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釣魚不釣草多半瞎白跑,這句話很鮮明的指出釣草的重要性,野外水域中水草豐富,那麼這裡就說下本人多年來野釣水草的心得攻略。
水草多的地方怎麼釣魚 手竿釣水草的完整攻略
第一、先分析下水草和魚
1、魚兒在水中屬於弱勢群體,尤其是體型較小的魚兒更是缺乏安全感,而水草能夠為魚兒提供較為安全的活動場所,躲避來自外界的安全威脅,並且水草能夠滋生攔截大量的食物,也是魚兒平時主要的食物來源。
2、水草植物是水體氧份產生的主要來源,光合作用下白天草區養分充足,但是到了夜間則會吸收水體中的氧份,所以這一點需要注意,水草還能夠調節水體的溫度,在夏季氣壓低天氣悶熱的時候,水草處的含氧量要比其他地方更高。
3、水草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夠遮蔽強光,大部分魚兒都怕光怯影,這也是魚兒喜歡躲避在水草中的原因,並且很多魚兒在產卵繁殖的時候,會把水草作為生兒育女的產床。
第二、水草區窩點選擇
1、垂釣選擇釣點時考慮到水草是正確的做法,但是也不能見到水草就打窩,要根據垂釣的環境來決定,比如說在初夏的時節,溫度都開始逐步上升,較高的溫度和較強的光線會迫使魚兒到較深的水草中躲避,此時垂釣需要把釣點選在較深且稀鬆的草區。
2、在高溫的盛夏時節,清早和傍晚溫度相對較低,魚兒基本會到2米左右的淺水區活動,用手竿釣水草效果非常好,但是在氣溫達到35度以上的正午,就需要使用長竿釣3米以上的深水區,並且需要避開朝陽釣背陰。
3、夏末初秋溫度依然高,依然需要採取盛夏垂釣的方針,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魚兒大小選擇是否垂釣水草,如果魚兒較小能夠直接飛魚的話,釣草倒是無所謂,但是魚兒個頭較大需要遛魚的話,就要稍微避開草區了。
4、夜釣和白天垂釣也是不同的,白天草區釋放氧份,夜間草區則會吸收水中的氧份,所以夜釣不要再釣草,還有就是很多釣場的草區並不符合垂釣的標準,需要休整一番才可以。
第三、釣具裝備配置
1、釣竿,長度最好在8米左右,調性偏硬一點,這樣才能滿足遠近皆可垂釣需要。
2、釣線,由於主釣草區,容易出現掛鈎掛線的情況,所以線組的質量要好一點,並且多準備幾幅。
3、釣鉤,一般夜釣使用紅蟲蚯蚓一類的活餌比較多,所以最好使用有倒刺鉤,另外釣鉤的型號要根據魚兒大小搭配,還有就是別忘記帶上一個摘鉤器。
4、浮漂,散漂粒為3-7顆都可以,主要是根據個人觀漂習慣來決定。
第四、戳茬走釣
1、也就是人找魚的垂釣方式,在早晚天氣涼爽、陰雨天氣或者是無風的悶熱天氣等等,魚兒上浮到水面活動時可以採用這種釣法,不打窩到處走動,然後觀察哪裡有魚兒活動的跡象,仔細聽水面上魚兒捕食的聲音,做好走看聽三要素。
2、需要注意的就是走釣的時候動靜一定要輕,鉤餌也不要直接投放到魚兒嘴邊,不然很容易驚嚇到魚兒,一般投在10釐米以內的範圍最好,還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避免竿影人影投射到水中會驚嚇到魚兒,垂釣的時候最好先從近處慢慢往遠處釣。
3、使用的蟲餌要保證鮮活性,當發現魚兒咂嘴聲音減弱可能是降低活動水層了,就要適當釣深一點,當魚兒上鉤的時候提竿要果敢,防止魚兒掙扎驚嚇到其他魚群。
第五、定點浮釣
這種釣法也是魚兒上浮且密度較大的情況下採用的,能夠減少走釣的疲累和驚魚的機率,選定幾個窩點之後,把選好的小蚯蚓沾水再沾點粉餌投入到水中,粉餌沾水後會快速下沉霧化誘魚。
當魚兒被吸引到窩點看到細紅蚯蚓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大口吞食,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釣法需要較多的粉餌,要多注意補窩誘魚。
第六、底釣
1、也就是常規性的水草底釣方式,和明水區底釣有很多不同,收穫也大不一樣,提竿時要以手腕力度刺魚並繃緊釣線釣鉤防止脫鉤,在出水的時候決定直接飛魚還是遛魚,這整個過程要連貫,才能保證成功率。
2、釣組的搭配儘量細膩,不要貪圖強勁而失去細膩和柔軟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野生魚對鮮活的蟲餌以及自然食物非常感興趣,如果垂釣半天不見魚兒咬鉤,就檢查是否餌料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