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開在小區 要份清靜真難 小區內經營民宿如何監管?

2020-12-15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民宿開在小區 要份清靜真難

  78號觀邸幾乎每個單元都有民宿。

  入住者網上付費後,在民宿特定門鎖上刷身份證即可入住。

  「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太糟心了,我家樓上、隔壁全是民宿,沒有一天能休息好。」6月10日,家住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78號觀邸的業主庹翠(化名)向四川日報記者反映稱,自家被民宿「包圍」了,每天不堪其擾。記者了解到,庹翠所在的小區由於地處市中心,到達成都多個著名景點都很方便,再加上小區環境良好,因此備受民宿經營者青睞。

  據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端午節期間成都市共接待遊客994.91萬人次。火爆的旅遊背後,是民宿行業的繁榮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備受民宿困擾的並不止78號觀邸一個小區,那些臨近景區、區位好、環境好、交通方便的小區成為民宿經營者的首選。然而,民宿在給經營者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給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我的隔壁是民宿,成天不得安寧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我們半夜經常被樓上住戶發出的各種聲音吵醒,感覺像是有人拖著行李箱進進出出,完全不顧樓下人是否正在休息。」同住78號觀邸的業主韓風(化名)告訴四川日報記者,他有次實在忍不住了上樓理論,才發現自家樓上不知什麼時候開成了民宿,那些半夜擾民的人並非小區業主,而是入住民宿的旅客。

  該小區七棟的業主林展(化名)稱,自家隔壁也開了一間民宿,經常有送外賣的敲錯房門。「簡直不堪其擾,隔壁的空調感覺從來也不關,空調的外機十幾天不停地運轉,剛好在我兒子臥室外面,孩子馬上中考了,不得不送到奶奶家,上學要多坐半個小時的車。」林展認為,噪音是其次,但如果空調老舊,連續運轉,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記者走訪78號觀邸周邊發現,該小區位於成都西一環路內,距人民公園、百花公園、春熙路等成都著名「打卡地」車程均在10分鐘內,這樣的區域優勢,自然成為民宿經營者的首選。小區建成於2009年,環境優美,居住寧靜,出行便利,頗受民宿入住者青睞。

  原本寧靜整潔的小區就這樣變得嘈雜起來,業主們叫苦不迭,卻又無可奈何地向記者發問,「開在小區內的民宿入住手續簡單,只需要通過網絡登記就可以輕鬆辦理,什麼人都可以入住,這樣大的安全漏洞,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隨後,記者就業主擔憂的問題向78號觀邸物業處了解情況,「這些民宿中,有的是業主自己經營的,有的是業主把房屋出租給民宿經營者,具體有多少家,我們都沒法統計。」該物業人員表示,「這些民宿的確給業主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困擾,也給小區的安保和清潔等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經常有陌生人出入,垃圾也成倍增加,小區業主投訴增多,連警察也來了很多次。」

  對於這一現象,社區也沒有太多的對策。成都市青羊區汪家拐街道長城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成都市並沒有明文規定居民小區內不準開設民宿,我們只有儘量調解糾紛,督促小區物業加強巡邏,並匯總業主們提出的問題,集中向上級部門匯報。」

  成都民宿備受各地消費者青睞

  6月10日,記者從途家民宿平臺獲悉,2019年端午節假期民宿入住同比增長180%以上。從多家網絡平臺的預定數據來看,四川省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近1倍,其中,成都市的民宿訂單量佔據四川省的80%左右,位列小長假境內十大熱門目的地之首。

  榛果民宿CEO馮威赫認為,四川民宿發展水平直追發達地區,在榛果民宿的平臺上無論是房源還是交易量,成都的排名都是絕對領先的。「據我們統計,目前成都民宿已有5500多名在線房東、超過2.2萬在線房源。」從資源端來看,成都是西部地區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中轉地。四川的旅遊資源又特別豐富,這造就了客流量;另外從需求端來看,民宿的性價比超過了很多酒店。

  據記者調查,成都市區內的民宿,大多由民宿投資個人將自己的閒置房屋或者是自己長租而來的房屋,進行特別設計打造後,掛網出租。「現在民宿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在線短租平臺準入門檻較低,申請成為民宿只需要提供身份證、房產證或租賃合同,並不需要相關的營業執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民宿經營者告訴記者。

  除了上述幾個小區外,成都春熙路、太古裡、建設路/四川電視塔、騾馬市/新城市廣場、文殊院/人民北路、合江亭/九眼橋、天府廣場/鹽市口、錦裡/武侯祠、寬窄巷子/長順街、熊貓基地、洛帶古鎮等主要熱門景點附近的小區也都是民宿青睞的地方。

  小區內經營民宿如何監管

  面對如此眾多開在住宅小區的民宿,這種行為合法嗎?相關部門如何監管?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的舒彥文律師。

