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江邊】東方三月踏春遊,又見江邊木棉紅

2021-03-01 海南東方旅遊

有一種遇見,像一朵花開,

沒有驚豔的開場,沒有華麗的告白。

一如,春遊東方,

遇見江邊的木棉紅。

江邊鄉位於海南東方市,距離市區68公裡,是東方市黎族、苗族的聚居地,擁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以及古老的船型屋村落,是東方鄉村旅遊的首選之地。

陽春三月,

是江邊木棉花開的最美季節,

也是江邊春遊的最好時節。 

在路邊,在田野,在河岸,在山崗,

隨處可見的木棉花,

裝飾著江邊這片淳樸的土地和天空,

讓踏春的遊人賞心悅目。

 江邊木棉紅,

是東方鄉村旅遊的一大看點。


木棉花開時,便是一年春耕時,

田園上,春光無限,

春耕的景象,原始、樸拙、閒逸而悠然,

令人驚嘆,卻又為江邊鄉野的原色之美所折服。

沒有絢麗的畫筆,只需輕柔的一抹紅,

木棉花就這樣給天空賦予了色彩和生命,

輕描淡寫,卻讓人為之動情,

東方自然風光之美亦是如此簡單而純粹。

在江邊賞木棉,

除了讓你驚豔於那火紅的盎然春色,

和淳樸秀美的鄉村田園風光,

偶爾闖入的「搶鏡者」,也會給你無窮妙趣。

江邊木棉花,嬌嫩而輕柔,

沒有俗氣,沒有浮華,

蘊含著一種鄉村田園特有的寧靜和純美,

駐足靜賞,可讓人忘卻塵世紛擾,心歸自然。

在江邊,除了觀賞木棉花,

白查村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白查村是海南船形屋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村之一,

也是海南黎族最後一個古村落,

被譽為黎族人最後的精神家園。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人最古老的居所,

擁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是黎族傳統建築技藝的載體

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


船型屋由竹木、茅草、泥牆搭建而成,

原始簡潔,樸素無華,

走進白查村,感受著淳樸的民俗風情,

可讓人內心寧靜,了無雜念。


破落的穀倉,

泥牆斑駁,卻依然堅固。

簡陋的茅草房,

黎家風情遺韻猶存。

江邊與天安鄉、東河鎮交接,周邊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六體連榕、雅龍小桂林、大廣壩和俄賢嶺,是江邊鄉周邊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江邊鄉周邊景點一日遊線路推薦

