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商丘火神臺廟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0-12-24 瀟湘晨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沈志遠 謝麒麟

12月22日,記者獲悉,商丘火神臺廟會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是本次入選名單中河南省民俗廟會類唯一一個項目。

火神臺廟會資料圖

近年來,商丘火神臺廟會以「殷商之源,千年廟會」為主題,以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為目標,以活躍群眾文化為宗旨,以火神閼伯祭祀為核心要素,舉辦傳統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技藝及曲藝、遊藝項目等多彩的民俗文化巡演,搭建了群眾文化大舞臺,打響了區域文化品牌。

商丘火神臺廟會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在商丘火神臺景區舉辦。廟會起源於商代的大火星祭祀和閼伯祭祀。閼伯即契,帝嚳之子。(參見郭沫若《卜辭通纂》)傳說閼伯為堯時的「火正」,主持觀測和奉祀大火星(即商星),以大火星分野,紀時分季,定農事,保存火種,管火用火。(參見《左傳·襄公九年》)閼伯為商之始祖,死後葬在火星臺上,被奉為火神、火祖、星神,受到歷代官方的「重祀」和民間崇拜。故火神臺又稱為商丘、閼伯臺、火星臺,今商丘之名也因之而來。

火神臺廟會資料圖

周朝時封紂王之兄微子啟君宋(今商丘一帶),至秦大一統,綿延至漢、唐,閼伯作為星辰(商星)的象徵,祭祀或依然延續。唐高適《宋中》組詩中亦有「閼伯去已久,高丘臨道旁」的描述。趙匡胤建立宋朝,尊閼伯為「國朝受命之神」,禮官議定「宜因興王之地,商丘之舊,為壇兆祀大火,以閼伯配」。(參見《宋史》卷一百三《吉禮六》),元代在火神臺上增建廟宇,以閼伯配祀大火星。明代幾次重修閼伯祠,仍為「正祀」。大約從宋代開始火神祭祀逐漸演變成了民間廟會,至明清之際達到鼎盛。

火神臺廟會資料圖

商丘火神臺廟會一年有三會: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的春節廟會,農曆正月初七是火神誕辰日;四月初四祭祀大火星廟會;六月二十三閼伯忌日廟會,其中春節廟會規模最大。

商丘火神臺廟會以「朝臺」活動為主。每逢會期,豫魯蘇皖民眾多以村、族為單位,通過莊重的「稟報」儀式,抬供品、挑花籃、吹嗩吶、放鞭炮,以特定儀程上供敬香,祭祀祈禳。廟會由最初的崇火、祭火逐漸演變為集祭祀先祖、祈福平安、品嘗美食、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物資文化交流為一體的規模龐大的古廟會。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西18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廣西共有18個項目入選。按照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的要求,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積極組織、挖掘整理、篩選論證,向文化和旅遊部推薦上報。本批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共有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報武鳴訊 (記者/曾永聯 通訊員/梁茂昌)12月8日,《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文件正式下發,武鳴縣申報的「壯族三月三」節榜上有名。這是該縣榮獲的第一個國家級非遺名錄。   「壯族三月三」是壯鄉武鳴的傳統節日,唱歌為其活動的主要內容。
  • 湖北武當山廟會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紫霄宮舉辦法事活動(資料圖片)佛教在線湖北訊 2008年6月14日,在我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之際,湖北武當山廟會作為民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廟會是武當山道教法事活動,相傳農曆三月三是真武大帝的生日,九月九是真武大帝飛升之日,每年這時候,武當山紫宵宮都要舉行三天大法會。
  • 湘潭「巫家拳」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公示的337個項目中,湖南共有19項入選,其中湘潭巫家拳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湖南這些項目或將加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湖南及湖南聯合申報項目共19個入選。南少林理筋整脊療法、張氏經絡收放療法、宋氏中醫外科療法、陳氏蜂療法、李仲愚杵針療法、海西民間青鹽藥用技藝、應氏奇穴療法) 北京市朝陽區,天津市南開區,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上海市、虹口區,浙江省紹興市,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福建省,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汝州市,湖南省郴州市,四川省,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國民族醫藥學會 18.傳統中醫藥文化
  • 西華胡辣湯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本臺訊 12月22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由周口市西華縣申報的胡辣湯製作技藝成功入選傳統技藝項目。據介紹,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重磅!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傳統醫藥(中藥炮製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據了解,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茶園遊會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茶園遊會作為民俗(廟會)類入選公示名單接下來,跟著茶山仔一起通過這段視頻詳細了解一下茶園遊會吧近年來,茶園遊會通過邀請大灣區「9+2」城市群國家級
  • 保山兩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重慶9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
    今(22)日,上遊新聞從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在近日公示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中,重慶市有九個項目入選: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重慶市奉節縣彩扎(銅梁龍燈彩扎) 重慶市銅梁區傳統醫藥類針灸 趙氏雷火灸 重慶市渝中區徐氏中醫正骨 重慶市江北區目前,文化和旅遊部已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
  • 湘潭「巫家拳」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公示的337個項目中,湖南共有19項入選,其中湘潭巫家拳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牡丹江市8個項目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東北網1月14日訊 近日,在黑龍江省政府公布的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牡丹江市申報的10個市級項目中有8個項目入選。至此,牡丹江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增至72項。近年來,牡丹江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堅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承保護理念,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基礎,以建立名錄和傳承人體系為重點,以實現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為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
  • 肅北蒙古族《祝讚詞》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今年,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肅北蒙古族《祝讚詞》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它深深地紮根於群眾之中,成為蒙古族人民勞動生產、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國家級名單!湖南19個項目入選
    國家級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湖南及湖南聯合申報項目共19個入選。
  • ...享非遺 · 知識篇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分類
    2008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將十大門類調整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
  • 葫蘆島明性寺廟會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葫蘆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葫蘆島市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通知,明性寺廟會入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明性寺提供)明性寺住持養仁法師為代表性傳承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明性寺)明性寺廟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明性寺)日前,葫蘆島市人民政府公布葫蘆島市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葫蘆島明性寺廟會入選,養仁法師為代表性傳承人。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
  • 澳門四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新華社澳門5月17日電(記者胡瑤)記者17日從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獲悉,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上,澳門四名申報者均入選,分別是南音說唱的區均祥、媽祖信俗的陳鍵銓以及哪吒信俗的鄭權光和葉達
  • 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3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53項),現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