  舒彥文律師認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民宿開在住宅小區,應徵得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否則業主有權向法院起訴,要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記者了解到,2018年7月31日,開設在成都市成華區萬年場觀城小區的7家民宿便被萬年派出所給予取締處理,同時責令房主、承租人到派出所接受調查。「涉嫌住改商;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四川省旅店業治安管理辦法》,依法予以取締。」成華警方以此作為取締處罰的考量依據。

  「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民宿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民宿企業除應依法辦理工商登記註冊,還應符合治安、衛生、供排水和汙水處理、信息安全等相關規範標準和開辦區域管理規約(公約),並在消防部門指導下,完善消防安全技術措施,達到有關標準和技術規範。」舒彥文律師告訴記者。

  若民宿想開進小區,在成都市暫未明確不得在住宅小區開辦民宿的前提下,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民宿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居民小區開辦民宿,應向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機構)申報,並在業主委員會協調下,與相關利害關係業主形成相關公約」的規定,符合上述一定條件後,可在住宅小區開辦民宿。□記者 範瑞鳴 文/圖

(責編:袁菡苓、羅昱)

相關焦點

  • 雲南昆明:民宿扎堆小區公寓 三方矛盾難調和
    昆明小區內的民宿大多由私人住宅改造而成,涉及到「住改非」問題,留下來許多隱患。位於龍泉路340號的裕灃園小區內隱藏著四五家民宿,小區物管負責人表示,在住宅樓裡開民宿的業主並沒有和物管進行報備。「原則上是不允許開的,但沒有強制性的法律依據,只要業主不涉及,也就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
  • 住宅小區內不能開民宿?廈門思明區制定民宿管理辦法
    眾多民宿聚集的思明區近日制定了《思明區民宿管理辦法》,目前正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依託轄區知名旅遊景點,思明區目前已形成鼓浪嶼、曾厝垵等多個民宿產業集群。為進一步規範全區民宿經營行為,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促進民宿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日,思明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廈門經濟特區旅遊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要求,結合區情實際制定了《思明區民宿管理辦法》。
  • 北京擬嚴管短租房經營!小區開民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通知擬明確短租房經營條件、網際網路平臺信息核驗要求、屬地監管責任及違規處罰。徵求意見稿提出,經營短租房要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要取得同樓其他業主書面同意。網際網路信息發布平臺要對交易訂單籤訂人和實際入住人員逐人登記身份信息,並按相關部門要求及時報送。違反通知相關規定的,擬按照上位法相關規定處罰。
  • 昆明不少小區民宿扎堆 灰色運營難入監管範疇
    陌生人進進出出,半夜還能聽到各種吵鬧聲……監管卻面臨依據不足、取證困難昆明一些小區民宿多、管理難有律師表示,不能讓小區民宿灰色運營,亟須將此納入監管的範疇,明確民宿經營者的權利與義務時下,出門旅遊住民宿成為很多遊客的新選擇
  • 綿陽一小區住房變「民宿」,鄰居經常半夜被吵醒……
    「我們都不曉得開了民宿,經常都有一些陌生人出入,有時候吵到半夜,太擾民了。」事情究竟如何?住房能否商用?李先生向記者回憶說,當他發現情況越來越嚴重後,他找到了小區物業,並在物業處證實了發出吵鬧聲的房屋已被出租。在物業的幹預下,李先生和家人過了兩天清靜日子。可好景不長,沒到幾天,李先生與家人又在半夜被吵醒。再後來,李先生無意間在網上發現了該房間的預訂信息,確定了每天發出吵鬧的房屋成為了民宿,從事經營活動。
  • 昆明一小區居民樓裡開民宿 住戶苦不堪言
    那麼,該小區住房改民宿的情況是否常見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物管沒有執法權 執法部門將嚴肅查處在小區物管處,記者了解到,花樣年華小區共有兩棟建築,只有其中一棟有電梯的單元,有業主將住房改成了民宿來經營。對此,其他住戶也頗感無奈。
  • 小區房屋變短租「民宿」 租客天天換居民很無奈
    而對於遊客而言,相比於動輒幾百元的酒店而言,選擇入住這樣的「民宿」無疑更加經濟實惠,而且更加自如,網上預訂隨到隨住。唯一需要忍受的,就是要跟幾個陌生人共處一室。居委會、物業只能上門調解實際上,李阿婆的遭遇在該小區並非個例。在海麗小區,掛在「愛彼迎」網站上短租的民房還有三四處。
