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戲稱他的高級顧問彼得●納瓦羅為「龍蝦王」,準備確定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名單,並藉此向中國施壓。一場由關稅引發,龍蝦主導,吃貨控制的龍蝦戰爭即將來臨,中國吃貨可敵」龍蝦王「否?
這故事得回到十年前開始講。
2000年,中國進口龍蝦只佔美國龍蝦出口總額的1%。到2016年,中國從美國進口龍蝦的比例已經高達15%。2017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龍蝦總值就超過了1.4億美元,一些公司銷售提高了40%,賺足了中國吃貨了錢,美國龍蝦在中國市場上風生水起。
龍蝦進口的爆增,是代表了中國從2000年以來,經濟高速發展,正是改革開放大撒紅利的一個時代。
人們的食譜從傳統飲食,漸漸跨越到了海鮮當家的時代,龍蝦、鮑魚、象拔等高檔海鮮產品,更是成為宴請、居家、過節的暢銷貨。無鮮不成席,造就了包括現在中餐宴請時,必須有龍蝦才算檔次的配餐習慣,一時間龍蝦用量大增,波龍、青龍、紅龍、澳龍等紛紛中國百姓的餐桌。而我國的龍蝦產量卻極為有限,主要依賴進口,主要龍蝦進口國就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
可是,自2018年開始,隨著中美的貿易摩擦升級,本來火熱的美國龍蝦被我們拒絕了。直到去年上半年為止,美國對我國出口龍蝦掉到1000噸以下,降幅超過80%。而中國的龍蝦主進口國則換成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如此大的貿易差量,也造成美國想利用本次關稅事宜進行談判,還任命納瓦羅為」龍蝦王」,與中國商量龍蝦進口事宜,想讓我們進口他們家的龍蝦。但這事如果談不下來,中國將對美國龍蝦加徵25%關稅,這會對美國的龍蝦產業造成不小的影響,中國的龍蝦市場的美國龍蝦份額也將越來越少,而中國吃貨們似乎也更樂於所見。
反觀加澳兩國,近兩年不斷擴大在國內市場的份額。
澳大利亞龍蝦產量有6成是運往中國,而西澳大利亞的98%的龍蝦都是運往中國。
加拿大2019年,對我國出口龍蝦有4.2億人民幣,這一數據遠超2018年出口量的20%以上。
而前幾年,就加拿大來說,在國人沒有發現加拿大龍蝦時,這個行業並不景氣,甚至許多漁民都離開了捕蝦業。但隨著中國吃貨的需求逐漸提升,加拿大的龍蝦業又迎來黃金時代。
總的來說,加、澳兩國均對中國龍蝦市場抱有巨大的熱情和信心,在兩國不斷加大對華出口份額外,也對美國龍蝦造成了衝擊。但近段時間加、澳的對華錯誤舉動,可能會對在中國,龍蝦的出口貿易造成影響。
說到底,咱們是消費國,吃貨的尊嚴不可得罪,我們不可能因為一嘴之私,而放棄國家大事。
況且「加美澳」有龍蝦,其它國家也有龍蝦,實在吃不了,大不了戒了龍蝦也成。
中國吃貨們紛紛表示:吃哪家的東西真的無所謂,尤其是龍蝦這類東西,關鍵是咱得吃得開心。買哪家的也都可以,但是咱得買得舒心。
龍蝦經濟,就是餐飲宴會經濟,大不了咱就不吃龍蝦了,等貧死你們這些貨,到時滿地的龍蝦不是任我撿嗎?況且,回過頭還可以繼續虐小龍蝦,小龍蝦也算龍蝦啊!
既然如此,在吃貨決定經濟命運的領域中,「龍蝦王」,你可敢來戰!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