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手機拍遍中國55處世界遺產,這次要拍家鄉的白沙堰

2020-12-10 騰訊網

「我不關心你怎樣謀生,只想知道你有何渴望,是否敢追逐內心夢想。」女詩人奧裡亞在詩歌《生活的邀請函》中這樣寫道。

「用手機鏡頭記錄世界,記錄中國,唯獨沒有好好記錄家鄉。」他是金華一名80後青年追夢人,名叫王劍波,手機攝影師,網名「神奇的哈利波哥」。

他決定補上「記錄家鄉」這一課。一個月來,他在婺城區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正在拍攝「白沙溪三十六堰」系列手機攝影作品。

白沙溪三十六堰是歷史悠久的古水利工程,距今已有1900多年。三十六堰古水利工程自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開建,東漢初輔國大將軍盧文臺帶領鄉民首築白沙溪堰,「以潭築堰蓄水,開瀆引水灌田」,築起三十六堰,覆蓋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受益農田27.8萬畝,至今仍有19座堰在發揮作用。

今年1月20日,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候選申報名單,福建天寶陂灌溉工程、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佛山桑園圍等4處,被列入候選名單。

王劍波說,作為金華人,想力所能及地做一點事,用手機攝影作品向外界講述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故事。這是他的新夢想。

一個人,一部手機

拍遍中國55處世界遺產

對王劍波來說,這並非一時興起。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其實,在他的故事裡,曾有過更大的壯舉。6年前,他還是一名留學生,在韓國首爾大學攻讀韓語專業。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王劍波敢想、敢做,有家國情懷。他很喜歡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016年,他隻身一人,去了41個國家和地區,行走12.6萬公裡,用手機記錄下52840個瞬間、錄製了2000多GB的視頻資料。

王劍波整理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作品《追逐》在一項名為「友愛國際攝影大賽」的國際攝影賽事中獲獎。

環遊世界的過程中,他一邊走,一邊在朋友圈裡發布手機攝影作品。漸漸地,點讚的人越來越多。一開始,有人問:「真的是手機拍的照片嗎?難以置信,好像比單反拍得還要好。」後來,有人乾脆問:「這些作品賣不賣?」再後來,他在朋友圈裡辦了一次小型拍賣會,10幅作品被一搶而空,賣了2萬多元。沒有專業背景和設備,甚至連專業藝術薰陶都沒有,業餘攝影師王劍波引起了國內許多媒體的關注。那段時間,他在國內多個城市舉辦了個人手機攝影展。2018年1月,他推出了《單純的追逐單純的快樂》一書,收錄了自己滿意的手機攝影作品。

王劍波也想把中國的文化傳遞給世界,但他一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機緣巧合,因為手機攝影,他結識了知名攝影家逄小威。彼時,後者正在奔波,用鏡頭留住山河記憶,拍攝100位100歲抗戰老兵的人物。

逄小威的家國情懷給王劍波留下深刻印象。於是,這位年輕的手機攝影師突然找到了答案:「我們所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一如滿頭白髮卻還在四處奔波的逄老師,仍在努力為這個國家留住一份山河記憶。」

拍什麼呢?既能反映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又能讓老外看得懂。他一想,那就拍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吧。目前,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義大利並列,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一年,一個人,一部手機,他單槍匹馬走南闖北,在可可西裡等藏羚羊出現,一等好幾天;行走在路上,最多的一天走了3.8萬多步。

他拍攝了55處世界遺產、118個地方,整理出88707張照片,才發現,再多影像也不及現實之美的十分之一。2019年11月9日,王劍波在人民日報社的神州書畫院舉辦了一場名為「瑰麗山河炫美中華」個人手機攝影藝術作品展,他說:「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是一個普通中國青年送給祖國母親的一份禮物。」如果不是疫情影響,他原本計劃去海外辦展。列支敦斯登國家博物館亞太區總代表Cynthia Li將他的手機攝影作品發給歐洲一些國家的博物館負責人。Cynthia Li告訴王劍波,他的歐洲同行們非常感興趣,邀請他去歐洲辦巡展。

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院長劉君慧這樣說:「作為當代青年藝術家,王劍波用腳步丈量神州山河,用一部小小的華為手機展現萬千風光,展現的是青年人的文化底蘊和家國情懷,令我們備受鼓舞。事實上,這次展覽更為深刻的價值,是希望大家能看到一個年輕人眼中鮮活、生動的中國。」

「白沙三十六堰」

是他心目中的一塊家鄉瑰寶

這一次,王劍波的鏡頭,對準了家鄉。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堅持用手機記錄,只是,對象在變換。鄉愁裡有他的初心,這份鄉愁就像是慈母手中那根線,拽著他,走得再遠,都會回家。

「看世界看中國,回頭再看家鄉。才會感覺到,什麼才是家鄉最寶貴、最亮眼的東西。」白沙溪三十六堰便是他心目中一塊家鄉瑰寶。

「白沙溪三十六堰延續1900多年,還能夠發揮作用,一如都江堰。而且白沙溪的風光相當秀美,有的地方甚至能拍出九寨溝的感覺來。」這讓他喜出望外。

一個月來,他三天兩頭往南山深處跑,一拍就是一整天,穿梭在溪灘的碎石之間。有一次,記者跟他一起去拍白沙溪,他身手矯健,一眨眼就沒人影了。為了獲得更好的拍攝角度,兩米多高的堤岸,他毫不猶豫就跳了下去……全長65公裡的白沙溪,他一段一段拍過去。不知不覺,天就黑了。

