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0萬年到25億年,這些古老生物都是誰?

2020-12-23 人文遊記

「活化石」排座次,誰比誰更老?

▲ 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通過化石一窺地球曾經的模樣,但是,還有一些幸運兒,在跨越了萬億年後,依然活在我們身邊。

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生命曾經歷過多次大滅絕事件,如今,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的物種,99%以上都已經滅絕了,但總有一些幸運兒倖存了下來

這些古老的物種從遙遠的過去走到今天,卻能一直保持著祖先的樣子,就好像是坐著時光機穿越過來的一樣。古老物種的歷史,甚至能追溯到25億年前,它們都是誰呢?

01 活了1000萬年的中華秋沙鴨

大約1000萬年前,第三次冰河期讓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鳥類物種滅絕,中華秋沙鴨幸運地逃過了厄運,這讓它登上了地球上最古老野鴨的寶座,被稱為「鳥類活化石」

中華秋沙鴨雖然是中國的特有種,但它的名字中的「中華」兩字並不是這麼來的。它的發現者——英國人約翰·古爾德,在1864年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覺得它頭上的雙冠羽特別像清朝官員帽子後方的花翎,所以才為它起了這個名字。

▲ 中華秋沙鴨像清朝官員帽子樣的雙冠羽

中華秋沙鴨喜歡乾淨的水域,所以每當一個地方出現了這種珍稀的鴨子,就直接證明了這裡的水質很好。它們以魚、貝類,甚至是青蛙為食,但和大多數鴨子不同的是,它們從不築巢,而是選擇在現成的白楊或椴樹的樹洞中產卵。

▲ 2017年11月25日,重慶江津,國寶級珍稀鳥中華秋沙鴨飛抵重慶市江津區筍溪河、綦河江津段兩岸越冬。

河水的汙染,過度的捕魚,森林的砍伐,讓中華秋沙鴨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如今,已很少有人能夠看得到這種冰河時代的古老倖存者,因為全世界的中華秋沙鴨加起來,數量也只有3000-3500隻,所以它又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02 活了5000萬年的針鼴

你是否知道,《神奇動物在哪裡》裡喜歡偷金閃閃東西、吸粉無數的小動物嗅嗅,是一個擁有5000萬年歷史的物種麼?

▲ 《神奇動物在哪裡》裡的嗅嗅,喜歡金屬製品。

嗅嗅的原型,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的獨特動物——針鼴。它憨憨的模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在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上,它就和笑翠鳥、鴨嘴獸一起擔當起了吉祥物的角色。

▲ 針鼴吉祥物「MillIe」。

針鼴和鴨嘴獸一樣,都是進化不完全的哺乳動物,所以它們是研究動物演變的「活案例」。針鼴和鴨嘴獸都單孔目,它用一個洩殖腔實現了尿道、肛門和產道三者的功能,這種結構是爬行動物的特徵,而且,針鼴和鴨嘴獸一樣,都是卵生的,這也與哺乳動物胎生的方式不同。

▲ 針鼴。

但是,與冷血的鱷魚、蜥蜴不同的是,針鼴是個「半吊子」溫血動物,在一天的時間裡,它的體溫上下變化的幅度能夠達到5攝氏度,這可不是進化完全的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的。

針鼴看上去就像個大號的刺蝟,它們在面對緊急的威脅時,表現得也和刺蝟一樣,會把一下子把全身蜷縮起來,用外面的尖刺保護自己。雄性針鼴的腳上還長有一根叫作「毒距」的尖刺,不過裡面的毒腺已經退化,只能實施物理防禦了。

▲ 蜷縮成一個球的針鼴。

最為人驚奇的,還要數針鼴強大的交配能力。雄性針鼴的生殖器有4個頭,一次交配時會使用兩個,輪番射精以保證精子的活力,就像一架小型機關槍,科學家至今也沒想明白這種進化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憨憨的針鼴。

澳大利亞作為獨立的一塊大陸,存留著許多奇特的遠古時代的生物,針鼴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這片大陸也被科學家們欣喜地稱為:「活化石博物館」。

03 活了1億年的蜜蜂

如果你覺得活化石都是長相特殊、距離我們的生活很遠的物種,那就大錯特錯了。早在約1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響起了蜜蜂(Honey Bee)的「嗡~~嗡~~」聲。

是先有的蜜蜂,還是先有的花?這個問題早已有了答案。

▲ 古老的動物——蜜蜂。

大約1.5億年前,開花植物(被子植物)開始出現在大地上,與裸子植物低效的靠風傳粉不同,被子植物把粉「放」在了花裡。花粉營養豐富,富含糖分和胺基酸,是極佳的食物。

在蜜蜂出現之前,昆蟲就已經開始為花授粉了。和今天的蜜蜂採蜜不同,原始的花只有花粉,沒有花蜜。所以,當時的昆蟲會趴在花上大嚼一通花粉,它們嘴裡的碎屑和身上粘上的花粉就會隨之傳播出去。

