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獨有的天文奇觀——
「臥佛含丹」又來了!
從9月14日至22日連續九天,
大家都可以在
廣東肇慶星湖國家溼地公園(仙女湖)內的
觀佛島上看到絕美景色~
△方東 攝
△李顯才 攝
△吳勇強 攝
那麼,
每天的最佳觀賞時間和地點又在哪裡?
下面這份觀賞「攻略」,
大家可要收藏好啦!
↓↓↓
日期
臥佛含丹預測時間
觀測地點
9月14日
18時12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臺
9月15日(最佳)
18時11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臺
9月16日(最佳)
18時10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臺
9月17日
18時09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臺
9月18日
18時08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臺
9月19日
18時07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觀佛臺
9月20日
18時06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仙樂橋
9月21日
18時05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右側
9月22日
18時04分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右側
△註:以上預測時間大約為落日到達天然臥佛時刻,需提早30分鐘到達現場,才能觀測到「臥佛含丹」。(上述數據由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廣東省生態學會理事、廣州市五羊天象館常務副館長李建基提供。)
與一年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不同,
星湖旅遊景區內
每天都有新變化的軟硬體設施,
早已成為市民每日可見的新「景色」。
值得關注的是,
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後,
星湖旅遊景區的每一個變化,
不僅為市民遊客帶來了全新體驗,
更為肇慶旅遊振興增添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
全方位升級改造創5A
●
自2016年
被正式列入國家創建5A景區名單後,
星湖旅遊景區對照212條
5A級景區細則標準,
扎紮實實進行升級改造。
在提升景區硬體設施方面,
星湖旅遊景區大力推進「廁所革命」,
創5A以來共新建和改建了
23座A級廁所(包括七星巖、鼎湖山),
第三衛生間遍布主要景點。
此外,
星湖旅遊景區還建成大小停車場13個,
停車位達到1800多個,可以停靠大巴300輛。
△圖源 星湖美美
△星湖旅遊景區還對遊客中心、生態停車場、A級廁所、景區的標識標牌、道路等進行了升級改造。
針對景區內摩崖石刻群等
歷史文物的保護,
星湖旅遊景區除了進行日常的巡查維護外,
還會定期舉行摩崖石刻詩詞大會等文化活動。
2019年,
肇慶星湖博物館建成開放,
用全新視角向遊客
展示了景觀背後深厚豐富的文化積澱。
△圖為肇慶星湖博物館。不羈的種子 攝
△肇慶市第二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 。圖源 星湖美美
星湖旅遊景區通過實施
「七星巖裡湖地表水生態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
星湖溼地「南方鳥島」水鳥棲息地保育與恢復、
「百鳥天堂」等項目,
極大地提高了景區的生態承載能力。
同時,景區還將星湖溼地(仙女湖)片區
打造成為親子遊、科普研學遊的勝地,
成為遠近聞名的
綠色生態「網紅打卡點」。
△圖源多彩肇慶
●
全力講好旅遊振興故事
●
星湖旅遊景區創5A之路,
其實也是肇慶旅遊振興之路的縮影之一。
2016年,
星湖旅遊景區入庫國家創建5A級景區名單,
2018年,肇慶提出旅遊振興。
為了講好旅遊振興故事,
肇慶作出了許多嘗試。
要做好旅遊振興,
首先要改變「就旅遊發展旅遊」的傳統思維,
發揮起「旅遊+」的拉動作用,
引領帶動各行各業蓬勃發展。
↓↓↓
2018年9月,肇慶成立了市旅遊發展委員會。2019年5月,肇慶出臺《肇慶市促進旅遊振興扶持辦法》和《肇慶市實施旅遊振興三年(2019—2021)「十大行動」計劃》,全面啟動旅遊振興,著力打造彰顯中國特色、展示嶺南文化的世界旅遊目的地。
△聶偉健 攝
為講好「旅遊+」故事,肇慶還將目光聚焦到旅遊與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與各行各業共同發展上來,著力打造一批深度觀光與度假體驗鄉村旅遊項目,挖掘嶺南文化、端硯文化、龍母文化、包公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發展康養產業、康養服務等新業態。
在這樣的努力下,
肇慶旅遊市場主體活力被充分激發。
曾經的巖前村,
搖身一變成為高端餐飲和民宿聚集地;
總投資390億元的灣區西部華僑城等多個文旅項目,
在肇慶四處開花,
助力肇慶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梁亮 攝
今年5月,
肇慶市政府印發了
《肇慶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9-2025)》,
讓人對肇慶的旅遊業充滿期待。
↓↓↓
《規劃》提出,未來5年肇慶將以大灣區古城文化與康養休閒旅遊目的地為定位,有序推進全域旅遊「一年見成效、三年大發展、五年新形象」。至2025年,全市實現5A景區2個、4A景區13個、3A景區34個,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未來,
肇慶還需在利用好
「臥佛含丹」等景觀的基礎上,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
實現從「觀光式旅遊」到「體驗式旅遊」轉變,
讓遊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高質量發展旅遊業,
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資料來源 肇慶市人民政府官網 南方日報 多彩肇慶 星湖管理局
編輯 梁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