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揭曉

2020-12-26 澎湃新聞

2019年,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學習強國」湖州學習平臺正式上線,家園志願者、文明勸導員無處不在……如今的湖州,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步閃耀,傳遞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文明成為湖州這座美麗城市的特質。

為宣傳展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果,湖州市文明辦開展了2019年度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大事評選活動,經徵集評審等環節,現將2019年度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公布如下。

01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主題,湖州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我和我的祖國」電視快閃、「千村萬企升國旗 萬戶家庭頌祖國」「我們一起過節」「見證初心」書畫展、「綠水青山看湖州」攝影展、「中華精粹·湖州故事」——絲、瓷、筆、茶文化展等系列文化活動。其中,文藝晚會分為「築夢之路」「追夢之光」兩個篇章,以歌曲、舞蹈、情景展示、器樂等節目類型,一展70年來湖州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1000多名幹部群眾參與拍攝製作電視《我和我的祖國》 MV,主題歌曲傳唱全城;原創歌曲《綠水青山南太湖》在國慶首發當天網絡點擊量超過15萬,成為網絡熱門歌曲。系列文化活動在國慶節前後掀起高潮,唱響了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昂揚旋律,激發了全市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02

「學習強國」湖州學習平臺正式上線。

2019年10月25日,「學習強國」湖州學習平臺作為全國第9家、全省第2家地市級學習平臺正式上線。湖州學習平臺由PC端、手機客戶端兩大終端組成,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題,立足展示湖州元素、講好湖州故事、傳播湖州聲音,推出「踐行『兩山』理念」「今日湖州」「新時代文明實踐」「學習進行時」「湖州人文歷史」「湖州印象」六大欄目,建立以湖州學習平臺編輯部為核心、市級新聞媒體為支撐、各級各部門全面參與的供稿體系,為引領和帶動學習型社會建設,推動湖州當好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爭當市域治理現代化先行地排頭兵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積極穩妥做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擴面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學習強國」註冊黨員數超11萬,實現了60周歲以下黨員全覆蓋,學員日均參與度保持在75%左右。

03

湖州率先實現省級以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區縣試點全覆蓋。

堅持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以試點為牽引,全市域推進文明實踐,努力把湖州打造成實踐科學理論、傳播主流價值、弘揚鄉風文明的樣板。2018年,長興縣、安吉縣被列入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2019年,吳興區、德清縣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試點區縣,南潯區被列入第二批全省試點區。一年多來,湖州研究出臺全國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地方標準,成立全國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院,全市已建成1個市級指導中心、6個區縣文明實踐中心、116個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1083個村級文明實踐站、9295個文明實踐基地。中宣部調研組一行來湖實地調研,對湖州的經驗做法給予充分肯定。湖州作為唯一地市代表,在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

04

湖州培育推選一批全國道德典型。

2019年9月,以愛堅守「中國麻風第一村」的白衣天使——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護士長潘美兒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七屆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榮譽稱號,湖州練市小學教師沈紅霞被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榮譽稱號;2019年10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原黨支部書記鮑新民、「海空衛士」王偉等2人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授予「『最美奮鬥者』個人」榮譽稱號;2019年11月,「挺身為民」的英雄呂挺被中央文明辦授予「中國好人」榮譽稱號。一年來,湖州以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為目標,廣泛開展道德典型宣傳學習活動,以召開座談會、舉辦報告會、開展巡講巡演等多種形式,大力弘揚模範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05

湖州著力打響「家園志願服務計劃」品牌。

湖州以全市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契機,抓住黨員幹部這一重點示範群體,創新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園志願服務計劃」,發揮全市黨員幹部職工「八小時」以外服務群眾的積極作用,按現住地或原籍地整合成「家園志願者」隊伍,根據群眾需求,隨時隨地、就近就便為身邊群眾提供專業志願服務,有效實現了志願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一年多來,全市8萬餘名家園志願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理論宣講、扶貧幫困、文化科技衛生健康惠民等志願服務活動13700餘次,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4700餘個,用愛心築起了溫暖美好的大家園。2019年8月23日,《光明日報》整版刊登《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湖州探索》。人民網、中國文明網、《浙江日報》等媒體相繼宣傳報導家園志願服務相關做法。2019年,湖州「家園志願服務計劃」榮獲第八屆「浙江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項目」,在浙江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受表彰。

