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現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一起陪伴孩子學習的。這種現象其實基於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願望,但是如何陪伴孩子學習成為了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02正文: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我們應該思考三個問題:(見下圖)
第一個問題:家長為什麼要陪伴孩子?
小學階段: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特別是幼兒園轉入小學的過程中,孩子不僅主動性和積極性完全不夠,而且還不能正確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當孩子不能端正學習態度,沒有時間觀念的時候,家長是必須要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
初中階段:當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的時候雖然形成了一定的習慣和方法,但是許多孩子在自律性方面還不是很強,這就需要制定一套非常嚴謹的學習時間計劃,來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學習時間,這樣也可以保證孩子在時間管理方面有所突破,真正做到合理規劃,高效學習。
高中階段:升入高中以後,孩子已經長大,思想也已經慢慢成熟,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時候,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其實並不僅僅是解決他們學習上的難題,而是默默地在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顧,讓他們更好的更安心的投入學習中。
第二個問題:家長怎樣有效的陪伴孩子學習?我們先來看一些當今家庭普遍的不良現象。
這些家長們陪伴孩子學習的現象都是不可取的,那麼家長怎樣有效的陪伴孩子學習呢?根據我多年輔導孩子的情況,和不同身份的家長的溝通,和在校老師的溝通,和外面輔導機構老師的溝通,結合自己30幾年的學習經歷得出的最終經驗,以下內容供家長們參考。
有效的陪伴孩子學習,我們家長一定要做到"十要":
一、要營造一個安靜的、整潔的學習環境。
有句話叫做「環境造就人「。沒有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孩子不能安心學習,容易分心。
二、要準備好學習用品,分類擺放。
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出現滿世界找文具用品,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會分散學習的注意力,因此家長要讓孩子養成提前準備好所需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三、要每天放學回家儘快吃晚飯,並在飯後要做20分鐘的家務。
孩子做家務好處很多:
(1)增強孩子的責任心,有利於端正學習的態度和保持學習的恆心。
(2)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樹立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有利於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4)學會了生活的技能,有利於孩子未來的家庭使命感。
(5)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6)促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
(7)增強了興趣感,提升了快樂感。
四、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平時檢查一下孩子作業本的訂正、抄寫和默寫,課堂試卷的測驗,課外習題的測驗,複習和預習狀況,錯題本的整理記錄,筆記本的記錄,不僅要全面了解,而且要全面掌握,最好落實一些獎懲規定,具體獎懲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要適可而止,把握好分寸,切不可過度獎勵或過度懲罰。
五、要做好孩子的學習榜樣。
家長陪伴孩子時要專心,不能一邊玩手機,一邊陪伴孩子,不僅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而且長此以往,給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更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六、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端正坐姿。
好習慣很重要,很多孩子從小坐姿不良,導致頸椎、脊椎、腰椎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這一點家長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標準的握筆姿勢。
有句話叫做「字如其人」,寫一手漂亮端正的字體是令每個人都非常羨慕的,但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寫不好字,包括家長,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掌握握筆的要領。
(3)抓緊時間學習,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做任何幹擾學習的事情。
家長要增強孩子對時間的緊迫性,要讓孩子珍惜時間。每天放學回到家除了和家人一起吃晚飯,做20分鐘家務以外,要儘快投入到學習中,而不是篤悠悠的再去玩手機、看電視等一些幹擾學習的事情。
(4)要有獨立性。
孩子從小的獨立性很重要,在生活上和學習上都要學會獨立。家長要逐步培養孩子做到獨立學習,獨立複習,獨立預習,獨立分析問題,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
(5)作業完成,整理好學習用品。
這一點非常重要,家長不能代勞,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整理如何擺放最佳,因為學習永遠是自己的事!
七、要幫助孩子制定學習時間計劃表並嚴格執行。
幾乎沒有一個孩子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是自覺的,且每天就像吃三頓飯那樣準時而有規律,因此家長必須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形成自律性。
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家長對孩子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畢竟孩子還小,心智未成熟,不能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笨,甚至失去對孩子的信心,任其自由發展,這一定是不負責任的家長的表現。
九、要讓孩子養成自己主動檢查作業的習慣。
很多家長剛開始非常擔心孩子做錯題目,主動幫助孩子檢查,但是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依賴性,凡是做完的作業自己從不檢查,都丟給家長去檢查,檢查作業變成家長的事,所以剛開始就要培養孩子自己主動檢查作業的習慣。
十、要讓孩子主動養成複習和預習的習慣。
有些孩子每天完成作業就好了,算完事了,從不複習,更談不上預習。家長要非常重視,因為每天的知識點很多,孩子要通過複習加深記憶,從而掌握。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溫習舊的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對於預習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孩子提前做了預習,再帶著一些疑問去上老師教的新課,他就會豁然開朗,就會更加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所以預習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問題:家長陪伴時的禁忌有哪些?
家長要好好陪伴孩子,孩子才能自主高效的學習。對於家長陪伴孩子時的那些禁忌,為了更方便大家去理解,我把它寫成「十不要」。
十不要:
1.不要過分催促或者盯著孩子寫作業。
2.不要在孩子學習時玩手機。
3.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吼叫和打罵。
4.不要幫助孩子寫作業。
5.不要幫助孩子檢查和糾錯。
6.不要在學習的時候給孩子吃東西。
7.不要全部包攬孩子要做的事情。
8.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自己過分焦慮。
9.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說自己的孩子。
10.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大聲接電話。
03結尾: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我的原創《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這些都是我的經驗總結,也是我的感觸和分享,更是我的身體踐行,望家長們陪伴孩子時能夠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方法,多一些智慧,少一些煩躁,少一些脾氣,少一些焦慮。
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經驗、見解和感受嗎?如果看懂了請幫忙點擊關注,底部評論和轉發,如想要觀看我更多的文章請加我粉絲。
感謝大家瀏覽!我是你們的朋友—— Jackyiming(父子組合)。
思考題:家長陪伴孩子學習時有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