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開放新高地
舉辦四川天府新區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高峰論壇、國際生態論壇,拓展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功能,推動與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合作
建設「雙創」新中心
建設信息安全、航空航天、雷射、核技術等軍民融合創新平臺,引進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高校建設國家實驗室
建設現代新都市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和國家級新區基礎設施專項建設基金。加快推進西區產業園、成都第二領館區、高鐵天府站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吉利新能源整車、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國電智能電網研發中心等一批事關新區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
建設經濟新引擎
加快發展「1+8」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加快發展「1+7」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積極發展休閒度假旅遊和現代都市農業
建設區域新核心
加快建設集「生產+生活+產業生態」於一體的產業新城,重點打造「大創造」產業板塊、「大智造」產業板塊、「大車都」產業板塊、國際文化旅遊功能區
建設一體新格局
建立規劃管理、重大項目、投資促進等協調機制,努力實現功能互補、產業協作、生態共育的一體化發展
2月3日,節後首個工作日,成都科學城的建設者們以進場勘驗的方式「收心」,經過充分準備,2月6日,科學城各項目工地全面復工。
聞雞起舞,且早且快。建設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增長極,省委省政府對四川天府新區提出「全面加速、提升發展」的新要求,1578平方公裡的熱土,理應成為四川建設經濟強省的有力支撐。
確保新區經濟總量達2160億元以上、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00億元、增長12%——要實現2017年的這一高速增長目標,新區需要蓄積和釋放新動能。「對標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四川天府新區將在新的一年裡抓好全面創新改革、對外開放合作、重大項目建設、重點功能區開發等四件大事,以使新區動力澎湃,迎春馳騁。」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法律「護航」
吸引全球高校來建實驗室
1月9日,成都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在成都科學城正式揭牌。該審判庭將跨區域受理全省範圍內有關專利、植物新品種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第一審智慧財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發生在成都市轄區內有關商標、著作權、不正當競爭、技術合同糾紛的第一審智慧財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等。
作為全省首個智慧財產權審判庭,設立在四川天府新區,並不是隨機之選。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四川「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而天府新區正是重要依託。去年,天府創新中心和天府菁蓉大廈還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土壤」的孕育能力進一步增強。
創新,展示了一個區域的經濟活躍程度,而要讓這種「活躍」持續,就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手段為創新「護航」。「成立跨區域智慧財產權審判庭,有利於彌補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體制的短板。」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張延元教授表示,跨區域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可以運用司法手段,積極、穩妥地處理所涉智慧財產權糾紛,依法有效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法律護航下,四川天府新區新一年的創新之旅,甫一起步就散發出濃濃的「知識氣息」。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新區將實施創業天府引領工程,加快新型孵化轉化載體平臺建設,引進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高校建設國家實驗室,依託川大高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建設重大科學裝置,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服務。
從要素驅動切換至創新驅動,成為了所有片區的追求。新津片區方向明確,推動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實現自主研發,推動新型軌道交通系統廣泛試用。龍泉驛片區的創新與「數字」有關:新建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平臺11個……
開放窗口
頻繁「走動」提升國際化水平
去年底,天府新區海關正式開關運行,管轄四川天府新區區域內的海關業務,為四川天府新區通過開放合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製造業,提供最直接有力的支持。至此,四川又多了一個通向世界的「新窗口」。
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四川天府新區自誕生起,就肩負著全省對外開放窗口的重任。
新一年的對外開放日程表上,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已圈定幾項重要日程,包括舉辦四川天府新區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高峰論壇、國際生態論壇,以「會」會友;自我推介的腳步也將繼續邁向國內外——在上海舉辦文化旅遊專場推介會、在北京舉辦智能製造專場推介會、在深圳舉辦現代農業專場推介會,開展四川天府新區進歐盟、進日韓新、進美洲活動。
頻繁的「走動」,其實帶有明確的目的:新一年,四川天府新區將重點謀劃引進溫德克飛機、中意文化產業園、阿爾斯通等一批具有帶動性和引領性的「國際化」重大項目。
要讓「國際元素」在四川土地上深深紮根,還必須有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借鑑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各項改革,推行事中、事後監管,營造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營商環境。拓展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功能,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新一年,四川天府新區已經有了努力的方向。
作為「窗口」中的「窗口」,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將在新的一年,努力探索建立接軌國際貿易規則的行業監管和資格審查制度,在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保稅展示交易等方面先行先試。
跟蹤督促
逗硬項目「退出」機制
1月3日,戴卡凱斯曼成都汽車零部件項目正式建成投產。該項目佔地196畝,計劃總投資達30億元人民幣。產品採用世界一流水平的差壓鑄造和真空鑄造工藝技術,代表了世界汽車零部件加工的最高水平。
穩定增長、保持定力——重大項目建設,依然是四川天府新區新一年發展的關鍵抓手,新區將建立完善量化目標任務、量化責任主體、量化時間進度「三個量化」機制,落實重大項目建設責任機制和跟蹤督促檢查機制,為項目建設提速。
那些在2016年「驚豔亮相」的重大項目,也將在今年繼續綻放異彩。開年之際,四川天府新區即在謀劃舉辦新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開工建設吉利新能源整車、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國電智能電網研發中心等一批事關新區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
在四川天府新區這輛快速奔跑的「虛擬汽車」裡,還存在著極具規模的真實版汽車。過去一年,新區全年汽車產業實現產值1489.4億元,其中整車產量突破110萬輛,實現產值1230億元。
奔跑的速度還將加快。作為汽車製造業的主陣地,龍泉驛片區新一年的「造車」速度不會有絲毫放緩,同時開拓南北兩大戰場,以確保全年整車產量突破110萬輛,其中新能源整車產量2萬輛,汽車全產業鏈產值達1800億元以上。
為了確保項目建設進度,雙流片區強調逗硬「退出」機制,對按照協議約定超6個月未開工建設項目或開工後無實質性進展的項目,將啟動項目建設約談機制,約談後一個月仍無效果的,將收回已配置要素資源。
加速成長
重點功能區將有新面貌
入駐成都科學城後,亞信網絡信息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總監童寧養成了圍著興隆湖跑步的愛好,「湖邊的風景一直在變化,高樓越來越多,入駐的企業越來越多,跑友也越來越多。」
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破土動工、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籤約落戶……過去一年,四川天府新區的大事件,有很大一部分都發生在成都科學城。
興隆湖畔,拔地而起的成都科學城正在成為四川天府新區最具代表性的一張名片。
這張名片的效益,還將繼續放大。今年,四川天府新區將進一步深化25平方公裡起步區城市設計,積極推動48平方公裡擴展區土地調規報徵,儘快啟動生命科學園建設,為加速集聚重大科研項目和技術創新平臺提供空間保障。同步跟進交通、供排水、電力、燃氣、通信、公交、超市、學校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切實提升成都科學城承載能力。
成都科學城的集中發展效益,也讓新區更明確了發展路徑:加快推進重點功能區建設。
今年,新區將以成都科學城、天府商務區、西區產業園和新興工業園為重點打造「大創造」產業板塊;以新川創新科技園、中韓創新創業園和南部軟體園為重點打造「大智造」產業板塊;以龍泉汽車城、中法生態園、新津軌道交通園、視高產業園為重點打造「大車都」產業板塊;以雙流綜保區為重點打造臨空經濟區;以「兩湖一山」為重點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功能區。
隨著重點功能區揭開新面紗,新區將展現出更富活力的新面貌。(記者 蔣君芳)
責任編輯: 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