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活法,叫「當你老了」

2020-09-03 經濟日報

01

你是否想像過,自己兩鬢斑白、步履蹣跚的樣子?

如今,從清晨到黃昏,從街巷到公園,隨處可見老年人的身影。

這是一場你我皆會置身其中的變化:全國每天兩萬多人進入老年,6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近2.5億。

然而,新技術日新月異,往往讓許多老人眼花繚亂,有些落伍。

不久前,大連地鐵,一位老人過安檢時受阻。原因很簡單,沒有健康碼,非但沒有,還不懂健康碼是何物。耳背加上工作人員不耐煩,老人開始變得緊張,情緒激動,雙方一度爭執不下。

後來,經過警察調解,老人為自己的行為道歉,網上卻有不少人說他倚老賣老。但通過現場視頻,我分明看出,這只是一位孤獨無助的老人。

請別讓網際網路時代落下一個老年人。習以為常的東西說變就變,面對陌生的事物,他們一臉茫然。設身處地為老年人著想,用老年人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02

如何養老、怎樣享老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高頻詞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老是老年人生活的基礎,但老年人的需求並不只是養老。

「90後」小夥許凱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從大學開始給農村老人拍照,至今已拍了數百位老人。他說,拍攝過程中,有些老人感動得落淚,有些老人只為了能和陌生人聊聊天。

「叔,我給你照張相吧!」從寒暄、聊天,到幫老人拍照、拍視頻,許凱漸漸打開了老人們的心扉。人們才得以看到,他鏡頭下老人們最真實、最美好的樣子。

每位老人都是一部歷史,他們經歷過的風雨故事,需要有人替他們記得。在物質需求之外,他們多元化的需求更需要滿足。

老人們期盼興建和完善養老設施和服務,更把自己的意願和尊嚴放在第一位。他們的生活,並不只是煮飯帶孫子、閉門過日子,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寄託和價值實現。

03

讓老人們繼續承擔社會人的角色,利用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寶貴的人生經驗,發揮個人所長,融入社會生活,才能讓他們更有尊嚴地享老。

在我國2.5億老人中,60歲到70歲的老人佔一半以上,這些「年輕」的老人,國際上稱為活力老年人。在深度老齡化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從計程車司機到便利店收銀員,活力老年人活躍在各行業一線的情景很常見。

與上一代老年人相比,新一代老年人物質條件有盈餘、信息接觸更廣泛,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強。

不同於「重儲蓄、輕消費」的祖輩,新一代老年人重視合理消費,追求美和健康,文化娛樂方式更豐富,對自我價值實現也有新的期許。

時代在發展,「老有所為」價值的實現其實並不難。

每個人都終將老去。當你老了,願你「不知老之將至」,優雅地生活,被世界溫柔以待。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 作者:喬金亮

