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寵物克隆調查:女子常買打折衣服,但借25萬克隆一隻狗)
一覺醒來,24歲的溫州小夥黃雨發現自己火了。8月20日15時18分,他在朋友圈發文:「這是我離熱搜最近的一次」。
讓他頗受矚目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貓。自今年7月21日始,他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中國首例克隆貓主人。
我國首隻克隆貓「大蒜」
7月21日,我國首隻克隆貓「大蒜」誕生於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希諾谷)。成立於2012年的希諾谷坐落於北京昌平科技園區,公司業務以基因技術為基礎,在寵物領域有基因檢測、細胞保存及寵物克隆。「從數量上來說,參與基因檢測的客戶最多,從營收上來說,克隆最多。」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奕寧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2017年5月28日,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比格犬「龍龍」在希諾谷實驗室誕生。2018年5月24日,希諾谷又迎來了第一隻商業化克隆狗。迄今為止,希諾谷共克隆了40多隻動物。克隆貓價格為25萬元,克隆狗為38萬元。
王奕寧坦言,此番克隆價格是基於對設備、人員、培訓、實驗動物等各方面的考慮,其中成本最高的是在科研人員方面的投入。而克隆貓和狗的價格何以相差13萬?他認為,從技術實踐上而言,「貓比犬容易很多。目前全世界僅中國、韓國、美國三個國家掌握了克隆狗技術,且每個國家只有一個實驗室。」
↑「大蒜」(克隆本體)
王奕寧稱,來克隆的客戶多為寵物主人,同時不乏有商業需求的企業。客戶來自全國各地,東南沿海偏多,白領女性是主要群體。這一客戶群體的特質為:經濟上收入較高,情感豐富細膩,在克隆訴求上,「一般不會有太奇怪的要求。不過也曾有客戶擔心,夏天出生的狗容易生病,希望推遲或提早出生日期。」
8月27日,王奕寧告訴紅星新聞:「大蒜」新聞一出,公司接到的諮詢電話量翻了3倍:「一周來,沒日沒夜地接。新增訂單目前還沒有統計數據,但能確定的是新增克隆貓訂單已有3、5單。」接下來,該公司將開展馬的克隆,預估每匹馬價格為58萬元。
「希望每年能穩定在一兩百單。」王奕寧認為,「以後隨著技術的熟練,克隆費用有可能會降低。」
爭議
眾聲喧譁。
「克隆了肉體,能克隆靈魂嗎?」「有25萬,咋不去幫助貧困兒童?」「25萬,複製一個深愛的生命,也不算貴。」「以後會不會複製人?」……
而對於克隆的倫理性爭議,希諾谷在其微信公眾號「基因編輯嬰兒?我們堅決抵制!」一文中稱:「絕對不會在未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的情況下,未經過大量動物實驗和數據支撐的研究中,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
有網友懷疑,希諾谷會不會用外表相似的貓代替克隆貓進行欺騙?對此希諾谷8月31日在微信公眾號上曬出「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司法鑑定意見書」,鑑定結果明確了克隆貓「大蒜」和本體的同一性。
克隆「大蒜」
而對於種種爭議,黃雨似乎並不在意。和很多24歲的年輕人沒什麼不同,黃雨喜歡打打遊戲、健健身、會會朋友。8月20日晚,紅星新聞記者第一次撥通了黃雨的手機。電話那端的聲音溫和而放鬆:「克隆貓的想法,除了當時的女友,沒人支持。甚至周圍喜歡『大蒜』的朋友都勸我,沒必要。」
黃雨父母經營著電線廠和五金店。多年來,父母一直不贊成他養貓,認為「髒,有細菌」。克隆的事,他沒和父母商量,「他們肯定不會同意。」
但是,25萬,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不少人認為,沒有父母的支持,黃雨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心願。很少有人知道,其實,2017年大學畢業後,黃雨就到深圳創業。在網絡行業,他收穫了第一桶金。而這筆經費,正是日後「大蒜」克隆費的重要來源。這筆錢,加上自己平時的積蓄,讓克隆「大蒜」的夢,不再遙不可及。
和黃雨一樣,生於1990年的杭州女孩薈薈「克隆狗」的想法,也讓她身為知名醫生的父母大吃一驚。「因為我不是特別有錢,是個非常節約的人,」薈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從不買奢侈品,衣服也常買打折的,手機、電腦是我買過的最貴的東西。」
薈薈供職於一家私立醫院,今年春末,她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和公益組織。「目前公司還沒盈利,公益組織沒有收入,都是支出。經濟來源是我上班的單位。」採訪中,薈薈單純而熱情。她坦言,不少人都會好奇克隆寵物主人的經濟狀況:「家裡有兩輛福特、一輛奧迪。所幸我們沒有車貸、房貸的負擔。家裡還有3隻中型犬,每個月狗糧大概3000元。我的狗狗『小迪』去世後,我們並沒舉辦特別的儀式,葬禮大概花費2000元左右。」
七月初,薈薈向希諾谷提交了餘下的錢。「我和老公有13萬積蓄。我向父母借了25萬,會用近4年的時間還,每月還6000元。我主動打借條,父親說『不用打,我們的錢就是你的錢』,但這應該由我自己來承擔。」
北京的李先生也是希諾谷的客戶之一。採訪中,他坦誠地聊起自己克隆寵物狗「李淑媛」的故事,隨後猶疑道:「有的事不用寫。對於不喜歡狗的人來說,理解不了的。」
「70後」李先生和妻子均在外企工作,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生活了近20年。他表示,生活中,他並不太喜歡奢侈品,「生活品質還是比較講究,也偏愛較小眾的旅行目的地。」旅途中,帶著寵物有諸多不便,「很多酒店不能帶寵物」,偶爾「大概加500、600元錢」,也能帶寵物入住五星級酒店,「但不是所有五星級酒店都可以。」
李先生說,雖然如此,從大海到沙漠,從高山到草原,「我們仍帶著『李淑媛』看過了所有該看的風景。」
理由?
