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天眼」來襲!

2020-12-24 運城日報社

智慧「天眼」來襲!

本報記者 劉曉瑞

衛星對我們來說,早已不陌生。我們知道,沒有通信衛星的轉播就收看不了電視節目;沒有風雲氣象衛星的服務,就收看不到每天的天氣預報;沒有北鬥衛星的導航定位,我們外出旅行就不方便。

那麼,我市又是如何利用衛星遙感數據服務民生保障、政府科學決策和數字經濟建設呢?近日,在市政府舉辦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暨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之際,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2019年12月27日運城市主城區遙感影像  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供圖

運城「天眼」,

大數據從何而來?

近年來,我國以遙感大數據應用為核心的空間信息產業網絡正在加速形成。高分遙感技術作為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其作用已經越來越突顯。以高分遙感為代表的空間信息產業與時空大數據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創新制高點,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9年2月26日,市政府召開第52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成立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該中心由市工信局負責管理,由山西省地質測繪院(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負責建設與運營。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於2020年12月5日正式掛牌成立。同時,該中心在省國防科工局的批覆下,加掛了省高分中心運城分中心牌子。

在12月5日召開的運城市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上,副市長崔元斌講道:「舉辦此次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是我市貫徹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打造新興產業強市的具體行動;也是緊跟時代發展前沿技術,聚焦『六新』突破,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的務實舉措。」

「衛星遙感大數據源自衛星遙感技術。」山西省地質測繪院、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主任閆新珠說,衛星遙感技術是人類獲取地球空間信息的一項重要手段,以距離地面幾百公裡甚至上萬公裡的衛星作為傳感器,利用多光譜、高光譜、電磁波等非接觸方式主動、被動接收地面物體輻射或反射的光譜信息,通過專用的軟硬體設備系統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獲取對人類活動、社會生產發展有用的信息。

目前,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通過省高分中心、自然資源衛星應用技術中心獲取到運城全市域存檔衛星數據。高分一號(及B、C、D星)3077景數據、高分二號1066景數據、高分三號446景數據、高分四號2893景數據、高分五號1景數據、高分六號399景數據。高分一號配合高分六號2米解析度數據,基本能夠實現對運城市域一個季度的全覆蓋。

「具體來講,運城『天眼』可觀天觀地觀發展,每個『天眼』衛星監測的重點各不相同。」閆新珠一一介紹:

高分一號(及B、C、D星)衛星主要在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查、長勢分析、防災減災、森林防火、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發揮作用,高分六號衛星是高分一號的補充;

高分二號衛星主要在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地理國情監測、交通、住建、城市規劃、智慧城市、重點工程建設監測方面發揮作用;

高分三號衛星在防災減災、水環境調查監測、防汛抗旱、地質災害等方面發揮作用;

高分四號衛星能夠在氣象災害、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光譜衛星,能夠監測大氣環境汙染,在環保領域應用廣闊;

高分七號是立體遙感衛星,在1∶1萬地形圖基礎測繪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9年-2020年運城市冬小麥種植分布專題圖

籌建一年來,

運城「天眼」「看」了些啥?

「去年3月份,為在芮城縣舉辦的『二青會』聖火採集儀式編制了遙感路線圖;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建立了西侯度遺址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猗縣臨晉縣衙進行無人機航拍,建立了實景三維模型,為文物保護提供了基礎數據;為市政府2019年市工業博覽會開發了《龍騰虎躍電子地圖》展示系統;為市應急管理局安裝了『森林防火監測預警預報服務平臺』,為及時發現火情熱點、第一時間安排現場核查、救援提供位置預報……」說起籌建一年來,運城「天眼」都「看」了啥,依託「天眼」數據都幹了些啥,閆新珠張口就來,如數家珍。

自2019年2月份開始籌備以來,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按照「邊建設、邊運營、邊服務」的工作思路,積極為政府部門提供優質服務。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該中心已具備數據獲取、加工處理、變化檢測、平臺開發、應急救援等能力,每半年可向政府部門提供一次全市域1.4萬平方公裡2米地面解析度的遙感正射影像數據;每年可提供一次1米地面解析度的遙感正射影像數據。

目前,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已經在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水務、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交通運輸、開發區建設及精準扶貧等領域開展了工作,發揮了作用。

