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又忙了!摩爾多瓦動蕩,俄羅斯面臨新挑戰

2021-01-20 網易

  在歐洲有一個名叫摩爾多瓦的國家,正遭遇動蕩;親俄派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普京又要忙活了。

  事情大致如下:12月18日,成群的摩爾多瓦農民開著拖拉機前往首都基希訥烏進行遊行示威。他們開著尾管冒著濃烈黑煙的拖拉機,試圖進攻政府大樓。

  

  為避免政府淪陷,警察採取催淚彈等武器驅散抗議人群。
反對派強烈譴責政府的野蠻行徑,並希望在廣場抗議的農民不要害怕政府的壓迫。

  農民抗議代表向政府遞交最後通牒:如果在限定時間之內,政府不能給他們滿意的答覆,那麼他們將開拖拉機撞擊政府大樓。

01 特色小國

  看到這個消息之後,大部分吃瓜群眾估計會先問,摩爾多瓦在哪裡?

  大家可以先補腦一下——

  中俄是世界性大國,在地球村存在感很強;但夾在中俄之間的外蒙沒什麼存在感。

  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只是區域性國家,在地球村本來沒什麼存在感。摩爾多瓦就夾在烏克蘭和羅馬尼亞之間,存在感更低。

  

  吃瓜群眾不了解摩爾多瓦,再正常不過。了解摩爾多瓦,起碼也算半個國際問題專家了。而挖掘國際問題脈絡是一件很勞累的事情,很多時候還出力不討好。
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地盤本就不算大,夾在它們之間的摩爾多瓦更小,領土面積大約3.4萬平方公裡(比2個北京市面積略大、比半個重慶市面積略少),人口300多萬(大約相當於北京或上海常住人口的八分之一)。

  但摩爾多瓦那麼小的國家,那麼少的人口,如今卻鬧出下圖這樣的場景:

  

  從這人山人海的場景看,摩爾多瓦這絕對是真鬧。因為要在一個300多萬人口的國家匯集這麼多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實際上,摩爾多瓦除了姑娘和葡萄酒(當地人把葡萄酒當飲料喝)非常棒之外,還有兩大特色:窮與亂。

  縱觀古今中外——

  窮未必意味著亂,但容易導致混亂。

  亂未必意味著窮,但容易導致貧窮。

  因此窮與亂,通常是孿生兄弟。摩爾多瓦的窮與亂其實很容易理解,畢竟它被烏克蘭三面環抱。烏克蘭現在就把自己玩得又窮又亂,環抱中的摩爾多瓦自然也好不了。

  實際上,在歐洲常年和烏克蘭爭奪最窮國家的主要對手,就是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有多窮?舉個例子,其首都基希納烏政府大樓背後就有爛尾樓。

  

  吃瓜群眾或許納悶,摩爾多瓦那麼小的國家,用心釀葡萄酒賣給全世界(主要是中國),不香麼?幹嘛要瞎折騰。
但是這個世界,歲月靜好往往是一種奢侈。

  對摩爾多瓦來說,就憑它曾是蘇聯第15個加盟國,就難安靜。

02 為什麼

  提起前蘇聯加盟國,吃瓜群眾很容易想起斯拉夫3兄弟、中亞5國、外高加索3國、波羅的海3國這14個加盟國;但很少有人知道第15個加盟國摩爾多瓦。

  相對龐大的蘇聯來說,摩爾多瓦實在是太小了,而且在邊陲。

  德涅斯特河是摩爾多瓦最大的河流,向南流入黑海;左岸(東岸)為摩爾達維亞,親俄;右岸(西岸)為比薩拉比亞,親西方。

  

  沙俄很喜歡領土,一度擴張到德涅斯特河流域。

  第一次世界大戰,沙俄崩盤,羅馬尼亞乘機收回被沙俄侵佔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蘇聯取代沙俄強大之後,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成立歸屬於烏克蘭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

  1939年蘇德籤訂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宣稱在比薩拉比亞地區沒有利益。蘇聯於1940年兼併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將其與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成立摩爾達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獨立後改名摩爾多瓦),作為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

