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從一個煩惱的地方到另一個煩惱的地方,美了一雙眼睛,苦了一雙腳,累了一顆心。
五朝帝都的孕育,讓北京多了許多名勝古蹟,從故宮到天壇,從頤和園到圓明園,無一不是精品。諸多大牌的古建築讓北京一些小眾的景點,根本不值一提。正因如此,讓北京存在許多滿目瘡痍的古寺,古建築等。萬壽寺便是其中之一。
進入萬壽寺,你仍能感受到400年間的時光流逝。從明朝開始,萬壽寺出現在京西的高粱河,以前這裡是舉行佛事活動的場所,後來乾隆將這裡作為行宮,增加了許多王府式的建築,同時增添了不少的園林景觀。也正因為萬壽寺集寺廟,行宮和園林三種景觀為一體,才會有「京西小故宮」之稱。
但是,萬壽寺也像許多歷史古蹟一樣,經受著自然的蠶食,尤其是木質的柱子,已經腐爛到塊支撐不住整個大殿。整個寺廟滿目瘡痍,絲毫看不出是這曾經被稱為「京西小故宮」。直到2017年,萬壽寺迎來了大修,這次大修是126年以來的首次大修,也徹底把萬壽寺滿目瘡痍之狀全部改善。
萬壽寺既然是寺廟,那麼佛像自然少不了。修復的重點也自然少不了佛像。萬壽寺中的一些佛像都已經出現了傾斜,為此專家們對觀音像做了一次CT,徹底檢查了佛像的內部情況。僅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萬壽寺的修繕工作,有多麼的精心。這正因為這種高水準的修復,讓萬壽寺從新獲得了「小故宮」的稱號。
萬壽寺的修繕工作現在還未結束,但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預計明年會重新開放。
萬壽寺無論從建築藝術還是佛教影響,亦或是皇家文化上,都有鮮明的特色。雖然樣樣不精,但面面俱到,這可能就是「天王」的原因。除了欣賞古剎的歷史地位和建築藝術外,萬壽寺作為北京藝術博物館,其中還包含這許多的藝術珍品和珍貴文物。上至原始社會,下至明清時期,既有民間珍品,又有宮廷御器。觀賞價值是極高。
目前的萬壽寺是關門狀態,修繕工作雖以進入尾聲,但並未開放,所以前去參觀的遊客謹防上當受騙。開業之後,歡迎各位前去感受京西小故宮的靜謐和精深。以及現代化的高超的修復手段。
對於萬壽寺你有什麼認識和見解?你有沒有因為萬壽寺而上當受騙,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