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娘娘」高勝美

2021-01-11 騰訊網

早秋,願你一切都好~

高勝美是一個奇妙的存在,在不同年紀、不同地域的人們心中,她有著截然不同的地位與形象。近兩年關於她最火的新聞,應該是兩岸媒體都在炒的某商演現場顏值崩壞,「凍齡神話破滅」,還拿王菲和許晴作比,氣得一向低調的美姐不得不跳出來指責這是有人蓄意構陷!

然而「小甜甜變牛夫人」這種事情嘛,只要有圖,大家心裡就各有各的真相,多說也無益。哪有女星真不老,只是看誰針打得好,不是麼?

有人無情無義,有人無理取鬧唄。

無論真假與美醜,姥姥記得當時得知此事,心裡還是有一丁點兒不好受的,這種「不好受」來自記憶的失衡,因為高勝美是什麼人啊?毫不誇張地說,若把歌壇比後宮,那麼高勝美在前前朝是當之無愧的「一宮主位」。

如果我們把範圍再縮小到曾經風光無限的上華唱片,那麼高勝美其人,大概就是那鳳儀萬千、「戰功」赫赫的「華妃娘娘」。

大概會有小和尚嘲笑「姥眼昏花」——蔣欣後來演了樊勝美,可和高勝美又有什麼關係?容姥姥慢慢說給大家聽。

回望已成絕響快20年的上華,嬌花勁草們無論當年有多大本事,都擋不住凋敝的大勢,真正常有舞臺可站,有人還願意聽的,寥寥無幾。

但我們高娘娘不同,她有養老保險,《千年等一回》和《青青河邊草》到哪裡都是全場大合唱,無論大媽們的廣場舞,還是小年輕們的抖音,娘娘的養老保險可以說是「通殺」。

所以你若問娘娘這些年怎麼過的,大概就是在這兩首歌裡過的——商演的場子,金主爹地就只認這兩首啊,任誰也沒辦法!

嗯,好像各大衛視的品位也基本就這樣啦……

對於這兩首歌,娘娘說已然熟到了「嘴上唱著,臉上演著,腦子裡還可以同時想著別的事情」的程度。你問她真喜歡這兩首歌麼,答案是否定的,她曾當著各路媒體的面明裡暗裡表述過對這兩首歌的嫌棄之情,畢竟自己還有一筐金曲沒地方唱呢。

燃鵝,上半年撲街的新版《新白娘子傳奇》還沒等開播,娘娘就在微博上po出一張某自媒體內涵鞠婧禕版《千年等一回》的截屏,且不置一詞。娘娘的態度應該說很明顯了——我的歌自己嫌惡是一回事但你亂唱就是另一碼事了

嗯,娘娘,就還是當年那麼個娘娘嘛!

娘娘這一招,叫做點到為止~

不過,娘娘這麼想,自然都有底氣的,不僅因為鞠姑娘版太難聽了……

當年「新白」熱播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電視機裡傳出的都是娘娘一個人的聲音,即使看不到電視的人,也避不開鄰家流淌出的西湖的水和高勝美的淚,全民都編織著有關「白蛇」的霓夢,bgm是永遠的《千年等一回》!

由此,人人都知道了,臺灣有個高勝美!這份榮耀和幸運不是哪個港臺歌后都有的

這是一個有聲動圖

但,如果你有看過娘娘上康熙(咦,怎麼突然有種寶日龍梅的感覺),就會發現,在娘娘的認知裡,「新白」在內地爆紅,是因為找她唱了主題歌……

哦,銳雷?

儘管娘娘多年來一點兒都沒比主演們少收割情懷紅利,但是當她得知趙雅芝和陳美琪偶爾跑晚會或者商演會用自己的原版對嘴時,那白眼還是翻到天靈蓋上去了。

所以,當年的趙雅芝,如今的鞠婧禕,在娘娘心裡,又有什麼分別呢?真正長著「白蛇嗓」的,可是本宮啊,請艾倫、沈春陽、包括秦昊和張小厚通通退散,你們都是假蛇!

這歌壇成精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平心而論,娘娘這個想法並不科學,「新白」以前的高勝美,在內地的「覆蓋率」是有的,但若說「知名度」一度登頂,還真的是靠「新白」那一行字幕。

80年代尾,那卡西音樂大潮席捲內地,娘娘的聲音隨著東南亞一票鶯鶯燕燕來到內地,不管正版盜版,大家只知道這玩意叫酒廊情歌。可這一款歌手競品是真多呀,low-fi音質下,大夥哪有心思在一票韓寶儀和龍飄飄裡挑出哪個是高什麼美啊……

誰還不是下海伴舞為了生活了……

以上純屬拿歌詞開個玩笑哈,與當年的同類型歌手相比,高娘娘出道前的秀場經驗其實少之又少,歌廳倒是唱過幾天的,可是你知道,客人忒三俗,娘娘哪是那好脾氣的人,當場摔麥罷唱怒懟登徒子、小混混那也是有過的!

娘娘多唱情歌,柔情款款令人陶醉,但究其本性卻與歌路有相當大的出入,她的「火暴脾氣」,強烈的自尊和要強,並非源自女歌星們驕矜的「公主病」,而恰恰來自幼年清苦生活。

娘娘面對小赤佬,能動手,就不廢話……

就好比,《甄嬛傳》裡的年家身份本算不得貴重,崛起於行伍,而高娘娘呢,生在高雄桃源,是布農族人,父親是位基層幹警,母親在家務農。一家人改變命運,靠得是兩個會唱歌的女兒。

娘娘小時候吃過的苦,是這個年代的姑娘們想不到的,高媽體弱,高爸收入微薄,小小一張床每天都擠著全家六口人,連她自己都數不清那幾年搬過多少次家,屋子漏雨或者多蟲蛇都算好的,最「精彩」的一次搬家,隔壁專門就是用來停屍的……

娘娘一家人。娘娘成名後許多雜誌都愛報導她的「(換)房(故)事」,娘娘亦曾開心地表示,有錢,真好!