  • 蘇州小區內居然有人做起民宿生意!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在走訪多個居民小區後,記者發現,大多數小區門禁形同虛設,訂購小區內「民宿」的旅客們可以輕鬆進入小區。工作人員了解來意後稱:小區內這些用作短租的民宿確實存在,但是作為物業沒有執法權,也不好過分插手,只能勸導業主不要把房屋租住給這些「民宿」經營者們。但也有些業主是自己進行經營的,這我們就更加管不了。
  • 記者探訪:合肥小區內開民宿 ,其實是無證經營的「黑旅館」
    9月12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探訪發現,多家藏身於居民小區的「旅社」,既無工商營業執照,又無特種行業許可證,卻堂而皇之地在藝龍網等各大平臺上發布信息。對此,合肥市工商局網監局相關工作人員昨日下午回復記者,稱藝龍網對此事的回應是,小郭和記者去的這些「旅館」,其實是「民宿」,國家和相關部門目前尚未對民宿辦理營業執照有明確要求。
  • 五指山一小區民宿被取締後仍經營?頻繁的「入住客人」讓業主苦不堪言
    記者 林師堂 攝 投訴 外來人員拎包入住 小區業主苦不堪言 據卓達山水青城小區業主介紹,大概在2018年底,便開始看到不少拉著行李箱進出小區的外來人員,三五一群,有時還有背包客。這些人正是小區內五指山旭豐旅居會所的民宿住客。
  • 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
    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  律師表示民宿行業監管存在相關法律法規空白,北京擬規定小區內經營短租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
  • 北京擬嚴管短租房 小區裡開民宿要滿足這個條件
    小區裡開民宿要滿足這個條件 居住小區內開短租公寓或城市民宿,將第一次有管理規範。8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網信辦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旅遊旺季,昆明小區開民宿成風 誰來監管未明確
    調查:小區內開民宿 租客滿意 業主不滿 記者走訪位於滇池周邊的一些民宿時發現,聽濤雅苑、滇池衛城、陽光海岸等小區內都有住宅改做民宿,而不少小區居民對此頗有怨言,覺得此舉損害了小區的環境,不利於管理,並且存在安全、消防等方面的隱患。
  • 小區開民宿,究竟行不行?
    7月17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報導《陌生「怪叔叔」頻繁出入 成都一高端小區發起民宿「驅逐戰」》後,在行業內引起強烈反響。民宿是否可以開在小區?由此引發的話題在網絡上持續發酵。華西都市報官方微信發起的討論中,七成以上網友不支持民宿開在小區內。
  • 西安小區住房變民宿業主意見大 民宿市場有哪些不規範?
    出去旅遊要住得舒服,除了酒店,近年來風靡的民宿也成了遊客選擇的住處,也推動了民宿業的發展方興未艾。  在西安曲江南湖景區的一家民宿客棧,記者見到了從河南鄭州來旅遊的鄧女士,說起這次住的民宿,她覺得比住酒店要好得多。  遊客鄧女士:「這是家的感覺,那種星級酒店就是服務員為你服務,這裡像是家人給你服務,就是感覺特別好。」
  • 磁器口附近小區冒出40多家民宿 業主受擾堵截來客
    7月12日,記者來到沙磁巷小區,看到這是一個由7棟樓組成,接房沒多久的新小區,由於民宿隱藏在住宅樓內,小區內沒有看到任何招牌和廣告,若非熟人或者小區居民,根本很難發現。「我們這個小區是封閉式品質小區,住房合同上也清楚說明商品房用於住宅,即便現在要改成商用,根據法律規定,也必須要經過其他業主同意才行。」住在5棟的張先生告訴記者。
  • 小區開民宿不能再灰色運營
    小區開民宿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對小區公共生活的擾亂,對小區公共資源的不合理佔有,哪怕當事人本來沒有此意。家住昆明市聽濤雅苑小區的張大媽很是糟心,在這個環境優美的小區已經住了7個年頭,可她卻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小區內的民宿、旅店逐漸增多,給她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煩惱。對此,連日來記者陸續探訪多個小區,發現不少都存在公寓、酒店扎堆現象,一些環境優美的風景區及一些繁華地段的小區尤甚。
  • 住宅出租變民宿 成都一高檔小區業主打起民宿「驅逐戰」
    後來經了解才知道,剛交的新房被一部分業主通過民宿租賃公司租出去,搖身變成了「民宿」對外攬客。同一個小區,有九家房屋都租給了同一家公司,客流不斷生意火爆。「住宅小區又不是酒店對外營業?」「陌生人自由出入,安全如何保障?」
  • 短租房民宿入小區,立法監管須強力跟進
    (8月11日中國新聞網)近年來,隨著文化旅遊產業的全面推進,以及全域旅遊概念的提出,人們對旅遊住宿方面的要求正在發生轉變,不再滿足於住在酒店,也開始鍾情於短租房民宿。然而,短租房民宿與飽受人口密集困擾的城市常住居民,存在天然矛盾衝突,雖然發展態勢迅猛,但短租房民宿頻頻引發「民訴」。比如,北京大量居住小區內的民宅,以「短租房」「民宿」等形式對外出租。
  • 雲南昆明:民宿扎堆小區公寓 三方矛盾難調和
    昆明小區內的民宿大多由私人住宅改造而成,涉及到「住改非」問題,留下來許多隱患。位於龍泉路340號的裕灃園小區內隱藏著四五家民宿,小區物管負責人表示,在住宅樓裡開民宿的業主並沒有和物管進行報備。「原則上是不允許開的,但沒有強制性的法律依據,只要業主不涉及,也就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