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中國城華美博物館聲援非裔:全體美國人為種族伸張正義

2021-01-16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2日,為聲援非裔抗爭警察施暴,坐落在洛杉磯中國城的華美博物館發出聲明,呼籲支持非裔、有色族裔和其他盟友,要求對殺害喬治·弗洛伊德前明州警官定罪。這篇聲明還指出,長久以來,當種族主義並非專門針對我們時,美國亞裔社區常處於觀望狀態。華美博物館的聲明如下:

華美博物館聲援美國非裔之聲明

全體美國人為種族伸張正義

美國華美博物館之友與美國非裔社區團結一致,爭取正義與解放。我們務必與社區中存在的反黑人勢力抗爭,並團結一致消除白人至上的勢力。我們哀悼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艾哈邁德·阿爾伯裡(Ahmaud Arbery),布雷娜·泰勒(Breonna Taylor),託尼·麥克達德(Tony McDade)以及無數因種族主義被警察殘暴對待而喪命的黑人。

作為美籍華人,我們深切明瞭基於膚色、語言或外觀而成為被攻擊對象的痛苦。諸如此類的事件充斥在我們的歷史當中,例如1871年的洛杉磯華埠大屠殺,1882年的《排華法案》,1982年6月28日對陳果仁(Vincent Chin)謀殺案的判決,以及不斷將外國出生的美籍華人當作是間諜和罪犯。我們與美國非裔同受因種族主義而成為攻擊目標的歷史。

我們支持美國非裔、有色族裔和其他盟友共同呼籲對殺害喬治·弗洛伊德先生的前明尼阿波利斯警官定罪。長久以來,當種族主義並非專門針對我們時,美國亞裔社區常處於觀望狀態。我們、華美博物館之友,與所有反對種族不公者站在一起,呼籲所有美國同胞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決不能繼續保持沉默。讓我們用自己的聲音和投票使美國真正成為我們擁有「所有人享有自由與正義」的家園。我們呼籲所有社區高聲疾呼,並採取實際行動向前邁進,以實現社會的真正變革。(原標題:華美博物館聲援非裔:全體美國人為種族伸張正義)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美國僑報

