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密集風景」

2020-12-14 中國天氣網

圖為香港。

走在路邊都隨處可見,無論抬頭還是低頭,這些密集的住宅總逃不出你的視野,每一個隔間都像是小小的「火柴盒」。

彩虹村是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村之一,位於地鐵彩虹站附近,建築外觀的彩虹色外牆是彩虹村最大特色,還曾在1965年獲得香港建築獎銀牌。

廟街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時也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夜市。

祖堯村位於葵湧荔景山路,全村19棟樓宇均散布於不同高度的平臺之上,高低錯落有致,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香港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公共房屋,已有40年歷史的愛民村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廣的傳統香港式公屋。

西九龍中心是香港的一個大型商場,位於地鐵深水埗站附近,於1994年落成,它有著香港唯一的室內過山車「天龍過山車」。

地鐵石硤尾站附近的南山村,同樣瀰漫一股香港老風味,傳統的香港公屋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最佳寫照。

重慶大廈是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能反映全球化的地方,也是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

對稱規律的建築設計營造出視覺空間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必訪之地。圖為在坪石村「坐井觀天」。

香港樓群高且密,少不了這種「讓脖子酸」的拍攝角度。堅尼地城是香港有軌電車的終點站,同時這裡也是高樓密集的場所。

華富村在香港的南端,由華翠樓、華景樓、華生樓、華泰樓、華昌樓和華興樓組成,視覺效果和坪石村有點類似。

圖為百福花園。這是來港攝影人喜歡前往的地點。

勵德村,算是香港最具有特色的公屋之一,同時也是香港獨一無二的圓環式建築,環形的住宅堆疊在一起,有著重複構成的美感。

圖為怪獸大廈。位於鰂魚湧的怪獸大廈,又稱巨廈。雖說這是巨廈,其實這是由福昌樓、益昌樓、益發樓、海山樓及海景樓,共五棟大廈合體而成,形狀為「E」形的建築物。

香港作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建築十分密集。大量摩天大樓分布維多利亞港兩岸,高度逾100米的建築超過3000座。不僅是高樓大廈的密集,重複排列的住宅區和居民樓是香港城市的特點。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圖文:劉三根

