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式瓊味:創意給美食加味

2020-12-18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林詩婷

  提到海南菜,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食材純天然新鮮,烹飪方法簡單樸素,口感少油清淡……一般而言,得益於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瓊菜選材新鮮,無論是烹飪雞肉、鴨肉,還是鮮蝦活蟹,佐料簡單、少量,常以水煮、清蒸等做法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是瓊菜的一大特點。不過,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交往不斷密切,世界各地餐飲文化在此交融,不少本土廚師取長補短,通過精心設計、巧手烹飪,打造創新瓊菜,通過創意配料、豐富口感為瓊味加分,讓人們固以為的清淡瓊味增添更多的「記憶點」與「吸睛力」。

  到四面環海的海南旅遊,必點菜餚一定有新鮮海味。無論是海鮮酒樓、星級餐廳,亦或是漁家漁排、海鮮廣場,使用水煮、白灼或是清蒸等方式,是處理新鮮上岸的「海貨」的常見方式。對於不少漁民來說,水煮、清蒸恐怕也是對海鮮的「最高禮遇」,通過這樣的鎖鮮處理,能最大程度發揮海鮮的鮮味,更好地體現食材的品質,再沾取少量醬油、金桔汁、海南什錦醬、黃燈籠辣椒,一口海味下肚,鮮爽口感令人回味無窮。

  不過,有不少廚師挑戰傳統做法,創新烹飪手法,採用油炸、煎炸、焗、牛油炒等做法處理海鮮,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生蠔口感嫩滑,如何將這一特點發揮到極致?傳統烹飪中,常用蒜蓉、蔥花、蠔油給生蠔調味,隔水蒸或是炭火烤,將蒜味與生蠔鮮味完美融合。而有廚師則盡情發揮想像力,將新鮮生蠔從外殼中取出,蠔肉外裹蔥花、麵粉,放入中溫油鍋中慢炸,待外皮鬆軟酥脆後出鍋,依次擺在生蠔殼中,裝點餐盤後即大功告成。這樣的做法,外皮香脆,蠔肉鮮美,既保留了生蠔嫩滑的特點,酥脆的炸麵皮也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

  隨著「水果菜」漸成熱門,橙汁蝦球等創意「水果+海鮮」菜餚受到食客喜愛。還有哪些水果能成為海鮮的「黃金搭檔」?「我們創新使用新鮮紅柚肉搭配椒鹽蝦,濃厚的椒鹽味與爽口多汁的柚子肉融合,味道鹹淡適宜,鮮味與果香味一同打包。」本月特邀至三亞·亞特蘭蒂斯交流廚藝的深圳廚藝大師黃平說。

  圓形竹盤鋪上芭蕉葉,擺上白切雞、白切鴨、糯米糕等瓊味菜餚,是海南常見的「公道餐」,色澤豐富、葷素均衡的搭配深受遊客喜愛。有本土餐飲企業深入挖掘「公道餐」內容豐富、口味多元等特點,創新融入特色菜,打造出新式「公道餐」。在三亞一家主要面向外國遊客的餐廳,一款「國際範」十足的「公道餐」頗有特點。竹盤中鋪上西式沙拉中常見的生菜,擺上烤雞、牛肉泡菜炒飯、奶酪薄餅、雞肉卷、土豆蔬菜沙拉以及水果等菜品。參與設計這道菜的張躍告訴記者,「國際口味」融合瓊式擺盤,既滿足了中國遊客對葷素搭配的需求,也為國際遊客了解海南「公道餐」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

  茶餘飯後,令不少島民還喜歡深入小街巷中,來到常光顧的「炸炸」小攤,點上幾份炸空心菜、炸年糕、炸蟹柳,回味童年時期校園門口的「小攤美食」。不過,油炸菜品吃多易膩,也容易上火,成為日常餐較為困難。近兩年,新式「炸炸」餐廳興起,在廚師的創意構思下,結合海南傳統炸串做法,搭配米飯、高湯、蔬菜、水果等內容,還打造出營養的「炸炸套餐」,將瓊味街邊小吃端上餐桌。