在父母眼中,薈薈從小上進、自律,成績優異。今年4月,薈薈忽然變得判若兩人:「我不工作、不吃飯,常常失眠,無緣無故地哭。」
一切,都要從4月23日那天說起。這天清晨,陪伴薈薈5年半的愛犬小迪去世了。像一條分界的河,從此,薈薈的人生截然不同。
童年時,父母忙於工作,薈薈常常在家獨自眠去,小狗的陪伴紓解了她的孤獨。19歲去英國留學,小迪則隨她一路輾轉,從倫敦,到北京,再到杭州。「如果是其他狗去世,都不會克隆。克隆,是因為小迪帶給我特殊而溫馨的回憶。我生理期時,它會過來給我暖肚子;我哭泣,它會給我舔眼淚;我爸咳嗽,它會很緊張地去看。38萬,少買一輛車,換回陪伴十幾年。因它而獲得這麼多快樂、溫馨,每年算下來,就不貴。」
兩個多月轉瞬即逝,薈薈消沉如故。
一個夏夜,沉默良久的父親對母親勸慰道:「如果克隆能讓薈薈振作起來,變回曾經那個上進的她,那麼,這個錢就一定是值得的。」因為父親的這句話,母親終於默許了。
如果說,薈薈的家人希望通過克隆,找回女兒曾經的自我,那麼,黃雨則希望通過克隆,延續曾經的情感。「我家裡現在還有兩隻貓,但是我對每隻貓的感情都是不同的。從始至終,我最喜歡的就是養了兩年半的『大蒜』。它骨子裡那與眾不同的靈性,是任何一隻貓都取代不了的。」
↑「大蒜」(克隆本體)
2016年10月,黃雨在溫州一家貓舍購買了2個月大的、灰白相間的英國短毛貓「大蒜」。此後兩年半,大蒜幾乎不離左右。黃雨給它最好的進口貓糧和罐頭,每月大蒜的花費少則700、800元,多則上千,「佔我消費的百分之十以內吧。」黃雨回憶。
2017年初,大四的黃雨獨自去深圳實習。繁華而忙碌的大城市令他開懷而憂慮。他把大蒜帶在身旁,同住同眠。似乎有了它,就能抵禦南方的孤獨。畢業後,他到深圳創業,翌年回溫州,幫父母打理廠店。一路上,大蒜都不離不棄。
今年1月,大蒜因病去世。「是我照顧不周,」黃雨輕聲道,「我很懊悔。」他和3個朋友一起,到一個偏僻的公園挖了一個坑,安葬了大蒜。黃雨在大蒜的墳前,葬下了幾個它愛吃的罐頭,種下了一株青青的小樹,「大概60釐米,不知名的。」幾乎每個月,他都會去看望永眠的大蒜。
大蒜去世後幾小時,黃雨突然想起,他曾在微博上刷到克隆狗的新聞。當日,他就撥通了希諾谷客服電話。他欣喜地發現,克隆價比自己的預期低。他曾從網上得知,韓國有家克隆公司,克隆貓狗約需40、50萬,這讓他頗為躊躇。相較之下,25萬,可以接受。
而對北京的李先生而言,陪伴了他17年的寵物「李淑媛」就是家人,「跟我姓。」
和很多人給寵物美容、染髮、做造型的方式不同,他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它。「它本身就很美。偶爾給它試穿過裙子,它不喜歡,就不強迫它穿。」犬類懼怕鞭炮雷電,李先生便在國外買回特殊的防雷電馬甲,「很神奇,穿上後,雷雨天就不怕了。」
他給「李淑媛」最好的澳洲狗糧,「但吃過我們分享的食物,就再也不吃狗糧了。我們吃什麼,它吃什麼。」李先生回憶,他們給它最好的食材,比如內蒙古牧區的羊肉、各種牛排、澳洲生蠔、煙燻三文魚等等。以前寵物服務業不發達,不懂洗牙。「李淑媛」7、8歲掉牙,失去了咀嚼能力。他們就每天把食物配比好後切碎,讓它不用咀嚼就能吞食。
2018年,「李淑媛」因乳腺癌去世。一年後,李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坦言,不願意回憶它離開的日期:「這個日期讓我很傷心。」
今年7月26日,克隆「李淑媛」出生,費用由李先生夫妻支付。對於自己的選擇,李先生認為「沒有後悔」。
不同於寵物主人因情感寄託而選擇克隆,也有企業因商業需求克隆。
2014年,電影《心花路放》以11.67億總票房拿下當年中國電影排行榜榜首。電影裡的小狗「果汁」本是只流浪混血狗,2010年5月被北京調良寵物訓練學校創始人何軍收養。最初,何軍希望通過訓練讓果汁養成定點排便習慣後,便找人領養。日復一日,他發現,自己和果汁慢慢有了感情。
