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連池風景區—鳥類樂園

2021-02-08 五大連池攝影圈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火山疊翠、秀水環繞、草林茂密。近年來,五大連池風景區全面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加強河湖和環境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引得各種鳥類到此棲息,成為鳥類的樂園。五大連池風景區的攝影愛好者們跟隨季節的變化和鳥類的遷徙特點,他們手持長焦鏡頭,在距離三五百米以上,抓拍到許多美麗珍貴的畫面。他們也由愛拍變成愛鳥,成為保護鳥類的志願者。王雲生愛拍鳥,為了抓拍到體型較小的翠鳥啄魚瞬間的畫面,在藥泉湖邊樹叢中用草搭建掩體蹲守半月,還餵養了兩隻被遺棄的幼鳥長大後放飛。正是有這些拍鳥、愛鳥的人的天天的奔波,不給個別捕鳥不法分子留一點機會,可以讓鳥兒在五大連池風景區自在的生活,自由的飛翔。


白     鷺            黃寶印   攝


        白鷺,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習性: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進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


白     鷺            黃寶印   攝


 蒼    鷺            黃寶印   攝


      蒼鷺又稱灰鷺,為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是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的溼地中極為常見的水鳥。大型水邊鳥類,頭、頸、腳和嘴均甚長,因而身體顯得細瘦。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蒼灰色;尾羽暗灰色;兩肩有長尖而下垂的蒼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


                   蒼    鷺              王雲生   攝


              蒼    鷺              黃寶印   攝


             蒼    鷺            黃寶印   攝


蒼    鷺          黃寶印   攝


蒼    鷺            黃寶印   攝


        琵   琶  鷺        黃寶印  攝

       

        琵琶鷺,屬於䴉科,大型涉禽。全長85釐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頦、上喉裸皮黃色。嘴長直、扁闊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頭部冠羽黃色(冬羽純白)。頸、腿均長,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棲息於沼澤地、河灘、葦塘等處。涉水啄食小型動物,有時也食水生植物。築巢於近水高樹上或蘆葦叢中,每窩產卵3~4枚,白色無斑或鈍端有稀疏斑點。雌雄輪流孵卵約25天,雛鳥留巢期約40天。在東北、華北、西北一帶繁殖;長江下遊和華南一帶越冬,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琵 琶 鷺       楊     錄  攝


琵 琶 鷺       楊     錄  攝


           草    鷺              戴 春   攝


        草鷺是大、中型涉禽,體形呈紡錘形,額和頭頂藍黑色,枕部有兩枚灰黑色長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懸垂於頭後,狀如辮子,胸前有飾羽。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的湖泊、河流、沼澤、水庫和水塘岸邊及其淺水處,特別是生長有大片蘆葦和水生植物的水域最為喜歡。主要以小魚、蛙、甲殼類、蜥蜴、蝗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壽命25年。分布於中國,印度,伊朗,歐洲南部,非洲及馬達加斯加島等地。


       牛 背  鷺              戴 春   攝


       牛背鷺體較肥胖,喙和頸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頭和頸橙黃色,前頸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髮狀的橙黃色長形飾羽,冬羽通體全白色,個別頭頂綴有黃色,無髮絲狀飾羽。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也捕食蜘蛛、黃鱔、螞蟥和蛙等其他小動物。其與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關係,常跟隨在家畜後捕食被家畜從水草中驚飛的昆蟲,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上或竹林上。每窩產卵4~9枚,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1~24天。分布於全球溫帶地區,中國見於長江以南各省,是波札那的國鳥。


東方白鸛             戴 春   攝

                                         

 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3月份開始繁殖,築巢於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每窩產卵3~5枚,白色,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30天。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主要分布於俄羅斯的東南部,以及我國的東北地區。


      雉   雞              王雲生   攝


  雉雞:共有31個亞種。體形較家雞略小,但尾巴卻長得多。雄鳥羽色華麗,分布在中國東部的幾個亞種,頸部都有白色頸圈,與金屬綠色的頸部,形成顯著的對比;尾羽長而有橫斑。雌鳥的羽色暗淡,大都為褐和棕黃色,而雜以黑斑;尾羽也較短。棲息於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雜食性。所吃食物隨地區和季節而不同。