娘娘和姐姐繼承了原住民能歌善舞的基因,閒來無趣姐倆就在家搞歌唱比賽,爸媽和哥哥們來當裁判。娘娘從小嗓門兒那叫一個高啊,據說,她曾經以110分貝尖叫嚇死過一隻老鼠,知道這事兒後,姥姥竟不知該敬佩娘娘音量計算之精準還是擔憂寶島小動物的心臟養護情況了……

娘娘上學那陣子,由於有文藝特長人還長得洋娃娃似的,一堆姑娘都唯娘娘馬首是瞻,追求者們寫來的情書,從來都是由娘娘「手下」來代筆回信或回絕,高高在上的娘娘是從不會親自回應的,有時心情好還會派手下戲弄傻小子們……

是不是打小已然有了「一姐」的牌面兒。

那幾年娘娘是拿過高雄歌唱比賽季軍的「少女新星」,屢屢地方上有演出,鄉親們都會跟高爸爸說:「你們家看來是要出大歌星了!」不過,像是年世蘭是倚仗哥哥進的後宮一樣,高勝美是靠著姐姐高芊蘋才到了臺北進入歌壇

高勝美從家鄉去到臺北的時候,姐姐已然是幾家歌廳的「臺柱」,風光到只要她離開,歌廳就會瀕臨倒閉的程度。但「大咖」往往分身乏術嘛,所以前面講過的高娘娘「暴力歌廳秀」,其實都發生在娘娘為姐姐代班表演的時候。

娘娘的姐姐,是不是和妹妹很像呢?

高芊蘋當年曾有藝名叫高若雲、高卉仙,而也有不少不正規的音像製品把她的名字寫作「高勝雲」,如今沒有多少人再記得她的歌聲了,而她的女兒正是曾經參演過《超體》的臺灣新生代女演員高靖榕

娘娘與外甥女

歌廳老闆閱歌手無數,一聽這妹子可比姐姐唱得好多了啊,於是就想約娘娘長期駐唱,娘娘則只有倆字兒:不去!娘娘各方麵條件比姐姐好,所以野心自然也比姐姐大,她參加過不少藝人培訓班的選拔,一心要當大明星。

娘娘還記得某次選拔她見到了還未成名的藍心湄,還各種表示欽慕藍教主的熱辣風姿,但可惜,最後入選的,還是本宮呦,藍教主您二輪就bye了呢!

早些年的藍教主,有著娘娘都羨慕不已的熱力。

後來,娘娘陪姐姐同歌廳的一個小姐妹去參加唱片公司的面試,結果小姐妹折戟沉沙,坐在一旁的娘娘卻因為容貌姣好被唱片公司的一位先生請進去試唱,娘娘呢,順勢就掀門帘子露一小手,演唱了「前朝太妃」黃鶯鶯的《時空寄情》。

說到這裡,小和尚們應該都知道了,這也是個講到禿嚕皮的狗血故事了,而娘娘則更幸運一些,因為當年那位請她進錄音棚試音的先生正是唱片公司的老闆呂燕清。高勝美由此成了上格唱片的首位籤約歌手合約一籤就是十年

那位落選的小姐妹也是個有心性兒的,對娘娘耿耿於懷,十幾年的時間對娘娘避而不見。成王敗寇,這就是個人的福氣啊!

然而最初的上格只是一家小公司,全公司只有周寧海、頌芝……劃掉,跑偏了,只有老闆、企宣、美工和娘娘四個人,最簡單易行的操作方式就是用那卡西編曲來翻唱舊歌,一個雙排鍵琴師,租一個錄音棚,基本就齊活了。

娘娘大量的所謂甜歌就是在初出道的這段時間錄製的,連娘娘自己都沒想到,這些歌,怎麼就火爆起來了?!

老闆high得不得了,連說撿到了寶了,還誇娘娘是天才!而老闆娘一見娘娘就笑,連說:「阿美,就像我的女兒一樣厚!」真好笑厚,你女兒哪給你賺這麼多錢了?

近些年的呂老闆

有大概六、七年的時間,娘娘天天泡在棚裡唱歌,幾乎全年無休,據說她錄好一張唱片最多也不需要一個星期

坊間有那麼個段子,說是黃安在高勝美對面錄音棚錄音,午休時間兩位錄音師碰上了,互相詢問進度,黃安的錄音師說,嗨,甭提了,根本沒幾句能用,而娘娘的錄音師微微一笑,你說巧不巧,我們阿美錄完半張了……

娘娘90年代與黃安、張宇一起上小哥的節目。

娘娘的暢銷和高產,讓上格積累了大量資本,不久便成立了專門培育新人的華星唱片和上格影視,後來,上格與華星合併,呂老闆說叫個什麼名字好呢,娘娘金口一開就叫「上華」唄!這便是曾在臺灣叱吒風雲,與滾石、飛碟並稱三駕馬車的「上華唱片」的由來。

娘娘在上華的地位自然是當家天后,說穿了,在她之後「入宮」的李翊君、裘海正、孟庭葦、陳明真、許茹芸、許美靜等等都是靠著娘娘攢下的殷實家底兒揚名立萬的!

哪怕日後你們有福氣和本宮平起平坐,也要記得你們是本宮房中的人

別看《新白》之前,娘娘在內地普通老百姓心中並不能擁有姓名,但是在臺灣和星馬,高勝美就靠著翻唱的甜歌和山地情歌唱片紅了個透,尤其是計程車司機特別喜歡她,許多司機說沒有阿美自己就不會開車了,而民眾只要打的,就覺得高娘娘永遠坐副駕。高娘娘也因此有了個「專屬封號」,叫做「計程車天后」。對這個封號,娘娘自己是相當……不喜歡惹!

其實也不能怪娘娘,我們在甜歌領域橫向比一比哈,像韓寶儀吧,人家佔個浮花浪蕊的路數,有媚氣;龍飄飄吧,是賀歲聖手,沾喜氣,但娘娘這動不動就開車是不是有點兒,呃,俗氣呢……

當年要是有記者敢當娘娘面直呼「封號」的,怕是要被賞一丈紅的!