相關焦點

  • 數千人聚集挪威首都奧斯陸 聲援種族暴力受害者
    當地時間6月5日,挪威廣播電視公司報導,5日下午在首都奧斯陸,數百人來到美國駐挪威大使館前進行遊行示威,向種族暴力受害者表示聲援。之後,示威者來到市中心的議會大樓,聚集的人群有上千人。在那裡示威者首先進行了八分四十六秒的默哀,以紀念因警察暴力而死去的美國黑人弗洛伊德。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 美非裔發起「黑色聖誕」抗議活動 商場機場受阻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黑人生命重要」組織者23日在加州和明尼蘇達州發起「黑色聖誕」遊行,抗議警察槍殺沒有武器的非裔,在全美最繁忙的購物和旅行日子施加影響。  隨著警察敦促旁觀者離開,威脅逮捕抗議者之後,許多人突然跑向輕軌站並高喊:「我們要什麼?正義。我們何時要?現在。」他們隨即轉向機場。  報導指出,「黑人生命重要」在社交網站上發表聲明說,全美黑人社區都在採取勇敢行動,以和平抗議阻止商品流通,呼籲立即改革司法制度。  該團體還說,在為死者追究責任、為生者伸張正義之前,再也不會一切照舊。
  • 老化速度是否存在種族差異?拉美裔最慢,亞洲人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首次表明,拉美裔的老化速度比世界上的其他種族更慢。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上。有一天,可能會幫助科學家了解如何減緩每個人的衰老過程。「拉美裔人活得比白種人長,儘管患糖尿病等疾病的比率較高。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西班牙悖論』,」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史蒂夫霍瓦特說:「我們的研究有助於從分子水平證明拉美裔老化更慢。」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美國,拉美裔比白種人平均長壽三年,預期壽命分別為82歲和79歲。
  • 反種族歧視抗議蔓延全球,美國駐多國使領館遭包圍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由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膝蓋鎖喉」引發的抗議怒潮已蔓延至全球。最近幾日,包括加拿大、德國、丹麥和紐西蘭等國民眾也加入了反種族歧視,抗議美警暴力執法的行列。此事迅速在非裔群體中引起軒然大波,再加上弗洛伊德的事件,5月30日,在部分民權組織的召集下,數千人在多倫多市中心遊行,高喊「廢除警察」、「無正義,沒和平」以及「停止殺害黑人女性」等口號。據多倫多警方估計,當天參與遊行的總人數約為4000人。
  • 美國非裔青年遭誤殺 數百人聚集俄亥俄州抗議示威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4日,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非裔青年凱西·古德森被富蘭克林縣副警長傑森·米德誤殺。當地時間11日,數百人聚集在哥倫布市中心就青年之死抗議示威。據此前報導,儘管哥倫布市警方宣稱,案發當時這名非裔青年手持槍械,並對現場警察構成了生命威脅。然而受害者家人卻表示,古德森當時手中拿著的只不過是三明治而已。同時,當地時間9日出爐的屍檢報告也顯示,導致其死亡的槍傷是從背後射入的。
  • 時尚圈加入反種族歧視大軍,呼籲關注這些非裔設計師品牌
    眾多歐美名人集體在Instagram發布全黑圖片,甚至將頭像也換成黑色,為非裔人權運動發聲。時尚圈選擇在此時向人們推薦非裔設計師,或者由非裔創建的時尚品牌。你或許已經認識一些聲名遠揚的非裔設計師,最著名的莫過於Virgil Abloh,這位從未接受過系統時尚教育的設計師創立了風格明確的個人品牌Off-White,並在2018年3月被任命為Louis Vuitton男裝藝術總監。不過,還有更多非裔設計師和品牌值得人們的關注。
  • 美國現在需要聲援!蔡英文哪去了?
    美國現在需要聲援!蔡英文哪去了?5月25日,一起美國警察執法中「跪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事件,引發的「火與怒」席捲全美多地,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聞……曾在香港修例風波中以「民主」「自由」為幌子公開宣稱支持示威暴徒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一直未見就此發聲。
  • 美國現在需要「聲援」,蔡英文哪去了?
    5月25日,一起美國警察執法中「跪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事件,引發的「火與怒」席捲全美多地,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聞……曾在香港修例風波中以「民主」「自由」為幌子公開宣稱支持示威暴徒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一直未見就此發聲。
  • 一周藝術人物|行為藝術教母遭襲,非裔美國人藝術史將建檔