▲ 玉蘭是一種古老的開花植物,它就沒有花蜜,只有花粉,幫玉蘭繁殖的甲蟲,都是衝著花粉來的。

在那個時候,蜜蜂的祖先還沒有開始吃花粉,而是在吃肉,或許它們從其它昆蟲的身體上吃到了殘留的高熱量花粉,於是慢慢地,它們也學會了吃素

後來,被子植物進化出了更為「好吃」的花蜜,蜜蜂的口器也隨之從原始的咀嚼式口器變為了嚼吸式口器,身上的毛還進化出了花柑籃或花粉筐等結構。

▲ 停留在花上的蜜蜂,可以清晰地看到腿外側的花粉筐。

在6600萬年前的那場恐龍大滅絕後,在蜜蜂等昆蟲的幫助下,被子植物得以迅速恢復,讓地球重現生機,可以說,我們今天之所以存在,也有蜜蜂的一份功勞

04 活了3億年的蟑螂

沒錯,讓我們討厭的蟑螂,甚至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佔領」地球了。

3.2億年前,地球正處於大氣含氧量很高的石炭紀,那時的昆蟲,體型都很大,比如巨脈蜻蜓,翼展能達到1米,跟現在的老鷹一樣。可是據科學家模擬,蟑螂的祖先最大也只有9釐米左右,甚至不如現在的一些熱帶品種大。

▲ 蟑螂無時不在。

大約2.5億年前,盤古大陸的形成引發了5億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火山噴發,隨之而來的大滅絕中,有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中生物消失,然而,蟑螂的祖先卻憑藉著雜食性、小體型和高繁殖力這三大能力,扛過了這場自然的浩劫。

▲ 蟑螂很難被餓死,餓極了它們甚至會吃掉同類。

幾億年來,蟑螂的樣子基本上沒什麼變化,人們在化石裡見到的蟑螂,和今天你家房間裡的蟑螂基本上是一個模樣。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蟑螂,已經不具備它們祖先的飛行能力,我們平時看到的蟑螂「飛行」,其實都是從高處跳下來時的滑翔,它的翅膀已經不足以讓自己從地面飛向高空了。

▲ 琥珀裡的蟑螂。

蟑螂的結構雖然簡單、原始,但它卻能跑能鑽,從不挑食,繁殖力還特別超群,怪不得幾億年來它們可以一直「不思進取」。或許再過幾億年,今天文章中的所有動物都可能會滅絕,人類甚至也將不復存在,但蟑螂卻能頑強地活下來。

05 活了5億年的鸚鵡螺

在鸚鵡螺身上,我們深切的體會到了什麼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4.5億年前的奧陶紀,地球的氣候溫暖潮溼,海平面比今天高出幾百米之多。在這片生機勃勃的海洋裡,生活著一種當之無愧的霸主——直錐鸚鵡螺

▲ 奧陶紀時的海洋,其中巨大的圓錐形的生物是直錐鸚鵡螺,它們是當時海中的霸主。

直錐鸚鵡螺誕生於5億年前的寒武紀,它雖然叫螺,但其實不是螺,而是烏賊的祖先。簡單的說,我們可以把烏賊理解為脫了殼的鸚鵡螺。

直錐鸚鵡螺誕的外殼就像一個錐子,這種流線型的結構非常適合它在海裡快速的遊走和捕抓獵物,同一時期的海洋生物,如三葉蟲、筆石等等,都是它的盤中餐,同時,堅硬的外殼為它提供了充足的保護。你很難想像,那個時候的一個螺能長到11米長,看起來就像一枚小火箭。

▲ 板足鱟類,體長可達2米,是奧陶紀唯一可以與直錐鸚鵡螺抗衡的生物。

在直錐鸚鵡螺面前,我們今天見到的鸚鵡螺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它殼的結構更抗壓,吃的也少,所以在奧陶紀晚期由超新星爆炸所引發的大滅絕中,鸚鵡螺存活了下來,而曾經的霸主直錐鸚鵡螺,則從此一蹶不振,成了瀕危物種,直到2.5億年前的三疊紀,它們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海中的鸚鵡螺。

5億年來,鸚鵡螺並未發生多大的變化,但仍能在一次次的大滅絕中倖存下來,科學家們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它無論是生活還是繁殖,都是在幾十到幾百米深的海底下完成的。當外面的世界洪水滔天的時候,它們頭頂的海水就是一道天然屏障。

▲ 因為鸚鵡螺的殼十分美麗,所以它也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威脅,瀕臨滅絕。

鸚鵡螺雖然活的低調,但在人類世界它的知名度卻很高:潛水艇的上浮和下沉,就是模擬鸚鵡螺的氣室構造,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裡》裡的潛艇,以及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都叫鸚鵡螺號。