  在蘇聯計劃經濟體系內,摩爾多瓦主攻輕工業。

  別看它體量小,葡萄酒產量在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排名第三,植物油產量排名第二,菸草曾經排名第一。如今摩爾多瓦的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很受歡迎。

  

  蘇聯解體之後,摩爾多瓦開啟了命途多舛模式。因為摩爾多瓦從誕生之日起,就和蘇聯、俄羅斯、烏克蘭牽扯到一起。而如今——
烏克蘭東部和西部鬧得不可開交。

  烏克蘭和俄羅斯鬧得不可開交。

  俄羅斯和北約鬧得不可開交。

  夾在中間的摩爾多瓦能有好日子過?鬼都不信。

03 歷史夾縫

  蘇聯解體之後,所有加盟國之間破事、爛事、瑣事一籮筐,比方說俄烏之間反目成仇,比方說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勢同水火。摩爾多瓦雖然小,但問題一樣也不少。

  摩爾多瓦獨立之後立刻就面臨分裂問題——

  德涅斯特河右岸(原比薩拉比亞)無論土地面積還是人口都佔摩爾多瓦的大部分,但在蘇聯時期一直受打壓。蘇聯時代,右岸一直從屬於左岸,歷任最高領導人都出自於左岸。

  德涅斯特河左岸(原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一直被認為是烏克蘭的一部分,雖然面積小、人口少,但卻是摩爾多瓦的工業中心。

  因此在摩爾多瓦從蘇聯獨立時,德左地區也在尋求從摩爾多瓦獨立,要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該共和國和納卡一樣,如今不被國際承認),要求在與摩爾多瓦地位平等的情況下組成聯邦。

  

  體量如此小的國家也想搞聯邦制,列位看官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議?

  摩爾多瓦自己就是從聯邦制的蘇聯獨立出來,自然不可能答應德左的聯邦制要求。再說摩爾多瓦還指望從相對富裕的德左地區收稅,搞聯邦制相當於給自己出難題。

  於是摩爾多瓦政府拒絕了德左的要求。

  既然矛盾無法調和,那就生死看淡,開幹。

  1992年,內戰爆發。

  

  由於摩爾多瓦當局又窮又腐敗,戰鬥力自然就差;再加上德左地區俄羅斯人比較多,獲得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支持。一番交戰,政府軍慘敗。

  於是摩爾多瓦當局只好通過「和平」途徑解決問題。

  戰場上拿不回來的東西,談判桌自然也不可能要回來。經過一番扯皮,各方達成一系列協議,規定由俄羅斯、摩爾多瓦、德左當局三方共同組成維和部隊駐守衝突地區。

  那些協議相當於摩爾多瓦當局失去對德左地區的控制(當然從來沒有控制過那裡),接受俄羅斯在德左地區的存在。

  於是「德左問題」就像「納卡問題」一樣,就這樣存留下來。摩爾多瓦政府只能控制德涅斯特河以西的貧困地區,經濟也搞不上去;如今只能和烏克蘭比慘。

  由於俄羅斯在德左地區強勢存在,摩爾多瓦政府對俄羅斯要小心翼翼。現任總統伊戈爾·多東就相對親俄。

  

  但是在今年11月份的大選中,多東敗給了親西方的馬婭·桑杜女士。

04 親西方之路

  桑杜今年48歲,曾任摩爾多瓦總理,憑藉反俄策略上臺。

  贏得大選之後,桑杜放話,「我反對將摩爾多瓦聯邦化,不支持多東(摩爾多瓦現任總統)及其政黨提出的這一選項。我確信我們將找到解決衝突的方式,這應包括俄軍從摩爾多瓦領土上完全撤離。」

  

  ——就是要把德左拿回來,把俄羅斯趕走。
——這個理想很豐滿,但實踐起來難度頗大。

  親美的亞美尼亞總理上臺之後,想要走反俄之路。結果納卡火藥桶引爆之後,美國的支援沒有到來,俄羅斯袖手旁觀,最後搞得很狼狽。

  桑杜有什麼籌碼反俄呢?