06

湖州在全省率先推出清廉鄉村建設「六有」模式。

湖州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建設清廉鄉村意見,從解決群眾痛點難點焦點入手,聚焦基層公權力運行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著力構建集體「三資」有管控、權力運行有約束、基層監督有章法、工程監管有突破、鄉風文明有傳承、正風反腐有震懾的清廉鄉村建設「六有」模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全市反映農村黨員幹部的信訪舉報較2017年歷史最高值下降幅度達37.7%。在推進清廉鄉村建設過程中,全面實行村務卡結算制度,著力規範村級勞務用工、工作餐、集體「三資」、小額工程管理,推行「村務e點通」等平臺,加大村務公開力度;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清廉文化陣地、深入開展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活動、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強化經常性黨規黨紀教育,著力弘揚清廉文化。湖州清廉鄉村建設的相關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07

湖州打造「8分鐘黨群服務圈」。

圍繞黨員群眾所需所盼,以服務半徑一般不超過8分鐘為原則,全域推進開放式、集約化、共享性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全面推行紅色物業、紅色聯盟等「紅色系列」,開展村社活動場所規範提升集中攻堅行動,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著力打造「八分鐘黨群服務圈」。在全國率先出臺《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運行規範》標準,以標準化推動陣地建設規範化。在市、區縣、城鎮等人流密集的沿路沿街位置建設「紅色驛站130個」,著力解決戶外工作者歇腳難、飲水難、熱飯難等問題。發動4萬多名機關在職黨員進村社「雙聯繫雙報到」,建立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紅色聯盟」1207個。從解決狹小老舊社區辦公用房入手,推動14個規模較小的社區撤併整合,協調17家單位的22處用房撥劃移交給街道社區使用,投入8000餘萬元改造提升村社活動場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330個。全面推行村社幹部集中辦公制度,村社幹部全部取消單獨辦公室,100多項服務事項下沉村社黨群服務中心。「八分鐘黨群服務圈」入選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08

湖州實現省級文明縣(區)「滿堂紅」。

浙江省文明縣(區)是省內各類綜合性創建的最高榮譽。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省級文明縣(區)創建工作,注重創建惠民,堅持問題導向,體現民生需求,讓廣大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堅持全市「一盤棋」推動,健全聯動創建機制,實施「亮曬比拼」制度,精心構築大創建格局。指導德清縣、安吉縣全力衝刺縣級全國文明城市,長興縣爭創縣級全國文明城市「二連冠」,提升吳興區省級文明區創建成果,指導南潯區開展省級文明區創建。2019年,南潯區順利通過省文明委考評驗收,成功創建為浙江省文明區,全市兩區三縣實現了省級文明縣(區)「滿堂紅」。

09

南潯區打造「最美家風+」特色品牌。

南潯區以家風建設為引領,以「樹五風、育五德、建五好、創五文」系列活動為抓手,全面推進「最美家風+」建設活動,著力提升全區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全區累計有14萬戶家庭傳立家規家訓,建成涵蓋家庭、行政村(社區)、企業、學校、機關的「最美家風+」建設示範點345個,122個已建成文化禮堂普遍開展「家風進禮堂」活動。南潯區家風傳承館完成設計並進入布展階段,77個機關事業單位開展廉潔家風教育,2000多名機關幹部帶頭踐行良好家風,47家企業類文明單位試點開展「家風助文明」活動,38所中小學校以最美家風引領未成年人德育和師德教育,實現文明校園全覆蓋。廣泛開展「孝文化節」「家風攝影比賽」等系列主題活動,編排「家風讀本」「家風童謠」文化文藝作品34個,推出一批「家風信用貸」「家風書屋」「家風廣播」等一系列工作載體。南潯區「最美家風+」工作被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報導45次,人民日報、新華社內參選編、新華每日電訊等國家級媒體報導33次。

