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2020-07-27 彩雲南

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龍之鄉」——祿豐縣,它依山傍江,久封於龍川江河谷中差不多一個世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個產貢鹽的地方,民風淳樸,風景秀麗,與世隔絕,屬雲南四大古鎮之一。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關於黑井古鎮鹽的發現,以及名字的由來,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據《黑鹽井志》記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間,一牛倍肥澤,後失牛,因跡之,至井處,牛舔地出鹽。」為紀念這頭黑牛的功績,遂稱此地為「黑牛鹽井」,後稱「黑井」。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曾是大理國僅有的9個鹽井之一,連金庸的《天龍八部》中都有提到:「保定帝下旨免了鹽稅,大理國萬民感恩。雲南產鹽不多,通國只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產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貧民一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保定帝知道鹽稅一免,黃眉僧定要設法去救段譽以報……」

直到明洪武年,中央大力開發黑井,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清朝時黑井鹽業已到達鼎盛,僅黑井鎮的鹽稅,就佔雲南鹽稅的六成多。解放前,由於海鹽的入侵,富甲一方的鹽都,因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如今的「鹽城」雖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很多歷史的痕跡。比如古色古香的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還有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古蹟。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其中保存完好的武家大院最負盛譽,它是明清建築的典型。

武家大院

武家大院於清道光十六年依山勢而建,鹹豐七年擴建竣工,四通八達、規模宏大,是雲南罕見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

武家是清代末年、民國時期黑井鎮首屈一指的大鹽商,末代主人武維揚曾是雲南省第一輛私人小汽車的擁有者。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院子整體呈「王字型,縱一橫三」,組成四個天井,有99間房子、108扇門、三簷六滴水,房屋裝飾極盡奢華,木雕、石雕工藝精良。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節孝總坊

古鎮內還有一座節孝總坊,建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黑井提舉司鄒馨德主持,黑井、元永井、永濟井三井灶紳捐資共建。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節孝總坊屬牌樓式石牌坊,石質卯榫結構,四柱三門,四柱上均刻有對聯,石坊上雕有人物、龍、鳳、象、獅、馬、鹿及花鳥等浮雕圖案,須彌座上兩對石獅、四個石鼓緊護坊基。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大龍祠

還有建於清代順治十六年(1659年)的大龍祠,曾遭兵變焚毀,又於康熙元年(1662年)由井司聶開基重建,古稱為「肇井神祠」。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祠內懸掛有一塊牌匾,是雍正皇帝所題寫,上書「靈源普澤」四個大字,正是雍正對當時黑井滷水惠澤普天下的評價。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鋪 臺

黑井作為曾經的「富甲兩迤」之地,四方客商在此雲集,也就留下了許多鋪臺。

所謂鋪臺,即當地人在自己臨街街面用青石板砌出的一個平臺,各種物品擺在臺上出售,馬幫路過便可買東西。「一門一窗一鋪臺」,曾是黑井的特色,只是如今絕大部分鋪臺已廢棄。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古鹽坊

古鹽坊距離古鎮大約兩公裡,外邊有一個大水車,下面是層層疊疊的曬鹽臺。坊內有一字排開的煮鹽的鍋與灶,粗糙而又整齊,在這裡可以體驗製鹽的全過程。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美 食

來黑井古鎮一定要試試這裡的美食。黑井古有「八八」宴席,鹽燜雞、灰豆腐、燒烤、燒膚、稀豆粉粑粑、牛乾巴、石榴花等風味佳餚,都值得一品!