  籌碼一,烏克蘭。

  烏克蘭現在和俄羅斯已經不共戴天。只要能噁心俄羅斯的事兒,烏克蘭都會做。有烏克蘭的支持,那麼摩爾多瓦在德左地區的壓力會小很多。

  

  籌碼二,土耳其。

  埃爾多安原本就經常找普京扳手腕,在納卡問題上嘗到甜頭之後更是信心大增。如今土耳其和烏克蘭要結盟,其實就是抱團給俄羅斯上眼藥。因此土耳其極有可能聯合烏克蘭支持摩爾多瓦。

  籌碼三,拜登。

  拜登依然把俄羅斯當成最大威脅。這次上臺之後,肯定要繼續和普京幹。

  烏克蘭、敘利亞方向,都是老戰場,沒什麼新意。拜登如果挑選新戰場,只有兩個選擇:白俄或摩爾多瓦。

  究竟是白俄還是摩爾多瓦,現在還不好判斷。鑑於白俄的反對派比較薄弱,先從摩爾多瓦開始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如果拜登選擇在摩爾多瓦和普京扳手腕,桑杜能解決德左問題麼?這就取決於拜登投入多少籌碼,畢竟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鑑。

  歐巴馬和拜登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很成功,但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走克裡米亞,把歐巴馬和拜登閃在半空中。如果拜登在摩爾多瓦故技重施,普京在德左地區重複克裡米亞的套路,那麼拜登打算投入多少籌碼?這個問題也許不用多久就能揭曉。

