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酷睿i7-10875H評測 遊戲性能怎麼樣?好不好

2020-12-16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雜談]隨著電子遊戲的逐漸流行,硬體水平的不斷上漲,早年開發者拼命壓榨硬體性能的動力也漸漸沒有了往日的那份熱忱。出於技術能力、開發重點等諸多原因,許多遊戲都步入了另一個令人痛苦的桎梏——優化差,對硬體要求極高。一些遊戲配置表上明明寫著更低的配置水平,卻在實際上吃光了高配PC的每一分配置。

遊戲卡頓?可能並不是硬體的錯

所謂遊戲優化差,很多時候都是製作組在製作階段,針對遊戲場景內冗餘素材的刪減不足、代碼執行效率沒有進行改良、硬體應用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造成的——冗餘的素材會加大硬體的性能負擔,代碼的執行效率則決定著硬體可能需要做多少有效的運算,而對於硬體的應用能力,則跟API接口、硬體調用方式等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直接決定了這個遊戲能不能完全發揮硬體實力。

就拿《七日殺》和《家園:卡拉克沙漠》這兩款遊戲來說吧。拿7700HQ+GTX 1060(6GB)+32GB內存的三年前遊戲本來玩,運行《七日殺》,其僅有50 fps上下,同時還波蕩起伏的平均幀率表現,本就算不上流暢的遊戲體驗。

而跌破30ms的幀生成時間,就更是常有的事情了——30ms什麼概念呢?差不多相當於穩定30 fps幀率的遊戲體驗,比這個水平還差的常態遊玩體驗,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遊戲體驗了。這可比穩定二十多幀的遊戲體驗差多了,走兩步頓一下,走三步卡一下,這根本就沒法玩嘛!

並且,在《家園》系列重回大眾視野的《家園:卡拉克沙漠》中,玩家的遊玩體驗更是直接遭到了開幕雷擊——平均三十多幀上下起伏的幀率,加上動輒突破30ms的幀生成時間,那畫面太「美」實在是享受不來。

你說,想玩個遊戲,怎麼就這麼難呢?難道我真的沒到官方的推薦配置?

優化不夠,硬體來湊

所謂優化問題——它不僅牽涉到開發組的技術實力,也跟開發人員的硬體調用理念有關,而且要命的是這個問題通常最終都是沒法得到開發組妥善處理的(人力不夠、實力不夠、引擎天然限制......)。那,作為玩家,甚至是某個系列的死忠粉,就真的沒有辦法在遊戲本上安心遊玩它們了嗎?其實並不是的。時間來到2020年,那些曾經玩起來爆卡的遊戲,在今日十代酷睿遊戲本上有怎樣的表現呢?

《七日殺》

拿《七日殺》來說,從Steam的商店頁面可以看到,它的推薦配置為3.0GHz頻率、4核以上或更快的處理器,12GB內存,4GB顯存的顯卡——如果我們在硬體上做文章,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遊戲體驗呢?

從此前運行的情況來看,這是一款強CPU需求的遊戲——七日殺大量的素材加載、物理計算是它過度依賴CPU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有待提升的渲染、處理、甚至運算機制,也同樣是它的一個致命缺陷,正是因為如此,網友發布的相應補丁才會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俗話說的好,「力大磚飛」。比起費心去找各種優化補丁、魔改系統設置的方法,直接嘗試多年後的硬體配置,也是最為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了。

事實上,《七日殺》調整畫面設置對實際遊戲流暢的影響其實很有限

相比於三年前的遊戲本,我們拿以i7-10875H+RTX 2070 Super為配置方案的遊戲本遊玩,就得到了完全不同的遊戲體驗。相比之下,此前動輒30ms朝上幀生成時間的遊戲體驗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8ms上下的幀生成時間、130 fps上下的流暢遊戲體驗。

家園:卡拉克沙漠

在《家園:卡拉克沙漠》上亦是如此——明明官方給出的推薦配置是i7-950和GTX 770就能搞定的遊戲,為什麼玩起來卻堪比PPT呢?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對CPU應用的優化不足導致的結果——無論是拿三年前遊戲本還是現在的遊戲本來運行這款遊戲,其CPU佔用率都是一個致命的問題,作為一款用Unity引擎製作的RTS遊戲(Unity引擎本就偏重於對CPU的依賴,而RTS類遊戲更是各種運算的需求大戶),《家園:卡拉克沙漠》在運行期間卻只能佔用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處理器性能。

然而在i7-10875H更高的頻率加持下,我們的遊戲體驗卻有了翻倍的提升——動輒30ms朝上的幀生成時間成為了過去時,我們也獲得了流暢而精美的遊戲畫面。

調整《家園:卡拉克沙漠》的畫面設置,對實際遊戲體驗幫助其實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流暢的遊戲畫面,精美的渲染效果它不香麼?