    相比之下,非裔美國藝術家們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蓋蒂研究所上周宣布啟動新項目,整合非裔美國人藝術史檔案。在上海,舞蹈家沈偉帶著視覺藝術品走進展廳,激勵中國新生代藝術家紮實學習和研究,注重過程、不功利。《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 洛杉磯中國城一非裔男子駕車撞人後逃逸!警方懸賞2.5萬美金緝嫌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南加州洛杉磯市警局22日早上公布了一例在9月4日下午發生在中國城的嚴重交通事故,導致一名正過人行橫道拉丁裔女子嚴重受傷,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洛杉磯市警局副局長周寶來(Blake Chow)率領警員22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懸紅25000美金緝拿肇事駕車人。
  • 美國黑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遠超於其他種族
    洛思新聞2020年4月8日消息:據最新統計顯示,在美國比較大的州跟城市中,非裔美國人確診人數正在急劇上升。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因新冠病毒死亡的非裔美國人佔比高達70%,而該州總人口黑人佔比僅為30%左右。密爾沃基附近的縣中,27%的居民是黑人,然而黑人新冠病毒的確診人數是白人的兩倍。
  • 美警察執法致死者中非裔佔比高達23%!示威遊行恐加劇對峙,選票才能改頑疾?
    似曾相識的場景讓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憤怒迅速在美國各大城市蔓延,因為新冠病毒疫情而幾乎全國封城的美國人開始上街抗議。警察在執法時的種族歧視、不成比例的使用武力以及政府應該如何應對,成為輿論的焦點。同為共和黨的前總統小布希也罕見地發表聲明,公開呼籲終結系統性存在的種族歧視。他在聲明中指出,他和前第一夫人蘿拉對弗洛伊德的離世感到沉痛,對社會缺乏正義感到不安,同時為這些問題將令美國窒息而感到擔憂。小布希說,很多非洲裔美國人仍然受到騷擾和威脅,現在是時候「傾聽那些受傷害、仍然在哀悼的人的聲音「。
  • 「那個」音同詆毀詞Nigga 華人險被非裔揍
    原來是他夾雜著中英文的對話出問題,當他用中文說「那個」時,非裔人士以為他在用有詆毀意味的字眼「Nigga」罵他們。  已退休的洛杉磯縣警局華裔警官梁超明聽到這宗肇因「音同意不同」的風波後說,過去在工作中常接到華文媒體電話,在以中文對話並提及「那個」時,也曾被其他族裔的同事質疑,以為在嘲笑非裔。他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解釋,以免誤會擴大。
  • 北美觀察丨專訪美國民權人士:在美國從來不存在真正的正義
    在美國,種族問題引發的案件在過去幾年,甚至好幾十年經常出現,但為什麼這一次的明尼阿波利斯事件會演變成一場蔓延全美國的示威活動?  記者來到芝加哥南區的海德公園,這裡是非裔群體的聚集區,也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從政之路的起點。在這裡,記者拜訪了芝加哥民權運動組織者科菲 ·艾德莫拉,他長期奮戰在種族抗爭和警察暴力執法的最前線。
  • 美國黑人死亡抗議蔓延至紐約洛杉磯,警局被指包庇種族歧視
    5月28日,美國黑人死亡抗議蔓延至紐約洛杉磯。激烈抗議的背後是黑人與執法者的陳年積怨。據報導,明尼阿波利斯20%人口為黑人,他們被警察找麻煩的機率遠超白人居民。一份報告顯示,明尼蘇達州近年數十名黑人因警察暴力身亡。延伸閱讀: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死亡引騷亂,美國人權有多「燈下黑」?
  • 美國揚言對中"斷航",民航局調整國際航班!美國3位前總統罕見發聲
    此前,歐巴馬引用一位非裔美國商人的話表示,「當我看到那段視頻時哭了,我感到崩潰。『脖子上的膝蓋』用來比喻社會系統是如何傲慢地壓制黑人,忽略呼救聲。人們毫不在乎,這是真正的悲劇。」當地時間3日,歐巴馬首次就弗洛伊德事件發表公開講話稱,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國動蕩,這是美國人認識並解決「挑戰、結構性問題」的機會。
  • 我希望通過對上帝的共同信仰,吸引白人福音派信徒支持非裔美國人
    黑人牧師呼籲白人福音派信徒支持非裔美國人:不要讓上帝繼續悲傷。前幾天,馬丁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與白人牧師打電話,去年10月,他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教堂,通過種族對話為領導以白人信徒為主的教會提供建議。這個電話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稱為「廉價」的評論後,馬丁決定打破沉默。
  • 歐巴馬的總統夢,非裔的美國夢
    希拉蕊參選,與歐巴馬一樣,都給美國選民以新的刺激,還給了美國女性和非裔極大的激勵和鼓勵。但相對於已有不少西方國家選出女性總統而言,美國並未走在這個潮流的前面。不過,黑人歐巴馬的參選則富有歷史意義了。1964年詹森總統終於被迫籤署了《民權法》(Civil Rights Act),美國在多方面修例禁止歧視黑人;接著1965年籤署了《投票權法》(Voting Rights Act)。(1964年的《民權法》在美國南部激發一系列白人種族主義暴力,因為馬丁·路德·金在南部很成功地爭取非裔美國人註冊投票,詹森終於了解到民權問題需要一個投票權法)。歐巴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