黑井的鹽燜系列菜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有鹽燜豬肉、鹽燜雞、鹽燜肝、鹽燜腸、鹽燜肚乃至鹽燜青豆等。到黑井不得不嘗的特色是鹽燜雞,曾榮獲楚雄州「傳統菜金獎」。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灰豆腐,又叫「口袋豆腐」,人們也貼切地稱其為「心太軟」,是黑井特色美食之一。因為灰豆腐外面的皮似油豆腐的質感,酥酥脆脆的,但是一咬破裡面的軟軟的豆腐、嫩滑漿汁就流出來了。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在黑井,家家戶戶都種石榴樹,也由此產生了令人稱奇的黑井特色菜——炒石榴花。

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


黑井旅遊小攻略

門票:25元/人,優惠票12元/人


優惠:自旅遊景區恢復營業之日起至12月31日,全國醫務工作者出示本人醫師執業證、鄉村醫生執業證、護士資格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即可享受免門票優惠政策。


特產:當地的黑井貢鹽、黃牛乾巴、黑井臘肉、小灶酒、梨醋、石榴,以及各種刺繡類的手工藝品,在楚雄地區都比較出名。


住宿:鎮上客棧和家庭式旅館比較多,目前住宿條件最好的是武家大院,有標準間和普通間,設施古韻十足。若是節假日期間去,記得提前預定房間。


交通:

客車:昆明遊客到黑井古鎮,需到祿豐客運站轉車;楚雄市東客運站每天都有客車前往黑井古鎮。


火車:自昆明出發,可乘坐昆明到祿豐黑井鎮的火車,票價11.5元起;從楚雄出發可乘坐楚雄到祿豐廣通的高鐵,票價14元起,再從廣通站轉車前往黑井站,到達黑井站後,距離古鎮還有四、五公裡的路程,可以乘坐當地的小麵包車或小馬車前往。


