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代理網站捂票不賣?專家:還需上官網多看一眼

2020-12-15 經濟日報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春節將至,不少人都盤算著外出旅行。北京市民劉女士通過途牛旅遊APP訂機票的過程中遇到一件煩心事:途牛APP上只有1萬元以上的頭等艙、商務艙機票,並且顯示「持續漲價中」,但訂完票後卻發現航空公司官網上有足量的經濟艙機票,單張價格不到3千元。

聲稱經濟艙機票已售罄 趁勢推銷機酒套餐?

劉女士計劃春節期間一家四口到海南三亞旅遊,在前不久登陸途牛旅遊APP購買春運期間2月12日的機票,卻發現只有頭等艙和商務艙機票,價格都在1萬元以上,並且這些僅剩的機票還突出顯示「持續漲價中」。

劉女士於是撥打途牛客服諮詢,客服表示經濟艙機票已售罄,如果選擇包含機票和酒店的機酒套餐,會更划算些。考慮到春節的確是三亞的旅遊旺季,機票和酒店可能都很緊張,怕再晚了價格會更高,劉女士於是接受了客服建議的7天6晚自由行套餐(機票+酒店),一家四口花了近5萬元。

交易完成後,過了幾天,劉女士登陸航旅縱橫APP查詢航班基本信息,卻意外發現2月12日當天從北京飛往三亞的航班有多個航班的多張經濟艙機票待售,其中就有她之前比較心儀的中午出發的航班。

為了驗證信息,劉女士又致電海航客服,證實該航班的經濟艙確實有餘票可以購買。那為什麼之前在途牛旅遊的APP上完全看不到?劉女士懷疑,途牛方面利用信息不對稱,或存在所謂的「捂票」嫌疑,以推銷自己的機酒套餐。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航空法教授刁偉民表示,從事機票代理的電商平臺應當向旅客提供真實的票源信息,例如機票的艙位、價格和使用條件等,如果這些電商平臺隱瞞了真實情況或做了虛假宣傳,這樣的行為毫無疑問是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

那途牛方面有沒有「捂票」?劉女士在事後試圖與途牛方面進行交涉,但途牛方面「沒有正面回應,並且態度不佳」。途牛媒體關係總監檀璐琳就此事在答覆經濟之聲時則表示,「沒有,因為會有很多客人實時查看機票信息,(有票不放)不好操作。」

一家機票代理平臺的一線票臺人員向記者透露,機票代理平臺在某些時候的確會採用業內俗稱「佔座」的方式「囤一些票」。代理商利用假名向航空公司預定、佔座,但是並不支付機票錢,等到真正的旅客前來購買的時候,代理商再高價賣出並替換姓名。但是,「這樣的操作在現行的監管政策下,各方面的風險都比較大,現在很少了」。

代理網站餘票信息並非最全 還需上官網多看一眼

更令劉女士感到不解的地方還在後面。由於懷疑自己可能「買貴了」,劉女士在隨後不斷關注航旅縱橫APP和各大機票代理銷售平臺,結果發現,航旅縱橫APP上顯示的餘票信息和去哪兒、攜程以及途牛等平臺上顯示的餘票信息會出現不一樣,「甚至出現過其他平臺都沒票、只有航旅縱橫上顯示有票的情況。」劉女士問,難道還存在「集體同步捂票」的行業潛規則嗎?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航空公司售票主要分為代理和直銷。代理就是通過代理商,直銷一般就是消費者通過航空公司的官網或APP直接購買。航空公司放給代理商的機票有限,如果代理渠道的票賣完了,儘管官網上還可能有餘票,途牛等平臺上顯示的餘票數就是「0」。而航旅縱橫APP之所以準確,是因為其背靠中航信,中航信又是國內最大的民航訂票系統,可以直接同步航空公司的數據。

同一班飛機,從幾天前的經濟艙售罄、頭等艙和商務艙票價都「持續漲價中」到幾天後經濟艙突然有大量餘票可賣,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和旅遊專家劉思敏均認為,這不外乎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航空公司突然向代理商放出經濟艙票;第二種是有大型旅遊團退了一部分經濟艙票。

有航空公司市場部的銷售人員也透露,第一種情況的確可能存在,「把經濟艙鎖了不賣然後後面再放出來」,這屬於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措施。劉思敏認為,與鐵路系統不同,民航業是高度競爭的市場。李曉津則表示,目前國內機票訂票信息確實是不透明的,但它又是合理、合法的,一定程度上屬於商業機密。

縱觀整個事件,民航業內人士「沉舟」總結,可能多數消費者存在一個認知上的誤區,就是「以為途牛、攜程、去哪兒這些上的機票信息就是最全的」,其實不然。出於商業競爭的考慮,絕大多數機票代理網站在告知「無票」時,並不會強調是自己沒有可代理銷售的餘票了,易對消費者形成誤導。