江邊白查村——天安六體連榕——雅龍小桂林——大廣壩——俄賢嶺

相關焦點

  • VR全景:(樂東)不想顯露的江邊仙景因木棉提前 紅了
    VR全景:(樂東)不想顯露的江邊仙景因木棉提前紅了https://view.vrhainan720.com/#/panoview/50510?
  • 農村俗語:「三月三九月九,神仙不在江邊走」是什麼意思?
    在湖南還有完整版的諺語「神仙難過正二月;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四月八,凍死鴨;五月五,凍死老黃牯;人是有毛蟲,六月怕北風;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坳;八月秋涼,移火進房;十月中,梳頭洗臉莫當風……」,總結了一年中天氣變化的規律,是以前的「天氣預報」。
  • 開州:小江邊的楓林紅了!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熊威 時下已是入冬,重慶開州小江邊的楓林差不多也該紅了。據悉,每年11月,正是小江紅楓最美的時節。數年之後,這些紅楓長大了,繁衍了,成林了,冬日裡,更是「紅」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時候,當地村民把紅楓零散地種在自家山田上,根本不成片。沒想數年之後,這些紅楓長大了,漸漸形成了綿延小江數公裡的紅楓林。冬日裡,更是「紅」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年11月左右,隨著三峽工程蓄水,小江水位也跟著漲到了175米。
  • 【君說花草】春雨浸潤木棉紅
    每逢春季,我總是期盼氣溫平穩回升,能觀賞到所有木棉樹同步開花的盛景,流連韓江邊木棉花開花落的時光。來潮州十餘年,不斷有故友想到訪我的第二故鄉,木棉盛開的季節便是我的「接待季」,誠邀北人「望朱顏」,與舊友一起分享木棉呈現的視覺盛宴,其樂無窮!
  • 橋頭又見木棉紅
    遠遠地,見北丫小橋頭,一樹鮮紅的花點亮眼眸。那是棵好大的樹呀!粗壯,滿懷抱不住;虯枝參天,高過近旁的四層樓。一樹木棉花朵碩大,血一般紅。一朵朵、一簇簇,擠擠挨挨,重重疊疊。一時間,《致橡樹》中有關木棉的那些詞語一下子躍入腦海。我脫口而出:「這就是木棉花」! 在此後十來年的日子裡,數不清有多少次從那棵樹下經過,獨自或者結伴。花開花落,葉綠葉黃。
  • 夕陽西下,是江邊最美的時刻
    攝:鍾雪峰
  • 又見昌江木棉紅
    2019年的正月十一 ,多年的同事夫妻倆兒,開車載著我們夫妻和嶽母,踏上了賞紅木棉之旅。依據網上看木棉攻略介紹,昌化江的紅木棉有三種景觀:鐵道木棉紅;梯田木棉紅;江水木棉紅。在導航小姐的引領下,我們進入了叉路鎮,然後直奔第一個景點~排岸村。此時我們心裡都有些小激動。可是到了一個岔路口,導航小姐此時卻掉鏈子了,就是不說話。沒辦法,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條路繼續前行!剛走了有1千米,道路已經到了盡頭,該轉彎了。路邊還出現了一個看木棉的指示牌。
  • 西沱撈起了來自樂山的「網紅竹」 準備移栽打造江邊景點
    「西沱地理位置特殊,江邊回水將上遊大量漂浮物衝到岸邊。因此,這段時間,西沱江邊很熱鬧,除了順流而下的『二熊』,我們還打撈起了四川樂山的『網紅竹』,並將其移栽到了江邊廣場。」譚紅建說。但由於當時時間太早,我沒有船,江邊打撈雜物的工作人員也不夠,因此只能眼睜睜看著『二熊』順流而下。」譚紅建說。據了解,西沱境內洪水一直在保證水位線以內。但由於西沱地理位置特殊,江邊有一回水沱,上遊漂浮物,大多會在這裡匯集。因此,西沱迎來了「二熊」匆匆到此一遊,也迎來了沿江而下的四川「網紅竹」。 而譚紅建作為鎮上居民,和一名攝影愛好者,其見證並記錄了熊和竹子。
  • 絕句 江邊踏青罷 [唐代]杜甫
    絕句  江邊踏青罷  [唐代]杜甫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jīng]旗
  • 最美的江邊夜景,美不勝收
    正好,昨天帶小寶去我們小區後面的江灘玩了幾小時,照了幾張江邊的夜景。每年的夏天,我們周圍的居民都有一個愛好,就是晚飯後喜歡拖家帶口的湧到江灘上面去。帶小孩在江邊玩,吹著江邊的晚風,看著孩子像一隻小鳥一樣的在江邊蹦蹦跳跳,感覺自己的心情都會跟著莫名的好起來。生活中的所以不快,只要每天在江邊走一走,感覺都可以拋到九霄雲外了。昨天江邊的晚霞特別特別美,我忍不住用手機留下如此美景。