  其實,無論是傳統派還是新式派,一道瓊菜,代表的不僅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美味食譜,更是一方水土的深厚情懷與鄉愁。品一道菜,情和義都在其中。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式瓊味:創意給美食加味
    不過,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交往不斷密切,世界各地餐飲文化在此交融,不少本土廚師取長補短,通過精心設計、巧手烹飪,打造創新瓊菜,通過創意配料、豐富口感為瓊味加分,讓人們固以為的清淡瓊味增添更多的「記憶點」與「吸睛力」。  到四面環海的海南旅遊,必點菜餚一定有新鮮海味。無論是海鮮酒樓、星級餐廳,亦或是漁家漁排、海鮮廣場,使用水煮、白灼或是清蒸等方式,是處理新鮮上岸的「海貨」的常見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清明時節海南味
    海南人在每個節日都會有各種特色美食的襯託,即將到來的清明節也不例外,清明掃墓祭奠祖先的同時也來盤點一下海南的美食吧。  糒公(即飯糰)  糒公(即飯糰)、五花肉蘸鹽巴、烤乳豬可以算是海南清明節的特色飲食。  海南是華僑之鄉,每年清明,不僅有家鄉親人進行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瓊籍鄉親也紛紛趕回海南,回鄉掃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人間至味是清歡
    一份炒粉,少不了雞蛋,正是口味與營養的搭配,讓炒粉長期霸佔著海南人的早餐菜單。但在海尾,雞蛋從來不是最好的「配角」。  「海尾炒粉,怎麼少得了海尾的鹹水鴨蛋!」聽到有人問起炒粉放雞蛋,早餐店裡的食客明顯有些「急」了。鴨蛋替代雞蛋的加入,是海尾炒粉重要的加分項,比雞蛋更濃鬱的味道和更高的含油量,讓炒粉有了另一番滋味。
  • 海南美食,最是人間煙火味
    都說逛吃逛吃才是旅行的意義,因為美食中蘊藏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情。疫情期間,封閉在家,有沒有特別懷念海南的美食?春暖花開時,是時候走出家門,開啟逛吃逛吃模式,在沿途美景和大街小巷裡感受久違的煙火味。海南東部、南部,還是西部?趁著五一小長假,選一條線路來一場美味之旅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定安「爭鮮美食匯」今開席
    本報定城5月24日電 (記者鄧鈺 特約記者司玉)5月25日,2019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菜美食文化節開幕
    本報海口7月28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陸建安)7月28日,全省美食購物嘉年華暨海口樂購嘉年華活動之瓊菜美食文化節在海口拉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餅圓如月 傳承家鄉味
    澄邁人物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通訊員 王家專  將椰蓉餡料先蒸8分鐘,再揉進濃縮咖啡、椰漿等汁水,這一份別具一格的月餅餡就算是製成了……昨天下午,在澄邁縣瑞溪鎮富興路的回味咖啡店裡,麵點師傅們辛勤製作著各類瓊式月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王氏渡瓊始祖達百餘人
    海南王氏渡瓊始祖自東漢末期公元220年,王琳公出仕來瓊後至清代止,1800多年間有記載的過瓊先祖共有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冀文化學者海口對話
    12月1日上午,「2019《海南周刊》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冀文化對話會」在海口西海岸開幕,來自河北、海南兩省的80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各抒己見,氣氛活躍。  繼2018年11月成功舉辦「《海南周刊》首屆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閩文化對話學術沙龍」後,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海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2019《海南周刊》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冀文化對話會」,探討海南、河北兩地的歷史淵源與人文互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作:紅木家具新流派