相關焦點

  • 後半生最好的活法,只有這一種
    習慣仰望別人,是一種錯誤最近,一則「深圳拆二代月入60萬」的新聞登上了熱搜。就像這位拆二代的小夥,旁人羨慕他活得輕鬆;可他羨慕的,卻是最平凡的你我。人常會有一種錯覺,周圍的人都過得順遂如意,只有自己的日子是一片狼藉。可其實,誰的生活不是喜憂參半?別人的幸福是一種假象,只是成年人大都習慣了:以光鮮的一面示人,心酸的一面僅自己可見。
  • 在廈門,有一種民宿叫鼓浪嶼老別墅
    1、 很多來廈門旅遊的人,會選擇民宿作為下榻的地方,尤其是那種用老別墅改造的,每到節假日就一房難求。 老別墅改造的民宿,重點肯定不在民宿,而在老別墅。單單在腦海裡想像這三個字,就別有一番味道,民國範、西歐風情等等,想像起來就是一種享受。
  • 除了生存,還有一種活法,叫「留將一面與梅花」——從清流哥說起
    人有情,花有意,眾生平等,詩境清雅。大畫家豐子愷,據此詩繪了一幅漫畫(下圖)。我在此詩此畫中,讀出了一種世味:人在塵世,除了生存,還要有精神追求。人在困境時,就無法有精神追求嗎?最吵鬧的,不是世界,而是人心。人群中,越安靜的人,越有實力。「清流哥」手裡捧的,不但是一本書,還是一種與困境握手言歡的從容心態,是一種與自己把盞對坐的獨處能力,是一種追求精神品質的生活態度。原來,有一種豐富的安靜,在不動聲色時,風起雲湧,在人間寒徹時,折梅而舞。
  • 有一種情懷叫汕頭老市區
    在汕頭人心中,老市區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老城洗盡鉛華,早已退去早日的繁華可當你深入其中,他卻總能在你不經意間給你驚喜>你有多久沒踏進汕頭老市區了?今天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去重返老市區吧重溫那些已經缺失的回憶老市區給人一種很安靜的感覺也許這是古城的沉澱所散發的氣質影響到徜徉於這些古樸的街道,欣賞著古典的建築遠離塵囂
  • 文摘|換一種說法,換一種活法
    看得出大爺是個顧家又疼人的人,但他的口頭禪,不僅讓家人聽著心情不爽,就連一旁的我都覺得很有壓迫感。我心想,如果他能把「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改成「我跟你說哦」,聊天氛圍肯定會不一樣。他說:「『為什麼』顯得有負面態度,但不一定真有,潛臺詞是,我不懂,你有義務向我解釋,很有壓迫感。而『怎麼了』的潛臺詞是,我雖然不懂,但認同你的觀點,你沒義務跟我解釋,但我想聽你多說幾句。」我剛聽到這個觀點時半信半疑,後來慢慢發現的確是這樣。我在問「為什麼」時,是因為我想不通、有疑問,是帶著一種尋求解答的目的發問的。
  • 選擇什麼樣的活法,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那你想要什麼樣的?
    但有些女人卻越活越有味道,明明經歷的是相同的時間,得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精彩。所以女人究竟該怎麼面對年齡危機,究竟怎麼樣才能在年齡面前完成逆襲,該明白的是,能夠過好日子是一種本事!可以向時光認輸,卻不要跟命運低頭!
  • 一個人真正有安全感的活法
    只是與此同時,就算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好像什麼都擁有了,卻也未必就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有安全感一些,依舊只會經常都很容易患得患失。 終其一生,每個人都在尋找著一種比較合適的活法,一種讓自己能夠活得更加愜意的方法,總以為到了生命的下一個階段,一切就都會好起來,殊不知,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問題。
  • 日本:稻盛和夫的《活法》裡的活法!
    稻盛和夫日本企業家,是京瓷和第二電子的創始人,將這兩家企業帶入了世界500強,除了經營企業外,還出書,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經營企業的感想分享給大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本書《活法》。乍一看和我國餘秋雨的《活著》只有一字之差。
  • 稻盛和夫親臨成都 告訴你不一樣的「活法」
    而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活法》一書,無疑是稻盛和夫經營哲學和人生哲學的精華體現。該書是一部風靡全球的超級暢銷書,目前在全球的銷量已經突破230萬冊,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著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長期以來,《活法》在中國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厚愛和追捧。
  • 《活法》:稻盛和夫闡述活著意義,改變心態和思維方式,走向成功
    《活法》:稻盛和夫闡述活著意義,改變心態和思維方式,走向成功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對「活法」的理解,每個人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活法。那「活」就是生命有生的精神的完全體現;「法」在這裡不僅僅指方法,更是一種生存狀態。被稱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在《活法》中闡述了活著的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稻盛和夫的「活法」。