雉   雞              楊  錄   攝

雉   雞         黃寶印   攝


翠     鳥          王雲生  攝


翠鳥屬(學名:Alcedo)的鳥類,屬中型水鳥。自額至枕藍黑色,密雜以翠藍橫斑,背部輝翠藍色,腹部慄棕色;頭頂有淺色橫斑;嘴和腳均赤紅色。從遠處看很象啄木鳥。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藍發亮,因而通稱翠鳥。食物以魚類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共15種,48個亞種,廣布世界各地。中國主要分布於中部和南部,為留鳥。中國有3種: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最後一種常見,分布也廣。


翠     鳥          王雲生  攝


翠     鳥          楊      錄   攝


翠     鳥          黃寶印  攝


白 枕 鶴        戴    春  攝

      

       白枕鶴體形與丹頂鶴相似,略小於丹頂鶴,而大於白頭鶴。上體為石板灰色。尾羽為暗灰色,末端具有寬闊的黑色橫斑。取食時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撥開表層土壤,然後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種子和根莖,邊走邊啄食。該鳥為稀有的觀賞鳥類,主要繁殖在黑龍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廣大地區,冬天部分遷徙到江蘇、安徽、江西等省的溼地越冬。白枕鶴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珍禽。


白 枕 鶴        戴    春  攝


白 枕 鶴        戴    春  攝


白 枕 鶴        黃寶印  攝


丹頂鶴      黃寶印  攝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布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朝鮮,韓國和日本北海道。中國已經建立的以保護丹頂鶴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已經超過18個,使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丹頂鶴      黃寶印  攝


丹頂鶴      黃寶印  攝


鴛        鴦           楊      錄   攝 


       鴛鴦,又名烏仁哈欽、官鴨、匹鳥、鄧木鳥,是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的鳥類。鴛指雄鳥,鴦指雌鳥。鴛鴦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雁形目鴨科鴛鴦屬,英文名為「Mandarin Duck」(即「中國官鴨」)。


鴛        鴦           楊      錄   攝 


鴛        鴦           王雲生   攝


白 天 鵝       黃寶印   攝 (2012年)


        白天鵝,學名大天鵝,別名黃嘴天鵝,隸屬脊椎動物門雁行目鴨科雁亞科天鵝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易危物種。白天鵝是一種候鳥,主要生活在多蘆葦的湖泊、水庫和池塘中。棲息於西伯利亞的白天鵝為了避寒,在氣候轉冷之際,遷徙至中國南方各地越冬,等到明年春暖花開的4月才又陸續返回故鄉,夏季多在中國東北、內蒙古、新疆一帶繁殖。


鳳頭麥雞        黃寶印   攝


鳳頭麥雞:中型涉禽,體長29-34釐米。頭頂具細長而稍向前彎的黑色冠羽,像突出於頭頂的角,甚為醒目。棲息地通常在溼地、水塘、水渠,沼澤等,有時也遠離水域,如農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區。食蝗蟲、蛙類、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種子等。


長腳鷸      王雲生  攝


        長腳鷸高挑、修長(37釐米)的黑白色涉禽。特徵為細長的嘴黑色,兩翼黑,長長的腿紅色,體羽白。頸背具黑色斑塊。幼鳥褐色較濃,頭頂及頸背沾灰。喜沿海淺水及淡水沼澤地,黑翅長腳鷸春季於4月初至5月初遷來北方繁殖地,秋季於9~10月離開北方繁殖地往南遷徙。常成群遷徙。


長腳鷸      白曉明  攝


鸊    鵜(piti)      王雲生   攝


       鸊鵜是一類水鳥,共有6屬22種53個亞種,羽毛鬆軟如絲,頭部有時具羽冠或皺領;嘴細直而尖;翅短圓,尾羽均為短小絨羽;腳位於體的後部,跗骨側扁,前趾各具瓣狀蹼。與潛鳥科的主要區別是腳趾上具瓣蹼。翅膀短,能飛卻不善飛,因而不是迫不得已它很少起飛。突然受到驚嚇時可以躍離水面起飛,但飛得很低,幾乎貼著水面。冬季棲息於溪流,夏季到湖沼中繁殖,主要以小魚、蝦、昆蟲等為主。早成性。繁殖於淡水湖泊。在水面以枝、葉等築浮巢,每窩產卵6-7枚。鸊鷉分布廣泛,除兩極和大洋中的島嶼外,幾乎遍及全球。


