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帛琉更像一個小鎮,似乎誰同誰都認識,走著走著就遇上了熟人,這裡沒有大型商場,沒有電影院,鬧市區穿著高跟鞋都能輕鬆逛完。這個才20出頭的年輕小島國,物質條件比較落後,基礎設施還不及我們國內的縣城,但是他們有寬裕的國際援助,他們不需要依託任何產業包括旅遊業和漁業都能很安逸地生活(現在明白個個都那麼肥了),當地人除了當公務員,最多對船長或司機這類職業感興趣,他們不願意服務別人,但他們真誠、簡單、友善。他們接受美式教育,說流利的英語,流通貨幣是美元。全國的警察不上百,法官也只幾人,整個國家卻出奇安寧。
當地人的住宅大多是簡易的鐵皮房,偶見幾家門口都壘一個方正的水泥臺,據說因為當地還施行土葬,但因為沒有公墓,只好讓逝者長眠於家門口,這樣也方便祭奠。途中,我們走進一家木雕小作坊,正在忙活的是一個日本年輕人,周總用流利的英語同他打招呼,看得出,他們以前就認識且熟絡。木雕故事版是帛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歷史以來,帛琉沒有自己的文字,慣以木雕圖案呈現所要表達的故事內容,每塊木雕故事版都是一個故事,或精彩或神聖或感人,看到他們,就感覺有個人站在你面前,溫和地向你娓娓道來。這個年輕人的技法嫻熟,店裡陳列的展品工藝很是精湛。這時,陸陸續續又有些遊客進來,想必平時生意不錯。
在帛琉的禮品店,一定有一種類似串珠的名叫女人錢的飾物,飾物大多都是仿製品,真正的女人錢是一種神聖的東西,對帛琉人民而言,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女人錢通常在選舉、婚禮、葬禮、小孩出生、新房落成等傳統習俗上交換和使用,誰也不知道這種女人錢是什麼時候由誰傳入帛琉的,在帛琉人眼裡,一串女人錢比一條貴重的黃金項鍊有價值得多,帛琉女人脖子上的女人錢彰顯出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權力,平常,她們佩戴由黑色細繩串起的單一女人錢,但是在重要場合時,她們就會佩戴一整串的女人錢。帛琉特色,最數女人錢。聽了故事,看過禮品,最後,我們這個小分隊參觀了旅易新買的遊艇和即將開業的餐廳。旅易威武!
5點半,我們返回酒店,他們早已車內等候,阿駱說,這個點去KB大橋觀光是最好的時間。中午從機場到果喜,我們的大巴匆匆駛過KB大橋,對KB大橋有了初步的印象,KB大橋是帛琉標誌性的建築,被稱為帛琉的後花園,它連接科羅與巴貝達普島(俗稱北島,那是機場所在地),所以簡稱KB大橋。這座國家級大橋的前身是1977年韓國捐建的,九十年代坍塌,後來日本重新捐資修建,橋面也是兩車道,橋身更顯俊美。橋下是帕島舉行大型慶典活動的場所,也是當地基督徒施浸水禮的地方。斜陽下的KB大橋與殷紅海面交相輝映,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