  • 金沙江邊哄魚
    脫離人們常規認識裡面釣魚、網魚的範疇,哄魚的整個過程不用魚鉤,一個塑料盆或鐵盆、一根順手的木棍、一條棉線、一串蚯蚓、一個不深的江邊淺灘即可。在應季的時候,當地的村民或獨自或邀約三兩親朋好友,更有甚者會全家總動員,自發來到臨近的金沙江邊,江水涼上帶來的酒水飲料,開始哄魚野炊,久而久之哄魚成了江邊乾熱河谷地帶村民消夏避暑的一種方式。
  • 明日頭七 「東方之星」福建遇難者家屬將可到江邊弔唁
    在今天(6月6日)召開的第12次發布會上,救援前方指揮部公布:截至中午12時,長江「東方之星」客船沉沒事件已確定396人遇難,46人失蹤。
  • 重慶:民眾在江邊觀看洪水過境
    2020年8月19日,重慶磁器口古鎮,民眾在江邊觀看洪水過境。重慶:民眾在江邊觀看洪水過境。重慶:民眾在江邊觀看洪水過境。重慶:民眾在江邊觀看洪水過境。重慶:民眾在江邊觀看洪水過境。
  • 錢塘江退潮,江邊現大量「泥魚」,市民撿回家
    然而近日,在錢塘江邊的灘涂淤泥裡,卻有許多「泥魚」現身,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看、捕捉... 令人頗感驚奇的是,這些魚不在錢塘江的波浪裡遊弋,而是在江邊的泥坑裡「鑽來鑽去」... 錢塘江裡還有這種魚?
  • 《電影手冊》:江邊旅館,洪尚秀的最後一段旅程
    作為原編輯部辭職前的最後一期法國《電影雜誌》中,有一期評價洪尚秀《江邊旅館》的影評,它同樣也在第一屆平遙作過展映。 《江邊旅館》裡的人物,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像民謠裡唱的那樣,江邊的旅館是苦難的靈魂的棲息地:詩人與許久不見的兩個兒子碰面,兩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子試圖忘記一段悲傷的愛情。
  • 滇藏線香格裡拉與德欽交界處,洶湧的金沙江邊,一座拉索橋紀念地
    滇藏線香格裡拉與德欽交界處,洶湧的金沙江邊,一座拉索橋紀念地,紀念的是紅二、六軍團的紅軍將士,1936年4月途徑香格裡拉,19天後跨過金沙江繼續北上抗日的一段崢嶸歲月。滇藏線香格裡拉與德欽交界處,洶湧的金沙江邊,一座拉索橋紀念地,紀念的是紅二、六軍團的紅軍將士,1936年4月途徑香格裡拉,19天後跨過金沙江繼續北上抗日的一段崢嶸歲月。
  • 錢塘江邊小小孩騎車的好地方
    天氣漸漸涼爽起來,又可以帶娃去江邊騎車啦。錢塘江邊是跑步騎行的好地方。我尤其發現了一個好地方,鋪了塑膠跑道,非常適合小小孩騎平衡車,摔倒了也不疼。位置就在三橋附近江邊,蓮花碗的對面。那邊有個地面停車場,每次把車停在那。這次大概是今年第五次帶娃去騎行了。
  • 龍遊江邊漫道,串聯無限風景
    而夏季裡,幾個少婦在江邊分頭尋尋覓覓撿拾螺螄以給家人備一道美食,這又是多麼溫情的畫面!驛前村從繁華歸於寧靜春夏之交,乍暖還寒。那日傍晚,細雨綿綿,在虎頭山大橋至龍遊大橋之間的漫道上,人們三三兩兩撐著傘或徐或疾行走著,愛美的女人們不懼寒冷身著薄薄的多彩的衣裙飄飄若仙。
  • 誤入悠閒處,在五指山的江邊,喝一杯露天老爸茶
    市區主幹道的路面建築依稀還是90年代的樣子,兩側商鋪多見「野生靈芝」的字樣。是夜,我們在摩的師傅的帶領下,在江邊的一家餐館吃飯。江邊一排餐館,餐桌擺在露天,吹著江風,無漁火,也無愁眠,周遭都是談天說地的熱鬧,羨慕死我們這兩個深居三亞的人。
  • 江邊完小:「汀汀」寒冬送溫暖
    新邵教育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張婷婷)12月9日上午,時值寒冷的冬季,在迎光鄉江邊完全小學裡,卻洋溢著溫暖的氣息,因為這裡舉行了一場不同尋常的,來自汀汀公益的校服捐贈籤約儀式。迎光鄉江邊完全小學屬於偏遠山區,這裡的孩子們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夢想著在父母的陪伴中穿著整齊的校服來到學校,在了解到湖南汀汀公益基金會正在舉辦愛心校服計劃後,江邊小學校長劉彩容從五月份開始積極對接,做好各項申請工作,才迎來了這麼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