鸊    鵜(piti)      王雲生   攝


鸊    鵜(piti)      楊    錄   攝


鸊    鵜(piti)      楊    錄   攝



鸊    鵜(piti)      黃寶印    攝


大     雁      黃寶印   攝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遊禽,體型流線型。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齧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成雁體重5~6千克,大的可達12千克。大雁尾部下方成流線型向上,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有斑紋。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門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穀物。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寒露後飛往南方越冬。中國常見的有鴻雁、灰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隻,或以6隻的倍數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大雁群的聚合體。


大     雁      黃寶印   攝


大     雁      黃寶印   攝


大     雁        楊    錄   攝


野    鴨      黃寶印   攝


野鴨屬鳥綱、雁形目、鴨科;其數量非常多,是多種野生鴨類的通俗名稱,有十餘個種類。野鴨能進行長途的遷徙飛行,最高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時速110公裡。雌野鴨體型較小,體長50~56釐米,體重約1千克;雛野鴨全身為黑灰色絨羽,臉、肩、背和腹有淡黃色絨羽相間,喙和腳灰色,趾爪黃色。狹義的野鴨係指綠頭鴨,別名為大綠頭、大紅腿鴨、大麻鴨等,是最常見的大型野鴨、也是除番鴨以外的所有家鴨的祖先,是開展人工馴養的主要對象。

秋沙鴨      黃寶印   攝 


野    鴨      黃寶印   攝


野    鴨      黃寶印   攝


綠  翅  鴨           楊     錄   攝


青頭淺鴨      楊     錄   攝


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體圓,頭大,雄鳥頭和頸黑色,並具綠色光澤,眼白色。上體黑褐色,下背和兩肩雜以褐色蟲蠹狀斑,腹部白色,與胸部慄色截然分開,並向上擴展到兩脅前面,下腹雜有褐斑;兩肋、淡慄褐色,具白色端斑。雌鳥體羽純褐色。繁殖期雄鴨協助雌鴨選擇營巢地點,在地面刨出淺坑或集一堆葦草築巢。雌雄共同參與雛鳥的養育。在沿海或較大的湖泊越冬。2015年3月,全球僅存500隻不到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在成都平原現身。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香港、印度、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保護等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瀕危(EN)。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鶇    鳥          楊     錄   攝


        鶇鳥是中小型鳴禽,叫聲清脆,體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異,多在地面棲息,善於奔跑,但也善於飛行及樹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鉤,善於鳴叫。鶇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約有47屬316種,我國約18屬80種。


白骨頂雞     黃寶印   攝


白骨頂雞屬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頭具額甲,白色,端部鈍圓。體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數尾下覆羽有白色,兩性相似。棲息於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積靜水或近海的水域。善遊泳,能潛水捕食小魚和水草,遊泳時尾部下垂,頭前後擺動,遇有敵害能較長時間潛水。雜食性,但主要以植物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葉、根、莖為主,也吃昆蟲、蠕蟲、軟體動物等。在中國分布甚廣,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黑   頭  鷗         楊     錄   攝


        黑頭鷗頭呈暗色,腿深紅色,通常在田野裡尋食,主要食物是昆蟲。冬季仍能跳入海中捕魚。鷗,鷗科動物,形色像白鴿或小白雞,性兇猛,長腿長嘴,腳趾間有蹼,善遊水。喜成群飛翔,三月份產卵。生活在海邊的稱海鷗,生活在湖邊或江邊的稱江鷗。


江      鷗         楊     錄   攝


烏 林 鴞        楊     錄   攝


 烏林鴞:是鴟鴞科、林鴞屬的鳥類。烏林鴞為大型鴞類,體長56-65cm,頭大,無耳簇羽,面盤顯著,呈圓形,淡灰色,其上被有同心的暗色圓環和新月形白斑。上體暗灰褐色,具暗色和白色斑點;下體白色或灰白色,具寬闊的褐色縱紋。烏林鴞主要棲息於原始針葉林和以落葉松、白樺、山楊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中,除繁殖期外,常單獨活動,飛翔迅速無聲,主要以齧齒動物為食,也吃小鳥和中型鳥類,如雞類等。 烏林鴞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啄木鳥     黃寶印   攝 


        啄木鳥是著名的森林益鳥,除消滅樹皮下的害蟲如天牛幼蟲等以外,其鑿木的痕跡可作為森林衛生採伐的指示劑。它是常見的留鳥,在我國分布較廣的種類有綠啄木鳥和斑啄木鳥。它們覓食天牛、吉丁蟲、透翅蛾、蝽蟲等有害蟲,每天能吃掉1500條左右。