就像華妃娘娘的心病是無子嗣,高娘娘當年最鬧心的事情是沒有大hit原唱

不過這事兒也怨不得公司,因為從進入上格第二年開始,稍有積蓄的公司就開始給娘娘籌備原創作品了,那一張《聲聲慢》走古典路線,雖說幹不過當年老鄧的《淡淡幽情》,但有鈕大可、葉佳修、林秋離、熊美玲、陳進興、馬兆駿等大拿保駕護航,班底不可謂不華麗。

《聲聲慢》

值得一提的是,為《聲聲慢》設計封套的,正是日後五度入圍格萊美的平面設計師蕭青陽,而他正是前面提到的上格唱片的那位「美工」。

《聲聲慢》是蕭青陽操刀的第一單,他左看看松田聖子,右看看Cyndi Lauper,還是沒有思路,最終他請攝影大師蔡榮豐為高勝美拍了一輯中國風造型做封面,又學著Simple Minds 那張《Once Upon a Time》的樣子在封底做了臺灣還沒有人試過的裁剪拼貼,文藝得不要不要的。

蕭青陽。後來蕭老師去當兵的時候,部隊的小戰友都把他當名人,說他「可是做過高勝美(的唱片)的」,把蕭老師得意壞了,畢竟娘娘也曾是享有盛譽的「軍中情人」。

但是,市場是現實的,花這麼大心思搞的原創作品,不光一首大hit不出,銷量卻終不及翻唱甜歌,公司又怎會願意做賠本的生意呢?娘娘正愁沒法從甜到哀傷的曲風裡翻身時,一尊「活菩薩」為她拉開了計程車的車門,對娘娘喊了一嗓子「下車」……

話說,著名音樂人陳進興老師在寫出鳳飛飛那首《掌聲響起》後不久就轉入了上格唱片,而在他的引薦下,曾同為歌林唱片班底的左宏元老師也進入了上格,左宏元自不用說了,他手上有一塊特別厲害的資源便是瓊瑤ǎ姨啊

千萬青年的「戀愛教母」,普渡慈航的「情海觀音」

左老師從70年底《彩雲飛》開始就同ǎ姨合作,交情好到爆,相傳連趙薇的小燕子都是左老師幫著ǎ姨選的。

80年代後期,ǎ姨瞄準了電視劇,秦漢和劉雪華成了她的固定男女主角,前面幾部捧紅了當時效力於點將唱片的江淑娜,到了89年的那部《海鷗飛處彩雲飛》,左宏元憑藉與ǎ姨的私交,成功把高勝美插入了瓊瑤diva小分隊。

對於看過這部戲的「老年人」來說,一見這個鏡頭,娘娘的歌聲自動響起。

但瓊瑤彼時對點將和上格實則搞了個「平分秋色」的騷操作,對娘娘仍處於試用階段,《海鷗飛處彩雲飛》的片頭曲依然留給了點將唱片的關艾。左宏元哪裡肯罷休,於是寫出一首《彩雲伴海鷗》給電視劇當片尾,旋律好聽好記,第一句就點題,娘娘也是真爭氣,唱得給力,倍兒好聽。

電視劇播完,大家都只記住了這首片尾曲,唱片頭曲的關艾是誰,大部分人依舊I don’t know her,自然也就將ǎ姨電視劇的單成功地拉到了上格,也就是日後的上華這邊了。

說到關艾,也是有點兒慘,與高娘娘的「海鷗之戰」敗北,在歌壇一蹶不振,淪為一片歌手。之後關艾嫁給了為這張唱片寫過歌的音樂人戴維維,不過卻慘遭高金素梅插足,只得下堂求去,料想她應該恨死這些姓高的原住民女孩了吧……

瓊瑤ǎ姨第一次看到高娘娘的時候其實是有心拉她去演戲的,小姑娘長發飄飄,膚白眼大正是ǎ姨喜歡的模樣,於是真的把娘娘弄去了片場給劉雪華搭過一場戲,但娘娘是真的不會演戲,拍完之後ǎ姨勸娘娘還是好好回去唱歌吧,並告訴劇組這段兒掐了別播……

《彩雲伴海鷗》是高勝美第一首真正屬於自己的大hit,也開始了她「高八點」和「長勝歌后」的OST 歌姬時代,所以娘娘格外珍視這首歌,據說後來她還養過兩隻鳥,一隻取名彩雲,一隻取名海鷗!不過,也正是由此曲開始,上華的宮鬥戲也徐徐拉開了序幕

一飛沖天,妃由此就成了「貴妃」

臺灣當年八點檔有「四大金釵」,金瑞瑤、高勝美、李翊君、李麗芬,其中高勝美和李翊君都來自上華,而李翊君正是當年上格旗下的「華星籤下的首位歌手,80年代尾她靠著《萍聚》,剛剛積攢了一些名氣,算是開了個好頭。

那時候李翊君是頗敬重娘娘的,曾經對記者各種羨慕和感激娘娘,還說「全公司只要她還在唱歌就能養活了」。娘娘呢,本來也只當她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小師妹」,彼此交好,生日宴都要叫來一起玩兒,不想最後李翊君卻到了幾乎可與她平起平坐的「妃位」。

能不鬧心麼

到了瓊瑤《六個夢》時期,主題曲是個大工程,老闆當然是希望多送一點兒歌手讓瓊瑤ǎ姨給鍍一鍍金身,而這時,待娘娘如長姐的李翊君一時間就有了「不臣之心」,試圖從娘娘那裡分一杯羹去,兩下團隊不僅搶歌,連合唱的總主題曲分句都要爭一下。

鬥爭的結果當然是娘娘略勝一籌,如願拿到了自己最喜歡的《無語問蒼天》。而且在大系列主題歌《六個夢》裡,娘娘的段落一出來,宛轉悠揚,宣誓主權一般的分句把前面所有人都襯成了婢女和侍衛。

《六個夢》MV裡,娘娘也是一出場就讓六宮粉黛無顏色。

但若論及小單元的片頭片尾數量,娘娘其實是與李翊君是平分秋色的,尤其是第一彈主題曲,也是最終最紅的那首《婉君》,則花落李翊君,而李翊君也由此奮力一躍,也成了八點檔常客。

