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後臺收到求助信息,有個媽媽說看到人民日報報導日本很受歡迎的「兒童感冒糖漿」——「麵包超人兒童感冒糖漿」,宣布召回保質期在今年10月到2023年7月之間的所有產品,數量約775萬瓶。
召回主要原因是出廠前質檢疏漏。目前該企業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還未收到消費者使用後出現健康問題的報告。
這款產品聲名遠揚,在我國喜歡海淘的父母中也屬於備受青睞的感冒糖漿。
要注意的是目前這種糖漿在國內某些電商平臺仍有銷售,家長們購買時一定睜大眼睛核對保質期,家裡有的要趕緊拿出來核對保質期。
但是這款產品真的像圖片上的超人那麼厲害嗎?
我們首先看看成份表,看完發現其實也就是極為普通的複方藥物製劑,和國內十幾塊錢的非處方藥基本一致的,如氨酚黃那敏顆粒。
麵包超人裡面有常見退燒的對乙醯氨基酚、止咳的右美沙芬、緩解流涕的氯苯那敏、緩解鼻塞的偽麻黃鹼等。
作為兒科醫生真的不建議大家自行服用,原因有三個:
1、新版的藍色麵包超人裡右美沙芬,是一種中樞性的鎮咳藥,有抑制呼吸的風險。
2、麵包超人包裝上印著3個月以上8歲以下適用的字樣。而美國兒科協會明確指出:4歲以下孩子禁用,不推薦 6 歲以下兒童使用複方感冒藥的。
1969~2006 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共收到 123 例服用複方感冒藥的 6 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報告,其中 54 例使用過解充血劑(包括偽麻黃鹼、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69 例使用過抗組胺藥(包括苯海拉明、氯苯那敏)。
孩子感冒只是發燒,通常只需對症下藥,如高熱時服用美林或者泰諾林即可,可你給孩子服用複方感冒藥來個大圍剿,加上氯苯那敏、麻黃鹼等藥物,豈不是增加孩子的身體負擔和風險。
3、複方感冒藥物成份複雜,和其他藥物一起服用就容易導致成份過量中毒。這種例子其實並不少見。
在門診中就經常看到孩子高熱已服用美林,父母又給他吃了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麵包超人。
如果想這種藥物重複使用是小事就錯了!
對乙醯氨基酚服用過多會導致肝等臟器衰竭,甚至死亡,比如去年那個27歲研究生服用多種感冒藥中毒身亡事件。
寫到這裡有的父母會問這些藥不能吃,進入秋冬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孩子感冒如何應對?
感冒本質上是呼吸道感染,可分為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需及時用藥,而普通感冒為自限性疾病,病程需一周左右,症狀較輕,多休息加上對症處理,通常情況無需用藥。
美國兒科學會反對小於4歲的孩子使用非處方藥物(OTC)咳嗽和感冒藥物;對於6歲的兒童,這些藥物還沒有確證療效,具有潛在毒性。
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諮詢委員會就更直白了,直接提出反對小於6歲的兒童中,使用OTC咳嗽和感冒藥物。
主要是因為目前發現OTC藥物的代謝、清除及藥效隨年齡不同可能會發生變化。在幼兒中,這些藥可能潛在毒性。小於2歲的兒童中,發現OTC咳嗽和感冒藥和致命性的藥物過量有關。
遇到孩子流鼻涕、咳嗽、發熱該怎麼辦?
發熱:
體溫超過38.5℃就可以退熱了,建議使用美林(>6月齡)或者泰諾林(>3月齡)退熱,千萬不要使用阿司匹林、尼美舒利。
鼻塞鼻涕:
最好的方法是用海鹽水洗鼻。小嬰兒側臥,大孩子抱坐或站在洗浴盆前,父母一手持鼻噴,將鼻噴的衝洗頭輕輕的靠在孩子鼻孔上,使其頭略偏斜並前傾,囑孩子張口自然呼吸。洗鼻時不要有屏氣和吞咽的動作,以免耳朵感到不適。
不建議6歲以下孩子使用減充血藥,比如偽麻黃鹼、羥甲唑啉。
咳嗽:
建議室內溼度保持在50-60%,小口多喝溫湯水。
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每次一勺蜂蜜,約2.5 ml~5 ml,一天1~3次。
不推薦使用藥物:
1、藥品名中帶有「氨」「酚」「敏」「麻」「美」這樣的字眼的複方感冒製劑;
2、利巴韋林;
3、抗生素(除非明確細菌感染)。
什麼時候去醫院呢?
1、精神狀態不好,總是睡覺或者很煩躁;
2、小於3月齡的寶寶發熱;
3、孩子發熱3天或者發燒情況越來越嚴重、使用退熱藥控制不住、每天發燒次數越來越頻繁,或者身上有皮疹。
到這裡,我想說下大家可別覺得國外的月亮就是圓,國外的藥就一定安全;包裝好看可愛就代表不是處方藥,可以自行服用。
孩子生病,身為媽媽,我也知道為人父母焦慮的心情,但是治病本質上是要讓孩子緩解病情,恢復健康,即使孩子需要用藥也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選擇上要選擇利大於弊的,儘量避免風險發生概率。
所以請您趕緊檢查下藥箱看看是否有這種藥,如果有,還是別自行服用了。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