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筆尖上的津味兒美食記憶

2021-02-23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

城市的符號多源自三重,即建築、民俗、美食。其中,尤以美食更能體現當地風土,反映市井文化之內涵。中西文化雜糅相交的社會背景下,津門美食烙上了更為多元的文化標籤,從河海兩鮮到節慶食俗,從家常滋味到街頭小吃,從西洋餐食到宮廷糕點,津味兒美食雖在視覺口感上不及淮揚菜般精細雅致,在味覺體驗上不及川菜般酣暢淋漓,卻有著擇取各家之長,包容並舉的特色。

談及天津美食,眾多文人都曾在作品中有所著墨。而今摘錄四段,望能從字裡行間,探尋出幾分關於傳統津味兒美食文化的記憶。

汪曾祺《蘿蔔》


天津吃蘿蔔是一種風氣。五十年代初,我到天津,一個同學的父親請我們到天華景聽曲藝。座位之前有一溜長案,擺得滿滿的,除了茶壺茶碗,瓜子花生米碟子,還有幾大盤切成薄片的青蘿蔔。聽「玩藝兒」吃蘿蔔,此風為別處所無。天津諺云:「吃了蘿蔔喝熱茶,氣德大夫滿街爬」,吃蘿蔔喝茶,此風亦為別處所無。

梁秋實《雅舍談吃》

天津包子也是遠近馳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號十分響亮。其實不一定要到狗不理去,搭平津火車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販賣包子的高舉籠屜到車窗前,伸胳膊就可以買幾個包子。包子是扁扁的,裡面確有比一般為多的湯汁,湯汁中有幾塊碎肉、蔥花。有人到鋪子裡吃包子,才出籠的,包子裡的湯汁曾有燙了脊背的故事,因為包子咬破,湯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舉手乃順著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過天津包子確是湯汁多,吃的時候要小心,不燙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濺到同桌食客的臉上。

相傳有一個笑話: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裡的一股湯汁直飆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並未覺察,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一個熱手巾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

張愛玲《談吃與畫餅充飢》

小時候在天津常吃鴨舌小蘿蔔湯,學會了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與豆大的鴨腦比起來,鴨子真是長舌婦,怪不得它們人矮聲高,「咖咖咖咖咖」叫得那麼響。湯裡的鴨舌頭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到了上海就沒見過這樣菜。


唐魯孫《酸甜苦辣鹹》

「烙餅卷螞蚱」是天津獨有的吃法,除了天津別處沒聽說吃螞蚱的,攙螞蚱的大餅,有人喜歡用大麥磨的麵粉來烙,有人喜歡吃麵粉攙棒子麵兒混合面烙,至於用機器洋面烙的家常餅來卷炸螞蚱吃,地道天津衛的人認為終歸沒有大麥麵或是混合面來的筋鬥擋口呢。

天津所謂「硬麵餃子軟麵餅」的說法,所以和面都用溫忽水,和好面先用擀麵杖擀成薄餅,撒上細鹽,搽好香油,撒點蔥花,然復盤成螺螄捲兒,再把它擀成餅,盤卷擀的次數越多,餅越鬆軟好吃。烙餅的火候更要拿捏得準,火大變成了烏焦巴弓,火小烙的時間拉長,餅讓風嗑幹轉硬也不好吃。火候用的得當,烙出來的餅外面微焦,裡面鬆軟,才算合格。平津所謂螞蚱,其實就是專啃五穀的蝗蟲,螞蚱到了秋涼產卵期一肚子都是螞蚱仔兒,公螞蚱沒人吃,專揀帶仔兒的雌螞蚱,摘去翅膀,掐下大腿,專留一兜仔兒的胖身子,放入油鍋炸的焦黃,撈起瀝去了油,撒上細鹽,用蔥花醬油一拌,攤在餅上捲起來吃,天津講話那才要多沒有多美呢!

當年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先生,非常風趣,他說:「炸螞蚱撒上花椒鹽來下酒,有人請我上義順和吃俄國大菜,我都不去」。雖然是句笑談,可見炸螞蚱是多麼香酥誘人。