國內很多人還不了解白沙溪三十六堰,王劍波打算,拍完這個專題,再去北京辦一次展覽,讓更多人領略這處婺城文化地標的風採,將家鄉文化推介出去。將世界風光帶回來,助中國文化走出去,王劍波有不少實踐經驗,他希望能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婺城區文聯主席沈根新表示,目前,婺城正深入挖掘「白沙文化」,講好白沙故事,進一步打響白沙溪三十六堰的知名度。通過手機攝影來展現「白沙文化」,藉手機攝影師王劍波的視角,來傳播婺城文化,是一種創新,也很接地氣。

「希望通過他的拍攝和吆喝,讓家鄉文化走出去。我們也樂見更多有情懷、有創意的年輕人投身家鄉的文化事業,為家鄉的文化傳播貢獻力量。」沈根新說。

金華日報記者:許健楠

編輯:戴翔 審核:許珂 監製:李英昌

相關焦點

  • 他用手機拍遍中國55處世界遺產,這次要拍家鄉的白沙堰
    「用手機鏡頭記錄世界,記錄中國,唯獨沒有好好記錄家鄉。」他是金華一名80後青年追夢人,名叫王劍波,手機攝影師,網名「神奇的哈利波哥」。 他決定補上「記錄家鄉」這一課。一個月來,他在婺城區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正在拍攝「白沙溪三十六堰」系列手機攝影作品。
  • 一個人一年一部手機,拍遍中國55處世界遺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一個人,一年時間,環遊中國20個省、4個自治區、2個直轄市、1個特別行政區,用一部手機拍下88707張照片,網羅中國所有55處世界遺產中的118個點。
  • 中國55處世界遺產圖片展在京舉辦
    中國世界遺產皖南西遞宏村由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舉辦的「魅力山河 炫美中華」——中國55處世界文化遺產攝影藝術展近日在京舉辦。參展的140多幅圖片系王劍波用手機拍攝,旨在向世人傳播中國世界遺產的厚重與精彩。王劍波歷時一年,足跡遍及55處中國世界遺產118個地方。「世界遺產是聯合國評選的,是世界人民公認的;而世界遺產不僅僅是中國的,更是全人類全世界的。我用手機記錄中國的世界遺產,通過展覽讓世人了解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自然風光。」這便是王劍波此番行走的初衷。
  • 55處世界遺產!義大利與中國並列世界第一!
    當地時間7月7日,義大利起泡酒產區科內利亞諾(Conegliano)和瓦爾多比亞德內(Valdobbiadene)的普羅塞克山(Proscecco)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55處世界遺產!義大利與中國並列世界第一!
    當地時間7月7日,義大利起泡酒產區科內利亞諾(Conegliano)和瓦爾多比亞德內(Valdobbiadene)的普羅塞克山(Proscecco)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時間:2019-07-07 1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時間:2019-07-07 1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55處世界遺產今生必逛完|世界遺產|中國-社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55處世界遺產今生必逛完 剛剛!我國良渚古城遺址申遺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成為世界第一!
  • 中國世界遺產55處,總數世界第一
    《世界遺產名錄》收錄了全球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或自然景觀目前,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位居世界第一!(37處)1、長城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9、中國絲綢之路201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世界遺產55處全名單一覽!
    截止至2019年7月5日,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一、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加上7月5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我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
    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天寶陂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天寶陂(6月9日攝)。龍首渠引洛古灌區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龍首渠引洛古灌區(12月1日攝)。
  • 最新清單,中國55處世界遺產
    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中國於1985年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從1987年首次申遺成功至今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是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和義大利並列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世界遺產分布示意圖圖中標註的是哪些世界遺產和地理君一起了解一下
  • 中國世界遺產名單中英文對照版來了!55處全!
    點擊上面的藍字 關注 學樂英語SCHOLASTIC近兩天,【中國世界遺產全名單】成了微博熱點!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境外媒體稱,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大會於6日宣布,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其外圍水利系統是中國至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壩系統之一。代表了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貢獻。  此外,江蘇鹽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在5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另據路透社7月5日報導,在伊拉克遊說數十年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投票,將巴比倫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增至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7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前一天,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也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增加一處,總數增至55處,位居世界第一。
  • 最新清單,中國55處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是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和義大利並列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世界遺產分布示意圖圖中標註的是哪些世界遺產和地理君一起了解一下▼01長城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
  • 55處全名單!中國世界遺產總數第一
    55處全名單!中國世界遺產總數第一", "url":"https://www.cqcb.com/shuju/2019-07-09/1731971.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shuju/2019-07-09/32f6c9dcc6639032a1917d3eac62cca6.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1731971
  • 55處!世界遺產總數中國第一!我們遼寧有……
    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處 總數位居 世界第一! 一個短片帶你領略中國世界遺產風貌 視頻來源:華聞周刊 看完短片 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境外媒體稱,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大會於6日宣布,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其外圍水利系統是中國至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壩系統之一。代表了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貢獻。  此外,江蘇鹽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在5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另據路透社7月5日報導,在伊拉克遊說數十年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投票,將巴比倫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世遺總數第一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原標題:詳訊: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中國世界遺產數量世界第一新華社巴庫7月6日電(記者廖冰清)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繼續進行,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當天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