啄木鳥    白曉明   攝


金眶鴴    白曉明   攝


金眶鴴是一種小型鴴科鳥,全長約16釐米,上體沙褐色,下體白色。有明顯的白色領圈,其下有明顯的黑色領圈,眼後白斑向後延伸至頭頂相連。單個或成對活動,活動時行走速度甚快,常邊走邊覓食,並伴隨著一種單調而細弱的叫聲。常棲息於湖泊沿岸、河灘或水稻田邊。以昆蟲為主食,兼食植物種子、蠕蟲等。候鳥,在非洲過冬,其它時候則在歐洲和亞洲西部棲息繁殖。


朱頂雀       白曉明   攝


        朱頂雀又名朱頂。屬雀行目、雀科。見於我國的有黃嘴朱頂雀、赤胸朱頂雀、白腰朱頂雀、極北朱頂雀四種,它們都在北方繁殖,秋冬逐漸南遷。


太平鳥    白曉明   攝


太平鳥為鳥綱太平鳥科的鳥類。體長18釐米,翼展34-35釐米,體重40-64克,壽命13年。屬小型鳴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頭部色深呈慄褐色,頭頂有一細長呈簇狀的羽冠,一條黑色貫眼紋從嘴基經眼到後枕,位於羽冠兩側,在慄褐色的頭部極為醒目。頦、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棲息於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楊樺林中。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有時甚至集成近百隻的大群。主要以油松、樺木、薔薇、忍冬、衛茅、鼠李等植物果實、種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為食。體態優美、鳴聲清柔,為冬季園林內的觀賞鳥類。


太平鳥    白曉明   攝


灰頭鵐     黃寶印  攝 


       灰頭鵐:屬小型鳴禽。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外側尾羽有較多的白色。一般主食植物種子。廣泛活動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中高山地區,生活於山區的河谷溪流,平原灌叢和較稀疏的林地、耕地等環境中,常常結成小群活動,但是在繁殖季節回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中國,俄羅斯,日本,朝鮮,緬甸,尼泊爾和印度。


紅脅藍尾鴝    王雲生   攝


        紅脅藍尾鴝: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傑、藍尾歐鴝。體型略小而喉白的鴝。特徵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雌鳥與雌性藍歌鴝的區別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線,而非喉全白,兩脅橘黃而非皮黃。


紅脅藍尾鴝    黃寶印   攝


葦    鶯       白曉明   攝


       大葦鶯,俗稱大葦扎、葦串兒及蘆蟈蟈。背羽棕褐色,具淡黃色眉紋,下體淡白色,胸部有不明顯的灰褐色的縱紋。它們是葦塘及水窪地附近的典型優勢種,也到附近的小樹、灌木及草叢中活動。鳴聲高而響亮,常被人誤認為是青蛙叫。


伯勞鳥     白曉明   攝


       伯勞鳥為我國北方常見的一種大型伯勞,體型大小與棕背伯勞近似,通體以灰褐色為主,翅及尾黑色,尾的外側羽毛鮮白色,很容易識別。它不在我國繁殖,但在春、秋季節沿我國北方各省遷徙,並有少數個體在我國越冬。性格兇猛,善捕食鼠類、蜥蜴以及小型鳥類等。


伯勞鳥     楊     錄   攝


松     雀     白曉明   攝


       松雀:體大而尾長的雀。嘴厚而帶鉤,兩道明顯白色翼斑與近黑的翼成對比。成年雄鳥深粉紅色,具別致的臉部灰色圖紋。成年雌鳥似雄鳥但橄欖綠色取代粉紅色。松雀主要以松籽為食,冬季成群取食漿果和種子。松雀生活在我國黑龍江、吉林等地的高山針葉樹林中,冬天常常結成小群到山下,它們對人不太懼怕。


繡 眼 鳥     白曉明   攝


      繡眼鳥是雀形目繡眼鳥科80∼85種鳥類的通稱。彼此相像,因此將約60種都歸在繡眼鳥屬(Zosterops)內。


黃 喉 鵐     白曉明   攝


       黃喉鵐:屬小型鳴禽,體長約15cm。喙為圓錐形,雄鳥有一短而豎直的黑色羽冠,眉紋自額至枕側長而寬闊,前段為黃白色、後段為鮮黃色。背慄紅色或暗慄色,頦黑色,上喉黃色,下喉白色,胸有一半月形黑斑,其餘下體白色或灰白色。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羽色較淡,頭部黑色轉為褐色,前胸黑色半月形斑不明顯或消失。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俄羅斯、朝鮮、日本和中國等地。