一山不容二虎啊,娘娘必然有些不開心的,但是李翊君也挺委屈啊,畢竟《婉君》這首歌,只紅了「一個女孩,名叫婉君」八個字,她本人根本沒有聲名鵲起,屬於李翊君的瓊瑤劇OST巔峰,直到《雨蝶》才來……

沒放錯圖,《雨蝶》顯然是一首白展堂之歌——「愛到心破碎也別去怪誰,只因為湘玉太美……」

多年後,娘娘上《康熙來了》,小S問娘娘當年有沒有和誰爭歌鬧不愉快,娘娘說:「我後來才知道,有個一直和我要好的女歌手一直在背後戳我」,還特意強調,那些歌都是瓊瑤阿姨讓我唱的。

蔡康永倍兒壞,馬上就問娘娘,你還記得《六個夢》怎麼唱麼

你看這個男人有多壞,娘娘還就往坑裡跳……

當然關於這些往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娘娘上吳宗憲的節目時,憲哥就曾當著她的面說,八點檔唱得味道最正的還是李翊君,數量最多的才是高勝美。

當然啦,憲哥的瘋話也不能當真,畢竟憲哥和李翊君的老公檢場是鐵磁,而娘娘為了維持女神形象,也只能一笑了之,但姥姥猜,那一刻娘娘心裡一定不好受吧?

除了這句,憲哥還曾笑嘻嘻地說:「高勝美都是來陰的」,真的太敢說了……上面那首也是八點檔金曲,《一代皇后大玉兒》的《笑擁江山夢》,娘娘說了,這首最難唱!

據接觸過著兩位的老人兒曾經說,李翊君是俠女範兒的前呼後擁好不威風而娘娘呢高冷凌厲目下無塵眾人都要畏她幾分。若論內部派系,據說與李翊君交好的是孟庭葦,而與我們娘娘交好的是陳明真。

多年後,李翊君談及娘娘,說性格不同,談不上熟,所以沒有不和。這個話術套路,小和尚們都懂的啦。事實上,能與娘娘鬥上一鬥,才說明在上華是有一定地位的,換做旁人,娘娘才不會放在心裡,比如多年後上節目,「大小百合」都被娘娘活生生喊做「大百小合」了……

兩個女人,一個用半輩子時間去掙脫」甜「,另一個用半輩子時間去掙脫」苦「,還彼此為難著。

可上華的女人真多啊多得讓娘娘生氣,再好的資源也架不住平分,李翊君一波未平,孟庭葦一波又起。

有一說是孟庭葦第一張唱片所有的歌曲都是娘娘的棄曲,姥姥不知是真是假,但亞亞的名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確都是從娘娘手裡過了一遍漏下來的,相傳後者更慘些,娘娘瞄了眼譜子,直接就給丟了……

可是,亞亞正是靠著這些歌,紅了,而且成了玉女掌門,你說這事兒多給娘娘添堵啊!

上華的諸位女神,你一定都不陌生的啦~

而這一邊,90年代初的娘娘雖然有《望夫崖》《青青河邊草》與《新白娘子傳奇》的OST傍身,但依然沒有跳出唱B版翻唱歌的宿命,只不過這一回換成了流行曲,編曲也更考究了。在91年的《經典金選1:哭砂》裡,娘娘自己選了黃鶯鶯前一年發行的《哭砂》來翻唱。

話說黃鶯鶯還真的是高勝美的福星,她的歌讓高勝美入行,又讓高勝美在1992年以一票之差險勝當時最大的封后熱門許景淳,拿下了第四屆金曲獎的歌后,前面三位是江蕙蔡琴陳淑樺,而同一年拿到歌王的人,是周華健

娘娘得獎後,和媒體這個撒嬌哦,」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得獎「,」妝發都沒搞就來了「,所以您這是素顏?天生麗質呢!

拿到了歌后,娘娘level自然更勝從前,而且姥姥要是沒記錯,高娘娘是唯一一位以翻唱專輯拿到金曲歌后的女歌手,怎麼說呢,這是對娘娘唱功的肯定,但放諸到整個音樂生涯中來看,這尊「翻唱歌后」是高光時刻還是無形魔咒則說也說不清。

另外說個姥姥心頭的疑竇,娘娘如今官方數據是69年生人,可是早期所有的資料均顯示為66年生人,女明星的騷操作咱們都懂,只不過這樣一來,娘娘最得意的「金曲獎最年輕歌后」的記錄,怕是要與順子姐姐平分了哦……

Opps,姥姥多嘴了……

娘娘這一套《經典金選》總共發了四張,說來,第二張最有趣,因為這一張的副標題叫做《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嘻嘻,熟悉不?

在這張唱片裡,娘娘選了林憶蓮、梅豔芳、鳳飛飛、陳淑樺、黃鶯鶯五位歌后的大hit金曲,而五位不僅都是唱功大戶,彼時都還在線上發片,唱她們的看家歌可以說娘娘對自己的唱功是相當有信心的

娘娘很要的~

不過,娘娘最厲害的一點是,無論原唱是誰,她都會穩定地輸出絕對「高勝美化」的版本,一丁點兒都不受原唱幹擾,也算自得其樂,加之她本就是唱B版出身,所以喜歡高式唱腔的人自然覺得驚喜,原唱的擁躉因為這份涇渭分明,亦少見對她的翻唱有微詞——至少唱K多一版伴奏,不好麼?

這一套翻唱碟的包裝還是蠻精緻的,嗯,是你們都熟悉的杜達雄做的,傳說是以「春夏秋冬」為概念。

由於金曲封后,娘娘也終於迎來自己歌唱生涯中最優質的一張全原創唱片《為什麼我的真換來我的疼》,這張唱片實在是好聽,首首都能拿出來做主打,將高式唱腔與流行情歌結合得恰到好處,封面上一身黑衣的娘娘,以少見的短髮造型示人,悽清憂鬱,漸漸洗去早年的脂粉香氣,也換掉了瓊瑤戲令人膩歪的純情感,與歌曲表達的風格渾然一體。

姥姥心中最好的娘娘

同名主打和《你的肩是我今生的天》是感天動地大芭樂,高娘娘的看家本領;融合中國配器的《盼望》被娘娘唱出無限纖柔旖旎;《愛的太深忘了痛》略帶jazz味,而《如果我不是你愛的人》則頗有西洋古典風採。

最有趣的是同場次封王的周華健帶著老搭檔詹德茂為娘娘寫了專輯最後一軌《飄》,娘娘在裡面展現了超級無敵的弱控制堪稱一次軟性炫技,小和尚不妨自己去聽聽!