10

長興縣全域推進文明誠信檔案建設。

2019年以來,長興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在全縣行政村(居)全覆蓋推進文明誠信檔案建設工作。制定《行政村農戶文明誠信檔案季度評分標準(建議)》,將「垃圾長期不分類、家禽亂散養、門前不保潔、酒席大操大辦」等「法律夠不著、道德管不住」的村中小事納入文明誠信檔案考核細則。主要內容分「三個四」,即「四基礎四加分四減分」。「四基礎」指在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前提下,加強個人品德、弘揚家庭美德、遵守職業道德、講究社會公德;「四加分」分別是參加義務獻血、主動募捐、堅持志願服務、資助公共建設;「四減分」分別是不支持中心工作、不贍養老人、不遵守移風易俗規定、不按照程序報批建造房屋。各村結合實際進行適當增減,並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將評分細則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每戶家庭約束陋習、樹立新風。通過「一季一考評一公告,一年一表彰一運用」,督促村民養成良好習慣,有效推進基層治理提檔升級,提升了鄉村文明水平。

來源:文明湖州

原標題:《「2019年度湖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揭曉》

相關焦點

  • 北海海事法院評出2019年度十件大事
    北海海事法院評出2019年度十件大事 2020-05-11 0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廣州市社會組織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剛過去的2019年,廣州社會組織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5日,2020廣州社會組織交流大會在廣州開幕,公布2019年廣州市社會組織十件大事。本次交流大會由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主辦,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等承辦,將設置科技、產業、金融、文化、社會、公益6個板塊,聯動48家社會組織舉辦37場系列活動。
  • 2019年度山東教育哪十件大事上榜?一起看看
    12月30日,2019年度山東教育十件大事發布。2019年,是山東教育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續寫教育奮進之筆的重要一年。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政策頻頻出臺,教育系統大事喜事連連不斷。我們一起回望,為的是2020更好出發!
  • 2019-2020年度《全球要事報告》的 全球十件大事
    作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後研究王憲磊小組今年《全球要事報告》的全球十件大事,比往年晚來了6個多月。十是中國即將創造全球減貧史上最好成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時勢造英雄。
  • 粵電集團2017年十件大事揭曉
    近日,一年一度的粵電集團「十件大事」評選活動順利結束,根據投票結果,集團2017年「十件大事」正式揭曉。   評選活動通過集團門戶網站進行投票,從15件候選大事中選出10件。集團廣大員工積極參與、踴躍投票,體現了對集團生產經營、發展建設、企業管理、改革創新等各項工作的關心,也見證了粵電集團在過去一年裡的發展業績,起到了很好的梳理總結、凝心聚力、鼓勁奮鬥的作用。
  • 2013中國合作經濟年度十件大事發布
    記者從6月21日在京舉行的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頒獎典禮現場獲悉:2013年中國合作經濟領域十件大事出爐,這十件大事既包括了合作經濟領域2013年的發展成績,又涵蓋了能影響合作經濟未來發展趨勢的政策和實踐。 2013年中國合作經濟領域十件大事具體包括: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
  • 「十三五」森林旅遊發展十件大事揭曉
    國家林草局1月18日揭曉「十三五」全國森林旅遊發展十件大事,分別是:一、森林旅遊成為林草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十三五」時期,森林旅遊遊客總量達到75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6.8萬億元。2016年至2019年,森林旅遊遊客量年增長率達到14.5%,佔國內旅遊人數的比例從27%上升到30%。從2017年開始,森林旅遊創造社會綜合產值超過萬億元,成為林草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19年的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18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2020年下半年,森林旅遊疫後復甦勢頭強勁,全年遊客量達到2019年遊客量的84.2%。
  • 2019年度大連文藝界「三個十」評選揭曉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黃鳳桐)日前,由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大連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主辦的2019年度大連文藝界有影響的「三個十」評選結果揭曉。王冬寒等10人獲評2019年度大連文藝界「十位有影響的人物」;水彩《1848》等10件作品獲評「十件有影響的作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等10項活動獲評「十項有影響的活動」;「金普情·大連心·中國夢」——大連籍著名作曲家經典作品交響音樂會等2項活動獲得2019年度大連「文藝活動推進獎」。
  • 2019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揭曉 數位化特徵明顯
    光明網訊(記者 黎夢竹)2019年我國金融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要求,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信息化成果豐碩。「2019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評審結果近日揭曉,「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等事件入選。
  • 2019年度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十件大事
    2019年度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十件大事 2020-05-07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1、民政部設立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促進慈善社工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民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要求,2019年2月,民政部新組建了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
  • 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2020年度「十件大事」揭曉啦