山    雀    白曉明   攝


        山雀是體型較麻雀纖細的食蟲鳥類,常見於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山地林區數量猶較平原地區的數量多。山雀的羽毛大多以灰褐和棕灰色為主,山雀是常見的鳥類,性情活潑,常在枝頭跳躍,喜群居,以昆蟲、漿果和種子為食,在樹洞或巖縫中築巢,巢呈蝶形。


老鷹      黃寶印   攝


老鷹(學名:Aquila),也叫鳶,是小型猛禽,與一般鳥類不同,雌鳥體型往往比雄鳥更大。老鷹性情兇猛,嘴呈黃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的爪,翼大善飛。老鷹的類別很多,隼、鷹、鵟、鷲、雕等等,都屬於鷹類,在每個類別裡又包括很多種。


老    鷹      黃寶印   攝


野鴿子       楊錄  攝


相關焦點

  • 旅遊達人云遊五大連池風景區
    11月26日,2020年中國黑河首屆寒地試車節系列活動之一,「我的黑河印象」旅遊達人遊黑河體驗活動走進五大連池風景區十多名擁有百萬粉絲的旅遊達人打卡精品旅遊線路,同粉絲們一起遊覽五大連池冬季美景。五大連池真的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的聖地,必須為我們的黑河點讚打個call。
  • 五大連池風景區每天一元錢 天天泡溫泉
    五大連池風景區每天一元錢 天天泡溫泉 2020-12-22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復星集團到五大連池風景區考察
    10月27日,由復星全球合伙人、豫園股份執行總裁、豫園餐飲娛樂和食品飲料集團董事長石琨率領的復星集團考察組到五大連池風景區考察五大連池風景區管委會領導劉洋、孟凡晶、馮術學等一起陪同考察。石琨一行先後深入經濟開發區、響水泉、北藥泉,就旅遊和礦泉產業開發進行實地考察。
  • 五大連池風景區有了「康養地圖」
    ,完成了五大連池風景區生態康養功能區劃,從而為國內外康療養生人群提供了有理論支撐、可選擇性的 「康養地圖」。 五大連池風景區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帶,早年火山地質活動持續不斷發生,留下了保存完好的 14 座新老期火山。完整的火山地貌,大面積的火山巖,5 個火山堰塞湖,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珍貴稀有的地下礦泉水,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五大連池旅遊攻略|五大連池風景區推薦|五大連池什麼最值得去
    相信很多還沒有來過五大連池的遊客們都會問同一個問題:五大連池在哪個城市?五大連池有什麼好玩的景點?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五大連池風景區,跟隨黑河四季旅行社好好了解一下五大連池什麼最值得去。、青光眼、近視眼、急性角膜炎等病症都有療效,因此五大連池二龍眼泉又叫洗眼泉。
  • 五大連池風景區傳遞聖火火種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是源於300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熔巖阻塞河道形成五個相互連接的湖泊。這裡有14座不同時期噴發的火山群,景色蔚為壯觀。作為第三屆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分會場之一,五大連池火山地質博物館上演了精彩的聖火駐館傳遞儀式。
  • 五大連池風景區推動旅遊產業強勁發展
    五大連池風景區推動旅遊產業強勁發展 時間:2019年09月19日 09:05  來源:黑河日報 五大連池風景區深入實施「旅遊強區」戰略,注重打基礎、樹品牌、增魅力、添內涵,圍繞打造「國際礦泉水療康養中心」和「世界旅遊目的地」目標,全力打造複合型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
  • 五大連池風景區火山冰雪節即將啟幕
    新年徒步登高和冬捕節敲定在12月26日、27日舉辦——五大連池風景區火山冰雪節即將啟幕五大連池風景區火山冰雪節的重頭戲——新年徒步登高和冬捕節即將在12月 26日、27日舉辦,五大連池風景區已經連續7 年作為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黑龍江唯一的主會場。
  • 市委書記馬裡深入五大連池風景區調研
    市委書記馬裡深入五大連池風景區調研 時間:2020-03-13 09:45:15  來源:黑河日報 3 月 11 日至 12日,市委書記馬裡深入五大連池風景區,就承辦好全省旅發大會、景區申遺等項工作進行調研。
  • 黑龍江黑河五大連池風景區有了「康養地圖」
    林業科學院經過2年合作,利用黑龍江黑河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五大連池風景區分站森林生態康養監測基地觀測數據,以「分層抽樣+地統計學」思想為指導,以空氣離子數等6個維度為基礎構建出的生態康養指數為標準,完成了五大連池風景區生態康養功能區劃,從而為國內外康療養生人群提供了有理論支撐、可選擇性的「康養地圖」。
  • 旅發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準備好了!
