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冰雪女王》系列之外,能夠讓人脫口叫出名字的俄羅斯動畫片實在少之又少,既然難得有一部腦洞大開但又有一定事實依據的寵物登月題材的俄國動畫電影在國內上映,反正時間充裕,我也就耐不住好奇心起大早去看了。看過之後,我對俄羅斯動畫電影的總體看法並沒有因此有所改觀,但是鑑於中國動畫自身也良莠不齊問題百出,對於這樣一部各個層面都有點過時卻能夠在國內上映的俄羅斯動畫,我也不太好過分責難了。
也許你不知道,這部電影其實是2010年的俄羅斯動畫《太空勇狗隊》的續集。當然第一部並沒有在國內上映,但這部續集假裝觀眾們已經熟悉這些角色,在開場介紹中幾乎完全沒有解釋這些角色的基本信息和過往經歷。片頭序幕明顯承接著前一部電影,使得這部續集的開場感覺很奇怪。
對於沒看過第一部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講述一隻來自蘇聯但被當作禮物送到白宮的可愛小狗普沙克,和一個令人討厭的猩猩太空人登上一艘飛往月球的美國火箭,去尋找失蹤的太空人爸爸。當他登上月球後,他不僅看到了媽媽和爸爸,還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外星人寶寶——說這部電影腦洞大開沒說錯吧。
而對於看過第一部的觀眾來說,前一部電影至少借普沙克之口講述了他的媽媽貝卡如何從一隻馬戲團的明星狗經過艱苦訓練成為太空狗的勵志故事,這部續集則將普沙克從講述者升級為參與者之一,而且完全坐實了上世紀60年代美蘇爭霸太空競賽的歷史背景,一方面讓蘇聯狗普沙克搭上了美國登月計劃的順風車,另一方面貝卡的角色支線基本上就是重複前一部的故事主線,只不過將她的宇航任務換成了登月。雙方在月球上匯合之後,恍然發現所謂的月之陰面的陰謀全然是一個外星小鬼搞的鬼。也就是說,這部續集完全成了各種陳舊套路的大拼盤。
相比好萊塢動畫甚至最近幾部飽受讚譽的國產動畫,這部電影的電腦動畫很拙劣,大部分場景看起來都很廉價,很難吸引人。而且角色動作古怪,背景模糊,缺乏細節,以至於會造成觀影幹擾。動物的形象設計也毫無個性,毛皮不夠細膩,著色缺乏鮮明對比。恐怕小孩子們很難會喜歡上其中任何一個角色。甚至有些角色的形象看起來很眼熟,例如有一隻叫倫尼的老鼠,活似皮克斯電影《美食總動員》中的料理鼠王雷米,還有馬戲團裡的一頭豬和貝卡的太空狗搭檔絲翠卡,則與《歡樂好聲音》中的公豬和《愛寵大機密》中的領頭狗麥克很相像(不過照明娛樂的這兩部電影明顯晚於《太空勇狗隊》)。
雖然這是一部俄羅斯電影,但特意錄製了英文配音,而國內發行的只有根據英文版譯製的國語版,於是對話與嘴部動作不匹配的問題很明顯。有時狗的嘴巴在動時,卻什麼也沒說,導致觀影過程變得有趣而又令人迷惑。其中最好笑的場景要數貝卡和絲翠卡在舞臺上演唱英語歌曲的時候,不僅歌詞本身沒什麼意義,而且演唱過程中大概一半時間裡,這兩隻狗甚至根本沒有動嘴。
這部電影的劇本明顯有點刻意模仿好萊塢的風格,完整時長不足80分鐘,最後的結局讓人覺得過於匆忙。即使從動畫片的角度來看,由兩國的動物太空人一廂情願地宣布蘇聯和美國將在太空競賽中展開國際合作,然後就此結束還是過於草率了。