06 活了25億年的藍藻

和已經延續了25億年的藍藻相比,前面的生物都只能算是小字輩,它們之所以能誕生在這個地球上,還要歸功於藍藻的出現。

▲ 小物種,改變大世界。

在藍藻出現之前的10億年裡,地球上的單細胞生物們都在進行無氧光合作用,它們使用地質運動時從地球深處噴出的是硫化氫作為原料,硫化氫裡的氫原子很容易被剝離,合成有機物,但這種反應的最終產物是硫,而不是氧氣。

▲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熱泉,它的水由於細菌而呈現五彩斑斕的顏色,這種環境與原始地球的環境相似。

但是,隨著地質活動逐漸趨於穩定,來源於地下的硫化氫越來越少了,終於,在25億年前,藍藻出現了!它們選擇了地球上大量存在的水作為原料,隨之排出了大量的氧氣。

▲ 西澳大利亞海岸的藍藻生長殘存的疊層石骨架,這些藍藻,就是最早的有氧光合作用者。

隨著氧氣的不斷富集,低效、生長緩慢的厭氧生物成為了隱秘於角落的棄子,地球為更為高效的、採用有氧代謝的好氧生物搭好了舞臺,成就了我們今天絢麗多彩的世界。

如今,在我們身邊的江河湖泊中,都可以找到藍藻的存在,甚至在85℃以上的溫泉裡,和終年積雪的極地上,也有它們的身影。25億年,是超越了我們想像的時間跨度,世界已然經歷了無數次滄海桑田,藍藻卻仿佛是在默默地證明著生命的韌性,一代代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距今5.5億年!這些是我們星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腳印
    科學家們在化石記錄中發現了他們認為最古老的動物足跡,發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古老痕跡,這些痕跡在5.5億年前的泥土中留下了印記。這些地道被保存在洞穴附近,在中國南部一個豐富的化石保護區燈影組中發現,這是第一個證據,證明了一個古老的叫做雙翅類的動物群早於寒武紀爆發。這場「爆炸」——大約在5億4100萬年前點燃——見證了動物門的多樣化傳播在長達2500萬年的時間內迅速出現。
  • 2.5億年前,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過去,由於統計尺度較粗,二疊紀生物大滅絕曾被認為發生在很長的時間(大約1000萬年)內。後來,經過進一步研究,科學家發現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分為兩個階段:一次發生在瓜達魯普世末(約2.6億年前),可能與當時的峨眉山玄武巖大規模噴發有關;另一次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約2.5億年前)。「目前通常所說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是指發生在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生物滅絕事件。」張華說。
  • 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地球已經在太陽系中存在了大約46億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地球上的生物也經歷了多次的更迭,對於人類最為熟悉的,恐怕就要屬6500年前的恐龍滅絕,這也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不過,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的滅絕並不是全部消失了,有一些生物憑藉自己的超強生命力活了下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
  •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你都不敢相信是它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們對於生物的了解也越來越透徹,因為有了現代科技,我們可以通過科技產品去測定它是來自於哪一個時期的,比如,科學家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知道了恐龍是來自億萬年前的生物,這就是現代科技的實力。
  • 西伯利亞古老生物屍體紛紛現身,有5萬年時間,專家:人類要當心!
    西伯利亞古老生物屍體紛紛現身,有5萬年時間,專家:人類要當心!
  • 史上最大恐龍滅絕案發生在2.5億年前 持續20萬年
    據介紹,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但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比起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一次生物集體滅絕案,恐龍滅絕的規模要小得多。  2.5億年前,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陸地生物都在「短期」內忽然神秘消失,大量的生物「蒸發」殆盡,整個海洋、陸地都陷入死寂的狀態。
  • 全球十大最古老動物 蝌蚪蝦存活2.2億年
    &nbsp&nbsp&nbsp&nbsp5月12日消息,全球十大最古老動物,蝌蚪蝦存活2.2億年。很多動物們都在歷史的歲月中消失,這是歷史發展的選擇,但是也有一些生物經歷過殘酷的生存挑戰,活到了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全齊十大最古老生物吧。
  • 鯨魚活了450萬年,尼安德特人活了幾萬年,生物滅絕期是註定的?
    地球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適應能力很強的生物,它們存續的時間長達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比如恐龍。也有一些物種存續的時間只有短短幾萬年,甚至是幾千年。根據研究,藍鯨已經有450萬年的歷史了,而尼安德特人只有短短幾萬年的歷史,如今已滅絕。那麼什麼會影響一個物種在地球上的存續時間呢?