平均13ms上下的幀生成時間,加上將近百幀的遊戲體驗——為了流暢地運行這個遊戲,相信不少玩家都前前後後折騰了好久吧!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偶爾有直逼25ms的幀生成時間,要知道這可是2020年了啊!而這遊戲的發售,又是哪一年的呢?2016年。

冰汽時代

接著再來說說臭名昭著的《冰汽時代》,拋開遊戲引發眾怒的「道德拷問」外,它還是名副其實的硬體殺手——同《家園》這類RTS遊戲一樣,這類3D模擬經營遊戲,也是素材加載、數據運算的大戶——但是很反直覺的是,作為一個小品級遊戲,它對於硬體的需求,卻的確是讓人很為難的。

就拿最初的官方劇本「新家」來說吧,拿搭載i7-10875H的遊戲本運行,很容易給人一種「製作組歷辛多年搞優化」的錯覺——開場直逼150 fps的幀率,簡直讓人直呼過癮。

但是等到後期建築、人物多起來以後(模擬經營嘛...),那掉了將近100 fps的幀率水平也著實讓人大呼「專業」。

平均50 fps上下的幀率,抱著手裡的i7-10875H遊戲本,彼時我不知道該是開心還是難受——高興當然是高興即使經歷了斷崖式幀率下降,我依然能流暢地遊玩這款遊戲。

可是如果沒有這麼強大的處理器加持,這樣前後將近一百fps的落差,誰受得了啊!

性能過剩?渣優化要命

那為什麼十代酷睿i7-10875H帶來了這麼大的提升呢?《家園:卡拉克沙漠》可以說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幅躍升的處理器主頻帶來了數據處理效率的躍升,而原先受制於遊戲優化限制的性能輸出,也因為基礎值的提升得到了改善。

頻率

換句話說,性能的大幅提升,的確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遊戲優化差的問題的。其實,不光是i7-10875H,整個十代酷睿系列在性能上都可以說是卯足了功夫的,普遍突破5GHz的頻率上限、更大的緩存,還有多樣技術的應用與支持等等,都是英特爾在性能上付出的努力。

作為遊戲後臺處理數據的核心部件,處理器是維持穩定流暢的遊戲體驗的一大前提,想要達到穩定、低輸入延遲的遊戲體驗,高幀率和低水平的幀生成時間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就需要處理器能夠及時地處理包括素材加載、物理運算、遊戲人工智慧運算等多樣的數據——所以,越快的處理器,就越能保證遊戲運行時數據計算的流暢進行。

因而更高的頻率,自然就帶來了更高的數據處理效率。

緩存

不過,十代酷睿當然也不會單單只是提升了主頻,在能否及時將內存中「排隊」的數據及時傳遞到處理器核心的關鍵問題上,十代酷睿在緩存上的提升,就決定了核心能始終保持著有效的運用。

十代酷睿標壓版的智能緩存規格,是從8MB的水平起步的——上限直逼16MB的水平,為了保證遊戲數據能得到及時處理與滿足玩家們流暢爽玩的願望,這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對於多樣技術的應用

另外,十代酷睿對於多樣技術的應用,也是為了保證在散熱、性能需求、供電等多種因素下處理器的性能輸出。

對於英特爾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術的支持使得十代酷睿可以通過適時自動提高處理器的時鐘頻率,在睿頻加速技術的基礎上臨時提升性能。如果筆記本機身內部的溫度低於65度,它還能讓處理器提高最多200 MHz的時鐘頻率,以保證用戶始終能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

而對於英特爾 Speed Optimizer技術的支持,則通過簡單的超頻方法,幫助用戶獲得了更強的性能——作為一個可以實現簡單一鍵式超頻功能的技術,它可以帶來更好的熱功耗表現及性能輸出,避免出現對渣優化遊戲「火上澆油」的情況。

至於英特爾Adaptix動態調整技術,則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軟體工具包。它通過監控諸如系統溫度,風扇速度,電源(交流或DC),使用模式,當前處理器狀態等系統變量,保證了十代酷睿得以在渣優化遊戲的運行環境裡儘可能地始終處於良好的性能輸出狀態。如果你遲遲等不到一心熱愛的遊戲更新優化補丁,靠十代酷睿來解決性能之憂,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小結:性能才是硬道理

總之,讓人頭疼不已的優化問題要想解決,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製作組進行優化改善了——但受制於種種原因,這樣理想的結局卻是常常不會發生的。想要安心的玩遊戲,又不想在參數調整、系統設置,甚至自製補丁的泥潭裡掙扎,在對於處理器強依賴的遊戲上,嘗試一下更強的十代酷睿,或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更快的運算效率,更強的性能輸出,不僅能搞定渣優化遊戲帶來的痛苦,對於其他遊戲的體驗而言,不也是一種體驗升級嗎?