    2020年,是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建校十周年;2020年,是方洲綻放精彩之年!這一年,所有方洲人齊心奮力,同繪方洲炫麗年華;這一年,全體方洲人拼搏進取,共創方洲芳華美景!「2020年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十件大事」評選受到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經過大家的投票,評選結果正式揭曉啦!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3月3日,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當天,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出爐,該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是:中國多項提案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上獲通過,中方倡導全鏈條打非理念;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動;中國野外放歸揚子鱷120條,為迄今最大規模;野外引種大熊貓取得新進展,圈養大熊貓種群達600隻;中國基本實現10年植物保護戰略目標,居全球前列;我國最大候鳥越冬棲息地鄱陽湖舉辦首屆「國際觀鳥周」;中國成立亞洲象研究中心
  • 【東方網】上海「設計之都」發布十周年十件大事,四件都和這所大學...
    2017年,上海市設計學IV類高峰學科建設計劃正式啟動,同濟設計創意學院連續三年QS排名亞洲第一。上海自201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被授予「設計之都」稱號,至今已有10個年頭。在日前舉行的主題活動上,發布了上海「設計之都」「十年拾事」,即十周年十件大事,標示出上海「設計之都」10年建設發展的一個個重要軌跡。
  • 2019年我國「掃黃打非」工作十件大事
    人民網北京1月3日電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1月3日公開了2019年我國「掃黃打非」工作十件大事,其中包括組織開展五大專項行動、持續打擊涉黃網絡直播平臺、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加大對網絡犯罪打擊力度等。這十件大事是:一、第32次全國「掃黃打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2019年1月17日,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組長黃坤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2019年「掃黃打非」工作要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思想文化環境
  • 2019年度「感動海澱」文明人物揭曉!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  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  2020年1月3日  2019年度「感動海澱」文明人物正式揭曉!  當天下午,2019年度「感動海澱」文明人物頒獎活動舉行,王志勇、付英波、牟宏磊、李明愛、楊煦、範祥華、陳巖、段淑珍、黃樂平、戴韡等10位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湧現感人事跡的先進模範代表榮獲2019年度「感動海澱」文明人物獎
  • 2018—2019年度文水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典型名單公示
    關於對2018——2019年度文水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進集體名單進行公示的報告2018—2019年度文水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進典型申報工作啟動以來,各系統、各鄉鎮(辦事處)按照《關於做好2018——2019年度文水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進典型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
  • 2020,我們這樣走過——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2020年度十件大事
    對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而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體教職工用欣慰擦掉汗水,用成績振奮精神,總結十件大事,共同回味一起走過的2020。經過全體教職工民主投票評選,2020年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十件大事評選結果揭曉如下。一.深化內涵,美好教育
  • 「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揭曉 看看2019年都有誰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3月3日,封面新聞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日前評出。該活動由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一、《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政策支撐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回答「為什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一個什麼樣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怎樣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
  • 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公布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郭香玉)1月1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公布「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這十件大事分別是:  一、新修訂的《森林法》明確森林旅遊法律地位  12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修訂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態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適度開展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
  • 2019年度出版業十件大事和30本好書公布
    日前,由中國出版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舉辦,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從多方面解讀了我國出版業一年來的成績及發展趨勢,同時揭曉了2019年度出版業十件大事、十大人物及30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