《殺手裡昂》裡Natalie Portman同款瑪蒂達髮型和choker,娘娘提前大半年就已get~

說起來有趣,娘娘在為這張唱片收歌的時候,黃安曾按照他對高勝美的理解寫出了《東南西北風》,結果被娘娘無情拒絕,氣得黃安拿回去自己唱。

其實娘娘唱過那麼多口水歌,怎麼會不知道這首歌有hit相呢,只是娘娘急著洗去自己的俗氣、土氣,黃老師這首歌顯然是不合娘娘胃口的啦!

油膩膩的,本宮還怎麼當仙女……

不過,尷尬的事情是,大眾對唱原創曲目的高勝美依然是不特別感興趣,所以在接下來的《蝶兒蝶兒滿天飛》專輯裡,製作水準肉眼可見的下跌,歌曲質量參差不齊,讓人難以形成統一印象。

同名主打歌和文首的《早秋》皆是東洋原曲,娘娘唱來不可謂不好聽,但偏偏這兩首歌有音色流港女陳慧嫻技術流汙王費玉清的版本在前,娘娘再拿來唱,多少就有些尷尬了。

尤其是那首《蝶兒蝶兒滿天飛》,詞寫得太中國式悽悽切切了,娘娘在上張專輯裡苦心經營的一點現代感,一夜回到解放前,眼瞧著歌兒是紅了,於長久卻無助益。

又過兩年,更恐怖的事情發生了,上華逐漸由「二王二後」接管,霓虹裡如泣如訴的許美靜,雲端上如怨如慕的許茹芸,異軍突起,引得無數歌迷流淚狂亂心碎,哪還有人記得高娘娘?娘娘不僅公司內部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整個歌壇的定位則更是尷尬。

在這期間,她發過臺語唱片,也試圖重啟過新的翻唱系列,還發行過入行10周年的精選集,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市場反響依舊平平。說到10年,上華唱片還真的是如同「皇上」一般,一直給娘娘用著「歡宜香」呢……

等娘娘發現了,木已成舟,已然晚了,細細算算,從鼎沸到冷卻,不過三五年時間。

原來,娘娘最初的「賣身契」就是規定一張唱片10萬臺幣的收入,據她自己說,版稅是一分沒抽到過,當年火成那個樣子,千萬張的銷量,娘娘少入帳多少錢,被公司榨了多少油水,應該不難想像了吧,而這些,娘娘在唱到第八年的時候才略略知曉……

另外,之前娘娘唱片賣得太好了,所以公司從來沒有在她身上有過像樣的成系統的企劃,更別說為她的新唱片召開個記者會什麼的了,所以娘娘從來都麻醉在自己是「銷量保障」的迷夢裡,歌壇一朝變天,娘娘在夢醒時分倏然發現四大皆空。

新的群星合影已經不見「一姐」蹤影,新的live演唱會也由李翊君領銜~

而「老佛爺」瓊瑤ǎ姨對娘娘也不曾「手軟」,96年拍攝劇版《一簾幽夢》的時候,公司讓娘娘和許茹芸兩個人都唱了demo來選,最後瓊瑤欽點了許茹芸版本。

娘娘知道之後雷霆大怒,說許茹芸搶了自己的歌,而之後,娘娘也的確再沒有演唱過瓊瑤戲的歌曲了,後面李翊君借著《還珠格格》火了一把,不知道娘娘又是何感想……

「妃嬪」爭歌,「太后」見多了~

當然,高許的「瓊瑤歌大戰」遠沒有結束

世紀之初,許茹芸做過一張lounge曲風的瓊瑤歌曲翻唱叫做《雲且留住》,遭到了彼時已在內地走穴的娘娘火力全開的抨擊,形容聽感是「起司蛋糕加辣椒」,臺媒還報導娘娘舊恨新仇一併發作,數落了許茹芸的「七宗罪」:「氣音走音、肢體矯情、宛若生病、似楊林附身、搶我製作人、big膽不敬前輩、工作不用心」。

左為03年《雲且留住》封面,右為96年《一簾幽夢》的原聲碟。

凡此種種,看起來是條條論律當斬了,不過,事後再有媒體質問娘娘此事,娘娘卻說是子虛烏有,自己只說過許茹芸聲音太虛,唱法沒有瓊瑤味道而已。所以真真假假,小和尚自己分辨咯!

許茹芸這邊得知後,當然也並沒有隱忍不發,針對「七宗罪」,有回應「三部曲」:第一步,憶往昔——終於明白為啥當年大師姐總是對自己愛理不理了;第二步,打七寸——我在乎的只有瓊瑤ǎ姨喜不喜歡;第三步,將一軍——妹妹的唱片剛入圍了金曲獎,忙cry,姐姐知道也一定會為妹妹高興的,不是麼?

無婊氣不天后嘛,姥姥是鼓勵天后們多多掐架,不對,多多說說心裡話,話說開了,嫌隙和誤會自然也就少了……

我們回頭說娘娘哈,1997年眼看大勢已去的娘娘決心背水一戰,公司也為了娘娘怒砸了300萬宣傳費用,還找來再度回到上華的許常德為娘娘做企劃。之前許美靜和許茹芸的case,許常德都做得倍兒成功!