本文由英特爾品牌特邀撰寫

相關焦點

  • 十代酷睿i7-10875H新本體驗:5GHz超高頻,性能滿溢
    極窄的邊框、一鍵加速功能、Wi-Fi6、高素質的電競屏、手感恰到好處的機械鍵盤,都給這臺F117-FPR27加分不少,但今天我主要想聊的是它內在的那一顆「芯」,它搭載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i7-10875H處理器,有超高主頻的特性,從而遊戲時能有高幀率,間接也能提高勝率了。看看這顆拉開遊戲5GHz新時代的十代酷睿新U,能給發燒級遊戲玩家怎樣的不同吧。
  • 十代酷睿i7-10875H遊戲本盤點 8核用的才更爽
    先來看看目前市面能夠買到的,搭載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5H處理器的遊戲本有哪些?以及其價格情況究竟如何?而且對於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5H處理器來說,也能提供更好的支持,使得整機在使用時都能給用戶帶來流暢體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拯救者系列通過Fn+Q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5H處理器的性能。畢竟在綜合性能調校方面,聯想目前做的確實相當不錯。
  • 你想要的全都有 這款十代酷睿i7-10875H遊戲本無短板
    英特爾十代酷睿H系列發布之後,最受用戶期待的無疑是i7家族中首個8核16線程處理器——i7-10875H。相對於依舊為6核12線程的i7-10750H來說,前者多出的2個核心4條線程,無疑會帶來更強的生產力水準。同時對於遊戲用戶而言,因為有5.1GHz單核睿頻和4.4GHz全核睿頻的加持,8核16線程的i7-10875H更顯現出了其全能性與多面性。
  • 10代酷睿i7-10870H跑分評測 遊戲性能怎麼樣
    在2020年4月,英特爾發布了第10代酷睿處理器標壓高性能移動版,包含酷睿i5、酷睿i7、酷睿i9三條產品線,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高達60%以上型號睿頻均突破5.0GHz,讓遊戲本的遊戲性能達到了新的高度。
  • Intel又出8核遊戲神器 十代酷睿i7-10870H筆記本推薦
    大家都知道,之前Intel的十代酷睿遊戲CPU中8核的中流砥柱是十代酷睿i7-10875H,8核16線程,基礎頻率2.3GHz,加速頻率5.1GHz,16MB三級緩存、UHD核芯顯卡、45W熱設計功耗。
  • 搭載十代酷睿i7處理器,這臺ROG冰刃4新銳擁有媲美臺式遊戲電腦的性能
    它不僅將工藝升級理念進一步升級,還搭載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i7-10875H這個強大的8核處理器,旨在滿足高端遊戲玩家、性能發燒友等用戶的極致移動性能需求。為用戶帶來強大穩定的計算性能、卓越的顯示性能及豐富的連接性能。最近,我就上手了這臺ROG的冰刃4新銳,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 十代酷睿i7-10750H性能怎麼樣 i7-10750H什麼級別?很強嗎
    不過好在,得益於十代酷睿i7-10750H穩定的性能輸出,我們也獲得了一個穩定於15ms上下的幀生成時間,相當於穩定66 fps的遊戲體驗,完全不會影響操作。好在,十代酷睿的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對Wi-Fi 6的支持——簡單來說,新的Wi-Fi 6協議最大的改進就是在Wi-Fi 5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對編碼和調度方式的增強,大幅提升了空間復用的效率,並使支持它的設備實現了更低的延時以及更快的速度。
  • 90W的i7-10875H滿載86度!ROG幻15 2020款評測:能想像它只有1.9kg嗎...
    90W的i7-10875H滿載86度!而ROG品牌對應的採用Intel第十代酷睿處理器的型號則是ROG幻15 2020款。如果說一臺筆記本擁有酷睿i7-10875H處理器、GeForce RTX 2060獨立顯卡、4K解析度的UHD屏幕,你多半會認為它是一臺遊戲本,不會與輕薄搭邊,不過ROG 幻15告訴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 英特爾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發布 i7即可支持5GHz睿頻
    【天極網筆記本頻道】4月2日,英特爾解禁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Comet Lake H),新一代酷睿i7與i9全員支持5.0GHz睿頻。本次發布的面向移動平臺的十代H系列處理器包括i9?10980HK、i7 10875H、i7 10850H、i7 10750H、i5 10400H以及i5 10300H六款產品。
  • 掀翻R7 4800H!10代酷睿H狂將機械革命X10Ti-S全國首測