自駕:昆明-祿豐-一平浪-大舊莊-廣通-妥安-黑井,約200公裡,行駛約3個半小時;楚雄-廣通-妥安-黑井,約70公裡,行駛約2個小時。


相關焦點

  • 歷經興衰的千年鹽都——黑井古鎮
    說起雲南的古鎮,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定是大理、麗江、建水,但要說到黑井古鎮,恐怕知道的人並不多。黑井自漢朝起開井煮鹽,2000多年來形成一個經濟繁榮、多元文化發達的古鎮,尤以明清時最為繁榮,有「明清社會活化石」
  • 一個鎮曾繳全省一半的稅,被歷史塵封的雲南千年鹽都——黑井古鎮
    雲南楚雄州有個黑井古鎮,歷史上曾是滇中繁華的經濟重鎮,產貢鹽的地方。「黑井」名字的由來,並非有口井是黑色的,原本名為「黑牛井」。到站後距離古鎮還有一段幾公裡的路程,可以乘坐馬車前往,馬兒搖得鈴鐺響了一路,想起了那首《山間鈴響馬幫來》。在橫跨於龍川江上的五馬橋上,有座黑井的一個標誌性建築——節孝坊,據說是對87位節婦的旌表,或許是受此風氣的影響吧,鹽都即使在繁盛時期,小鎮上可謂什麼都有,但唯獨拒絕那些鶯歌燕舞的青樓場所。
  • 雲南黑井鎮:千年鹽都古鎮(組圖)
    據《黑井碑記》所載:「黑牛鹽井發現於二千年前的漢代,規模開採於唐,興盛於明清。」黑井古稱「鹽都」,享有「西南第一滷泉」的美譽。鹽業最興盛的時候,年產五千噸。江邊到處瀰漫著燒柴製鹽的縷縷炊煙,故有「煙溪」的別稱。志書所云:「黑井千家,皆灶戶也」,「街上往來者,皆運滷也」。那種景象是十分壯觀的。
  • 失落的鹽都,明清建築的活化石,雲南四大古鎮之一,黑井古鎮
    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祿豐縣城西北65公裡龍川江畔,漢唐時代這裡以產貢鹽而聞名於世。雲南產鹽不多,黑井是大理國僅有的9個鹽井之一。黑井古鎮歷史悠久,經濟繁盛,文化深韻,被譽為「失落的鹽都、明清建築的活化石」。黑井古鎮是雲南四大古鎮之一。
  • 時至今日,楚雄黑井古鎮還足夠「鹹」嗎?
    這個古鎮因鹽而生,也因鹽而衰。當然,並不是說古鎮的人們經營不善導致這裡的鹽業衰落,而是這裡的製鹽技術已經隨著新興的製鹽技術而漸漸被人們遺忘。時至今日,這裡出產的鹽,是否還鹹若昨日呢?不急,我們這就啟程。
  • 【攻略】如何在黑井古鎮度過一個悠閒的秋日周末?
    【攻略】如何在黑井古鎮度過一個悠閒的秋日周末?,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是雲南四大古鎮之一,被譽為「失落的鹽都、明清建築的活化石」。古鎮裡,武家大院、文廟、節孝總坊、諸天寺、飛來寺、五馬橋、文筆塔等明清古建築仍保存完整,見證著千年鹽都的興衰繁華。
  • 黑井古鎮創建特色小鎮,舊貌換新顏!
    沿著翻新的紅砂石板路走一圈,黑井古鎮的歷史文化遺存、民風民俗躍然於眼前,濃鬱、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來自攀枝花的彭女士自2008年到過黑井之後,黑井的歷史文化氣息就一直讓她難以忘懷。這幾天,她約上朋友再次來到黑井古鎮找尋記憶中的美好。
  • 遊古鎮、住民宿、品美食……周末到祿豐黑井享受慢生活!
    黑井古鎮曾因鹽而興,有過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如今,古鎮雖然不復往日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等。 古鎮裡,武家大院、文廟、節孝總坊、諸天寺、飛來寺、五馬橋、文筆塔等明清古建築仍保存完整,見證著千年鹽都的興衰繁華。
  • 雲南祿豐黑井:特色小鎮創建 古鎮舊貌換新顏
    走進黑井古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邊正在盛放的花帶,清新的空氣、整潔的環境,新建的文化照壁,在五馬橋、龍川江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沿著翻新的紅砂石板路走一圈,黑井古鎮的歷史文化遺存、民風民俗躍然於眼前,濃鬱、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來自攀枝花的彭女士自2008年到過黑井之後,黑井的歷史文化氣息就一直讓她難以忘懷。
  • 被時間遺忘的黑井古鎮
    在秋日的一天,臨時決定改變原計劃的路線,從元謀縣一路驅車前往黑井古鎮,一路山路蜿蜒曲折,雨也是下下停停,但是一路目之所及皆是風景。終於在淅淅瀝瀝的小雨裡我走進了嚮往已久的黑井古鎮,黑井古鎮坐落在龍川江邊,仿佛被時間封印了,安安靜靜的承載著繁華過後的孤寂。
  • 瑪雅之後的雲南黑井古鎮,歷史這麼悠久因鹽而興盛,完全被埋沒了
    黑井古鎮在雲南眾多旅遊古鎮中並不算最出名的一個,但在雲南的歷史上卻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因鹽而興盛,成為雲南四大古鎮之一。如今繁華不再,但歷史遺蹟卻值得去探訪。黑井古鎮,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去黑井主要在那些曲曲彎彎的山路上和錯落的舊屋的穿梭中,感受那些曾經繁華過,至今依舊淳樸的歲月痕跡.那些古鹽井,煮鹽灶,仿佛在向人們傾訴著歷史的久遠和滄桑的變遷。古鎮,連片的青石板,連綿的老建築,以及帶著那古老氣息的溫暖陽光,總是讓人慾罷不能,流連其中。
