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旅行
走過一座座山
跨過一條條河
見到了各種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
未變的是身邊陪伴自己的那個人
——徒步中國·遇見長坪溝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許多計劃,身處系統內的我們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工作、加班,全月無休成為常態,那段時間生活被忙碌、昏暗、疲憊所填滿……
時至五月,情況也好轉了很多,我們相約出去散心,遠門肯定是出不去的,走走思念了許久的四姑娘山,看看那裡的藍天、白雲、雪山、銀河。
走進四姑娘—東方的阿爾卑斯
四姑娘山位於四川省阿壩州境內,有延綿四座終年不化的雪山組成,海拔高度均在5000米以上,其中最高的么妹峰海拔6250米,山形陡峭,有著「蜀山之後」的美譽。
由於之前去過雙橋溝和海子溝,這次我們走的是最靠近么妹峰的長坪溝,也是整個四姑娘山 最精華的部分。
長坪溝總長大約30公裡,徒步進入時間2天,第三天撤出,路上的風光格外美麗,按照慣例先上一波美圖。
徒步四姑娘山的起點在阿壩州日隆鎮,現在已經改名為四姑娘山鎮。成都到日隆鎮大約200公裡,車程半天。
途中要經過曾經的地震震中映秀鎮、臥龍熊貓保護基地、再翻過海拔4400米的巴郎山,短短的200公裡路程,卻能經歷多種不同的體驗,是一條不錯的旅遊散心路線。
由於五一假期高峰,我們成功堵車了,早上9點出發,下午4點才抵達日。
車子在蜿蜒的盤山路上奔馳,心中一些繁雜的思緒在窗外風景前飄散而逝。如今的日隆鎮與2013年第一次來的時候已經大不相同,民宿、酒店、商店因有盡有,旅遊開發的步子越走越大,基礎設施也已經逐步完善起來。
在日隆鎮一定要吃一波這裡的燒烤一條街,烤羊、烤雞、烤兔因有盡有,進山之後可沒有這些好吃的,一定要提前滿足一下自己。
雪後,初入長坪溝
出發前一晚, 四姑娘山鎮下起了小雪,醒來的時候旁邊的山上樹木還掛著積雪,心中泛起一陣冰雪夢幻的錯覺,似乎每次來到這裡,看到的美景雖各不相同,但同樣美麗。
早餐後我們朝著遊客中心出發,進山的手續由嚮導代辦,我們需要到運動中心去籤字畫押,現在在四姑娘山進行露營或者徒步等活動需要購買專門的戶外票(票價150),並且聘請專業嚮導以及馱裝備的馬匹。
沒想到的是,遊客中心外排起了長隊,大概是疫情把大家憋的太久了,都打算趁著放假出來走一走吧。
排隊的時候天上的烏雲突然散去,露出了久違的藍天白雲,看來今天徒步的路上不需要擔心下雨了,趁著心情不錯趕緊和藍天白雲來一場久違的合影。
背上的紅色牧高笛幻影45是今年即將上市的新包,拿了內測版本來進行這次徒步測試,別的先不說,這包的顏值就是就是戰鬥力。
從長坪溝景區大門口進入後,需要乘坐一段距離的觀光車到達徒步起點——喇嘛寺,這裡可以看到完整的四姑娘山全景。
喇嘛寺在早些年被翻修一新,有時候特別羨慕在這裡修行的僧人,整日生活在神山環抱下,面朝著聖潔而雄偉的雪山,過著超脫於塵世的生活。
開始徒步的初段一定要注意把握節奏,一方面剛從平原來到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氧氣稀薄會讓身體更容易疲憊,另一方面也是讓身體逐漸進入運動狀態。
從喇嘛寺進入景區以後修了7公裡左右的木質棧道,方便遊客進入,不過河谷右邊的馬道也依然保留著,我們走的是右側馬道,這邊的視野更加開闊,風景也更加原生態一些。
行走在長坪溝的山谷中,抬頭就能看見聳立在雲端的么妹峰,寧靜而聖潔,不管過去多少個日日夜夜,山就在那裡,路也在那裡,而我也一直在路上。
深入木騾子
長坪溝之路是一條很適合新人徒步的線路。
它比其雙橋溝風景更優美,並且不像雙橋溝直接坐車到達溝底;比起海子溝強度要輕鬆不少,不如海子溝提升那麼大,所以適合循序漸進的新人來進行入門。
大約中午11點30分,我們到達枯樹灘經典,從這裡接上了木棧道。枯樹灘中有許多枯木,常年泡在冰山湖水裡,卻常年不腐不倒,頗為神奇,而藍天白雲倒映在湖面,這種純生態的自然風貌是我一直追尋的。
穿過枯樹灘沿著木棧道走到頭,就來到下幹海子。這裡的海拔有3500米,今天已經走了兩個多小時,好在用的新背包並沒有不適應的情況,加上這款牧高笛本來自重就很輕,所有背起來相當輕鬆,轉角遇見婆繆峰。
在3500米高度的位置幾乎都是高大的森林植被,這裡的空氣格外清新,特別是穿行在森林之間,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到達上幹海子保護站,這裡是長坪溝景區最後一個補給站,這裡可以購買飲料泡麵礦泉水等等,價格比較貴,但是也還能接受。