山西省地質測繪院(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先後為該中心調配了價值600餘萬元先進技術裝備,今年又投入180萬元購置了智能化遙感影像處理軟硬體系統,增加了電腦工作站、伺服器、遙感解譯軟體配備,購置了無人機應急救援視頻圖傳系統裝備及工作車輛;建立了由8名院士專家組成的智囊團和空天地技術服務團隊及無人機應急救援小分隊;開發了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成果展示平臺,對市縣城市2015年至2019年開發邊界、光伏發電、地表水變化、重點工程項目等進行了監測。

在農業農村建設方面,該中心開展了2019至2020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監測及2020年聞喜縣冬小麥種植面積監測應用示範;編制了基於遙感影像展示的運城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分布圖;編制了臨猗縣、萬榮縣果業面積分布圖及運城市草地貪夜蛾防控布置圖。

在城市規劃建設方面,該中心對運城市主城區290平方公裡進行了大飛機航拍,測制了1∶1000數字地形圖與數字正射影像圖,為大運城建設規劃及時提供了技術服務。該項目成果榮獲了山西省測繪地理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在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建設方面,該中心承擔了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建設項目,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遙感與三維地理信息系統集成技術建立了開發區啟動區76平方公裡2釐米實景三維模型,及時為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引資與科學規劃管理提供高效服務。該項目成果在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上展出,受到國內知名院士的好評,並榮獲大會優秀成果二等獎和優秀軟體開發獎。

在自然資源建設管理方面,該中心通過參與省地質勘查局政府購買服務,開展了垣曲縣自然資源遙感監測應用示範項目建設。通過對垣曲縣自然資源利用情況進行調查,在建立本底資料庫的基礎上,對礦產資源開發、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等要素進行遙感監測;編制自然資源運城市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建設方案,通過了省廳評估論證;同時承擔了永濟市、垣曲縣第三次國土調查、農村宅基地違法佔用耕地摸排、全市農村宅基地亂佔耕地覆核工作。

在國有資產管理服務方面,該中心及時為市國資委(工信局)編制永濟印染廠、新絳紡織廠、山西農藥廠等國有破產企業城區土地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圖,為市政府領導提供資源整合、資產盤活提供服務。

在水務水利建設服務方面,該中心積極響應市政府率先在全省開展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示範區建設工作部署。該中心主動對接涑水河河務局開展服務,先後為涑水河河務局利用遙感、無人機技術手段對涑水河絳縣高速段、上馬水庫段生態治理情開展了服務,通過歷史遙感影像與無人機影像對比,直觀了解涑水河治理的現狀與原貌;為市尊村引黃局編制了尊村引黃灌區灌溉面積分布圖,製作了灌區數控電子沙盤模型,為灌區科學管理提供服務;對沿黃旅遊公路萬榮「西師橋——孫石橋」段汾河與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施工環境情況進行了監測服務。

在服務政府方面,中心先後利用遙感數據為市委、市政府編制了《運城市地理地勢圖》與《運城市城區遙感正射影像圖》;今年又編制印刷了全開《運城市地勢交通圖》《運城市城區圖》;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調發展辦公室編制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地圖》和《領導辦公用圖》圖冊,為市政府領導決策規劃提供地圖服務;為市能源局製作了《運城市能源分布圖》。在精準扶貧方面,中心利用衛星遙感與無人機技術為平陸縣杜馬鄉上村提供了上門服務,對市縣政府專項扶貧工程及旅遊路進行了上圖入庫,編制了上村精準扶貧無人機遙感正射影像圖,為政府扶貧項目監管及科學規劃提供了服務。

在地質災害監測方面,該中心正在實施省地質勘查局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垣曲縣毛家灣鎮毛家村滑坡隱患點預警預報項目,項目利用衛星遙感與無人機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結合地面普適性監測設備對隱患點進行持續監測和預警預報。

目前,該中心正在實施省級科技創新項目——運城市「三河三湖」生態環境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項目對黃河流域運城段、汾河流域運城段、涑水河、運城鹽湖、永濟伍姓湖、芮城聖天湖等區域的土地利用、植被覆蓋、人類活動、生態修復治理、土壤重金屬汙染以及流域非法亂建進行調查監測,為政府部門及時掌握監測區域內人類活動信息與生態保護治理狀況提供準確真實的依據,積極助力市委、市政府開展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

正式掛牌後,

還要「看」哪些?