許常德為這張《情病》想出了「一個渴望新生的藝人S小姐」這個點進行宣傳,低姿態到讓人心生憐愛。坊間最初都在猜測S小姐是誰啊,猶記得當年有人言之鑿鑿說S小姐大概是林憶蓮……其實,高娘娘的英文名叫做Sammi,勝字的拼音也是S開頭,而專輯名裡的「病」的英文即是「Sick」啊。

這張圖有意思了,大S、小S和Miss S,看見娘娘的側臉了麼

據說許常德因為這點巧思,到年底還拿了一個創意獎,回頭看看這張唱片,上華是真的盡力了,除了許常德,還拉來了許茹芸的聖鬥士季忠平黃綺珊的前夫塗惠源郭子更是忍痛將得意之作《情病》拿出來做主打。

相傳幾位大拿為娘娘的專輯吵得不可開交,可惜啊,娘娘的《情病》,依舊沒能掀起太大波瀾。

雖然,娘娘和許茹芸關係不咋地,但是《情病》裡面真的好幾首歌都好像琇琇的歌啊,比如這個,聽聽,像不像《如果雲知道》?

為了宣傳這張唱片,上華第一次為娘娘安排了發片記者會,料想當年娘娘心裡一定五味雜陳吧,一方面慶幸老闆還肯記得她、幫她,可另一方面,在她心裡只有賣不好的歌手才開記者會,而自己是「長勝歌后」啊,怎麼到如今,也需要公司找記者幫忙宣傳了?時移,世易!

今時不同往日了……

有時姥姥真的會感嘆娘娘生不逢時,她其實是個很有「點」的藝人,如果放在如今的網絡時代,「反差萌」絕對屢上熱搜,根本不需要公司操作。

比如,作為明星,卻異常愛吃;玉女外表,上綜藝笑聲狂放尖銳恍若千年老妖;歌路深情,但私下到KTV啥勁爆惹火就唱啥;原住民血統,可酒量不行,但非常敢喝,喝多了會笑嘻嘻地挨個跟人講「對不起」……

再不濟,靠著往日雷人造型也早火出一片天了……

然而,娘娘的困局,又不僅僅出在宣傳層面上,也出在娘娘自己身上

唱歌這玩意是肌肉記憶,娘娘從出道到現在,發聲方式從來沒有過大變動,開始那麼好,現在還那麼好,可開始那麼舊,現在還那麼舊。

不過,能通關,娘娘是真的功底深厚!你看,前兩年金鐘獎請娘娘出現場,不還是一張口就鎮得住交響樂團

娘娘還和「小熊子」來了段兒嘻哈,倆人外形看像「姐弟」,但唱法基本就是「母子」了……

早年的甜歌和OST歲月除了練就娘娘高質高量穩定作業的本事,也把一招一式都給娘娘定得死死的了,清晰的咬字,綿長的氣息,無論高低真假統一到驚人的音色,哪兒進小彎兒,哪兒上大顫統統形成固定套路,只要你熟悉她的唱法一首歌即便她從沒唱過你都完全能想像出她來唱是什麼感覺

偏偏到了90s後半段開始,大家更求多樣,求新鮮,可無論編曲怎麼做,風格怎麼換,娘娘的聲腔是真的換不了。

你看,娘娘和龍飄飄龍太妃整整差一輩兒呢,但如今常被視為同一類歌手……

所以你要知道,《情病》時期的高娘娘真的盡力了,她開始學著用氣聲了,節奏也不卡得嚴絲合縫了,也開始用當年最流行的菲姐那種上翹的尾音了,這對她來說多不容易啊。

不過沒辦法,從前的高勝美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一開嗓就上計程車或者開電視機,沒轍啊~

真是,難為娘娘了……

《情病》鎩羽的娘娘這下子真的莽撞而沒有方向,只能做最後的困獸之鬥了,她只得把早年唱過的山地情歌再拿出來做時尚化的包裝,發了一張《杵歌》,希望能夠喚起歌迷對往昔的一點留戀,也希望能沾點兒民族風的光。結果整張專輯只打出一首《追風的女兒》,其餘全線潰敗。

全家一起上陣給娘娘拍的封面

說到山地情歌,這是高娘娘在那卡西時代著力打造的特色,是她把自己和其餘一票甜歌手區分開來的最強標識,但之後隨著流行化而漸漸放棄。

早年灣灣的社會未有這麼開化,原住民歌手都是蓄意隱瞞自己的原住民身份以免受到歧視的,高娘娘都到了將近90年代中期才肯承認自己百分百的布農族血統。

等到娘娘回頭撿起山地情歌了,原住民第一歌姬的名號早就被火辣辣的張惠妹搶註了呀,娘娘真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娘娘的部落公主扮相

99年,娘娘離開上華,與老東家分手一時鬧得沸沸揚揚,再談續約的時候,老闆已經不露面進行交涉,娘娘近乎成為棄子,十餘年緣盡於此。

隨後,娘娘轉投齊威唱片,也僅僅發行了一張新歌加翻唱,唱片的總數量迄今仍停留在59張,差一點圓滿。娘娘也在此後逐漸將工作重心轉向內地商演市場,用她的話說,內地會多一些溫暖罷

啊,多麼痛的領悟……

而上華呢,在娘娘離開後不久就被寶麗金收購,呂老闆另立爐灶,成立了如今的「華研國際」,旗下的第一組藝人便是S.H.E

三個小妮子也和當初的娘娘一樣,養活了全公司,最初那幾年沒有好歌,也大比重依靠西洋曲的翻唱,也藉由電視劇炒熱度。而如今,S.H.E也一樣,從華研高調走人。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唄。

有自己的姐妹在宮中,起碼有個人會信你,蛇團三姝算是幸運的,而娘娘呢,無論在歌壇或是在生活中,怎麼看都是煢煢孑立的,再不似當年意氣風發之態。

回頭看看,娘娘也曾是眾多男士的夢中情人呢!80年代尾,著名的雙胞胎藝人宋達民宋逸民哥倆都曾傾心於娘娘,貌似哥哥與娘娘著實是愛過一陣子的;與趙薇傳過緋聞的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偉據說也曾是娘娘裙下之臣……

分得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麼?