山高云為峰,人生也不盡相同,有的時候,鼓起勇氣,走出封閉自己的鋼筋水泥的牢籠,在群山環繞的樹林裡,心無雜念,吹吹風,凝望神山,逃避也好,放下也罷,存粹的內心不在被打擾。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喜歡看雪山,特別是那種終年不化的雪山,威嚴而挺拔,它們是造物主最精美作品,寧靜致遠,鮮有人能夠靠近,保持著神秘。
穿過河谷的森林,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營地——木騾子。
這裡是一處高山牧場,有一個寬廣的草原,這裡四周雪山環繞,右側有四姑娘山么妹峰,左側則是婆繆峰與日月寶鏡,遠處有駱駝峰,簡直身處東方的阿爾卑斯山。
看到這裡不禁想起,聽聞遠方有你,動身跋涉千裡,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相擁,我踏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
木騾子營地已經位於長坪溝腹地,遊客數量急劇減少,而要在這裡過夜的也只有穿越隊伍。
這裡能夠遠眺溝尾的駱駝峰,那獨特的雙峰雪山終年積雪,屹立在那裡,它潔白而孤傲,不讓世人輕易的闖進它的世界,挑戰它,是勇敢者的遊戲。
夕陽的餘暉灑在營地旁的雪山之巔,映紅了山體,光影不斷變換,拿出相機記錄下這天地的廣闊。
入夜,銀河從南方升起,我們靠著彼此,仰望著這滿天繁星,數著從頭頂飛快划過的流星,許下一個個不經意的小小心願,時間在這一刻變得很慢。
在叉子溝尾,遙望布達拉峰
休息一夜後體能逐步恢復,第二日清晨,從木騾子營地收拾好行裝,打好背包,放入了睡袋和一些備用衣物和路餐,我們今天要去到長坪溝尾部的叉子溝營地。
走到長坪溝深處,路上的高大喬木已經很少了,天地變得開闊,駱駝峰也逐漸露真容,連綿的一片雪山展現在眼前,美不勝收。
從長坪溝到叉子溝尾的路徑比較明顯,並且在一些容易走錯的岔口有黃色的路標綁在樹上,供穿越者參考。
木騾子到叉子溝大約10多公裡,基本上也是在高山草甸上行走,需要過河的地方也有牧民搭起的木橋, 不過在夏季,有可能需要淌河。
在這裡徒步是一種享受之旅,滿眼的絕美風景,休息時凝望雪山,感嘆大自然的壯美。
山谷深處,有一處紅石灘,紅石的形成是覆蓋在石頭表面的一層真菌,只有在獨特的環境下才能生存,如果帶出去不到兩三天就變成了普通石頭的顏色。
順著河流轉過拐角,遠處的布達拉峰出現在眼前,雖然與西藏布達拉宮一字之差,但是在氣勢上一點不輸。
回望么妹峰,這個角度的它少了少女般名字的秀美,多了一絲銳氣,這個角度的么妹峰,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攀登它的難度是如此巨大,全世界至今成功登頂並返回的人據說不超過20個。
在靠近叉子溝營地的途中,忽然右側山坡傳來轟隆隆的轟鳴聲,抬頭一看,赫然發現雪崩了!
還好我們所在的位置距離雪崩區域較遠,並不危險,但是在下午多次雪崩的發生也導致了我們這次穿越行動的取消,改為原路返回……
都說絕美風景出險峰,如果不徒步兩日,我們根本見不到這些美麗的雪山,雖說負重旅行身體疲憊,但是眼在天堂並不是一句虛言,這裡給了我太多的驚嘆。
這次帶的一體超輕爐頭和凱斯鈦鍋,明顯減輕了炊具重量。回到營地,一碗熱騰騰的白粥和酸辣粉在這裡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我還從山下背了一瓶可樂上來,簡直不能太滿足。
太陽從布達拉峰背後落下,夕陽映紅了神山上的雲層,如同火燒一般……
夜裡,幾個隊友起來拍攝星空,不過叉子溝營地的位置夾在兩山之間,並不太適合拍攝,不過也能享受一番寧靜的夜空。
夜晚的魅力不僅僅只有城市的燈紅酒綠,
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
仰望星空銀河與雪山交相輝映,
與身旁的人相依回顧一起走過的那些畫面,
你會愛上這寧靜的夜色。
天亮以後,我們收拾行裝原路返回,
至此,徒步長坪溝的行程結束,
雖有遺憾,但也飽足了眼福。
四姑娘山 ,期待著下一次相遇~
版權聲明:除特殊註明,本文所有文字內容均為作者 洛克 原創,照片均由 洛克 提供。訪問者可將本文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作者的合法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不註明作者及文章出處等,除此以外,將本文任何內容用於其他用途時,須徵得作者的書面許可,侵權必究。最近微信又改版了,打亂了推送的時間順序,小編好怕和大家走散嗚嗚嗚為了正常收到《徒步中國》平臺的推送,請大家:這樣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每天推送的新內容,《徒步中國》,讓我們一起每天發現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