  • 美紐約州現世界最古老化石森林 可追溯到3.8億年前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美國紐約州的一個砂巖採石場中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化石森林,這將為樹木如何改變地球提供新的研究依據。據報導,在開羅鎮上發現的這片森林跨越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乃至更遠的地方,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3.86億年前。它是迄今為止僅有的三個已知泥盆紀化石森林之一,比位於紐約州吉爾伯亞(Gilboa)的已知最古老化石森林還要早200到300萬年。卡迪夫大學地球與海洋科學學院的克裡斯·貝裡說:「這些化石森林非常稀有。」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綠藻:已有10億年歷史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 美媒稱,在中國發現的有10億年歷史的綠藻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綠藻。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月24日報導,由於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代海藻,科學家或許距離確定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何時開始形成又近了一步。科學家們在英國《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上描述了這種植物的化石。
  •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是什麼?
    藍藻應該是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生物,有35億年的歷史,現在全世界海域廣泛分布。藍藻是一種原核生物,全世界存在2000多個種類,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批生物,在距今33~35億年前,就有了藍藻的身影。地球大氣經過15~20億年的改造,氧氣含量逐漸上升到10%~15%,一些原核生物進化成真核生物,生物的多樣性開始凸顯。
  • 3.85億年,全球最古老森林化石現身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古生物· 3.85億年前的全球最古老森林化石現身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上出現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導致恐龍滅絕,而在450年前,人類才由此誕生,不過現如今的地球還是有很多古老的生物,生存了下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就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些生物卻能夠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生活到了現在。
  • 地球上最古老樹木:潘多樹有8萬年歷史(組圖)
    由一顆小樹苗發展到一個龐大的家族,佔地105英畝(約合424914平方米),由基因相同的樹構成,它們由一個根系統連接。枝系龐大的「潘多」至少8萬年前就開始萌發了,當時我們人類祖先還居住在非洲。但也人有認為,這片林地可能有百萬年的歷史,這意味著潘多比最早的智人要提前80萬年。重達6615噸,「潘多」還是地球上最重的生物體。這張照片由雷切爾·蘇斯曼拍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圖片之一。
  • 南京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銀杏木化石 距今約1.6億年
    王永棟介紹,之前,古生物學家在距今2.5億年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不少類似的銀杏葉片化石;而與現代銀杏有關的銀杏屬葉子和果實化石,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但是,銀杏木化石,也就是莖幹化石之前的記錄是1.2億年的白堊紀早期。「相比於保存較多的葉片化石,銀杏的樹幹化石發現得最少,所以非常稀有。」  不過,這次王永棟他們的發現,刷新了紀錄。
  • 大峽谷山崖崩塌,露出一串最古老足跡,有約3億1300萬年歷史
    大峽谷山崖崩塌,暴露出的一串最古老足跡,有大約3億1300萬年歷史Earliest animal footprints were revealed in Grand Canyon美國大峽谷(Grand Canyon),一個地質學(geology)教授在漫遊途中
  • 盤點地球上最古老生物 美國女攝影師為超過2000歲的生物拍照留念(圖)
    說起世界上活得最長久的生物,你想到了什麼?最近,藝術家兼攝影師的蕾切爾·薩斯曼將自己十年來的拍攝成果,以及研究、尋訪這些古老生命的經歷結集成冊,出版了攝影文集《世界上最長久的生命》。這是首次有人從存活時間的角度來整理地球上的生物,薩斯曼的計劃在科學界和藝術界都得到了積極肯定。
  • 2億年前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
    你知道在遠古時期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嗎?普莫諾蠍體長可達70釐米,具有極強的毒性與攻擊性小蹄馬奔跑速度及極快,是現在馬類的祖先雙齒翼龍擁有大型頭顱骨,2億年前亞歐大陸的一種爬行動物,一種水陸兩棲的掠食性動物,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大陸冠鱷獸體形與成年公牛極為相似,頭頂有著明顯的角狀結構,2.6億年前亞搜大陸最大的陸地生物厚頭龍體長可達4.5米,頭部長著一個巨大的肉瘤,生存於2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
  • 地球上現存的十大最古老的生物!
    曾經地球上都有著什麼,以我們現在的科技也都無法探索到過去,不過隨著對地球的開發,我們人類也不斷發現了那些至今仍生存著的史前生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曉在世界各處角落裡,那些最古老的動物們。1、 皺鰓鯊皺鰓鯊為一種生存接近1.5億年原始的鯊魚。
  • 聰明蟹將成智商最高生物500萬年後人類逃離地球
    南方網訊 在美國《探索》頻道最近播出的記錄片《狂野的未來》中,16名世界科學家對500萬年後的地球狀況做出了大膽的預測,科學家們不僅僅是在猜測或進行奇妙的想像,他們是根據從動物學到地質學的多種專業理論來推演地球生命的進化,描繪數百萬年後地球上可能存在的各種生命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