娘娘比較靠譜的一段是與自己的經紀人徐先生,兩個人相戀近十年,卻終是分飛千裡。

世紀初那兩年,姥姥在報紙上看到過娘娘又有了個當廚師的小男友,把娘娘餵得飽飽的,娘娘彼時的形容姥姥印象太深刻了,她說這個男孩長得像王傑和謝霆鋒的綜合體,唱歌比劉德華還好聽,兩個人好事將近了。然而,後來婚事就和新專輯一樣,萍蹤難測,已有快二十年了吧。

不過,這是娘娘自己的選擇,外人無權置喙。

畢竟這好男人是越來越不多見了

最近這十幾年,娘娘的歌姥姥偶爾還會聽,但是聽說娘娘新動向的機會卻越來越少,更很少主動去找。

記得在南京工作的時候,有地面頻道的姥友還和姥姥吐槽說,娘娘是自己對接過最難搞的嘉賓,做個小遊戲都不配合,她的經紀人對節目組說:「阿美在臺灣做節目連腿都沒抬過一下!」而娘娘也杏眼圓睜,劍眉倒豎,冷冰冰地對編導說:「我是很兇的!」

娘娘就是夠狠!

這種事難講孰是孰非,要強、要面、要尊重,這就是姥姥印象中的高娘娘無誤。可總記掛著昔日榮寵的娘娘跑來內地上節目跑商演,必然就有「難搞」的名聲。娘娘貌似也想得開了,從不為自己在業內的「惡名」申辯,因為入帳才是最實際和緊要的。

反而,當有人拍醜照上傳網絡,就像文首說的那般,娘娘才是真坐不住了呢,娘娘真的太知道女明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最後再聽首歌唄,娘娘在《不凡的改變》上唱的

說來,姥姥上一次在電視機裡看到娘娘貌似是娘娘上《不凡的改變》,她和年輕的歌手賴偉峰一起改編了藍調風格的《青青河邊草》,娘娘慢悠悠地唱,有煊赫時的聲色亦不難聽出繁華後的空洞,聲線更多了些質感。

娘娘唱歌依然是好聽,像當年那樣好聽,只是那一刻,姥姥心裡想得是,青青河邊草,哪能天不老呢?