電影《心花路放》裡的「果汁」
2013年北京領養日,有朋友找到何軍:「有個電影『心花路放』,需要有拍攝經驗的狗!」此前,果汁已拍攝過3、4部微電影、電影、紀錄片。試鏡現場,靈氣十足的果汁很快徵服了導演寧浩,僅僅10多分鐘,寧浩便迅速決定:就是它了!隨著電影熱映,果汁走進了大眾視野。
2018年6月,何軍正式向希諾谷提出克隆果汁的申請。果汁尚在人世,為何克隆?
對此,何軍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希望通過影視作品的影響力,倡導保護流浪貓狗的理念,讓領養代替購買。流浪狗沒有購買渠道,只能領養。而且,用一隻狗拍戲,風險較大:生病、意外等,多隻狗能減輕果汁的拍攝壓力。」
電影《心花路放》演員與「果汁」在一起/據希諾谷微信公號
對於38萬的克隆價格,何軍並沒有太多猶豫:「拍一部電影就回來了」。據希諾谷微信公眾號2018年9月發文稱,果汁身價已過6位數。
2018年9月18日,克隆果汁誕生。「它的健康狀況一直非常好,性格也很好。」何軍稱:「現在兩隻『果汁』生活在一起,很和諧。」
猶疑
寵物克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遙不可觸。克隆前,薈薈曾一度半信半疑。
「小迪」去世當天,恍惚中的她忽然想起曾看到的一則微博:「上海女孩克隆愛寵」,便她心下一動,立即上網,卻只搜到一個客服電話。這讓她疑竇叢生,「38萬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被騙了怎麼辦?」
當晚,和希諾谷總經理的一番通話讓她放下心來:「比較靠譜。」但她仍沒立即決定,而是先保存小迪的基因,繳納了一萬兩千五的費用:「我想先冷靜下,看過一段時間,自己是不是還想克隆?兩個多月過去了,我的狀態沒有任何好轉。」終於,薈薈下定決心,克隆小迪。
而黃雨猶豫的,則是克隆貓能否和以前的「大蒜」一模一樣:「假如不一樣,克隆是不是就毫無意義?外觀一樣,性格呢?」
對此,王奕寧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克隆類似植物的扦插,既是前一個生命的延續,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外表上,若是純色,基本沒區別;若有花斑,或許會出現位移,但相似度頗高。性格上,克隆的動物沒有記憶,但性格基本在基因中已定,後天環境亦有影響,「相似百分之八九十肯定還是能做到。」
黃雨直言:「糾結了很久,保存了細胞,2月交的百分之三十的定金,八萬多。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後,我還是決定克隆。」
黃雨和克隆「大蒜」/受訪者供圖
7月21日,代孕貓媽媽產下克隆「大蒜」。8月19日,黃雨第一次在希諾谷見到克隆大蒜。「非常激動!在工作人員協助下,我抱了它,也摸了它。除了下巴上黑塊沒有了,其他很像,總體沒有太大的差異。」
事後,黃雨為大蒜打造了一個微博,朋友們都建議他發展為萌寵博主,他卻不太想這樣,「我不想盈利,不想當網紅。」
揭秘首例克隆貓過程:4隻母貓做代孕 有1隻成功了
8月21日,國內首隻克隆貓「大蒜」在北京滿月。「大蒜」是一隻經代孕貓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24歲的溫州委託人黃雨為了紀念過世的寵物貓「大蒜」,選擇了克隆寵物。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羅崇緯_NB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