相關焦點

  • 是男明星更是書法家,井柏然書法被《筆尖上的中國》收錄
    每日為您送上關於娛樂圈的最新動態和獨家分析,感謝您長期的關注和支持!雅俗二字,千百年來一直在文人騷客之間唱歌,君子優雅,雅人深刻,對普通人來說,雅人是什麼?俗語是什麼?俗語是什麼?美麗的書法收錄在《筆尖的中國》中,版權費用竟然達到了300萬人以上。說到筆尖的中國,也許大家都不知道,說到舌尖的中國,相信大家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國作為眾所周知的紀錄片,深受中國人的熟知和喜愛,類似的筆尖上的中國也以同樣的製作團隊和製作方式宣傳中華文化。
  • 英雄金筆廠筆尖車間金尖小組組長劉根敏 筆尖上能「繡花」
    原標題:毫釐間顯身手 筆尖上能「繡花」  記英雄金筆廠筆尖車間金尖小組組長劉根敏其中香港回歸的限量版18k紀念金筆,就出自該廠筆尖車間金尖小組組長、「上海工匠」劉根敏之手。  一支金筆中,最關鍵、最核心的部件是筆尖。為了製作這支具有特殊意義的金筆,劉根敏日夜攻關,終於攻克難題,在筆尖上成功「繡花」,按時完成了這一光榮任務。
  • 摺紙:折一個小小旋轉的筆尖陀螺吧,放在筆尖上就會轉哦!
    今天和小朋友們一起來折一個可以放在筆尖上的陀螺,這個陀螺的折法不難折,但是折好之後,放在筆尖上是真的可以轉的哦!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折吧!翻面,展開摺紙,可以看到摺紙上有一個個的格子的小摺痕。順著摺痕,展開摺紙,把摺紙收成圖中的形狀,要一邊壓住另一邊。把下半部分的摺紙,向上摺疊,然後把底部的摺紙向內收。折成圖中的形狀翻面,四個邊都折好,折好之後是一個更小的摺紙再次翻面,把中間的部分撐開,一個陀螺就折好了。小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
  • 鋼筆筆尖知識介紹
    EF,筆尖尺寸每家筆廠在規格上也會都有些許的差異。而在相同尺寸單位下,日本鋼筆的筆尖會比歐洲鋼筆筆尖細。常見的筆尖大小,主要有五種,由細到粗分別為 :(數據僅供參考)EF=XF=Extra Fine 筆尖的寬度約:0.24mm~0.28mmF=Fine 筆尖的寬度約:0.28mm~0.34mmM=Medium 筆尖的寬度約:0.34mm~0.44mm
  • 記上海英雄金筆廠劉根敏:29年,於筆尖上淬鍊匠心
    原標題:29年,於筆尖上淬鍊匠心  編者按:由勞動報社主辦、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六屆世界500強企業勞動論壇即將舉行,本次主題是「工匠精神·員工智造」。  「中國製造2025」,必然呼喚高素質員工的「智造」。無論機器製造如何發展,我們也不能放棄工匠精神。
  • 鋼筆筆尖打磨經驗分享
    現在大量現產的筆尖都能買到單獨的尖,但有些筆不好買,所以需要考慮自己心理和錢包能不能承受一個新的筆尖。我自己現在磨了十幾支,全都沒有壞到這種程度,但是不代表這種風險不存在。再者,打磨筆尖都是對筆尖上銥粒的損耗,理論上來說都會減少一個筆尖的壽命。但我現在用筆時間還沒長到把一個銥粒磨平的程度,所以我自己是沒法預測到底打磨筆尖會減少多少壽命。
  • 那些藏於中秋美食中的文人雅氣
    中秋佳節,與親人朋友一聚,美食是一份雅致,也是一片心意。  記者日前走訪發現,滬上一些店家推出的中秋菜單裡都蘊藏著牽動人心的歷史記憶,一個個故事串起的中秋文化,讓人們在舌尖領略美味之餘,也得以細細回味過往。  只此一季雞頭米,清甜軟糯  今年豫園中秋家傳文化節期間,有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桂花宴。
  • 兩分鐘帶你了解鋼筆筆尖
    一支鋼筆好不好用,除了握在手裡的感覺外,筆尖是最關鍵的因素。一個好筆尖,也能為鋼筆增添不少價值哦。有時候鋼筆並不是越貴就越好,適合才是最重要的。作為鋼筆使用者的我們,如何選擇適合我們的筆尖呢?百樂筆尖一般分為EF/F/M/B四種筆尖,最常使用的是F/M筆尖。EF尖:如果你是一個「極細控」,喜歡寫細字和細筆畫的話,那它一定是你的首選!F尖:如果只想要日常抄抄寫寫練練字的平常生活,推薦使用大眾款——F尖。
  • 央視大型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一行來浙江青田縣拍攝青田石雕...
    近日,中央電視臺《筆尖上的中國》大型紀錄片總導演石磊率攝製組一行來到浙江青田開展為期四天的專題片拍攝,將鏡頭聚焦該縣的金名片「青田石雕」。《筆尖上的中國》攝製組一行先後來到青田石雕博物館、惜石齋、封門礦山、山口鎮小學、山口黃坑底倪東方大師故居等地,走訪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徐偉軍,青田石文化學者陳墨等人,詳細了解石雕製作技藝、礦石開採過程、校園篆刻傳承、地方民風民俗等,深入挖掘該縣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為青田石雕的對外宣傳推廣「添薪續力」。
  • 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筆尖車間班組長劉根敏:
    為確保產品品質均衡、降低製造成本,他發揚匠心精神,不斷改進操作工序,將鋼筆的核心部件——筆尖的製作誤差率降到最低。在工作實踐中,他摸索出一套從設備維修、磨具調試、磨具修理到產品出廠的獨特工作方法——他就是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筆尖車間班組長劉根敏。
  • 書法美文:嗜筆如命的文人啊