本文部分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姥姥

敬請各位小和尚如果喜歡點個「在看」

催更或嘮嗑請移步微博@聆舊宮16

許茹芸、許美靜、韓寶儀

相關焦點

  • 她是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和蔣欣版華妃娘娘比誰演得更囂張跋扈
    劇中後宮嬪妃個個都是大美人,比如秦嵐、佘詩曼、張嘉倪等,然而在眾多娘娘中每集必高調、而又不可一世的她也成為了本劇的一大看點,她就是高貴妃。清宮朱牆,鎖幾段深情,藏多少相思。。。。高貴妃靠父親、兄弟們在朝廷的勢力,囂張跋扈、擅於算計,經常欺負其他嬪妃,甚至將皇后也不放在眼裡。因為家族勢力龐大在後宮一時風頭無兩。
  • 《甄嬛傳》:夏常在是皇后的人,華妃為什麼賜了夏常在一丈紅?
    那麼,華妃為什麼寧可得罪皇后也要處死夏常在呢?因為華妃的親哥哥是掌握全國軍權的年羹堯,所以只要華妃做得不太過分,皇上是不會為難華妃的。處死一個常在對華妃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皇上也不會因為華妃處死一個常在跟華妃翻臉。所以華妃為了立威,處死了大家眼裡皇后的人安常在。
  • 《甄嬛傳》裡最疼愛華妃的不是皇帝,而是他
    年羹堯第一次在宮裡碰到甄嬛,得知眼前這個人就是讓皇上冷落了自己妹妹的人,話裡話外的威脅她:華妃娘娘是本將軍的妹妹,娘娘安好,本將軍才能安好!甄嬛小心地回答:「娘娘深得皇上寵眷,怎麼會不安好?」年羹堯嗤之以鼻道,就怕有些不知深淺,不分尊卑之人恃寵而驕,得罪了娘娘!即使皇上不管,那本將軍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 甄嬛傳:華妃被賜死後,得力助手頌芝去哪了?真實後宮,讓人唏噓
    其實在《甄嬛傳》中,真正愛皇上的只有一個華妃。華妃仗著家裡的權勢一直不收斂脾氣,任性妄為,活的特別鮮明,在剛開始的時候,眾位嬪妃去給皇后請安的時候,只有華妃踩著小碎步慢慢悠悠到來。誰都不放在眼裡。華妃愛皇上愛到眼裡揉不進沙子。
  • 甄嬛傳:年羹堯受封意氣風發,因子嗣單薄華妃承辦秀女大選
    蘇培盛連忙回答說,華妃娘娘在宮中可謂是鳳儀萬千,寵冠後宮啊,您儘管放心好了。年羹堯得意的一笑,說那就好,有勞蘇公公了。然後就頭也不回大踏步地離開了。畫面一轉,太后去看望皇帝,對皇帝說如今後宮妃位多懸,你又子嗣單薄,本來三年一大選,現在是時候要選秀了。
  • 甄嬛傳:華妃譏諷宜修這道菜是水貨,且有腥臊氣,宜修的反應亮了
    導語:《甄嬛中》中的華妃與宜修,一上場就不斷互掐。華妃鋒芒外露,主動進攻,宜修端莊持重反攻為守,且適時地綿裡藏針,幾個回合下來,華妃基本上也佔不到什麼便宜。那麼問題來了,再怎麼說,華妃也只是一個妾。怎麼敢天天與人家的「正宮娘娘」叫板?
  • 《甄嬛傳》華妃每個月例銀不夠用,看她的巨額開銷就知道了
    《甄嬛傳》中,傲嬌的華妃娘娘最愛抱怨的一件事情,就是例銀不夠花。華妃表示,就宮裡面給的那些例銀,十天都不夠花,平時都靠娘家接濟,否則她早就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了。而且華妃這種經常被皇帝翻牌的,撒個嬌發個嗲,說不定黃桑就給個古玩玉器字畫什麼的,拿出去又能換很多錢。按理說華妃是不會有經濟危機的,但華妃娘娘就能做到。因為華妃常年入不敷出,而且還要找家裡人補助,甚至不惜冒著幹涉朝政的危險,去給求官者開後門。
  • 曾是歌壇華妃,自稱用歌聲捧紅《新白》,如今51歲走穴謀生?
    不久,高勝美的姐姐就成了當地歌廳的臺柱子、搖錢樹,而作為妹妹的高勝美心氣兒更高,跑到臺北尋求更大的機會去了。參加了幾次選拔、試音,還遇上了當時未出道的藍心湄,但最終高勝美PK掉了所有人,被上格公司招到麾下,籤下十年長約,就算是「賣」給上格了。
  • 《甄嬛傳》華妃:本宮是要單刷整個後宮的女人
    華妃就真的是單人單騎剛一切,不但時不時挑釁皇后,還急不可待的把剛入宮的新人都得罪光,一副本宮就是單刷你們全部的牛樣兒。這既是華妃恃寵驕橫的性格所在,另一方面也看得出華妃的智商跟情商相當的掉鏈子,做事情只顧眼前的舒坦,一點不考慮將來可能面對的後果。
  • 華妃為何不賞「一丈紅」?兩個因素說明原因
    宮廷劇《甄嬛傳》播出至今已有9年之久,不過仍有大批粉絲忍不住重溫經典,劇中最經典的便是華妃在劇情開始沒多久,就賞了囂張的夏冬春一丈紅,讓劇迷見識到後宮嬪妃的狠辣之處。對此,有網友好奇問道,為什麼甄嬛多次頂撞華妃,華妃卻不直接賞一丈紅,任由小小貴人往上爬,最終鬥垮自己?
  • 甄嬛傳:華妃慘死後,頌芝最後去哪了?真實後宮,令人唏噓!
    《甄嬛傳》從皇上登基開始,其實華妃最後的結局就已經註定,將門之女帶給華妃的只是短暫的榮耀,最終華妃迎來了母家之禍,年羹堯被皇上除掉後,華妃宮裡的周寧海也被打發到了慎刑司,平日裡對華妃最為忠心的周寧海把所有事都招了出來,華妃最終因為自己所做的這些惡行,受到了應有的責罰。
  • 華妃娘娘蔣欣每天堅持四步,成功逆襲女神,不進來看看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年的熱播古裝劇《甄嬛傳》,裡面有個狠辣卓絕卻又痴心深情的華妃娘娘。華妃的扮演者蔣欣身材高挑但卻骨架比較大,稍微胖一點都像是被氣球吹起來的樣子,常有鍵盤俠抓住這個點來吐槽。
  • 《甄嬛傳》梁才人故意諷刺甄嬛和眉莊,卻被華妃賞賜一丈紅!
    愨妃是皇長子是親生母親,雖然晉了妃位,但是皇子資質平淡皇上不喜歡,連累生母也沒有恩寵華妃進宮不過幾年,能成為三妃之首已經是很厲害的了。現在的皇后在很久以前是貴妃,當時僅次於她姐姐純元,在後宮中除了太后以外,還有一後一妃,權勢由此可見,沒有人能夠匹敵。當年的德妃、賢妃都已經去世。
  • 總能一招制勝的甄嬛和後期擁有替身的華妃,誰在皇帝心中更重要?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除去皇帝心中的珠穆朗瑪峰純元皇后,論起受寵程度,非華妃和甄嬛莫屬。倆人都是皇帝的寵妃,皇帝對二人的感情既特別,又微妙。要說華妃受寵是因為皇帝忌憚年家勢力而有意為之吧,可華妃下線後皇帝又找了華妃的替身葉瀾依;說甄嬛受寵吧,僅僅因純元的一件故衣就對甄嬛大動肝火,這二人在皇帝的心中到底是怎樣的?孰輕孰重?
  • 甄嬛傳:也難怪甄嬛會移情果郡王,看華妃和皇帝是怎麼秀恩愛的?
    1、華妃事先得到消息,竟出乎意料的來了這麼一手華妃得到劉畚落網的消息大驚,生怕被皇帝降罪,索性先發制人,急忙帶了江成江成江慎兩位太醫,巴巴地先跑到皇帝這裡來,說自己找到了治療時疫的方子。特來獻給皇上,為皇上分憂。
  • 娛樂 高勝美演藝經歷
    高勝美1990年2月,出版國語專輯《六個夢》 ,第一次剪掉蓄了四年的長髮,再次與作家瓊瑤合作。6月出版國語專輯《太陽雨》(中視八點連續劇」太陽雨」主題曲),另收錄《昨夜情深》(華視創作劇坊《昨夜情深》主題曲)。
  • 圖3是華妃的最愛
    圖3是華妃的最愛甄嬛傳是一部經典的宮鬥劇,後宮裡的美人兒多,手段高,風景好,但最讓人眼饞的還是一道道精緻的菜品,每一樣都能讓人念念不忘。棗泥山藥糕電視劇裡的糕點確實是精緻可人,想必吃到嘴裡也是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 因骨架大被網友說胖,如今瘦到認不出,華妃娘娘終於美出新高度
    蔣欣真的是瘦到鎖骨都出來了,原來華妃娘娘這麼美!其實說到娛樂圈骨架子大的女明星,除了蔣欣還有張雨綺。骨架子大真的很吃虧,就算是臉部很嬌小,體重很輕,就是會給人一種很臃腫的感覺。真的是多一斤太胖,少一斤太瘦啊。好在蔣欣現在是瘦下來了,真的是美出新高度啊!
  • 「蟹粉酥」華妃娘娘最愛的蟹粉酥,自己在家也可以學著做哦!
    《甄嬛傳》這部宮鬥大片無論從畫質演員都非常的吸引我裡面的劇情和美食更加吸引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這一定是一部被宮鬥耽誤的美食大片或許該另有個別名,叫《舌尖上的紫禁城》先來一張霸氣華妃金句鎮樓對於華妃的這個人設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她雖然囂張跋扈但她敢愛敢恨,高貴又精緻華妃一輩子過得活色生香就如同她的人生格言「做人和做衣一樣,都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
  • 甄嬛傳:頌芝爬上龍床,華妃都還沒說什麼,為何剪秋反應那麼大?
    說到宮中善妒的女子,非華妃莫屬。別的小主要的恩寵可能是為了地位,或是為了子嗣,華妃不同,只有她求的是一顆真心。皇后是因為子嗣害人,華妃是因為恩寵害人。皇上不過是跟福子說了幾句話,華妃就讓周寧海處置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