    >旅發大會第三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即將隆重開幕,五大連池風景區記者在旅遊局了解到,旅發大會在風景區觀摩參觀路線為龍門石寨、老黑山、博物館、北飲泉溫泊,康養小鎮等地。新華社記者到景區拍攝採訪,發布的圖文新聞《飛閱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火山之巔的碧玉》、《鳥瞰五大連池》在全網引來大量媒體轉載及網友圍觀,全國主流媒體集中轉發486次。
  • 五大連池風景區:徒步愛好者盡享冬日健身
    新華社客戶端黑龍江頻道12月27日電(記者劉赫垚)26日,2020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暨2021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黑龍江省主會場)啟幕,1500名登山及徒步愛好者匯聚火山腳下,用運動的方式感受冰雪奇觀,體驗冬日健身的無窮樂趣。
  • 五大連池風景區取真經 努力做強礦泉魚產業
    五大連池風景區取真經 努力做強礦泉魚產業 時間:2018-01-08 09:46:42  來源:五大連池管委會 按照黑河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1月3日,在黑河市水產局長田有奎帶領下,由黑河市水產局、五大連池風景區畜牧水產局、遜克縣水產局及五大連池風景區日河漁業公司組成的漁業考察團一行
  • 五大連池是什麼?
    許多五大連池的美好,用心來營造。最舒適的生活,才讓我們有了「嚮往的五大連池」。南洗泉來五大連池幾乎每天都必須去的地方五大連池礦泉水水富含鎂、鉀、鐵、鋇、鋅、碘、硒、溴等十四種宏量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十分相符,是理想的礦物質補充源,經常飲用,對人體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都有明顯療效。
  • 五大連池風景區舉辦全國研學旅行指導師培訓班
    五大連池風景區舉辦全國研學旅行指導師培訓班 時間:2020-12-17 15:25:06  來源:五大連池管委會 為規範研學旅行服務行為,提高研學旅行教育質量,強化研學旅行人才隊伍建設。
  • 負氧離子濃度超世界標準24倍的五大連池風景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不低於1000—1500個/每立方釐米,而五大連池卻是它的24倍之多。負氧離子濃度超世界標準24倍的五大連池風景區近日,關於春季負氧離子的濃度,五大連池風景區環保局和黑龍江省環境監測站對五大連池黑龍山、龍門石寨等五個景區景點進行了連續多天監測。
  • 五大連池風景區引進企業發展低空遊覽等航空項目
    近日,中通航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項目考察組來到五大連池風景區,就全面加強低空遊覽等航空項目合作進行考察洽談。五大連池風景區從國家政策支持、資源優勢、產業發展需求都具備了充足的條件與中通航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合作
  • ...2020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閉幕
    冰天雪地裡感受徒步樂趣 2020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閉幕時間:2020-12-28 17: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冰天雪地裡感受徒步樂趣 2020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閉幕 12月2526日,2020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
  • 攜手打造五大連池風景區「旅遊健康小鎮」
    12月22日上午,五大連池風景區這標誌著五大連池風景區管委會與黑龍江省建築安裝集團將共同在打造五大連池風景區「旅遊健康小鎮」和「旅遊康養產業」發育上,成為戰略合作夥伴。五大連池風景區管委會將在遵守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為黑龍江省建築安裝集團公司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高效的服務和具有發展前景的項目,為雙方合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 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結束
    新華社哈爾濱12月29日電 2020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五大連池風景區站日前閉幕,全國三百多名徒步愛好者穿行在五大連池風景區內,感受北國風光的壯美。第一天的主題為「覽地質奇觀」,徒步路線以冰湖面、火燒山、木棧道、雪地路面為主,長23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