36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這裡面除了包括大豆、玉米、棉花,以及進口豬肉。不過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前七個月此項數據僅僅為85.59億元,接下去中美的豬肉貿易將加快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年美國復工復產陸續開展,美國的屠宰場開始正常工作,出口業務也在逐漸恢復中。為了拉攏中國買主,美國方面也提供了一份包含449家豬肉工廠的名單專供中國買家挑選。而對國內豬肉市場來說,正需要美國進口美國豬肉來填補缺口。今年8月的豬肉數據已經出爐,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三個月大幅上漲了,只不過漲幅明顯回落,不過由於大量資金都湧向國內生豬養殖業,豬肉價格明年年中有望恢復到原來狀態。
事實上,中國大量進口美國豬肉並不奇怪,因為美國人很少吃豬肉,主要是以牛羊肉為主,美國有大量產能過剩的廉價豬肉,而中國卻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更何況,美國與中國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逆差,而通過美國向中國輸送大量農產品,可縮小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逆差。當然,中國在豬肉緊缺方面只是暫時的,到明年上半年,目前的供需失衡狀態有望得到扭轉,對美國豬肉進口需求就沒那麼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