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日報報業集團、福建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福建省農業廳、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供銷合作聯合社共同策劃主辦,海峽茶道雜誌社、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北京福建茶業商會承辦的大型福建茶文化茶產業推廣活動——「閩茶中國行」北京站活動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繼「閩茶中國行」走進臺灣、上海、河南信陽之後的第四站。
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引領參會領導共同開啟北京站之旅
北京福建茶業商會會長高晨生接受央視記者採訪
據悉,本次活動以「多彩閩茶·閃耀京華」為主題,展現千年閩茶的文化魅力與神韻以及閩茶產業發展新成果,奏響多彩閩茶新樂章。活動現場,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親自宣布「閩茶中國行」北京站活動正式啟動。
「閩茶」首次集體巡禮全國
「閩茶中國行」活動集結了福建省相關的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科研生產經營單位以及新聞媒體,凝聚力量,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形成合力,以改革創新的決心和氣勢跨出省界,通過打造茶品牌、弘揚茶文化、推動茶經濟,共同服務於閩茶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福建新經濟增長點,服務「三農」,同時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倡導和諧健康生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可以說,「閩茶中國行」活動是近年來福建茶產業首次集體巡禮全國的推廣活動,是福建茶業打響品牌之戰的先鋒之旅。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李祖可指出,茶葉是福建的驕傲,茶產業是福建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也是福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導產業。福建省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茶產業的發展以及閩茶文化的弘揚,堅持把茶業作為特色產業、富民茶業來發展。「閩茶中國行」去年6月在福州啟動,今天來到首都北京,舉辦「多彩閩茶·閃耀京華」的系列活動,開啟了「閩茶中國行」的嶄新曆程,實現閩茶產業、閩茶文化發展新跨越!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高級顧問林強認為,福建是中國的產茶大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且茶業是福建的支柱產業、惠農產業。此次借閩茶中國行「北京站」活動的契機,舉辦一系列福建茶文化、茶產業推廣活動,在全方位展現源遠流長的閩茶文化與閩茶神韻同時,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閩茶,進一步提升閩茶知名度與市場影響力。
本次活動中,匯集了福建省內代表性茶產區以及多家知名閩茶茶企代表。為了表彰這些閩茶茶界精英為閩茶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閩茶中國行」組委會特別策劃組織了這場「閩茶群英會」,給它們頒發了一系列獎項。其中,安溪縣人民政府、永春縣人民政府、福州市農業局、福安市人民政府分別被授予「中國茶產業功勳縣」、「中國最具潛力產茶縣」、「茉莉花茶復興獎」、「『閩茶中國行』最佳組織獎」等榮譽稱號,華祥苑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八馬茶業有限公司、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福建坦洋工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滿堂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福建魏氏茶業有限公司、福建省天禧御茶園茶業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被授予「閩茶功勳企業」獎,福建春倫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本信茶業有限公司、福建元泰茶業有限公司、福建永春縣萬品春茶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授予「閩茶明星企業」獎。與此同時,借「閩茶中國行」北京站活動的契機,吹響閩茶茶企的「集結號」,匯聚了茉莉花茶、烏龍茶、紅茶、白茶等最具代表性的閩茶以及閩茶茶企,握指成拳,「抱團」亮相京華,攜手宣傳推廣閩茶文化,打造閩茶品牌新形象,開闢閩茶營銷新渠道,開拓閩茶銷售新市場。
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福建日報報業集團社長蔡小偉指出,閩茶在全國茶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央大力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把海西發展納入全國發展的戰略布局,閩茶產業乘勢而上,做大做強,迅速發展,持續保持茶葉第一大省的地位。舉辦閩茶產業、閩茶文化大型推介活動,既是以茶為媒,加強各方交流合作的重要舉措,又是以活動為載體,拓展空間、拓寬市場,做強品牌,將閩茶及閩茶文化推向全國,提高閩茶知名度、影響力的探索實踐。
12月11日,閩茶主題日活動在中國茶葉第一街北京馬連道鴻坤大酒店舉行,這是「閩茶中國行」北京站啟動後的首場活動,也是為多彩閩茶「量身定製」的個性化主題活動。安溪縣政府、永春縣政府、福州市農業局、福安市茶業協會通過多項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動,展現閩茶主產區的風採,品味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紅茶、福鼎白茶等最具代表性閩茶的韻味。多家知名閩茶企業則聯手舉辦「閩茶精品展」,通過洽談溝通,與全國客商就加盟、合作、代理、經銷等達成合作共識。
下午,北京站活動之閩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鴻坤大酒店繼續進行。本次高峰論壇以「贏在未來」為主題,邀請到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席艾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吳錫端、錫恩英才高級培訓講師馬永強等知名專家、學者同到場嘉賓,以論壇的形式,圍繞茶業品牌營銷、品牌連鎖、渠道拓展、人才培養等閩茶產業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前沿問題展開對話、交流,為閩茶茶企的品牌擴張、閩茶產業的升級以及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