    如今第十代酷睿H發布,經過認真篩選,我鎖定X9Ti-R的後續機型——搭載英特爾第十代酷睿H 8核16線程i7 10875H處理器的機械革命X10Ti-S作為首測機型,讓它來展現第十代酷睿8核i7的火力!
  • 英特爾十代酷睿i7處理器也有TVB加速技術
    打開APP 英特爾十代酷睿i7處理器也有TVB加速技術 孤城 發表於 2020-04-14 14:37:47 IT之家4月14日消息 2018年,英特爾發布了8代酷睿H系列處理器,i9-8950HK支持了英特爾TVB加速技術(Thermal Velocity Boost),中文名稱為溫度自適應睿頻加速技術。
  • 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高性能i7遊戲本推薦_哪款比較好-太平洋電腦網
    大家熟悉的遊戲本廠牌們已經趁熱把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安排到位,紛紛發布了各類性能十分出色的遊戲本。我們這就來盤一盤有哪些產品值得入手。ROG魔霸新銳搭載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i7-10870H處理器,擁有8核心16線程,睿頻可高達5.0GHz,16MB三級緩存,直接可以讓一切遊戲高負載任務受惠,當你暢玩3A大作時,全程皆可出手絲滑。
  • 十代酷睿處理器i7-10750H評測_i7-10750H怎麼樣|值得買嗎-太平洋...
    這次測試的筆記本機械革命深海泰坦X3-S搭載了十代酷睿處理器i7-10750H,作為一款6核心十二線程的處理器,i7-10750H擁有2.60GHz的基礎頻率,以及5.0GHz的睿頻,還有著12MB的三級緩存。在Geekbench的基準測試中,它取得了1213分的單核分數,以及5940分的多核分數。
  • 首款移動8核i7處理器 技嘉AORUS 15G遊戲本評測
    技嘉AORUS 15G是首批搭載第十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遊戲筆記本,根據配置的不同,15G分為YB、XB、WB、KB、SB五種型號,我們評測的這款是技嘉AORUS 15G XB,它搭載了移動標壓i7家族中首款8核心16線程的i7-10875H處理器,作為目前移動i7中的旗艦型號,i7-10875H自然被寄予厚望。
  • 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加持,高端遊戲本擁抱雙 11
    十代酷睿 H 系列處理器來襲,性能強勁十代酷睿 H 系列處理器是英特爾今年重磅的產品之一。在推出採用 10nm 工藝的 U/Y 系列產品後,今年,英特爾發布了第十代酷睿 H 系列移動處理器,還在 9 月帶來了 i7-10870H 和 i5-10200H 兩款新型號,擁有強悍的性能與出色的功耗控制。
  • 酷睿i3-10100評測 十代酷睿超線程技術性能怎麼樣
    不過超線程技術一開始只應用在伺服器,隨後雖然被下放到消費平臺,但也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尊貴的i7和只有兩個核心的i3才能享有(i5在很多代裡都沒有享受到超線程)。直到第十代酷睿,Intel終於讓全部酷睿都賦能於超線程技術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 拯救者刃7000K評測:十代酷睿出鞘 i7價i9性能!
    [PConline 評測]如果我也有一個自己的工作檯,平時不用四處奔波,下了班回到家還有時間能玩會兒遊戲的話,我一定會買一個臺式機——臺式機擁有更大的機內空間,這決定了它可以做出更好的散熱、帶來更高的硬體頻率,而這將意味我能用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遊戲性能。
  • 英特爾十代酷睿移動版處理器評測 遊戲性能怎麼樣
    人們對遊戲體驗的追求,促使著他們需要更強大的配置來滿足需求,在PC中佔據主要地位的CPU等部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英特爾推出了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致力於讓玩家有更好的遊戲體驗。那麼它的使用感覺如何?它的出現能否滿足玩家的需求?
  • 極博士課堂:十代酷睿i9-10900K/i7-10700K/i5-10600K性能對比
    4月30日,英特爾推出了第十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包括旗艦級酷睿i9-10900K在內共有32款不同型號。本期極博士課堂選擇i9-10900K、i7-10700K以及i5-10600K三顆處理器,通過性能測試來了解十代酷睿的性能差異,同時也為大家選購提供一些參考。
  • 第11代酷睿有多強?一起來看i7-1185G7的評測數據!
    同時,第11代酷睿還將CPU微架構從上代Ice Lake平臺的Sunny Cove升級為Willow Cove,GPU也升級到最多集成96組EU單元的Iris Xe Graphics,再結合更強的AI、I/O和多媒體性能,對AMD銳龍4000系列展開了強勢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