    紙上生活,筆下風雅。在很大程度上,文明的傳承,文化的發展,都依賴於文人的一支妙筆。故而,筆之於文人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去的文人,無論走到哪裡,別的東西可以不帶,而筆墨總會不離於身。蘇軾寒食帖文人筆下多風雅。一管毛穎在手,千秋文章,絕代翰墨,奇思妙想,都會從筆尖幻化而出,澤被萬世,光照千秋。
  • 連平 禾筆尖——石牙頭 雙峰連登
    如遇人品大爆發,登頂後即可享受雲端上的日子,色驢們的天堂。。。禾筆尖:海拔1233米,位於溪山鎮與剛剛重裝完2天黃牛石頂,休息一晩即奔赴連平縣城西北元善鎮,一日輕裝連登禾筆尖--石牙頭山雙峰。禾筆尖漫山遍野映山紅杜鵑林,春天時一路鳥語花香,山花爛漫,溪水潺潺,跋山涉水,傾情戶外,為連平不可複製之經典登山路線,高山仰止,峰迴路轉、走完全程的那份知足與成就感,絕對讓你激情澎湃,回味悠久……
  • 天津:津味兒「非遺」亮相津沽記憶博物館
    為提高人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文物保護,6月9日,一場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天工巧奪鍾神秀──非遺與工藝美術大師珍品展」在津沽記憶博物館開展。  據了解,目前,天津市有數十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百餘項市級「非遺」項目,其中不少源於濱海新區。
  • 「筆尖上的修行—香格裡拉唐卡藝術展」在迪慶州博物館開展
    近日,由迪慶州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迪慶州博物館和香格裡拉唐卡畫院承辦的「筆尖上的修行—香格裡拉唐卡藝術展」在迪慶州博物館開展,向觀眾展示唐卡藝術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精湛技藝。開展儀式上,香格裡拉唐卡畫院院向迪慶州博物館捐贈黑唐繪畫作品,迪慶州博物館為其頒發捐贈證書。
  • 筆尖的藝術 WACOM影拓四代簡單試用
    產品尺寸約370 * 254 * 12 mm(14.6 * 10.0 * 0.5 in)產品重量約1kg(2.20 lb)隨機附件數位板主體緊握筆筆座,內含5標準筆尖,3毛氈筆尖,1柔韌筆尖,1彈性筆尖,1筆尖更換器加厚橡膠夾(用於緊握筆)可分離USB數據線:2條(分別適合左右手使用)驅動光碟軟體光碟快速安裝指南保修卡其他性能證書和符合性:FCC class B, CE, VCCI Class B, BSMI, C-Tick, MIC
  • 讀書月主題活動「筆尖上的情愫」在南山舉行
    11月29日,第21屆深圳讀書月主題活動「筆尖上的情愫」在簡約書吧·中山公園店舉行,圍繞 「2019年度中國好書」文學藝術類好書《書法的故事》,邀請南山書法家常弘才介紹、分享這部優秀作品。活動由深圳市閱讀聯合會主辦,深圳市閱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 招生宣傳文案策劃,凝聚在筆尖上的招生技巧
    線下招生的特點之一就是,招生人員與學生和家長可以面對面交流,但招生文案與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卻很遠;而網際網路線上招生的顯著特點是,學生和家長與招生人員的距離變遠了,卻與招生文案的距離變近了。在網際網路線上招生領域,招生文案是否有效可以快速地通過招生額反映出來。網絡招生文案就是實打實的筆尖上的招生。
  • 真彩文具突破筆尖難題,迎來跨越式發展
    真彩文具突破筆尖難題,迎來跨越式發展 2016-03-17 14:26:09這一「筆尖難題」折射出了中國製造的現狀,成為了我國的產業焦點之一,在今年兩會上引發了熱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文具行業領軍企業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在筆尖上的技術突破,引發了產業界與眾多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據央視報導,真彩文具副總經理陸憲明表示,真彩文具已經開始使用國產設備和國產原材料加工國產筆頭,精度指標完全達到進口筆頭的質量。
  • 曾萬紫:用筆尖書寫鄉土情懷
    曾萬紫有幸見證了這一切,並用筆尖記錄了海南的人文歷史、文物古蹟、特色美食等等,為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記。     熱愛寫作     與「字」為伴 以書為樂      祖籍海南僑鄉文昌的曾萬紫,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海南妹子,出生和成長都在繁華的海口。她不僅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
  • 筆尖鋼在福建實現量產 系青拓集團自主研發
    東南網6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鄭曉春 李廣) 筆尖鋼是生產原子筆的核心材料,長期以來原材料主要依靠進口。近日,記者從福安市青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由其自主研發的筆尖鋼產品通過客戶的綜合性能評估,並籤訂長期供貨合同,投入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