相關焦點

  • 航拍香港 人口最密集的「石屎森林」
    航拍香港 人口最密集的「石屎森林」 (1/7) "← →"翻頁
  • 香港「蜂窩住宅區」:密集的建築布局令人震驚
    在香港,這些狀如蜂窩的住宅樓隨處可見。市民擁擠不堪的住宿環境令人震驚。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每平方公裡土地容納人口高達6544人。長久以來,香港一直受困於地少人多的局面。為解決市民基本的住宿需求,香港政府先後推出多個「公共居屋」計劃。但在這些公屋中,還有不少僅能容納兩個人的電梯,市民為此苦不堪言。
  • 這座城市有「內地香港」之稱,高樓非常密集,實力和香港不相上下
    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這不僅體現在國內,甚至體現在國際上,雖然香港面積不大,但因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每年都會吸引許多人來香港淘金,這也使得香港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而且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許多城市的經濟都有了質的飛躍,相信很快會有更多的城市發展成為下一個香港
  • 香港的灣仔區,是住宅區,也是商業區,有著悠久歷史,人口密集,市場繁榮
    香港的灣仔區,是住宅區,也是商業區,有著悠久歷史,華洋雜處,新舊建築物參差,餐廳商場與娛樂場所密集,充滿生機與活力。香港的灣仔區,有著悠久歷史,華洋雜處,新舊建築物參差,餐廳商場與娛樂場所密集,充滿生機與活力。
  • 許多人嚮往的香港,住房密集程度令人恐懼
    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繁華程度是很多其他城市難以比擬的,這裡也充滿許多機會,若能抓住,可能就會改變命運。在上世紀70年到90年代,香港也是人人嚮往的聖地。直到如今,也有許多人都想去香港生活,但真正能在香港紮根的卻沒多少人。尤其是很多人,信心滿滿地來了,最後卻灰頭土臉的走了。
  • 香港將建"智慧城市"成全球WiFi最密集地方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3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將研究建設「智慧城市」,特區政府3年內將推動免費WiFi熱點逐步擴大至3.4萬個,使香港成為全球WiFi熱點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 轉到內地遊客密集的地區抗議,激進抗議者影響香港旅遊民生
    在香港反對派的煽動下,一些示威者開始轉到內地遊客密集的地區抗議,香港旅遊業飽受衝擊。《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親赴香港,看到當地旅遊業備受示威損傷的情況。一些激進示威者7日下午遊行途經遊客密集區域如海港城等地段。由於遊行區域尖沙咀是遊客密集區,出於安全考慮,不少商戶早早關門停業。海港城作為遊客購物的主要區域,《環球時報》記者看到,當天下午門可羅雀。
  • 10個香港最本土特色景點!#最美的風景在身邊#
    潮流興講本土,在你心目中又有哪些城市風光,最能代表香港本土特色?維港夜景、山頂纜車?這些都看厭了嗎?不如我們嘗試換個角度,用相機帶我們去看看那被遺忘、被忽略的香港風景吧!1.密集式樓景光圈:F4.8,快門:1.3s,ISO:200,焦距:116mm(攝影:陳若冰)不敢說香港是全世界最密集的城市,但那密密麻麻的建築物,肯定是香港的特色之一。
  • 一座龐大密集的香港大樓,為科幻片帶來靈感,出名後成為網紅景點
    香港這座城市一直都以密集和擁擠著稱,雖然類似於九龍城寨的區域早已不復存在,但走在樓高路窄的香港街頭,也還是能感受到一些壓抑的氛圍。然而這樣的景象,卻給了藝術家們無限的靈感,在很多電影、遊戲等藝術作品中,未來的城市都多多少少借鑑了香港的形象。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座大樓,曾經在科幻片《變形金剛》中出鏡,後來成了網紅景點。
  • 美國針對香港發表一份「名單」後,中方12小時內密集出手
    不得不說美國在針對中國方面真的是無處不在,哪裡都有他來橫插一腳,如今的香港又被美國「看不慣」,企圖在言論上和一些只能說服美國自己的所謂的「證據」來污衊中國以及香港特區。中國新聞網日前的消息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針對所謂的「香港自治法案」作出報告,此外還有10位中國人士被其列入了「制裁名單」,當中就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 鴨綠江斷橋景區「密集恐懼」,遊客:本來看風景,卻被「下餃子」
    「密集恐懼」?時間:5月2日上午9點59分,地點: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1號碼頭,緊挨著著名的斷橋。此情此景,有遊客調侃:五一假期全國各大景區都在「下餃子」,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怎能缺位?也有遊客這樣調侃:我是來看風景的,一不小心被「下了餃子」。鴨綠江斷橋景區「下餃子」模式以前也曾出現過,但規模幾乎沒有超過今年五一假期的。
  • 寸土寸金的香港市區,高樓是如此的密集,卻有大部分地方沒有開發
    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裡,約是深圳的一半大,香港島、九龍一帶是香港主要的市中心。在這片區域全是密集的高樓大廈,高樓數量居中國城市之首,來過的人都被震撼到了,想不到小小的香港,居然能建這麼多高樓。
  • 在高樓林立人口密集的香港 如何來一場徒步登山之旅
    「2012年4月,我第一次在大帽山看到雲海時,我驚呆了」,此話出自香港攝影師Will Cho之口,他的最大愛好是遠足和攝影,大帽山是他最喜歡的拍攝地點,當然也是最喜愛遠足點。香港以摩天大樓為人所知,人口更是密集,但是這裡的山脈和遠足徑數量卻驚人,不大的地方有40%的土地用於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包括位於大埔村的大帽山郊野公園。作為香港最高的山峰(海拔958米),這裡經常出現大霧的情況,部分香港人會稱大帽山為「大霧山」,對登山者來說,霧帶來了極大挑戰。
  • 香港戶外、山野經典線路匯總既不一樣的風景和感受
    久居深圳,喜歡周末去香港戶外徒步、爬山,因為距離近、交通方便,相對人也少、清淨很多,基本上有名的香港戶外路線都走了好幾遍,大都和深圳的驢友們結伴而行,香港戶外路線很多都是山海一色,風景特別漂亮。深圳當地和國內城市的很多戶外路線也走了不少,去的多了,就必會有比較,進而有不同的感覺。
  • 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一個適合修身養性,風景宜人的好地方
    我是原創作者浦澤旅遊講評,專注旅遊文章創作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看香港大嶼山的好風光,大嶼山其實是個島嶼,在珠江口那一塊,總體面積比香港還要大將近一倍大嶼山風景大嶼山這裡有號稱香港第二高山的鳳凰山,海拔900多米,可以站在山頂上看看大嶼山的風景,山下羅漢寺內的景色也很漂亮
  • 實拍香港頗具特色的房子:密集恐懼者勿進,看得我快喘不過氣了
    在香港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這樣的建築:地面空間非常小,整個建築看起來很薄很長,就像一根牙籤。香港人稱這樣的建築為「牙籤樓」。眾所周知,香港的房價在全世界都是昂貴的,也是出了名的「小」。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在香港,因為人口太多,所以房子的密集程度也是非常厲害的,香港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高密度的香港天際線,高層建築像竹竿一樣長大。沒有「小」,只有更「小」。 這裡的高樓許多在40層左右,有的達到了100層,在下面看感到異常壓抑。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這類建築在香港也是獨一無二的。
  • 亞洲最大的住宅小區,每天50多萬人出入,高樓密集程度堪比香港
    天通苑一共是由五個園區組成的,高樓密集程度堪比香港,但是來到這裡除了能夠看到眾多高樓之外,這裡的綠化也是非常讓人欣喜的,綠化率已經達到了36%,尤其在夏天的時候,所以植物都擠在了狹窄的縫隙之內
  • 小販於香港是人文風景的思考
    作者:朱四倍小販是內地城管部門最頭痛問題,但在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卓永興看來,香港的小販管理則從容很多。他認為這是兩個社會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導致的必然結果,認為「在香港,我們很多時候把小販看作一種人文風景,對有技術的街頭工匠進行保育」,「增加人力資源禁絕無牌小販,在我看來是不實際的,而目前香港小販管理的狀態,應該是適合當前社會的。」(1月27日 《南方都市報》)香港對小販是實行牌照管理的,但對於沒有牌照的流動小販,卓永興則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
  • 貴陽有一座超大小區,裡面住著50萬人,高樓密集程度堪比香港
    在中國就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樓盤,其小區號稱是亞洲第一大小區,常住人口有50多萬,房屋密集程度堪比香港和東京,這個特別的小區就是貴陽南明區的花果園。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小區名時,我還以為是一個環境優美如花果山一樣的地方。其實不然,當地人一提到花果園,第一印象就是堵,花果園人流、車流極大,尤其是早晚高峰,這裡就堵得水洩不通。
  • 香港容納700多萬人的建築簡直是要逆天了……密集恐懼症慎點!
    港老街區石硤尾被拍攝的一組塔樓照片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高層塔樓就是最好的見證,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不知該如何去面對那一座座高聳而密集的塔樓建築。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排列整齊的塔樓(密集恐懼症慎重觀看)有一種由心而發的恐怖,而在香港,三分之一的當地人口,也就是約719萬人居住在這類塔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