  但不論如何,摩爾多瓦矛盾激化之後,普京又要忙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夾縫中的摩爾多瓦能否擺脫險境?成第二個烏克蘭,普京如何出兵?
    西方一直在試圖給俄羅斯製造種種麻煩,目前摩爾多瓦危機也成了一個新問題,實際讓普京遇上新難題!在2020年11月,摩爾多瓦新總統發起新挑戰,已經公開的要求俄羅斯從摩爾多瓦撤軍,雖然同時,也強調沒有所謂軍事解決的可能性,且從各方面情況來說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誰敢保證不會發生意外呢?
  • 克裡姆林宮回應摩爾多瓦新當選總統:俄軍不會離開,要保證和平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根據國際法的精神和文字改變某些現狀當然會導致嚴重的動蕩。佩斯科夫還強調,摩爾多瓦和俄羅斯此前從未討論過從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撤出俄羅斯維和人員的提議。 「俄羅斯與摩爾多瓦現任總統的對話現在仍在繼續,但在這方面更具建設性。我們還希望這種建構主義將繼續下去,在這方面將有一定的連續性,並且我們將考慮到任何突然措施可能帶來的所有負面後果,」他補充說。
  • 摩爾多瓦當選總統要求俄羅斯撤軍,克裡姆林宮隨即進行回應
    2020年11月30日,摩爾多瓦當選總統桑杜主持了她的第一場大型新聞發布會。回答記者提問時,女總統再次向俄羅斯提出撤軍的要求。桑杜認為,當前的摩爾多瓦已不再擁有爆發內戰的風險,故此,以平民觀察團替代俄羅斯維和人員的時機已經成熟。桑杜指出,俄聯邦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布置的,是以維和為名的作戰部隊。
  • 挑戰普京底線!波蘭將俄羅斯列為最大威脅,將面臨嚴厲打擊
    據環球網報導,波蘭國家領導人近日籤署了一份新的國家安全文件,而文件中其將俄羅斯列為其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不僅如此,還特地陳述了自己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俄羅斯想要發展新的帝國主義,擾亂歐美國家的和平秩序。這個行為顯然是在公然挑戰俄總統普京的底線,有關人士稱,波蘭很可能將會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最嚴厲的打擊。波蘭與俄羅斯一直處在敵對的兩個陣營中,而這也是有著很大程度的歷史原因的,與其說波蘭的最恨的國家是俄羅斯,倒不如說是俄羅斯的「前身」蘇聯。
  • 烏克蘭與摩爾多瓦
    烏克蘭領土面積在歐洲排名第二(僅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肥沃的黑土地),歷史上曾是歐洲的糧倉,其次,烏克蘭人口數量長期位於歐洲前十。 烏克蘭還有著前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良好工業基礎,軍事力量在冷戰期間一度名列歐洲前茅。
  • 普京召開年度記者會 承認新冠疫情令俄羅斯陷入巨大困境
    普京以視頻方式召開年度記者會。圖為記者現場。(AP)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於12月17日召開2020年度記者會。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本次記者會以視頻方式遠程進行。
  • 摩爾多瓦大選總統桑杜在勝選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俄羅斯撤軍
    1989年,蘇聯軍隊從摩爾多瓦撤離,德涅斯特河岸民眾害怕摩爾多瓦加入羅馬尼亞,所以想要加入俄羅斯,逃離摩爾多瓦。但是,摩爾多瓦政府想要通過武力解決事情,所以這個地區就爆發了衝突。但是衝突對事情的解決沒有任何幫助,直到俄羅斯維和部隊的加入,局勢才得到了緩和。
  • 普京今日將入主克裡姆林宮 梅普開始新一屆任期
    梅普組合即將進入新一屆任期。  2008年,俄羅斯修改憲法將總統每屆任期修改為6年,普京這次當選,可能將爭取2018年連任,任期至2024年。普京2000年首次當選總統,並在2004年贏得連任,他有望合計任總統20年、任總理4年。
  • 普京:地球村金字塔尖上的強人,堪稱地表最強接鍋俠
    俄羅斯雖然因此遭遇歐美制裁,但還是頑強地挺了過來。這些動作奠定了普京在俄羅斯乃至整個地球村的江湖地位。但是今年以來,普京正逐漸成為地球村接鍋俠。02舊鍋此前普京面臨的壓力點,主要集中在東歐和中東兩個方向。那裡原來是前蘇聯的傳統勢力範圍。
  • 摩爾多瓦聯手烏克蘭,齊向俄羅斯「開火」:將用領土換對俄開戰權
    來自俄羅斯方面報導稱,摩爾多瓦新總統當選人瑪雅·桑杜呼籲俄軍從特涅斯特裡亞撤軍,由歐安組織的維和人員代替。同時,她答應首次訪問烏克蘭。在俄羅斯,這種言辭令人感到憂慮。俄羅斯擔憂不排除桑杜將試圖說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聯手一起向俄羅斯發動進攻。同時希望烏克蘭不會阻止摩爾多瓦最終加入羅馬尼亞。
  • 羅馬尼亞人和摩爾多瓦人嘲笑俄羅斯的生活水平