    日前在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4海南秋季博覽會」上,榮獲2014海南十大收藏界行業領軍人物之一。隨後今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紅木委「2015技術服務年」工作推進會上,又被評選為「中國瓊作紅木家具創始大師」。這是瓊作紅木家具首次作為一個區域性紅木家具流派參與全國性活動,也奠定了瓊作紅木家具立足海南走向世界的基礎。  剛剛拿到兩個大獎的吳名光,坐在記者面前依舊平靜而從容。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味江湖的「廚神」
    如在網絡上也有評選中國十大名廚的說法,列舉了許多「美食達人」,這說明在不同的時代,名廚們的作為也是各有特色,在繁榮中華飲食文化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也是最為顯著的。  不過,在「廚神」界,被公認的,又有歷史記載的則是這三位:彭祖、伊尹、易牙。他們或有烹飪理論流傳後世,或有高超烹飪技藝載入史冊,在中國烹飪開創時期佔有重要地位,成為廚師的始祖。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下定決心,吃遍海南名菜名吃
    評出的十九大海南名宴,一半以上其實是喜宴,仔細一想理由很簡單,喜宴肯定是匯聚各種美食美味的大餐。但也有一些特別的名宴,如海口白蓮鵝食府的「白蓮鵝全宴」、瓊海海星的「溫泉海星全鵝宴」,這些都是在坊間被眾多食客追捧的。也有高檔酒樓轉身走本土草根味推出的本土名宴,如三亞華宴樓推出的「疍家風味宴」,可以讓食客在精緻的包廂裡品嘗疍家人最原生、最豪放的健康美食!
  • 海南日報數字報-臺灣中天電視臺赴瓊錄製節目
    本報海口7月19日訊 (記者趙優 通訊員潘達強)為加大海南旅遊在臺灣公眾層面的宣傳推廣力度
  • 驚豔白雲機場的美食長卷,正是廣州日報手繪《千年廣味圖》!
    在廣州日報承辦的廣州亞洲美食節美食文化交流沙龍活動現場,這張巨幅美食文化手繪長卷驚豔亮相,雖然是驚鴻一瞥,但仍然引起了現場媒體的極大關注然而想看到高清真容的吃貨們,還要多期待幾天了,因為這只是一次小小的劇透,並非官宣發布哦!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旋風」刮進三亞村莊
    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詩婷  細長翠綠的椰樹葉,在三亞市天涯區西島漁村村民周祥營手中來回「穿梭」,有規律地被整齊編織、造型,不一會兒功夫,一頂時髦、實用、特色的椰葉帽便大功告成。「Hi(你好)!Look(快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饕餮者的美食天堂
    四大美食  文昌雞  海南無雞不成宴  沒有哪個地方比海南人更愛吃雞,對於海南這座熱帶濱海小島來說,美味珍饈從來不缺,可對雞的鐘愛堪稱任性,山珍海味再多,也無雞不成宴。無論是海南四大名菜,還是蜚聲海內外的海南雞飯,首屈一指文昌雞。  文昌雞傳奇的源頭在潭牛。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中山雞飛向青山帶回「金山」
    基地負責人龐基華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從種苗、防疫、飼料到檢疫全部實行標準化,這也讓基地生產的山雞根本供不應求。  說話間,剛好趕上了雞崽們的「飯點」。只見龐基華快步走向林間的一處養殖大棚,輕輕按下棚內自動飼餵機的中控按鈕,一捧捧顆粒狀的生態飼料便立即順著管道投入各個欄舍。令人驚訝的是,吃飽喝足後的雞群肆意排洩,欄舍內卻聞不到一絲臭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味蕾上的定安
    文\海南日報記者 洪寶光  通訊員 王奼  定安是一個讓人生活得很安寧、很休閒的地方。它的歷史人文,它的美食美景,特色佳餚,展露出一處古邑的沉澱與浪漫。定安美味是海南四大美食群之一,不同花色品種的美食,街邊飄香。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東坡海南》舞動中外觀眾心
    ■ 本報記者 尤夢瑜  這個周末,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的「黃金時段」屬於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