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大公報記者在駿洋邨檢疫中心採訪了部分返港乘客,大家普遍對隔離單元的配套設施感到滿意,有乘客表示不介意接受隔離檢疫,也不在乎設施簡陋,最重要的是齊心打贏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
乘客:檢疫中心空氣好陽光足 遊輪上沒得比
駿洋邨檢疫中心
2月20日上午10時左右,「鑽石公主號」首批106名香港乘客抵達火炭駿洋邨檢疫中心,展開14天檢疫隔離生活。另有兩名乘客自行搭乘飛機返回,抵港後主動申報是「鑽石公主號」乘客,20日晚也獲安排入住檢疫中心。
乘客洪先生說,裡面有暖爐、熱水壺、風扇等基本設施,就算沒有電視,只有一張摺檯,設備比較簡陋,但絕對比郵輪好得多。「通風很好,有對流風,跟在郵輪上沒得比」。至於食物方面,他說,在郵輪隔離初期,送來的食物大部分也沒蓋好。麵包和飲料暴露在空氣中,懷疑郵輪上沒做好衛生措施。回來入住駿洋邨,食物由專人送到門外,先放在一張椅子上,再由他自取,食物全部蓋好衛生做足。
他說,昨天(20日)回來的第一餐是排骨飯,晚餐是臘腸蒸雞飯,還有飯後生鮮水果。洪先生形容回到香港這個家,吃飯也「特別有味!」
他特別感謝特區政府以及參與幫助大家的民建聯議員鄭泳舜,希望到時候14天隔離期滿,可以返回寓所重過正常生活。
胡女士(Anita)也是首批返港乘客之一,在經歷近12小時的舟車勞頓後,終於抵達檢疫中心。胡女士入住檢疫中心駿逸樓35樓的開放式隔離單元,她說滿意新環境,「空氣好、開闊、陽光夠足」,開玩笑說「政府送我(該隔離單元)都願意長住。」
她說,裡面提供的物資算是充裕,日用品也一應俱全,不過水泥地面有灰塵汙垢。她希望能夠提供拖把、掃把等,方便打掃保持乾淨,並希望有「三腳插」給手機充電。
「(未來14日)悶是一定會悶的!」胡女士說,現在自己獨住一個隔離單元,沒有電視娛樂,估計只能靠看手機解悶,「打電話同家裡人,報下平安。」
她還說同層有職員看守,禁止進出,每日必須量兩次體溫,接聽電話交代自身情況。
趙女士帶著一家四口,與幾個好朋友一起搭乘「鑽石公主號」,家人和朋友中有六人隨政府包機返港,入住駿洋邨隔離單元。
她說,「打開窗呼吸新鮮空氣的感覺,真系好好,」不介意繼續接受隔離,但求大家都平安無恙,「在船上好害怕有病毒,完全不敢出房,跟坐監獄一樣,現在好好多。」
趙女士與丈夫住在一個約300平方尺(33平方米)的隔離單元。兩夫婦都要吃降血壓、膽固醇等藥物,在日本隔離期間一度有幾天斷藥,昨天(20日)入住駿洋邨後即時向工作人員反映。她說:「他們好好啊,本來是幫我們同衛生署反映,後來知道家人可以送過來,又馬上安排,現在我已經拿到藥啦。」
特區政府負責全部費用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排左二)19日到火炭駿洋邨,視察檢疫中心為隔離者提供的物資
據了解,駿洋邨檢疫中心一共有5座大樓共計4846個隔離單元,其中清潔、保安、水電費、煤氣費等運作費用,全部由特區政府負責。目前只優先將屋邨第一及第二座(駿逸樓和駿爾樓)用作檢疫中心,其他樓座視乎疫情發展才決定是否陸續採用。
每個隔離單元中配置床、衣櫃、摺檯、椅子、窗簾等家具,電器配置有風扇、熱水壺、風筒、暖風機、熱水器及WiFi,另外還提供生活用品,包括居家衣物、內褲、被鋪、衝涼用品、廁紙、衛生巾、洗衣液等。隔離中心的餐食供應是每日三餐(早餐:上午9時;午餐:下午1時;晚餐:晚上7時)。
特區政府重申,入住者均無病症,檢疫中心有醫護及執法人員24小時駐守。
兩名乘客自行返港 入住駿洋邨隔離觀察
兩名自行搭乘全日航空航班回港的乘客(圓圈示),晚上入住駿洋邨接受檢疫觀察
20日晚7時左右,記者看到有旅遊大巴獲準進入駿洋邨檢疫中心,兩名帶著手提行李的人士下車。之後被身穿全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帶入檢疫大廈。
衛生署回應大公報查詢時稱,接獲入境處轉介兩名由日本自行回港的「鑽石公主號」乘客,經測量體溫後,安排專車將轉送至駿洋邨的檢疫中心,接受14天的檢疫觀察。
滯留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香港乘客,其中有16人拒上包機。特區政府早前表示,即使不搭乘免費包機,回來後也要接受強制檢疫。
據悉,這兩人20日自行乘搭全日航空(ANA)NH859次航班,並於中午將近13時抵港,後主動申報是「鑽石公主號」乘客,當晚已獲安排入住火炭駿洋邨隔離檢疫中心。
(記者 曾敏捷 謝進亨 賴振雄 麥鈞傑 國際拍客黃匯傑)
來源:綜合大公報、大公文匯全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