    近日,摩爾多瓦門戶網站Timpul對俄羅斯、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的養老金進行了比較,引起了網站用戶的熱烈討論,其中不乏尖銳的諷刺。該網站稱:「摩爾多瓦共和國的每個居民或多或少地都從說俄語的人那裡聽到過關於俄羅斯聯邦富有和羅馬尼亞貧窮的神話,且版本眾多。
  • 俄羅斯遠東動蕩:俄羅斯多座城市抗議兩周,示威普京?
    參與示威遊行的民眾手持氣球、彩旗或標語,一邊喊著支持前州長富爾加爾的話,一邊大聲反對普京新任命的該地代理州長捷格加列夫。《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生意人報》估算,在遊行高峰期的時候,遊行民眾數量達到了6至7萬,但是該地政府表示抗議民眾總人數只有6500人。
  • 俄羅斯出大事,克裡姆林宮要員確診新冠,普京面臨嚴峻考驗
    眼下,俄羅斯正在進行著一場無形的「戰爭」,防治新冠肺炎的鬥爭,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實時數據監測系統發布的最新數據,截止到北京時間5月13日10時32分,俄羅斯共有232243人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
  • 許文鴻:普京時代俄羅斯財政政策的基本脈絡與理念
    普京執政伊始,面臨的是實行「休克療法」失敗後不景氣的經濟、經歷金融危機衝擊後疲弱的市場、發生第二次車臣戰爭後動蕩的政局以及遭受1999年莫斯科恐怖爆炸案後不穩定的社會,諸多問題使得俄羅斯民眾對轉型的期望值降低到了冰點,對改革的信心也喪失殆盡,普通民眾渴望俄羅斯社會儘快恢復穩定和秩序,「俄羅斯正處於數百年來最困難的時期,它首次真正面臨淪為二三流國家的危險」。
  • 戰爭或恥辱:摩爾多瓦女總統可能會讓克裡姆林宮面臨艱難選擇
    然而在摩爾多瓦,她不僅沒有被擊敗,反而當選了。米爾扎揚補充說,桑杜擁有羅馬尼亞國籍,而羅馬尼亞無時不刻地想要剝奪摩爾多瓦獨立國家地位,將摩爾多瓦併入自己版圖。他認為,桑杜從其西方支持者那裡收到了幾條「有價值的指示」,其中之一就是希望迫使俄羅斯進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陷阱」。
  • 從「普京語錄」看2015普京日曆俄羅斯熱銷
    普京在聯合國發表講話時,提到中東和非洲出現的導致地區動蕩的權力真空,抨擊美國說:「你們現在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吧?」  普京在10月份參加俄羅斯學術界年會時說,美國想把恐怖組織「當作工具,用於推翻他們不喜歡的政權……搞兩面派向來是很困難的———一方面宣稱打擊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又試圖利用有些恐怖分子來挪動中東棋盤上的棋子,從而有利於自己的利益」。
  • 俄羅斯迎來政壇大變!政局動蕩?
    俄羅斯迎來政壇大變!政局動蕩?編輯/烽火望瞭臺校稿/烽火瞭望臺【導語】:繼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宣布政府成員全部辭職後,普京隨即批准,然後任命新的總理,隨後又是俄羅斯修改憲法這一系列改革讓人眼花繚亂,然而這只是俄羅斯改革的一部分,這這也讓普京有可能換一種身份繼續執政。與此同時,車臣強人卡德羅夫的權力也被剝奪,車臣這個曾與俄羅斯兩度大戰的地區20000餘忠於卡德羅夫的私人軍隊是否會分裂引燃第三次車臣戰爭?
  • 俄羅斯開始應對拜登時代新對抗,拜登說過太多令普京惱火的話
    其實,對於美俄關係下一步走向,從普京總統給拜登的賀電中就能看出一斑。普京先是祝賀拜登成功當選,堅信「對全球安全和穩定負有特殊責任的俄羅斯和美國,儘管存在分歧,但能切實促進解決世界現在面對的許多問題和挑戰。」「基於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俄美合作,應符合兩國人民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利益。」接著,普京話峰一轉稱:「就我而言,我已經為與你互動和接觸做好了準備。」
  • 俄羅斯又把埃爾多安晾在了一旁:普京3月5日很忙
    一直控制這一地區的土耳其決心要給俄敘聯軍點兒顏色看看,結果對方並不好惹,無奈之下只好向俄羅斯發出和談信號,結果俄羅斯再次公開拒絕埃爾多安的會談請求。2月27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針對埃爾多安表示,3月5日他將與普京在伊斯坦堡舉行會談,磋商敘利亞伊德利卜局勢。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普京總統暫無3月5日在伊斯坦堡會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計劃。
  • 房寧:三選普京,祝俄羅斯好運
    如今在整個西方,政治家都面臨挑戰,日子都不太好過。與西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昨天普京第三次宣誓就職俄總統,歷任兩屆總統和一屆總理以後,普京再一次回到了俄羅斯權力頂峰,並且上演了總理與總統「二人轉」的戲劇性政壇易位。今年3月4日,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那天,這位剛毅的漢子流下了眼淚。我相信那不是因為俄羅斯的寒風,普京的眼淚為他的祖國而流,那也是俄羅斯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