  • 彝人古鎮黑井古鎮石羊古鎮?雲南古鎮遊來楚雄不錯
    楚雄州面積較大,景點比較分散,一般從昆明直接中轉較好,可從昆明乘坐前往大理的火車,在黑井下車遊玩後,再上火車抵達元謀遊玩。若前往大姚古城,可直接從元謀轉車較為方便。元謀物茂土林位於楚雄州元謀縣物茂鄉羅興村,與彩色沙林、路南石林並稱為「雲南三林」。土林是一種特殊的流水侵蝕地貌,是在巖性組合、構造運動、風雨動力、生態環境等多種條件下經千百萬年綜合作用的結果。
  • 雲南這座古鎮,被譽為「千年鹽都」,還擁有國內最大孔子銅像
    在雲南省內有一座古鎮,被稱為千年鹽都,名為石羊古鎮。同時還是通向賓川和大理的咽喉之地,它的前身名為「白井」,和位於祿豐縣的黑井相併列,被稱為鹽業史上的璀璨明珠,並且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還使得儒家文化和彝族文化充分得到交融。
  • 千年鹽都不僅有古樸的韻味「鹽」值同樣擔當
    雲南,自古以出產井鹽而著稱,楚雄彝族自治州黑井鎮,是雲南井鹽產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千年鹽都」之稱。歷經千年這裡風貌依舊,歷史紋脈清晰,特色鮮明。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古代黑井鹽井以地區劃分,一個井區由若干井組成。
  • 黑井古鎮 一個發呆閒逛的好去處
    說起雲南的古鎮,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定是大理、麗江、建水,但要說到黑井古鎮,恐怕知道的人並不多。如今古鎮遊已席捲全國,稍有個節假日,各大古鎮便人流告急。不喜歡這樣人擠人的旅途,於是黑井古鎮便成為我這個假日的首選地。從昆明出發去黑井,特別方便,火車當天就能來回。
  • 雲南遺憾的古鎮,曾是全省四大古鎮之一,如今卻鮮為人知
    至於雲南的古鎮,許多遊客首先想到的是麗江、大理、束河等,早些年頗有名氣的古鎮,這些古鎮景色雖美,但一到假日就會人山人海。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內,有一處幽深的古黑井,隱秘地隱藏在山谷中。黑井古城依山而建,位於雲南省楚雄祿豐縣的江畔谷地。始終是製鹽之地,因此也有千年鹽都之稱。
  • 雲南這個古鎮,因一鹽井而知名,其武家大院的門很有講究
    雲南自古以井鹽而聞名,楚雄州是雲南井鹽產鹽最豐富的地區,「古滇九井」之一的黑井因鹽而興,因鹽而衰,黑井被稱為「千年鹽都」,曾是雲南最大的鹽產地,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祿豐縣,地處大山深處的龍川河谷,自古以來就是進貢鹽的地方,曾是雲南最大的古鹽井,被稱為「鹽都」。
  • 古鎮的「煙火氣」回來了
    「阿佬表,阿佬表,你要來尼嘎……」在楚雄彝人古鎮的街邊,彝族小哥的彈唱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這類頗具民族風情的歡快景象,在雲南省楚雄州各地隨處可見,一掃疫情的陰霾。彝人古鎮、黑井古鎮、石羊古鎮、光祿古鎮……作為歷史悠久的彝族聚居區,楚雄州可謂「一縣一古鎮」。這些大大小小的古鎮,或因民族特色、或因歷史淵源、或因現實特點而令人遐往。
  • 雲南擁有一座千年古鎮,被譽為「鹽都」,距大理164公裡
    然而在雲南這座充滿地域風情的省份也有著一座千年古鎮,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它有哪些特別之處吧。同樣在雲南有著一處歷史有遺留下來的古鎮,是當地的一座特色旅遊小鎮。它就是位於大姚縣的石羊古鎮。這裡在歷史上因盛產鹽而興盛,西漢開始就已經是雲南省重要的產鹽地之一,巔峰時產鹽量站佔整個雲南省的40%,所以這裡有著「鹽都」的稱號。這裡有著2000多年前的製鹽文化與工藝,還有較為完整的製鹽工具,都展現在這裡的石羊鹽博物館內。
  • 雲遊旅遊攻略雲南小眾景點之黑井古鎮
    顯得默默無聞;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龍之鄉」——祿豐縣,它依山傍江,久封於龍川江河谷中差不多一個世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個產貢鹽的地方,民風淳樸,風景秀麗,與世隔絕,屬雲南四大古鎮之一。關於黑井古鎮鹽的發現,以及名字的由來,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據《黑鹽井志》記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間,一牛倍肥澤,後失牛,因跡之,至井處,牛舔地出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