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雪花紛飛,天氣寒冷。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特邀北京專家,輾轉數小時抵達山陰,與該院心血管介入團隊醫護人員一道,為13名患者擬行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其中,為一位八旬老人成功完成「橋」內再架「橋」--再狹窄支架植入術,開創朔州首例。
手術中
據了解,在這13名患者中,有一例70歲的老人情況「特殊」,三年前因胸憋不適就診北京某醫院心內科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由於病變嚴重,後又轉心外科行冠狀動脈搭橋術。近日,老人再次出現胸憋、胸悶,伴氣短症狀,遂就診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心內科。該科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給予對症治療,建議為其複查冠脈造影。
「三年前我犯病時咱縣醫院還不能做冠脈造影手術,如今能放心臟支架了,省得我大老遠跑北京去檢查了。」患者本人及家屬欣然接受介入手術。然而,他們卻不知為冠脈搭橋術後的橋血管進行造影在技術上是難點,如果還要放置支架,那更是高危手術,很多介入術者望而卻步。因為術中球囊擴張過程中,極易導致鬆軟斑塊脫落引發慢血流或者無複流等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為此,心內科戎菊文主任向患者及家屬再三交代病情與手術風險。
術中,冠脈造影顯示患者主動脈序貫靜脈橋至第一對角支、第一鈍緣支、第二鈍緣支靜脈橋在第一對角支吻合處可見重度狹窄達95%。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所邀北京專家匠心獨運,技藝高超,成功為患者靜脈橋病變處植入一枚支架,狹窄解除,患者轉危為安,術後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讚不絕口。
「橋」內再架「橋」,尤為考驗術者的實力、醫院的魄力!山陰縣醫療集團勇於擔當,敢於挑戰,成功開展全市首例靜脈橋血管再狹窄支架植入術,標誌著心血管介入水平再上新臺階。
圖文提供杜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