  • 有一種愛,叫牽腸掛肚!
    有一種愛,叫牽腸掛肚;有一種思念,叫獨自流淚;有一種無奈,叫不能打擾;有一種心情,叫左右為難。真愛一個人,最後的結局,卻是,愛不能,恨不能,思念的時候,打擾不能。強迫自己要忘記,卻忘記不能。因為愛你,才天天想你,胡思亂想也願意。因為思念如潮水湧來,心不由自主和你在一起。愛你,不在身邊,就在心上。如果可以,此生就牽手一輩子;如果不可以,就靈魂相伴一生。都說,思念一個人太久,註定要重逢,但我和你,什麼時候重逢呢?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隨遇而安,而是順其自然
    有位老禪師身邊聚集了一幫弟子。有一天,禪師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他們只好垂頭喪氣地無功而返。可是,唯獨有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他:「你為什麼不感到遺憾呢?」
  • 「阿嬌說不會再結婚了」:獨自美麗,也是一種活法
    近日,阿嬌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有記者向她問道與賴弘國的婚姻是否還有迴轉的餘地。對於這樣的問題,阿嬌斬釘截鐵地回道:「沒有!」同時,阿嬌還表示自己不適合結婚,也不會再結婚了,因為沒有必要。還記得以前,若是有女明星一直不願意結婚時,網友們都會接受不了,還會說出各種不好的言論。就好比李若彤,54歲的她總是被網友私信問她為什麼還不結婚。還有女神俞飛鴻,在被網友們質疑為何不結婚時,她只說那是自己的選擇,雖然沒有結婚,但是自己有固定的伴侶,這樣的生活也很幸福。
  • 有一種夜景叫魔幻,有一種美食叫火鍋……有一種網紅叫重慶!
    有一種重慶,叫做立交橋重慶是一座魔幻的8D城市這裡的橋多到連導航都不知道怎麼給你報路線難怪有人說一生走過最長的路「城在山上,城又本在眾山中」,是對它最好的解讀在重慶我們不講東南西北只說上下左右,如果你是路痴重慶一定會「耍」得你暈頭轉向有一種重慶,叫做輕軌
  • 有一種幸福叫陪著你慢慢長大
    有幸福的地方,就有成長。有幸福的地方,就有歡樂,有幸福的地方,就有淚水,幸福感從來都不是白來的,它需要一個不幸的對比。有一種幸福叫陪著你長大,看著米一天天的長大,從幼小的嬰兒慢慢到可以上小學生的少先隊員,直到你長成大孩子,有自己的家庭 事業。就算自己慢慢變老,漸漸地滿頭白髮,也不會抱怨。
  • 人生最好的活法:遵從本心
    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堅持遵從自己的內心,也不去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勇敢做自己,才有了現在的一號土豬連鎖品牌,截止2015年年銷售額已經突破10億大關,他自己身價也上百億。反過來,如果他不遵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受別人的指指點點影響,努力的活成了別人希望樣子,那麼他現在很有可能還在油廠,不太可能活出這麼精彩的人生。
  • 有一種思念,叫我想見你;有一種沉默,叫在深夜裡獨自思量
    有一種思念,叫我想見你,有一種沉默,叫在深夜裡獨思,每一天的夜晚,就像是為思念之人準備的空間,心中愛,枕上情,心裡愛著一個人,越是靜時越是想念,靜靜的夜是思念之情最活躍的時候,想你,想你時好想看到你,雖然明知不可能,但心念就是情不自禁地湧現,越是見不到越是想要見到,那是一份心不由己的痴迷!
  • 「巖松無心,風來而吟」,人生,有一種極高的境界,叫平常心
    ,你應該保持平常心,以你本來的自然本色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獲得榮譽就忘乎所以,也不因為得不到榮譽就怨天尤人。所以,我們說:人生,有一種極高的境界,叫「平常心」。「平常心」也是圍棋中一個術語。所謂圍棋中的平常心,指的是一個棋手,不管是下多麼高級別的比賽,不管獎金有多少,也不管對手有多強大,都要用平常練棋、下棋的心態去對待,如此,反而能發揮出水平。
  • 有一種味道,叫北漂;有一種情誼,叫木須肉;有一個朋友,叫老靳
    有一種味道,叫北漂;有一種情誼,叫木須肉;有一個朋友,叫老靳周忠應 第一次請我吃飯,是在朝陽區一個叫酒仙橋的地方一個農家小店裡。店老闆是正宗的北京人,長得非常胖,但她的木須肉炒得非常地道,是一道好下酒也好下飯的菜。其實我在湖南岳陽的時候也吃過類似的菜,我們那裡叫木耳炒肉,但很少跟蛋一起炒。老闆告訴我木須肉又叫木樨肉,是典型的北方菜。
  • 望今制奇 參古定法 評《詩學「活法」考索》
    他也崇拜西崑諸老,追模前人。如「西北浮雲連魏闕,東南初日滿秦樓」,上句用「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下句用「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詩藪》認為這兩句「聯合成句,詞意天然」。可是,儘管語工形肖,終究還是模仿。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長此以往,不會成就氣象。他在《又和前人》詩中無不感慨地寫道:「詩中活法無多子,眼裡知音有幾人?」這裡,作者拈出「活法」一詞,多少有些反省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