「我們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目前已正式掛牌,意味著中心將正式面向全市提供遙感監測產品服務。今後將在工農業生產、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救災、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建設及數字經濟建設等方面積極作為,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服務,促進政府財政由『土地財政』向『數字財政』轉變。」閆新珠說,下一步,該中心將在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通過進一步提升遙感數據獲取能力,實現全市一季度的遙感正射影像製作能力與服務能力,在做好「三河三湖」生態環境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服務平臺建設的同時,積極對接市縣政府部門、開發區業務需求,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在農業生產方面,積極開展冬小麥種植面積監測,開展農情監測、農業保險服務,為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及鄉村振興提供服務。

三是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積極與中科院合作開展全市近10年來大氣PM2.5監測評估,利用高分一號、二號、六號遙感數據結合葵花8、modis和NPP-viirs數據,構建全市多源多尺度衛星遙感數據PM2.5的高精度模型,實現運城及周邊城市的PM2.5的周期化高精度監測,研究分析運城及周邊城市的PM2.5的變化遷移規律,為運城大氣環境的改善和政府決策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

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的成功舉辦,標誌著衛星遙感大數據中心正式開始向市、縣、開發區提供數據和技術服務。閆新珠說:「今後我們將積極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集聚發展要素,聚焦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和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建設的總體部署,不斷挖掘大數據應用鏈條,推動遙感大數據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落地。深度對接市直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及開發區業務需求,把全市遙感綜合應用『一張圖』建設好,形成資源共享和工作合力,為全市衛星遙感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運城市的數字經濟建設和轉型創新、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重磅】運城「天眼」來了!這些居然都能看到……
    2019年12月27日運城市主城區遙感影像 運城「天眼」,大數據從何而來?高分一號配合高分六號2米解析度數據,基本能夠實現對運城市域一個季度的全覆蓋。 「具體來講,運城『天眼』可觀天觀地觀發展,每個『天眼』衛星監測的重點各不相同。」
  • 運城最新城市宣傳片重磅來襲
    運城最新城市宣傳片重磅來襲 2020-06-27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陵渡火車站:春節前夕實現「天眼」工程全覆蓋
    本報運城2月11日訊(記者 王波 通訊員 王鵬 荊育生)近日,經過鐵路公安技術部門最終的調試對接,覆蓋風陵渡車站站區範圍的「天眼」工程在春運前夕實現全覆蓋。
  • 雲上好品 好吃運城‖「『河東巧姐』來啦!」聞喜站首場直播強勢來襲!
    黃河新聞網運城訊5月14日晚19時—21時,「 『河東巧姐』來啦!」聞喜站助農直播強勢來襲,運城市婦聯主席李雯、聞喜縣婦聯主席郭江虹跨界直播聯手本土網絡達人小九兒、王芬、李月婷
  • 運城吾悅廣場吳橋雜技、七彩滑道歡樂嗨不停
    運城吾悅廣場的每一次發聲都必將連帶著大動作震動全城,10月1日~10月8日運城吾悅廣場搞大事情!吳橋雜技藝術節、網紅七彩滑道,國慶遇中秋,嗨玩樂不停! 還有火爆抖音的七彩滑道即將來襲!10月1日——10月8日在運城吾悅廣場營銷中心與家人一起在七色海洋中歡度國慶。
  • 運城人,15個好消息重磅來襲!
    新的運臨、運夏連接線建成後,預計運城到臨猗15分鐘到達,運城到夏縣也將15分鐘到達。臨猗到夏縣30分鐘內到達,大大縮短了通行時間,提高了通行效率。9運城至陽城高速公路規劃建設運陽高速作為目前咱運城高速規劃中的最後「一筆」,貫穿夏縣、垣曲、聞喜等地,總裡程135公裡。其中我市境內裡程約100公裡。建成之後,開車半個小時左右就可從垣曲飆到運城市區!想想都覺得很爽吧!
  • 運城機場新增瀋陽-運城-麗江航線
    7月8日,運城機場開通瀋陽-運城-麗江新航線。新航線的開通,將進一步促進運城、瀋陽和麗江三地在經濟、文化、旅遊資源等方面的交流互動,也將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據悉,該航線由深圳航空執飛,航班機型為空客320。
  • 運城聯合攜程推出「運城惠遊卡」
    本報訊 為加速文化旅遊市場復甦,促進消費回暖,提振消費信心,近日,運城與攜程集團共同推出的「運城惠遊卡」,並進行了升級體驗。升級後的「樂享輕度假」系列,在豐富門票和酒店補貼活動的基礎上,加入運城短線度假遊產品,打造2-3日短途輕度假體驗,為遊客量身定做多種輕度假方案,深入體驗運城之美。
  • 運城人,運城到華山旅遊直通車開通啦!
    兩地旅遊直通車的開通,華山景區每年350萬遊客的流量,將成為運城文旅的增長極,也標誌著運城市文旅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運城至華山直通車的開通,是運城市委市政府「西安旅遊+」戰略思路的具體體現,目的在於把運城旅遊做成西安東線遊增值產品,讓西安的旅遊存量變成運城的旅遊增量。