他建議,消費者還是需要到航空公司官網上去看一看餘票和價格,並且官網上經常會有相對有保障的低價機票。而機票代理平臺的優勢是,「你在買機票的同時還能一併預定其他一些附加產品和服務」。

(見習編輯:於浩)

相關焦點

  • 退票費比機票貴?業內人士:四大航規範 代理問題多
    有參與調查的消費者表示,退票曾被收取最高3000元的費用,佔機票價格的42%,而改籤費最高達到6000元,貴到都能夠重新買一張機票了。抽樣調查中還發現一例樣本,在飛豬上,供應商北京正櫓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925元機票,起飛前24小時前退票費為3000元,起飛前24小時內退票費3800元,退票費是機票價格的3倍以上。此次調查中,8家航空公司退改籤政策均不一樣。
  • 機票退票費為什麼那麼貴?機票銷售代理高手續費牟利
    我們向多位業內人士了解情況,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機票銷售代理,他們的銷售手段和盈利模式,可能成為這些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數據計算退票率 高手續費牟利當消費者購買了這些機票,行程發生變化後,機票銷售代理商就可以賺取航空公司退票手續費的差價。舉個例子說明,假設機票代理商從航空公司那裡拿到一張機票,以1000元的價格賣個消費者,但同時制定500元的退票手續費。如果產生退票。航空公司以機票80%的價格退給代理商,因為收取了消費者相當於當初機票價格一半的手續費,代理商不僅不虧還會從中獲利。
  • 買不著低價機票?折扣票早被」爬蟲「搶走了
    部分機票代理人利用「爬蟲」技術搶到航企低價票後加價出售  航企低價票都被「爬蟲」搶走了  有「機票代理」公司正在利用「爬蟲」技術,搶佔航企官網放出的低價票,利用航企允許的帳期反覆訂票、退訂,直至將票加價賣出。
  • 北京人藝官網現"複製品" 自稱:賣真票能退款
    有網友爆料,近日網上冒出四五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網站的「複製品」,主調風格、設計版式、圖文logo等均與官網一致,只是細節之處略有不同。另外,北京晨報記者發現保利劇院、長安大戲院等多家原網站也被複製,與「山寨人藝」網站的聯繫電話都是一個,對方坦言自己是代理商,並非官網,受劇院委託售票。劇院表示並未授權他人,之前也聽消費者反映過此類情況,但不知所措很無奈。
  • 部分機票代理人用「爬蟲」搶航企低價票加價出售
    原標題:航企低價票都被「爬蟲」搶走了   有「機票代理」公司正在利用「爬蟲」技術,搶佔航企官網放出的低價票,利用航企允許的帳期反覆訂票、退訂,直至將票加價賣出。有專家指出,利用「爬蟲」技術從虛佔到變現過程不複雜,但是要形成暴利,就需要來回如上過程無數次。
  • 陳奕迅演唱會票務代理涉嫌囤票並加價銷售
    歌迷質疑:到底是沒票還是捂票  12月8日,奔馳文化中心,陳奕迅的這場上海個唱早在主辦方發布消息之時,滬上大大小小的演出票務代理們就意識到,這是一塊會引發餓狼撲食的「肥肉」。演出行業內的黃金法則,市場價值與明星的人氣不完全成正比,而是取決於演出場地的大小,只有在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才會讓賣方市場的利益最大化。
  • 東航官網出售南航機票 專家稱旅客或被分流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東航官網查詢時也發現,大量南航在售航班出現在東航官網上,例如在東航官網上搜索3月28日從上海到廣州的單程航班,前19個在售航班顯示為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其餘15個在售航班均顯示為南方航空,屬於共享航班,另有1個航班顯示為吉祥航空,屬於互售航班。
  • 多家航企取消機票代理佣金 淘低價機票將越來越難
    一連打開五六家航空公司網站,分別輸入出發地、目的地和出發日期,挨個對比了航班時刻和價格水平後,小於終於敲定了下周飛上海的機票。  這繁瑣的機票購買過程或許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對的煩惱。記者獲悉,在國內機票零佣金後,國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又將國際機票代理手續費歸零。與此同時,民航局正式發文禁止機票代理收取票價之外的服務費。
  • 魔力紅上海演唱會未放票便"售罄" 淘寶票商票源足加價賣
    據《勞動報》報導,距離當紅樂隊魔力紅(Maroon5)上海演唱會還有近三個月,主辦方還未正式開票的情況下,記者卻發現多個票務代理官網顯示「可售票源已售完」。而與此同時的淘寶網店上,各個價位的門票不但一應俱全,且只要在正常價位上加價300-1000元不等,便可「保證有票」。
  • 旅遊網站退機票扣費80% 憑啥
    一些在線旅遊網站的機票產品變身「旅行套餐」,有的改籤費高達70%,退票費高達80%,有的「旅行套餐」甚至不支持「套餐退定」「套餐修改」,一旦購買,立刻「套牢」。更有旅遊網站 「分文不退」,退票手續費為票面額的100%。  這樣坑人的「套餐」和「霸氣」的條款,該不該管?又該如何管?
  • 代訂技術費或成破解機票代理市場困局關鍵