  • 運城的牛
    這頭牛,還是老家運城的牛。運城這地方,緯度適中,植物種類豐富,又依傍大河、中條,有山有水有黃土沃野,專業術語稱之為「暖溫帶半乾旱褐色土地帶」。大河,即黃河,運城的水脈原是極豐沛的,如毫清河、橫河、沇河、泗交河、涑水河、姚暹渠等等都匯入了黃河。山也多,以中條山為著,橫穿河東大地,主峰歷山舜王坪,一面分流了水系,一面衝積了運城盆地。此地此土,尤宜耕作,誰來耕作,牛。
  • 運城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運城開放大學
    本報訊(記者 馮 兵)近日,山西省政府作出批覆,同意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山西開放大學,運城廣播電視大學也同時更名為運城開放大學。運城廣播電視大學成立於1979年。運城廣播電視大學更名後,除名稱外,隸屬關係、管理體制以及原有的學歷、非學歷教育辦學權等保持不變。按照新的辦學定位,運城開放大學同時加掛「老年開放大學」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一個法人」的管理和運行體制。
  • 五千年文明看運城——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方興未艾
    中原古城山西運城的文化旅遊,方興未艾。 山西運城位於黃河金三角,晉、秦、豫三省交界處,山西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屬於晉南地區,是山西的南大門,古稱河東。相較於北京、西安、南京等蜚聲國際的古都而言,運城可以說是最低調、最佛系、最小眾、最被低估的古都。 山西運城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 8.16「遊山西運城 讀華夏歷史」景區直播首站關帝祖廟來襲
    「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樂遊河東,好吃運城景區直播本次活動是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攜手運城市網際網路信息行業協會、騰訊看點直播、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
  • 中國天眼是星辰大海,豈是美國天眼能比的?
    瑞士工程專家認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修復難度太大不亞於新建一個,況且這點錢完全復原美國天眼簡直是杯水車薪,何況現在核心技術儀器並非為美國所有。在事故發生前,世界各地有250名科學家利用這座望遠鏡開展研究。現在全世界天文探索領域的科研人員和項目,將只能依靠中國的「天眼」,而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實質上已經終止。
  • 遊山西運城 讀華夏歷史|運城開通了去華山旅遊直通車
    一字排開的旅遊大巴前,紅綢結成的大紅花和「運城-華山」的字眼分外醒目。據了解,運城至華山旅遊直通車的開通,是運城市委、市政府「西安旅遊+」戰略思路的具體體現,目的在於把「運城旅遊」做成西安東線遊增值產品,讓西安的旅遊存量變成運城的旅遊增量。
  • 民間文學‖山西·運城
    運城民間文學簡介運城又名河東,屬於晉南地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其民間文學資源豐富,民間傳說方面,有舜帝傳說,解州關羽傳說,董永傳說以及新絳的趙氏孤兒傳說等。運城人文薈萃,衛子夫,薛仁貴,楊貴妃,司馬光及大詩人柳宗元等都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典故。
  • 【俯瞰運城】阡陌縱橫 大地壯美 花海運城惹人醉
    花海 運城惹人醉大地之美
  • 「新年遊運城,好運一整年」!運城文旅官方推介「雙節」遊!
    跨年去哪玩 遊山西運城 · 讀華夏歷史 「遊山西運城· 本次活動通過實地遊覽的推介方式,重磅呈現6條精品線路,全面吹響「新年遊運城,好運一整年」的號角,贏得這些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和讚譽。
  •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
    運城鹽湖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以南,中條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中國死海,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此地古代為解縣和解州之地,故又名解池,也稱「河東鹽池」。運城鹽湖自古以產鹽著名,所產之鹽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
  • 什麼是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在哪裡
    什麼是中國天眼?竟然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天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25日,「中國天眼」迎來了一周歲生日。  「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中國天眼』」。為呵護好「天眼」,貴州平塘縣多措並舉為其設了定多層「防護衣」。  2016年7月,為順利迎接「天眼」出生,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運行環境保護條例》,這是中國首部射電天文望遠鏡電磁寧靜區運行環境保護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