    代訂技術費或成破解機票代理市場困局關鍵   有關OTA(在線旅遊企業)行業中的機票搭售問題一再被討論,類似的機票捆綁搭售現象也成為消費者投訴在線旅遊網站的主要「槽點」。隨著多家OTA平臺面對消費者投訴取消機票銷售的「默認」搭售,預示著在線訂票不再默認搭售將成為趨勢。
  • 925元機票退票要3800元 專家:問題出在代理渠道
    有參與調查的消費者表示,退票曾被收取最高3000元的費用,佔機票價格的42%,而改籤費最高達到6000元,貴到都能夠重新買一張機票了。抽樣調查中還發現一例樣本,在飛豬上,供應商北京正櫓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925元機票,起飛前24小時前退票費為3000元,起飛前24小時內退票費3800元,退票費是機票價格的3倍以上。此次調查中,8家航空公司退改籤政策均不一樣。
  • 機票代理背後貓膩多 最好在航空公司官網訂票
    「5家航空公司宣布機票代理費降為零後,對旅客、航空公司都是利好的消息。」日前,春秋航空重慶營業部總經理程玉蘭表示,如此一來,航空公司不再被代理商「綁架」,同時還要省下每年數千萬元的代理費。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張普普通通的機票背後隱藏著至少90%旅客搞不懂的貓膩,機票代理商通過機票掙錢的方式不少。比如:通過與機票連結的輔助項目保險,快遞用於報帳的行程單、退、改、籤轉以及隨意加價等,更有甚者以積分兌換機票來賣給旅客。
  • 機票比價網站的飛速發展或將終結機票代理業
    比價網站出現後最先衝擊的是國際機票行業,從九十年代後期隨著國內機票政策越來越規範和透明,獲利漸少,散客市場又被機票網站大肆衝擊,傳統代理人大都轉向經營國際票。國際機票因為操作複雜而且隱蔽,一張國際票往往能獲得大幾百的利潤。後來隨著機票代理網站把國際行線價格公布之後,傳統代理操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利潤大大回落。
  • 北京人藝官網現"複製品" 自稱:賣真票能退款
    有網友爆料,近日網上冒出四五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網站的「複製品」,主調風格、設計版式、圖文logo等均與官網一致,只是細節之處略有不同。另外,北京晨報記者發現保利劇院、長安大戲院等多家原網站也被複製,與「山寨人藝」網站的聯繫電話都是一個,對方坦言自己是代理商,並非官網,受劇院委託售票。劇院表示並未授權他人,之前也聽消費者反映過此類情況,但不知所措很無奈。
  • 除了攜程兩起「假機票」事件,還有更多機票代理貓膩你不知道...
    業內人士:航空公司是為應對攜程和去哪兒合併「票代」的貓膩遠遠不止於虛假電子票和積分倒賣。在各平臺上,一些機票代理還會通過自費補貼、棄程或者將團體票分拆銷售等方式,銷售更低的票價。通常,這些情況,如果不開行程單報銷或者不進行退改籤的話,對消費者來說可能就意識不到風險和麻煩。
  • 美國飛北京一航班全價票3萬多 有代理轉手賣10萬
    圖/去哪兒網供圖業內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於航司來說,除了市場需求上漲,國際航班飛行成本的增加也是機票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方面,雖然是往返飛行,但從國內飛往國外的旅客非常少,基本相當於「空機」飛過去,去程收入少但支出變化不大;另一方面,國際航班的機組入境後需隔離14天,這也增加了航司的成本。
  • 機票代理佣金取消 淘低價機票將越來越難
    一連打開五六家航空公司網站,分別輸入出發地、目的地和出發日期,挨個對比了航班時刻和價格水平後,小於終於敲定了下周飛上海的機票。    這繁瑣的機票購買過程或許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對的煩惱。記者獲悉,在國內機票零佣金後,國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又將國際機票代理手續費歸零。
  • 2萬回國機票加價賣11萬!機票代理產業鏈亂象浮現 航司出手整治
    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以留學生為主的海外華人回國需求猛增,航司官網和機票平臺上,回國機票一票難求。旅客買不到的機票,卻屢屢出現在機票代理人的朋友圈。他們號稱「有餘票」,曬出的機票價格動輒10萬餘元一張。為何旅客通過常規渠道買不到票,朋友圈卻出現了高價機票?
  • 機票代理五大常見貓膩 識別方法都在這裡
    東方IC 資料攜程兩起機票「烏龍門」事件在社交網絡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吐槽「還有放心的平臺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機票代理水太深,不被宰是奇蹟」。1月12日,澎湃新聞記者梳理機票代理常見的貓膩以及鑑別方法後發現,團隊票散賣、大客戶協議、博概率、棄程、裡程積分盜用等是票代常見的貓膩。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了知乎上自稱機票代理人的嚴昱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